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1000字>

高老頭的讀後感1000字(通用6篇)

學問君 人氣:8.21K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老頭的讀後感1000字(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老頭的讀後感1000字(通用6篇)

高老頭的讀後感1000字1

《高老頭》是一部舉世聞名的文學著作,而其作者是十九世紀著名法國作家巴爾扎克。它不僅僅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心靈震憾,也把這個社會再次具體而系統的給我們進行了“介紹”。

高里奧老人以前是做麪粉生意的,他用自我的智慧慢慢變的變成了資產階級,卻飽含濃厚的封建宗教觀念。妻子死後,他便始終一個人,並把自我的全部精力放到自我的兩個女兒身上。培養、教育她們並不惜血本滿足她們的那些苛刻、奢侈的慾望,想讓她們變成貴族大小姐。最終他如願以償,大女兒成了貴族富人,二女兒嫁給了銀行家紐沁根,兩人還各有八十萬法郎的嫁妝。最終他自我變的身無分文,只得住進一家低檔公寓。他認爲這樣滿足她們就能得到她們的歡心,其實換個角度來看,他是在用金錢“買得”自我和兩個女兒之間的感情。在他的兩個女兒心中,甚至在這個巴黎社會上,金錢纔是人與人之間唯一的紐帶,金錢的利益早已代替了骨肉之情。他們在父親富有時,使出渾身解數,討好、孝敬父親,爲的就是父親背後的那些骯髒的錢財。而當她們的父親被她們無情的“榨乾”了油水,她們就不管不問。當高里奧去世的時候甚至沒有一個人過去探望過他,連葬禮的錢都不願意出,只得讓兩位公寓裏的貧窮大學生自掏腰包,草草了事。大女兒的丈夫則更加過分,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他活着也好,死了也好,與我無關。

拉斯蒂涅同樣是這本書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是一個外省沒落貴族家庭出身的青年,來到巴黎時還尚未見識到社會的真相。擁有良心,並且樸實。最初是想與世無爭,靠自我的力量,一步一個腳印的往上爬,當一名優秀的法官。可是現實可是殘酷的。有人說社會是個“大染缸”,而拉斯蒂涅就在這染缸中,從潔白漸漸變得污黑、醜陋,開始夢想擠進上流社會,也明白了金錢在這個社會上纔是王道。他首先開始向自我的母親和兩個妹妹要錢,不斷搜刮她們的財產。儘管明白她們已經沒錢了,但還是伸手找他們要錢。而鮑賽昂子爵夫人又在一旁火上澆油,“教育”他,想要成功,就要不惜一切代價往上爬,必須將別人踩在自我的腳下,讓別人成爲自我的墊腳石,然後打擊他們,驅趕他們。只要想往上爬,就別想着做好人或有良心。而伏脫冷則更直接了,乾脆叫他去殺人,讓他娶了塔勒菲,然後伏脫冷再幫他幹掉塔勒菲的哥哥,這樣他就能擁有一百萬法郎的陪嫁。

社會的改變,時代的變遷。金錢的“魔力”讓如今生活中到底有幾個人能像我們自我的母親那樣無條件的、無怨無悔的愛着我們呢?如今在這個社會,金錢似乎變成了萬能的,感情、真相、良心,都變成了金錢的奴隸……金錢是把雙刃劍,他能夠讓你得到一切,但同時你也失去了人性,這筆交易,真的值得嗎……

但願高里奧老人身上發生的杯具,在今後的社會上不再重現……

高老頭的讀後感1000字2

巴爾扎克的《高老頭》一向被稱爲《人間喜劇》的序幕,曾被選爲世界十大小說之一,它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

在巴黎的一所公寓裏,住着一個名叫高里奧的老頭,他六年前住進了公寓,不知爲什麼,他由最好的房間換到了最低等的房間,人也越來越瘦。終於,高老頭的變化之謎被窮大學生拉斯蒂涅揭開了。原來,高老頭以前是個麪粉商,他爲了討好兩個女兒,賣了店鋪,把錢分給了她們。兩個女兒如願以償地得到了錢後,竟把高老頭從家裏趕了出來。

心狠手辣的女兒們又來向高老頭要錢,可憐的高老頭被逼付出了最後一文錢,致使中風症發作。臨死前,高老頭想見女兒們最後一面,都被推辭掉了,而他就只能在一張破牀上孤苦伶仃地離開了人世。

《高老頭》這部小說,從多方面描寫了19世紀的貴族社會,同時,又着力批判了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係。高老頭在臨死前和拉斯蒂涅說的一句話對我的印象特別深:“錢可以買到一切,甚至能買到女兒。”可兩個女兒只認錢不認父,在迷人的外表下藏着一顆醜陋的心靈。巴爾扎克把兩個女兒的陰險、虛僞和高老頭的善良、純樸、描寫得淋漓盡致,還把一批具有個性化的人物,展現在人們面前。

