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作文>

讓喬諾《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

學問君 人氣:1.28W

牧羊人自信。他不好高騖遠,他將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種樹——這件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中。他專注於這件對大多數人有意義的事。下面由本站小編整理的《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讓喬諾《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1】

牧羊人有一顆寧靜安詳的心。他在孤獨中生活。作者描述,由於一個人孤單地生活,他“甚至失去了語言的本能”。他一直堅持種樹,直到生命的最後。

他的寧靜之心不曾被任何外力干擾。惡劣的環境干擾不了他,乾土揚塵、風沙漫天,他孤獨的身影用鐵桿剁地,放籽填坑兒;戰爭的恐怖驚擾不了他,一戰時期,天上戰機轟鳴、硝煙瀰漫,他的身影和他的森林堅強挺立;外界不知道他,甚至對他很冷漠,這卻孤立不了他,政府爲這片神奇的“自然森林”特意派駐的護林員,嚴厲地命令牧羊人不要引火,他不作解釋,安然處之;短片中也曾描述,爲戰爭需要,人們大肆砍伐樹木,牧羊人對此熟視無睹、顧自種樹。

他不怕環境惡劣,是因爲,他的本心正是爲改變環境而努力;他不被戰爭和別人對樹木的破壞行徑干擾,是因爲,他是一個建立幸福的人,他堅持走自己的路,面對其他人類的破壞行爲,他視爲不是同路人,而無暇顧及;他不在乎別人的冷漠,是因爲,他追求內心的喜悅、平和,沒有別人的讚賞,他依然可以自信。

影片是法文的旁白,加上中文字幕。在字幕中,曾經兩次出現“心無旁騖”這個詞。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描寫牧羊人坐在燈下挑選橡樹種子的時候。他每天精心選取最好的種子,他的選擇步驟分明,極其精細,對於有裂縫和個頭小的種子,他都篩除掉。這個詞第二次出現,是作者感嘆,牧羊人的 “創造有如連鎖反應,儘管他心無旁騖地種樹,單純地執行自己的計劃,卻給乾涸的河牀帶來了充沛的水分。”牧羊人堅持最單純的計劃,卻帶來了更多積極的環境變化。

的確,牧羊人執着地堅持種樹,他所有的行動都爲這個目標服務。他不僅精挑細選種子,爲獲得更高的成活率,而且他所有的行動都不離開種樹這個目標:他不再放羊,因爲羊會啃食樹苗;他改養蜜蜂,因爲它們會傳粉;他每天的行動都是那麼寧靜和低調,使人們沒有注意他、沒有阻撓他,沒有跟他爭奪土地的所有權。也正由於他這樣的態度,保護着他的計劃順利地實施。

牧羊人自信地做着他力所能及、最本份的事情。

一個人無論是保持寧靜的心態,還是堅持自信的行動,都源於智慧的頭腦爲他設定的人生方向。牧羊人便是把握了智慧的方向。

人們有追求幸福生活的天性。只是,有人只顧自己的幸福,有意無意間破壞了環境、資源,也便破壞了所有人的`幸福,到頭來,自己渴望的幸福生活也難以得到。

牧羊人剛來到被稱爲“普洛斯旺”的地方的時候,這裏的原住民都勤懇地爲自己的幸福生活努力,但是,這裏人們主要從事的制碳業,將所有樹木消耗殆盡,這裏逐漸風沙漫天、水源枯竭。隨着環境的惡化,人們開始爭吵、抱怨、煩躁、苦悶,甚至,自殺和精神失常的極端現象越來越頻繁。所有的人都在掙扎、祈禱和等待命運的改變,卻沒有人思考過苦難的根源,即便有人想到了,也被疲憊摧殘得無心行動。人們的躁動和忙碌,使他們越來越盲目,他們努力勞作、堅持維護個人的利益,卻找不到幸福的方向。因爲,以破壞環境爲代價的生存努力是徒勞的,甚至,越努力越加劇了惡性循環。

牧羊人把握了幸福的方向。

牧羊人也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渴望。但是,他思考的是這裏災難的根源——沒有樹木的不毛之地導致災難;他思考的是獲得幸福的根本——一個適合所有人生存的環境需要樹木。他選擇的努力之路——種樹,是一條通往幸福的道路。

牧羊人也把握了行動的方向。

他胸懷大志,立足小事,從我做起。他的心中早已繪製出一個森林茂密、人們在清新的環境中幸福生活的藍圖。爲了實現這個志向,他認真對待小事和細節。他精心維護小家,規律地生活,保持健康的心態和體魄,爲實現理想打好基礎;他從精選種子開始,認真對待每一棵小樹,森林正是由一棵棵健壯的樹木組成的。他沒有號召所有人一起種樹,沒有宣講這個行動的意義,他只是自己獨立完成,使他的行動沒有受到干擾,最終,在人們體會到幸福的時候,也自然地享受了這個行動的益處。

反覆咀嚼短篇中的句句箴言,我漸漸領悟了道出核心的一句話——護林官對作者說:“牧羊人懂得什麼是真正的幸福。”

什麼是幸福呢?

牧羊人的故事告訴我:

一個人或者少數人的幸福是很難維持的,想獲得長久的幸福,要爲更多的人考慮。要愛護環境、珍惜我們的資源。

一個人類共有的和諧空間,是我們每個人幸福的保障。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2】

這是一個很長的繪本,不需要太多的展開進行講解,光是讀,就幾乎需要一節課的時間。在繪本中這本書的文字量算是很大了。

其實故事很平淡,講述的就是一個男人在種樹的故事。1913年我在普羅旺斯的一片荒漠中遇到了一個男人,這個男人五十五歲了,他在一片荒漠中種樹,每天選出一百顆橡樹子,然後種下去,每天如此,種了一年,種下了三萬多棵橡樹,其中有十分之一成活。

然後他又種縱樹,就這樣一年一年,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老人還在種樹,老人種的樹距離他住的石頭房子越來越遠,幾十年過去了,我一次又一次去看這位老人,每次都發現這裏的樹變得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環境在不斷髮生着變化,而老人也越來越老了,唯一不變的是老人一直在種樹。最後一次見到植樹的老人是一九四五年,和第一次相比,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當年的荒原上,已經通了公共汽車,已經形成了一個城鎮,已經有了泉水。

而老人種樹,已經要到距離這裏四十公里以外了。這裏被發現的這片森林,已經有了護林員來管理。人們在這片曾經的荒原上面幸福的生活。可是這一切和老人並沒有什麼關係,老人依舊在種樹。在遙遠的遠方在種樹。這位種樹的老人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夠做到的事情。上帝其實就在每個人的心裏。在平淡中開始,在平淡中結束,可是卻在每一個聽故事的人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震撼!一個人的力量原來竟然有這麼大,一個人竟然能夠做出這麼了不起的事情來!這就是一個種樹的男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