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婚戀心理>

爲什麼中國的父母喜歡催婚

學問君 人氣:3.14W

爲什麼中國的父母喜歡催婚?不止是父母喜歡如此,所謂七大姑八大姨也如此。並且,我們自己也一樣可能會如此。

爲什麼中國的父母喜歡催婚

是啊,爲什麼?

其實,不止是父母喜歡如此,所謂七大姑八大姨也如此。並且,我們自己也一樣可能會如此。

想起研究生時,認識的一個很迷人的女孩,才25歲,就開始擔憂,以後嫁不出去該怎麼辦。她後來匆匆嫁了,又離了,然後又幸福地嫁了,現在還是迷人得不得了。現在,她的世界如此開闊,但當時的那份焦慮仍能回味到,她真的難以明白,自己爲什麼要瞎着急這個。

所以,或許可以說,這是一個全社會都焦慮的話題——你怎麼還沒有結婚生子成立家庭?你怎麼了?你不正常嗎?

下午,和一個資深心理諮詢師聊天,本來和這個話題無關,談的是破碎心靈可能會導致的問題。但我一下子被觸動,覺得,這就是逼婚、摧毀、急着結婚等等類似問題的原因吧。

結婚生子,構成一個完整家庭,這樣就貌似活得像個正常人,像個完整的齊活人。如此一來,內在的不完整,內在的破碎心靈,就可以逃避了。

比起嫉妒、競爭和比較心,比起孝道,也許這是個更爲深層的原因。

所以,農村裏乃至城裏,一旦出事就想沖喜,給心理不完整、社會不完整甚至生理都不完整的孩子,用沖喜的方式,整出個齊活樣來,騙騙人,騙騙孩子也騙騙自己。

就是用完整家庭的表面事實,去逃避破碎的深層事實。

前幾天在CCTV—12的“夜線”錄了一期節目,一個故事是,兒子得了精神分裂症,父母想到的一個解決辦法是,給他蓋一處房子,娶個媳婦。——這種可怕的邏輯,就是用“我孩子還能成家”的表面完整,去掩蓋兒子精神已徹底破碎的真正事實。

這並非只是農村纔有的現象。微博上一位網友講了一個故事:

我原來一同事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嫁了一個生病快死的男人,據說婆家找媳婦也是爲了沖喜。我同事結婚後才知男人重病,沒多久男人去世。這個同事一直未嫁,不是不想嫁,而是心理陰影太厲害,變得性格很古怪了。所謂沖喜也是害了另外一個人,中國這樣的悲劇不少。幸虧還沒孩子,沒把悲劇延續到下去。

我所聽過的最具有諷刺性的一個故事是,九十年代初,潮汕一富有人家,花上百萬舉辦了一場宏大婚禮,可婚禮的主角,是這個家庭患精神分裂的女兒。她的看起來無所不能的母親,爲她入贅了一個條件尚可的女婿。盛大的婚禮,想想這幅畫面,而畫面正中,卻是精神分裂的新娘。

這位母親還有兒子,她並不是非得要入贅一個女婿,她這樣做就是爲了出口氣——你們看不起我有這樣的女兒,我辦一場盛大婚禮氣你們,我還給女兒找個好女婿呢!

更可悲的是,這個女兒後來生了一個男孩,而他早早就被診斷爲兒童精神分裂症。

不管孩子啥樣,成個家就意味着他們是正常人了。乖,快結婚吧!

但這是想象,真相是,破碎心靈,導致破碎家庭,破碎家庭養出心靈破碎的`孩子,一代代輪迴而已。

這些故事聽着都有些極端,講這些極端故事,是因爲最能說明問題。

但普通的故事,周圍也比比皆是。

譬如我聽到很多離婚的朋友,過年不想回老家,也不想見朋友,爲什麼?因爲他們擔心,被周圍人當做“不正常人”來看待。

還有很多人,離婚了也不敢和周圍人說,也是怕周圍人議論。

譬如陳冠希,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但多年後,陳冠希才知道真相,然後覺得被父母騙,然後開始憤世嫉俗。

這是雙重的吧。一方面,國人的確愛嚼舌頭,愛評斷是非。但另一方面,也是自己會這麼想——沒在正確的年齡構建一個完整家庭,就像不正常。並且,獨自過年時,也真可能會碰觸到自己的破碎心靈,那時也真覺得自己不完整了。這種不完整感,也是真實的。

臺灣學者孫隆基在他的著作《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中寫到,在集體主義文化的中國,一個人是不完整的,他甚至都不能構成存在的單元,沒成過家的單身漢、瘋子等等,他們會被排斥在家族體系之外,或者被忽視得厲害,必須結婚生子構成了一個完整家庭,然後纔會構成一個被尊重的獨立單元。

用表面完整,來逃避內在破碎,這一點,國人表現過頭。但內在破碎讓人難受,在這一點上,人類應該算是共通的。

波蘭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一部影片中,講一個已婚男人,在平安夜,被前女友約出來,幫她尋找失蹤的伴侶。男人猜到真相是,前女友就是孤獨需要人陪她,但他沒說穿,就是默默陪她尋找了一晚。最後,前女友說,她已經有幾個平安夜是一個人過了,如果再這樣一個人過平安夜,她會自殺。

這是真正的暖男。

影片最後也很溫暖,男人回到家,妻子還在沙發上等他,但已睡着了。他過去抱住妻子,妻子醒過來,沒有一句責備,而是緊緊地抱住這個男人,彷彿他纔是那個需要被安慰的人。

破碎無處不在,痛苦也無處不在。春節的團聚,愛,成立家庭,都是孤獨心靈在尋求連結。但希望我們是能真的抱慰彼此,而不是追求形式上的完整。

TAGS:催婚 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