我不禁從心底感嘆高老頭的悲慘遭遇。巴爾扎克以自己的生活體驗,透過細緻描寫,入木三分地刻畫了資本主義社會裏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用鋒利的筆刻畫出了當代法國巴黎——哪個興盛一時的社會背後隱藏着的許許多多的故事,它就是波旁王朝的縮影,就是資本階級的真實寫照。使人讀了以後,不禁掩卷沉思。

《高老頭》是一部批判現實主義的時代小說,它濃縮了時代色彩,展現了當時社會裏人與人之間的虛僞、狡詐、殘忍……這本書中文版不到十八萬字,但是其視野之廣,人物形象之多姿多彩,簡直夠得上一幅全景畫卷,從拉丁區與聖馬爾索城關之間貧窮寒酸的小街陋巷,到聖日耳曼區富麗堂皇的貴族府邸,把爾扎克給我們展示了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巴黎社會,講述了一個令人熱淚相映的故事。巴黎社會各個階層、各種身份的人物,帶着各自獨特的風貌,在這部小說中組成了一個喧鬧的、活動着的、真實的社會。這裏有貪婪勢利的老闆娘,有獻身科學的大學生,有苦役幫口裏神通廣大的祕密頭領。

讀完《高老頭》,讓人不禁爲巴黎上流社會只以金錢爲中心、人情之間的冷漠而悲哀。在巴黎上流社會無所謂親情、愛情,有的只是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係。無怪乎馬克思曾說過:“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係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係變成了純粹的赤裸裸的金錢關係。”

高老頭的讀後感1000字3

這幾天讀了法國著名小說家巴爾扎克的作品《高老頭》。巴爾扎克被稱爲“現代法國小說之父”,而《高老頭》是其最優秀的作品之一。這本書反映了在拿破崙時代落幕,巴黎轉型時期的社會背景下,上流社會與底層社會,各種人物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深入刻畫出那個時代各形各色人物的思想,價值觀的混亂,道德的淪喪,同時也將上流社會的醜惡與底層階級的貧苦形成了鮮明對比,更折射出時代背景下人們的淪落,冷漠與無奈。

1、高老頭的悲哀

本書主要以兩個人物貫穿全文,一個便是暴發戶高老頭,另一個是剛入社會的大學生拉斯蒂涅。高老頭爲她的兩個女兒犧牲和奉獻了一生,妻子過世後,他將所有的愛給了兩個女兒,視她們如珍寶。從小到大,只要是女兒提出的要求,他都無條件的滿足。最終兩個女兒都嫁入上流社會,一個嫁給銀行家,一個嫁給貴族。與此同時,高老頭爲了滿足女兒的虛榮,將自己的所有家當都給兩個女兒做了陪嫁,自己只留了極少一部分作爲生活開銷。因爲高老頭的地位,他處於上流社會的兩個女婿誰都不接納他,無奈高老頭只能搬到廉價公寓度過餘生。她的兩個女兒更是冷血薄情,除了不停的找高老頭榨取錢財,直到榨乾,兩個女兒便不再找他了。最後高老頭一無所有,淒涼的慘死在公寓裏。這可憐的高老頭直到臨死也沒有盼到兩個女兒來看他最後一眼,甚至連葬禮也沒來參加。不得不說,高老頭的一生是可悲的,而造成這種悲劇的即是高老頭本人。由於他教育的失敗,以自己所謂的愛,一味地縱容和嬌慣兩個女兒,最終導致了兩個女兒自私,虛榮,冷血,除了不停的索取錢財,直到父親身無分文,無利可圖,便從此不予理睬。高老頭的兩個女兒沒有一絲的人性,自私又無知,可悲又可恨。

2、拉斯蒂涅的墮落

拉斯蒂涅由於家庭的貧困,剛從學校步社會的他對未來充滿着幻想,一心想改變窘迫的困境和貪窮命運的拉斯蒂涅,透過遠房親戚,一個嫁入上流社會的表姐的牽線搭橋,讓他能與上流社會的人羣結識和交往。但是在拉斯蒂涅向上攀爬的過程中,在廉價公寓裏,他見識到底層社會各種人物的在金錢與命運之間的種種博鬥,也目睹了高老頭如何從暴發戶被兩個女兒榨乾吃盡,最終淒涼而終的過程,更是見識到了上流社會人與人之間錢財算計,人性的醜惡,情感的混亂。拉斯蒂涅經歷了這場社會的教育,讓他看清了人性的本質,也破滅了人生的信仰。在他替高老頭置辦後事,留下最下一滴充滿溫情和善良的眼淚後,從此他的人生除了錢,便不會再相信愛。拉斯蒂涅最後選擇了墜落,是被整個社會現實的殘酷和人性的扭曲所影響,隨之他的理想也被現實所磨滅。

