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1500字>

《當我遇見一個人》讀後感

學問君 人氣:1.27W

你們看過《當我遇見一個人》這書之後,你們感覺怎麼樣的呢?接下來小編給你們帶來《當我遇見一個人》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當我遇見一個人》讀後感

《當我遇見一個人》讀後感【一】

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是在一個閱讀羣裏,當時羣裏的許多媽媽極力推薦這本書,我在想是什麼樣的一本書讓這麼多媽媽引起共鳴,推崇備至呢?我一定要讀一讀。

《當我遇見一個人》講的是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書中除了精神分析、心理學的理論,還有很多生動鮮活的故事,是作者長期擔任心理諮詢師收集的各式各樣的家庭案例。讀起來輕鬆好懂,並且我們往往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我一直相信撫養孩子,最基本的功課就是要懂人心、懂人性,那麼瞭解心理學就成爲必要。有的父母憑藉父愛、母愛的直覺以及對人性本能的把握把孩子養得很好,要恭喜他們的孩子,遇到了懂愛的父母。遺憾的是,這樣的父母並不多。李雪在書中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她說:每個人成爲自己現在的樣子都有很深的原因。她說的這個很深的原因很大部份來自於原生家庭。

現實生活中,持糨糊邏輯的家長不少見。有一次跟一個熟人談到育兒,她說我不用費心聽育兒課,我瞪大了眼睛看着她,她解釋說因爲孩子跟奶奶住,我說教育的責任還在你呀,她說因爲沒住一起,所以都是他奶奶管了呀。好吧,我只能說我詞窮了。事實上她跟孩子就住在一個小區裏,這樣的家長今天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帶孩子很輕鬆,很享受,但她不知道從此孩子幼小的心裏就埋下了沒有安全感的種子,這粒種子會伴隨他一生,在他的心田生根、發芽。

前天從西安飛回來的時候,在長沙閨蜜家呆了一天。閨蜜跟我說,孩子有兩個同學特別喜歡到她家玩,而這兩個同學在她家發出了同一個感嘆:“阿姨,你們家好幸福!”閨蜜很疑惑,問我:“你說我家也就是居家日子平常過,他們怎麼就覺得我們家特別幸福呢?”我問了一下這兩個孩子的大概情況,心裏有了答案。這兩個孩子父母做生意,鮮有時間照顧他們的日常,而閨蜜家整潔乾淨,生活有序,閨蜜又是一個溫婉細緻的人,家中自然流動着溫馨有愛的氣場,雖然才八、九歲的孩子,但他們的內心是能感受得到這股氣場的。

“感受”,這個詞是李雪在書中一再強調的,還有一個詞,“看見”也在書中屢屢提及。看見和感受是不可分割的,看見什麼,看見孩子本然的存在,而不是用外在價值體系去定義孩子。我們常說,孩子和你對着幹的時候,用什麼方式去溝通?就是“事實+感受”,感受是心的語言。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怎麼安撫?“擁抱——瞭解事情的經過——共情”。其實“看見”是前提,有“看見”的能力,你纔有“感受”的能力、“共情”的能力。

《當我遇見一個人》讀後感【二】

經常聽身邊的家長說要對孩子實行“延遲滿足”,而延遲滿足的真相又是什麼?到底值不值得提倡?這個問題無論是在《當我遇見一個人》還是尹建莉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2》裏都是非常明確的否定答案。至於爲什麼,我希望家長們多從靠譜的育兒書裏找答案,而不是一味翻翻手機、看看電腦就覺得可以了。資訊氾濫的時代,僞科學是很容易盛行的,並且資訊就只是資訊,它替代不了知識。

還有一個問題,不得不說,孩子到底該窮養還是富養?對此,李雪說:真正的富養,是內心豐盛流動。決定孩子將來能物質豐盛的是心靈,而不是現有的物質條件。真正的高手只需輕輕一點,即切中要害,直擊問題的本質。縱觀現實,寒門可以出貴子,也可能出敗家子;富二代可以是坑爹的,也可能是青出於藍勝於藍的精英份子。

書中還探討了譬如多動、無界限感的心理原因,這些都是時下比較關注的話題。

除了“看見”、“感受”、圻媽還總結了幾個關鍵詞:體驗、覺知、能量、不評判。

在這裏,我不一一闡述,有興趣的家長可以自己去看書,畢竟讀書這個事兒,仁者見仁,智者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