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作文>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

學問君 人氣:4.25K

導語:《偷影子的人》展現了馬克·李維溫柔風趣的寫作風格,有催人淚下的親情、浪漫感人的愛情和不離不棄的友情,清新浪漫的氣息和溫柔感人的故事相互交織,帶給讀者笑中帶淚的閱讀感受。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一)

這是怎樣的一本書啊!溫柔細膩的筆觸帶着足以治癒任何傷痛的溫情,這是一場浪漫主義的盛宴,清新又純真。

馬克。李唯這本用溫馨、喜悅、哀傷與愛交織出的書,令我靈魂深處的童年記憶悸動,喚醒了我童年的無邪靈魂。合攏這本書時,就如同合上了自己的童年,我猶如沉醉在一個溫暖的懷抱中,從空氣中嗅到了濃濃的感動與溫情。我靜靜地倚靠着沙發,幸福感彷彿從四面八方涌來,令我有不禁想要默默流淚的衝動。濃濃的感動瀰漫了我整個靈魂,我知道我的心早已被這個男孩的故事俘獲了。一心一意地被那個愛與友情盛開的美麗世界感動地深入肺腑。

主人公的童年並不快樂,因爲個子矮小而被班上的大個欺負,父母離異,再加上成績和身體都不好,他的童年在那個外省的小城市裏,帶着憂愁與悲傷,在絕望中等待着長大。直到他發現自己有與別人影子交談的特殊能力,他那受傷的心才慢慢地被成熟補好、、、、書裏的許多情節我無法言盡,容我賣個關子,好讓更多的人去追讀。

這本書是一支靈魂奏鳴曲,使我的童年與夢想也被驚醒,當年的熱血早已被時間與現實沖垮,歲月無情,多少孩提時代深銘於靈魂深處的感動與純真之情已然消逝,現實的磨礪令我們日漸成熟,我們也擯棄了許多曾經純真的感情與夢想,變得日益市儈,這便是無奈的現實所致。在人與人的社會中,只要有慾望存在,許多的善良純真也只能隱匿消散,夢想就如同影子一般,是自身的寫照,彷彿觸手可得,卻又隔着遙不可及的現實。回想曾經的豪言壯語,如今只道惆悵與彷惶,試問誰當初不曾許下氣吞山河的鴻鵠大志,現在也只能嘆息年少輕狂。周圍的一切都在改變,連帶着我們最初的夢想。

希望很多年以後,我們不要只能擁吻童年的影子,於是只能擁有幸福的幻影。這本書就像是最爲治癒心靈的聖藥,帶領着我們彷彿越過了歲月,穿梭到了美好的童年,而品味着書中那麼純真的童年,令我不禁潸然淚下。

多麼美妙的一趟奇幻旅程啊!我擡頭望天,任由心裏的一股暖流流遍全身。封面上的小男孩仍然輕吻着他的影子,而我又一次開啟了這本書,延續着一份閱讀的感動。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二)

在今天我終於讀完了這本書,好久沒有一本書能讓我靜下心來把它讀完了。讀到這本書的結尾,我真的很感動,眼眶都溼潤了,我不得不承認這本書有着讓人着迷的魔力,這絕對不是我誇張,而是事實的確如此。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每一個情節都會在我面前浮現出一幕幕生動的.畫面,彷彿是我親身經歷一般,我能體會到主人公的喜悅、悲傷、憂愁和無可奈何。

在這個感人的故事中,作者娓娓地述說着一個孩子能透過影子聽到他們的想法,希望與痛苦的故事。而且把故事寫得如此的生動,我相信他在寫的過程中已經不知不覺把自己融入到故事當中了。這種感覺我能體會,寫小說的人往往就是這樣表面上寫的是小說,實際上早已經把自己當成小說中的主人公了。

在這本書中六個章節,而每一個章節都述說着一個故事,但是它們的共通之處都是主人公透過他人的影子看到他們的內心,無論是喜悅還是悲傷,甚至幫他們實現夢想 ,解決困難。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在想如果我也有看透別人內心的能力會怎麼樣呢!但是我現在完全不想了,因爲每個人都有自己不想透漏的祕密和隱私,而這些隱私可能是我們不願意知道的,尤其當我們知道他們說的和心裏想的完全不同時,自己也會很難過吧!甚至我們還會失去一些我們所珍視的東西,例如友情,愛情等等,有的時候太過於清醒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可能迷糊一點我們會更開心呢!