高老頭的讀後感1000字4

最近,我剛剛讀了一本書,這本書是著名的法國小說家巴爾扎克所寫,這本書的名字叫《高老頭》。

這本書以當時的巴黎社會爲背景,描繪出資本主義金錢的醜惡。文中的高老頭其實是一個極有商業頭腦的暴發戶,愛女成癖。他將自己的兩個女兒送進了上流社會,最後自己錢財花光了,女兒也拋棄了他。從此,他重病纏身,獨自一人,最後悽慘地死去。

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完全的金錢關係。成功地塑造了高老頭這樣的一個典型人物。同時,也把“父愛”這種感情加以讚頌和美化,也使我的心靈有了很大的觸動。

我彷彿從這本書中看到了一個真實的父親形象,耳畔迴響着文中克利斯朵夫所說的“我研究過他的腦袋。只有一根父骨,或許他是一個永恆的父親吧!”也因此想起來我自己的父親。記得小時候,我經常早早地鑽進了溫暖的被子裏。而一睡覺,我的“被動技能”:踢被子也就被觸動成功了,而我自己卻什麼都不知道。所以,每當我睡着了以後,老爸就會悄悄走上樓幫我把被子蓋好。有一次,我口渴極了,自己準備倒些牛奶喝。正當我睜開眼睛的那一刻,我竟然看到了爸爸正在我的牀旁。只見他的身上只不過是披了一件大衣就過來幫我把被子蓋好,他的全身早已冷得發抖。他看見我睜開了眼睛,對我笑了笑,說:“快睡吧,別感冒了。我們大人的身體好,一場感冒一頂就過去了;而你們小孩一着涼可麻煩多了!”這個時候,我突然感覺鼻子酸酸的,眼眶也溼漉漉的。

這只不過是一件十分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我至今還是記憶猶新。老爸對我的愛,在日常生活中更是隨處可見:每天都給我買早餐,爲了給我營造學習氛圍,經常在電腦前工作到很晚……這點點滴滴的一件件小事,不都在裏面包裹着濃濃的父愛嗎?爸爸爲了我,不,是爲了我們家可以說是付出了他的心血,他的一切!這又和高老頭爲他的兩個女兒付出了一切是多麼的相似啊!但是我是不會像作品中高老頭的兩個女兒那樣:“橘子全部都吃完了,她們就將剩下的橘子皮扔到路邊”,只顧着自己的享受,卻一點兒不顧她們的父親的感受。以至於高老頭的老年生活實在是過得很悽慘,最後也悲慘死去。他們是那樣子的自私,心中沒有一點人性的真、善、美,他們的所作所爲,將會遭受到後人的唾罵。

正在這時,作品中克利斯朵夫的那一句話又迴盪在我的耳畔:“我研究過他的腦袋,只有一個凸起的父骨,或許他是永恆的父親吧!”我想,這是對全天下的父親的寫照。爸爸,您的關愛和教導,是一首無字的歌,將伴我的一生一世。

爸,我愛你!

高老頭的讀後感1000字5

《高老頭》是法國作家巴爾扎克之筆,主要講述了一個富有的老頭是法國大革命時期起家的麪粉商人,中年喪妻,他把自己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兩個女兒身上,爲了讓她們擠進上流社會,從小給她們良好的教育,且出嫁時給了她們每人80萬法郎的陪嫁,可他的兩個女兒生活放蕩他們在父親富有時,使出渾身解數,討好、孝敬父親,爲的就是父親背後的那些骯髒的錢財。而當她們的父親被她們無情的“榨乾”了油水,她們就不管不問。當高老頭去世的時候甚至沒有一個人過去探望過他,連葬禮的錢都不願意出,只得讓兩位公寓裏的貧窮大學生自掏腰包,草草了事。

“大革命時期,他趁荒災搞囤積,大發了一筆橫財,爲了讓兩個女兒嫁上一個好人家他給兩個女兒每人八十萬法郎,自己只留了一萬法郎。可是,不過兩年就把父親從自己家趕出來,可憐的高老頭不得不去租住破舊的公寓。”讀到這時我的眼眶不禁泛紅,兩個女兒卑鄙的心理、虛僞的面孔、毫無人性的冰冷心腸痛斥的淚。她們難道忘了父親的養育之恩了嗎?她們難道忘了父親一天只吃幾片面包的入身影了嗎?高老頭把一切的心血都傾注在女兒身上——給她們找最優秀的家庭教師,給她們找有教養的伴讀小姐……可到頭來姊妹倆卻這麼對待自己親生父親簡直可惡!巴爾扎克用辛辣的筆把兩個女兒的卑鄙、虛僞、毫無人性揭露得漓盡致,側面着重揭露批判的是資本主義世界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

