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1000字>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1000字

學問君 人氣:2.87W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1000字1

我對於曾國藩這一歷史人物的瞭解並不是很多,他在中國近代史上的給人的評論也是很有爭議的,透過閱讀了《曾國藩家書》,我意識到這本書不僅字裏行間表達了他的真知良言,另外更是可以作爲研究曾國藩這個人物及這一時期的重要歷史資料。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1000字

曾國藩創辦了中國最早的洋務軍工企業安慶內軍械所,是洋務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但他也做了一些引人謾罵他的事情。然而,在我看來,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不能脫離當時的歷史背景等條件,特別是曾國藩這樣的學識很高的人物,決不能片面的下評價。

《曾國藩家書》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有修身、齊家、勸學、養生、教子等領域,是他在治政、治家、治學等的主要思想的反應。全書分爲勵志篇、勸學篇、修身篇、齊家篇、敦親篇、教子篇、做人篇、養生篇、師友篇、人才篇、居室篇、軍事片以及爲政篇。透過閱讀曾國藩寫給其弟的書信中,我知道他對很多事情都有獨到的見解,另外他經常勉勵弟弟們要用功譬如掘井,與其多掘數井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這對我們現在的學生來講仍是非常實用的。現如今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東西或者文化都變成了快餐式的了,即快餐文化,很多人沒能夠持之有恆,不然就是過眼就忘,只是稍稍看個大概,並無法深入瞭解其中的精髓。再者,讀了這本書不難聯想到,經濟的發展與物質文化的發展仍無法取得一致的步伐,很多家庭的經濟水平上升了,也爲孩子的教育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錢,但是卻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並沒有投入及時的道德教育、安全教育、爲人處世等方面的教育知識,造成了很多人格方面的缺失。這是我們現代人應該檢討的地方,試着努力瞭解曾國藩的其思想,學習其治國治家治政的精髓,改正現今不正確的教育孩子的出發點的方面。

《曾國藩家書》裏面讓我看到的是一個好兒子,好哥哥,好父親,他講求人生理想、道德修養、爲人處事態度。他說:凡人皆望子孫爲大官,餘不願爲大官,但願爲讀書明理的君子。這也折射出我們教育的`問題來,我們的教育似乎太過重視才,忽視了德的教育。我們的道德教育大都停留在空談、口號的層面,未能落實到實處。現在的青年應該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四有青年,不僅要有才,更要有德。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1000字2

《曾國藩家書》收集、整理了曾國藩和祖父母、父母、兄弟之間信件往來的精華部分,書中透過教導讀書、研究學問、修身、立志、堅持等方面,讓我們在他平淡的家事中看到了曾國藩的真,從而對曾國藩有了更深一層地瞭解。

讀其家書,我是深深地受教了。

中國自古就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說,但要想真正做到這三不朽卻不是件易事,而曾國藩用他的實際行動像我們述說了。然而要做到這那該需要多大的決心,多大的毅力啊!在我看來,曾國藩是一個好哥哥,也是個孝順的兒子。他總是告誡弟弟們要好好讀書,認真研究學問。他認爲自己能夠幫助父母親教育好弟弟們是一件盡孝道的事情,也就盡心教導弟弟們。遇到問題時,他總能夠先從自身找錯,反省自己的缺陷。在與兄弟間發生矛盾時,他感到很難過,但卻不會意氣用事去追究對方的過錯,而是冷靜處理,仔細維護兄弟之間的感情。兄友在他身上充分體現。他曾對其弟說,凡兄弟有不是處,必須明言,萬不可蓄疑問。如我有不是,弟當明諍婉諷。我若不聽,弟當寫信稟告堂上。我覺得就是要這樣子的。家人之間有什麼問題就應該開啟天窗說亮話,有什麼都說出來。如果有問題而不說,一味地埋藏在心裏,那又有誰會知道呢?這樣只會讓之間的矛盾更加的尖銳,一旦矛盾激發,只會讓彼此收到的傷害更大更深。

在其家書中,我們看到了曾國藩對長輩的尊敬。凡有什麼都會先跟長輩商量或告訴長輩一聲,而不是自作主張,不理會他人的感受,只求自己舒服。遇事就應該有商有量,這樣纔有助於事情更好的解決。曾國藩的父親曾在書中對其弟說過,境遇難得,光陰不再。是啊,時間很快就會過去,人的一輩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能夠成爲一家人是極其不易的,能夠成爲和睦家庭中的一員,有人關心,有人呵護就更加不易了,因此,我們應該學會珍惜,懂得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苦苦追求的東西,一直在我們眼前,只是我們一直以爲是理所當然,不懂珍惜,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

《曾國藩家書》給我的啓示遠遠不只這些,我還需要好好的學習。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1000字3

本學期,有幸讀了《曾國藩家書》,讓我感受頗深, 曾國藩的家書行文從容鎮定,隨想而至,揮筆自如,在看似平淡的家常中蘊藏真知灼見,極具說服力和感召力。從中,可以感知其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處世、理財、治學、治軍、爲政等各個方面,真實而又細密,平常而又深入,可謂字字良言,句句妙語。

在家書中讓人感覺他是一個對子女的學習教育非常嚴格的父親。他很多家書中都要求其子,把日常練習的字,詩詞等作品寄給他看,然後,他再根據他們的學習情況加以指導,他指出讀書宜專,習字宜恆。同時他也是一個慈愛的父親。一次其子久病不愈,他信中仔細詢問有沒有在吃藥,吃了什麼藥等等。還建議要想身體健康關鍵是平時要加強鍛鍊,不能一味的靠吃藥,飯後千步走是個不錯的健身方法。

