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辦事指南>戶籍政策>

2016年上海戶籍政策解讀

學問君 人氣:2.56W

戶籍制度一直是大家關注的話題,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精心蒐集了關於上海戶籍政策的解讀,歡迎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2016年上海戶籍政策解讀

近日,上海市人社局、市發改委、市農委、市衛計委和市財政局聯合印發《關於適應本市城鄉發展一體化進一步做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 (簡稱《實施意見》),出臺10項舉措破除城鄉戶籍限制,實施城鄉職工統一的失業保險制度、城鄉居民統一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同時適應農村生產經營方式改革,完善就業、社保、人事相關政策,並實行傾斜政策,加大引進和穩定郊區公共服務人才的力度。

改革目的

對於此次改革的目的,方案明確指出“基於國家戶籍制度改革的新趨勢,以及上海所面臨的人才不足和各地人才競爭形勢,對上海居住證轉戶籍人口提出一個基本的政策設計框架”。這是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上海市第四次戶籍鬆動,此次戶籍制度改革的重點是吸引人才,或許爲衆多持有上海居住證的人士及外地人才開啟入滬之門。

政策目標

由於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所需的高端人才的缺乏,上海先後推出一系列優惠措施吸引人才,而解決這些人才的戶籍問題也成爲上海相關部門的考量事項。而爲了實現上述目標,此次的戶籍新政規定了四條原則,具體包括:

1.不調控急需人才;2.滿足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發展需要;3.重視教育背景,同時更要重視能力業績;4.強化准入,明晰預期。

對於第一條原則,方案給予了詳細的解釋,“不調控急需人才;不調控急需勞動力流入;調控傳統產業領域的勞動力流入,不調控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的勞動力流入。”

對於第二條原則,指出“要着重引進創業投資型人才和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必須的職業技能人才”。這顯然符合上海目前着力打造的兩大產業的人才需求: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上海市重點領域人才開發目錄》顯示,汽車、航空航天、裝備製造、船舶製造、軌道交通、工程建設、金融等諸多領域都屬於上海緊缺的人才。

第三條則強調,除了重視教育背景之外,在引進人才要強調能用、有用,要更加註重工作資歷和實踐能力。”“比如一個造船焊接工,儘管教育背景可能不太好,只有初中水平,但如果是十分緊缺的話,並且符合條件就應該可以考慮入滬上海。

至於第四條原則,方案明晰了預期會讓大衆對居住證轉戶籍標準有了明確的瞭解,這樣可起到調動工作積極性和穩定社會的作用。

轉戶條件

居住證轉戶籍也是方案的另一個主要內容。

此前據媒體報道,上海正在細化第四次戶籍改革以吸引人才。其中一種方案建議實行打分制,凡滿足七大類指標累積得分達到100分者,即可具備入戶上海的條件,包括:1.學歷;2.在滬就職;3.在滬繳納社會保險;4.在滬繳納個人所得稅;5.外省市(海外)工作資質;6.特殊成就;7.在滬創業投資納稅。

這一方案在公平性、普適性和可操作性上都比以前有所提高。它事實上給了公衆對於未來的明確預期,有利於公民透過合理合法的努力,去爲自己和社會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比起當前很多地方過於嚴苛地規定哪一類人才可以入戶,上海的綜合積分制更科學、更普適、更公平。

這樣的綜合積分,也使戶籍人口的增加始終處在有序的、財政和社會都能容納的範圍內,防止入戶“井噴”導致可能的公共資源緊張,是一種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