我從這本書中看到了主人公從童年到到成年所經歷的辛酸路程。童年時,自己喜歡的女孩伊麗莎白和自己的死對頭在一起,也發現了她並不像自己以爲的那麼單純,善良,從她的影子看出了她和所有女孩一樣有着虛榮心,讓他很失望;後來他在暑假裏遇到了聾啞女孩克蕾兒,他從她的影子中看到了她的自卑,幫助她並且成爲了好朋友,他們之間有了一個承諾,只是後來發生的事情讓他沒有實現自己的承諾,直到長大;之後幫助好友呂克完成當醫生的夢想,但是最後他放棄了醫生,回去重操舊業;接下來認識了醫院護士蘇菲,他們之間又發生了一段不知道是友情還是愛情的交往;後來努力找回曾經的聾啞女孩,現在已經成爲了大提琴家,甚至一開始沒有認出他來;最後又經歷了母親的辭世而痛不欲生的故事。

在這一系列故事中有幾個讓我深有感觸的情節,首先是在主人公長大後尋找克蕾兒的故事裏。讓我體會到有些人,有些事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就算他們再次的相遇,也找不回當初的感覺了,因爲心境早已經變了。其實有些時候我們執着尋找的不是一個人,而是那段讓我們把刻骨銘心的一段記憶,人事物都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不斷變化,唯獨不變的是那段埋藏在內心深處的記憶,會永遠停留在那,直到被人揭開的那一刻。

接着當主人公好不容易找到克蕾兒的時候卻發現她已經不認識自己,只是把自己當作她的一個粉絲。在那一刻我看到了他的失落。很多時候,心裏想的和現實是截然不同的,當自己發現自己珍惜的人卻已經不認識自己,好像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已經變得毫無意義。所以與其留戀過去,不如珍惜現在。

再接着讀到呂克在終於實現自己的夢想時他才發現原來當醫生並不是他想要的,只是覺得有面子而已,而自己喜歡的只是每天看到人們吃着自己親手烤的麪包露出滿足的表情的時候而決定放棄醫生回去重操舊業。這讓我覺得,有些時候,讓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的事情,並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也許在別人面前我們會覺得很有面子,但是慢慢的我們會發現這並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生活。到頭來,也許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會讓我們感到滿足和開心,只是更多時候我們因爲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而忽略了自己最真實的感受!所以我們時常會感到莫名的壓力和心煩,時常也會因爲不想讓別人失望而忘記了最初的自己。

最後在主人公的母親去世的時候。我感受到了他的悲傷 ,彷彿看到了在奶奶去世時的自己那種無助與痛心,甚至直到現在也無法相信這個事實,也許這個傷痛會隨着時間慢慢減少,但卻永遠不會癒合,因爲那些往事不會消失,發生的事情也不能當作沒有發生,一想到再也沒有人對你關懷備至,再也沒有人在你耳邊嘮嘮叨叨,想到這裏你會陷入連上帝也無法感受到的孤寂裏。看到這裏我再也忍不住了,曾經的一切都重現在眼前,眼淚奪眶而出 ,可是這一切再也不能重來了。而主人公作爲一名醫生卻無法挽回自己母親的生命,甚至直到最後一刻才知道母親的病情,這對於他來說是一個無法挽回的遺憾。在人的一生中,我們會因爲自己來不及說出口的話和未完成的事情而讓自己的生命中留有遺憾,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相信我們會盡力挽回這一切,可是人生不可能會有第二次機會。所以我們現在能做的事就是在事情未發生之前多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來減少發生遺憾的機會。

書中有一段話說得很好,青少年時期,我們總夢想着離開父母的一天,而改天,卻換成父母離開我們了。於是我們就只能夢想着,能否有一刻,重新回到寄居在父母屋檐下的孩子,能抱抱他們,不害羞的告訴他們,我們愛他們,爲了讓自己安心而緊緊依偎在他們身邊。

故事中的主人公在也沒有這個機會了,但是我們現在還可以,因爲我們的父母都還在我們身邊,我們還有機會大聲地對他們說出“爸爸媽媽,我愛你。”只是這簡單的一句話,我們卻往往因爲害羞而說不出口最終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所以趁現在找個機會告訴他們,他們都是我們最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