曾國藩作爲國之棟樑,人們眼中最好的兒子、最好的哥哥、最仁慈的父親,其後世子孫中大師級人才輩出,遍佈海內外。曾國藩的家教或許給出了答案。在曾國藩的330 多封家書中講求人生理想、道德修養。他說:凡人皆望子孫爲大官,餘不願爲大官,但願爲讀書明理的君子。與曾氏家教比較,我們不難發現我們的教育目標發生了偏差,我們過分的重視了才的教育,忽視了德的教育。什麼是曾國藩所說的君子呢?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已有定論: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皆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者謂之君子,才勝德者謂之小人。愚人不足爲社會患,小人卻是社會的大患,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纔有餘而德不足,以至於顛覆者多矣!。振聾發聵,值得我們深省呀。

我們的小學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他們的重負主要來源於學數學、學寫作、學英語、學各式各樣的特長與曾氏家教比,我們的道德教育大都停留在空談、口號的層面。小學教育應當是生活教育,教育孩子們明白人與人的關係,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兄與弟的關係,知道人與人的關係才能把人做好。讓孩子們明白自己的身份,應該盡什麼義務,應該行什麼禮節,這就是教育。《曾國藩家書》中對弟子的教育也是從生活行爲入手,着眼道德培養。而我們今天的教育卻把這些忽略掉了。再窮也要富孩子,致使許多孩子生活不能自理,不知道生活的艱辛,追求享樂,攀比虛榮。許多孩子也習慣了自己的中心地位,人人爲我,我還爲我,極度自私。這樣的孩子都不懂也不會去敬愛自己的父母,孝是仁的基礎,不懂得敬愛自己的父母,又怎麼會愛他人、愛祖國。對家庭失去責任感,又會去擔負什麼社會責任呢?不修身怎能齊家何談平天下。

我建議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朋友都來讀一下《曾國藩家書》,這些書信中富含的教育思想,值得我們借鑑、學習。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1000字4

近日,剛參加完統一考試完畢,不知結果如何,心中着實懸念。雖然說學習不是爲了考試,但也是自己學習成果的一種檢驗,所以說無掛懷屬於虛無之談也。如果一味沉浸再次補習功課或者是攻讀進階,覺得也有不妥之處――這樣僅以此職業書本爲自己所讀,感覺有點書呆子氣了。於是,十年後再讀此書確另一番感受。

首先,曾氏在信中表示對九弟回家之一路上的牽掛,表達兄弟之情,我想我們生活中兄弟姐妹(所謂同胞者)何嘗不應該這樣呢?近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同胞者各自成家立業後彼此的關心少了。或者關心依然存在,可是一旦牽涉經濟、政治利益時,兄弟反目成仇者大有人在,我們以前所在的集團公司便是如此。看看曾氏一家兄弟的和睦,也給我們重新感受兄弟倫常中的一些同胞之愛啊!

然後,予身體較九弟在京時一樣,總以耳鳴爲苦。問之吳竹如,雲只有靜養一法,非藥物所能爲力。而應酬日繁,予又素性浮躁,何能着實養靜?擬搬進內城住,可省一半無謂之往還,現在尚未找得。予時時自悔,終未能洗滌自新。可見曾公一生成就,一直將靜字看得非常之重。另一位湖南前輩唐鑑向曾氏指靜字功夫最是要緊。若不靜,則省身也不密,見理也不明,都是浮的。這一點,我也着實需要學學,如今三十多歲,依然不以靜。更無從如曾公所言時時自悔,洗滌自新了。

這封信在談到爲學時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是猛火煮漫火溫法。這是子思、朱熹等人從熬肉中得到的啓發:肉必須經過這樣的熬,味道纔會全部出來。讀書亦是如此:先在短期內集中精力閱讀,掌握所讀之書的概貌;然後再對其中的章章節節乃至字字句句作慢慢細細的咀嚼,讀熟讀透,以求探到書中的精義之處。對於必讀的經典書籍,這種猛火煮漫火溫的方法值得借鑑。這種學習的方法,我們何嘗不需要借鑑呢?

這封信的另一處主要談到德講誠正、術求專攻。其在信中提到藝多不養家,其實並非藝多的過錯,而是我們人,學藝多了便受到時間等限制而不能,不能專。想想,我這一生學藝倒是不少,到頭來三十出頭還是一事無成啊!

這封信其實還有二處細節之處,一處爲曾公講到自已與家人以後往來信件都以固定的紙張來書寫,以便儲存,說明連信紙的規格均有了恆字,以至有了我們如今閱讀的《家書》。我們的一生中,家信、情書又何其多?可要整理起來,確屬不易。信中另一處是常寫日誌或作日記的方法,可以使人進步。當然,這兩處均得持之以恆。其實關於持之以恆一詞應該是我父親在我從小能記事開始用得最多個成語,可是我至今仍然沒有作到這個恆字或者說到今天還沒有真正理解這個恆字。而我父親就做到了而且隨着他老人家年歲的增長作得更好,比如不苟言笑、不說髒話、不輕浮、舉止穩重

以上這些說明,不僅曾公警世之言值得學習,其實我們所應學習之處在我父親已經言傳身教了我三十多年(我如今的歲數裏),我何時能真正體會、運用呢?深思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