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1500字>

讀後感作文1500字

學問君 人氣:3.16W

讀後感作文1500字【1】

讀後感作文1500字

週末,隨手擷一本《老人與海》,我又一次悉讀起這本令人感慨深思的名著。

小說描寫了一位老漁夫在海上捕魚,經過了84天,他還沒有捕到一條魚,大家都說他運氣不好,不吉利,等到第85天,他決定去漁夫們從未去過的深海去打魚,以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勇氣。在海上,老人發現了一條很大的馬林魚,他克服了重重困難,經過艱難的搏鬥,終於在第三天早晨,把魚叉刺進了馬林魚的心臟。在返回的途中,老人遇到了鯊魚的五次襲擊,他用魚叉、船槳和刀子勇敢反擊。當他駕駛小船回到港口時,馬林魚只剩下一幅巨大的白骨架。這故事的內容如此簡單,海明威選用了簡單的詞彙,簡單的句型結構和簡單的句間邏輯關係,顯示出一種樸素的尊嚴。“一個人可以被消滅,可你就是打不敗他”。初讀起來十分簡單明瞭,但是細究下去,就會發現簡單的故事卻具有難以窮盡的內涵。

最能撥動我心絃的就是老人的進取精神!即屢敗屢戰,永不言棄,在困難面前,尤其是在失敗面前不輕言放棄。誠然,海明威筆下的“硬漢”都渴望奮鬥,雖然他們都有輝煌的昨天,但並沒有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更注重現在的自己,希望透過奮鬥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文中,殘破的小船,孤獨的老人,與巨大的馬林魚,兇惡的鯊魚羣,形成鮮明的對此,面對強勁的對手,老人遇強更強,拋開個人的雜念,唯一的目標就是思考如何去奮鬥拼搏。誠然,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困難面前,尤其是在失敗面前不輕言放棄,是一個人最終能取得勝利的關鍵所在。儘管老人一開頭就處於不利的地位,八十四天沒捕到魚,認爲“倒了血黴”,而別的迂腐把他看作失敗者,他“消瘦憔悴”,手上有“勒得很深的傷疤”,沒錢買吃食,得靠那男孩給他送來,然而他的英勇正在於知其不可爲而爲之,在第八十五天下決心“駛向前方”去釣大魚。等到真的釣上了一條大馬林魚,明知對方力量比他強,還是決心戰鬥到底。“我跟你奉陪到死”他說,因爲當漁夫“正是我生來乾的行當”。等到鯊魚再來襲時,他用盡一切個人手段來反擊。魚叉被鯊魚帶走了,他把小刀綁在槳把上亂扎。刀子折斷了,他用短棍。短棍丟掉了,他用舵來打。儘管最終魚肉都被咬去了,但什麼也無法摧殘他的英勇意志。咀嚼著這些文字,我的靈魂被深深地震撼,同時,我也明瞭,老人並非爲生存而戰,生命對他已無足輕重,他更多的是爲一種信念而戰,爲證明自己的能力而戰。而“出海捕魚僅僅成了桑地亞哥證明自己生存力量的一個過程。”因此,在別人的嘲笑、冷淡面前,他沒有退縮;在連續八十四次的失敗面前,他沒有退縮;在第八十五次失敗面前,他依然沒有退縮。老人知道,未來的人生路上,肯定還會有更大的困難,更多的失敗在等待著他,那麼一個人唯一能做到的是不輕言放棄,纔有最終取得勝利的可能,正如小說中寫道:“他的希望和信心從來沒有消失過,現在又像微風初起的時候那樣清新了。”

故事的末尾,老人在想什麼?是自己一天一夜的成果?或是那大魚的結局,或是其他的什麼?婦人的笑是否讓他厭惡?我都無從知曉,我只知道老人手裏握的,不只是菸捲吧。是高於那堆白骨價值的東西。世事的流俗讓人窒息,而老人也因此選擇了海上的漂泊。或許,海上自由自在的一生,要比在世俗中迷失自我更快樂。也正因爲如此,老人吃不上飯,也不願回頭望望海的彼岸的那個村莊。《老人與海》帶給我的,正是老人對於海的那份執著,那份愛,以及老人對於生活的執著追求和永不放棄。他默默地抽著煙,望著他所癡迷的那片海,或許他又想起了年輕時的絢爛,而面對現在,他只有一片海,一艘船,一塊白骨,一個人,一支菸……

插上耳機,MP3裏播放的.是歌手海鳴威的《老人與海》。

合上扉頁,我在老人的船上寫下一句話:

海的愛,太深,時間太淺。老人的心,怎能擱淺?

眼淚滑落……

讀後感作文1500字【2】

畢淑敏在她的散文集中說憂鬱是一隻近在咫尺的洋蔥,散發著獨特而辛辣的味道,剝開它緊密粘連的鱗片時,我們會淚流滿面。

看了《畢淑敏散文集》中的一篇文章,讓我瞭解了怎麼去對待憂鬱。

文章講的是,一位在聯合國工作的朋友告訴畢淑敏,她到過戰火中的難民營,抱起一個小小的孩子。她緊緊地摟著這幼小的身軀,親吻她枯燥的臉頰。朋友是一位博愛的母親,很喜愛兒童,溫暖的懷抱曾攬過無數的孩子。但這一次,她大大地驚駭了。那個嬰孩就像被火烤過的蔥管,萎弱而空虛。完全不知道貼近撫愛她的人,沒有任何歡喜的迴應,只是被動地僵直地向後反張著肢體,好似一塊就要從牆上脫落的白瓷磚。

朋友很著急,找來難民營的負責人,詢問這孩子是不是有病或者飢寒交迫,爲什麼表現得如此冷漠。那個負責人

TAGS: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