有多人走上社會,禁不起金錢和各種利益的威逼引誘而走上歧途,甘當金錢和利益的奴隸,敲詐勒索,搶劫這些不都是爲了錢嗎?可最後都有什麼下場呢?不就是整天提心吊膽,東躲西藏,度日如年,最終都要進入黑暗的牢籠,遭到社會的輿論。

如今這個社會上金錢似乎成了萬能的東西,錢可以買到一切,真相,良心,都做了金錢的奴隸,買到的都只是表面的東西。但錢買不來人心,可憐的人們,都被金錢、名利衝昏了頭。人性早已泯滅,良心早己丟失……錢也不是萬惡之源,只有你過分的,貪婪的,自私的去使用它時,它纔是萬惡之源。

我不禁從心底感嘆高老頭的悲慘遭遇。巴爾扎克以自己的生活體驗,透過細緻描寫,入木三分地刻畫了資本主義社會裏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用鋒利的筆刻畫出了當代法國巴黎——哪個興盛一時的社會背後隱藏着的許許多多的故事,它就是波旁王朝的縮影,就是資本階級的真實寫照。使人讀了以後,不禁掩卷沉思。

《高老頭》這本書使我真正瞭解到:擁有權力獲得利益只能帶來片刻的歡愉,不是永久。我們應該學會主宰金錢而不是被金錢主宰。並且,在做每一件事前,都問問自己的良心,因爲如果你一不小心出賣了他,那麼良心的譴責將讓你得不到好下場。

高老頭的讀後感1000字6

每每合上這本書,高老頭的身影仍然在我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我彷彿看見他半夜嘆息着把銀餐具搓滾成銀條,看見他衣衫襤褸,偷偷摸摸地徘徊在那當了貴婦的兩個女兒的門外,又彷彿聽見他臨死前,絕望的哭喊和哭訴。

而我以爲這本書在給我們展示人性醜惡一面的同時,也讓我開始反思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情和愛。也許現實中很少有高老頭這樣對女兒極度荒謬的愛,但父母給予兒女的愛卻都是無窮的,作爲兒女,父母給予我們身體與靈魂,撫養我們慢慢長大,我們真的有時間去認真關心他們的生活嗎?關心過他們是否快樂嗎?

故事的主要情節發生在19世紀初巴黎的沃蓋公寓,裏面住了一些來歷不明,身份奇怪的房客,高老頭就是這裏的一個他人無法解開的謎。這個衣着寒磣的老頭,他經常找來兩個貴婦人的探望。他們兩個一來就會關上門與高老頭小聲交談着什麼,後來大家知道,怪老頭把自己的所有金銀細軟賣掉,爲的是替兩個做了貴婦人的女兒還債。

巴爾扎克透過對高老頭一家的描寫,把當時社會的認錢不認人,錢在親情在醜惡現象揭露得淋漓盡致。文中的德薄賽昂夫人曾真誠第勸過主人公拉斯蒂涅:“這個上流社會,配怎麼對待,就怎麼對待……你越是冷酷無情,算計別人,就越是上升的快,越是無情的打擊別人,別人就越怕你……可是你要有什麼真情,切切不可讓人猜到,否則你就完了,不但當不了劊子手,反要成爲人家刀下的魚肉。”這使拉斯蒂涅更加體會了世態炎涼,使他睜開雙眼來觀察這個社會,看到了赤裸裸的現實:“在富人那裏,法律形同虛設,道德軟弱無力。”但在這個社會中,這個愛財如命的高老頭仍殘存着一些情感,兩個女兒在他心裏的地位超越了金錢。但兩個女兒卻不斷地壓榨她們的父親,索取他的錢財,一旦高老頭身無分文,便失去了利用的價值,繼而將之狠狠滴拋棄。所以這個可憐的老頭子纔會在臨終前這樣呻吟:“兩個女兒狠狠地報復了我的慈愛,像劊子手一樣折磨我……”

同學們,兩個女兒這樣報復他的慈愛,但他仍願意陷入女兒的陷阱,這是爲什麼?那是因爲他對她們的愛,全天下的父母都是如此。他們總是將自己無私的愛給予了孩子,他們會盡自己的一切去愛孩子,讓他們感到快樂。但是我們做兒女的是怎麼做的呢?當我們盲目丁壯時,想過他們會怎樣的傷心嗎?當我們生病的時候,想過父母會有多擔心嗎?當我們想要掙脫管束,做一個所謂的自由的小鳥的時候,可曾想過父母在背後流淚傷心?其實,父母並不在乎你會給他們多少物質的回報,他們需要的是我們的陪伴,所以,我的朋友們,夥伴們,請多些時間陪陪自己的父母吧,他們非常渴望得到你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