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1500字>

《寂靜的春天》讀後感1500字(通用5篇)

學問君 人氣:5.38K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寂靜的春天》讀後感1500字(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寂靜的春天》讀後感1500字(通用5篇)

《寂靜的春天》讀後感1

我感恩,感恩生活,感恩家人,感恩朋友,更感恩大自然。每天,我都以一顆感恩的心去感謝大自然給予我們的一切。

在《寂靜的春天》我走進了自然,也認識到自然的重要性。《寂靜的春天》1962年在美國問世時,是一本很有爭議的書。它那驚世駭俗的關於農藥危害人類環境的預言,不僅受到與之利害攸關的生產與經濟部門的猛烈抨擊,而且也強烈震撼了社會廣大民衆。在60年代以前的報紙或書刊,幾乎找不到“環境保護”這個詞。回想一下長期流行於全世界的口號——“向大自然宣戰”、“征服大自然”,在這兒,大自然僅僅是人們征服與控制的對象,而非保護並與之和諧相處的對象。我們只是一味的向大自然索取,卻從未感恩過大自然所給予我們的一切美好生活。

中第一章寫明天的預言,當時我就被這個預言給震驚了。試想如果我們自己生活在那樣的地方,該是一件怎樣的可怕事情啊!是什麼使我們的美好世界變的那樣恐怖?“不是魔法,也不是敵人的活動使這個受損害的世界的生命無法復生,而是人們自己使自己受害。”書中這句話給我的震撼非常大,原來一切都是我們自己用雙手造成的!我們該如何的擺脫這樣的景象,我們要爲次付出什麼樣的代價,當汽車尾氣刺激我們的肺,當紫外線傷及我們的面板,當森林與綠地被沙漠覆蓋,當象徵古代文明的雕塑被酸雨腐蝕…我們唯一的母親,我們生命的唯一家園,已經被我們人類破壞殆盡。一切的一切都讓我陷入沉思中…… 如今我們都意識到自然對我們的重要性,開始感恩自然所賦予我們的一切,開始保護我們的環境,保護我們的自然爲我們的自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愛護我們的自然了,比如,我們建起了水力、風力發電站,開始保護野生動物,保護森林,保護水源,節約用水,提倡節能減排,開始綠化、美化我們的自然了。

我感恩自然,它總在謙讓我們、原諒我們、理解我們,雖然我們對它是那樣的不負責任,看起來它還是那般祥和,而不是目露兇光。我們往往追求一種意境,完美的人生的信仰,卻不知道全部都是自然所賜,它明明的給予了我們如此浩瀚的神奇的文化,爲何還要去破壞與它的友誼,是它寬廣的胸懷包容了我們,我們又吸取了多少其中的精華,可是人們出其不意,它竟會帶着一顆寬容的心來對待我們。這次,我們滿心愧疚的來到自然,我看到的依然是種莫名的情感,綠色的生機又在朝氣蓬勃的生長了,它在塑造着自然生態,那個時刻,雨水刷洗的大地,風兒颳去所有的塵埃,帶走所有的污垢,它準備開一桌生命的宴席,人們就會似風不邀自來,雨不求自到的彙集在一起,帶着一顆感恩的心去赴宴,一同舉杯,感謝自然。

我熱愛大自然,熱愛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愛她的青山綠水,愛她的碧草藍天。更感恩自然的美,自然的好,自然這位偉大的母親所帶給我們的關愛。

感謝自然,等於拯救萬物生靈,我們已經錯了,就讓歲月燃燒,重新開始吧,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發出的愛的真諦——沒有健康的.自然沒有幸福的未來!

《寂靜的春天》讀後感2

“一種奇怪的寂靜籠罩了這個地方。比如說,鳥兒都到哪兒去了呢?許多人談論着它們,感到迷惑和不安。園後鳥兒尋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僅能見到的幾隻鳥兒也氣息奄奄,它們戰慄得很厲害,飛不起來。這是一個沒有聲息的春天。這兒的清晨曾經盪漾着烏鴉、鶇鳥、鴿子、樫鳥、鷦鷯的合唱以及其他鳥鳴的音浪;而現在一切聲音都沒有了,只有一片寂靜覆蓋着營田野、樹林和沼地。是什麼東西使得美國無以數計的城鎮的春天之音沉寂下來了呢?這本書試探着給予解答。”——《寂靜的春天》。

這本書開篇就虛設這樣一個在美國和世界其他地方都可以容易地找到上千個這種翻版的城鎮,對齊的一景一物作細緻的描寫,以此來帶領讀者進入這本書的主題,同時也讓讀者如身臨其境般感受到這種環境變化的迫切感。《寂靜的春天》是一本引發了全世界環境保護事業的書,書中描述人類可能將面臨一個沒有鳥、蜜蜂和蝴蝶的世界。作者是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於1962年出版。這是這本不尋常的書,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人們對野生動物的關注,喚起了人們的環境意識,這本書同時引發了公衆對環境問題的注意,促使環境保護問題提到了各國政府面前,各種環境保護組織紛紛成立,從而促使聯合國於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大會”,並由各國簽署了“人類環境宣言”,開始了環境保護事業。

蕾切爾·卡遜1907年5月27日生於賓夕法尼亞州泉溪鎮,並在那兒度過童年。她1935年至1952年間供職於美國聯邦政府所屬的魚類及野生生物調查所,這使她有機會接觸到許多環境問題。在此期間,她曾寫過一些有關海洋生態的著作,如《在海風下》,《海的邊緣》和《環繞着我們的海洋》。這些著作使她獲得了第一流作家的聲譽。

蕾切爾在本書中強調了人類自身對地球的環境的作用,“地球上生命的歷史一直是生物及其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歷史。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地球上植物和動物的自然形態和習性都是由環境塑造成的。就地球時間的整個階段而言,生命改造環境的反作用實際上一直是相對微小的。僅僅在出現了生命新種——人類之後,生命才具有了改造其周圍大自然的異常能力。新情況產生的速度和變化之快已反映出人們激烈而輕率的步伐勝過了大自然的從容步態。”主要闡述了人類新型的化學產品或者生化武器給大自然的平衡帶來很大的破壞,而且遠遠超過了其自身修復的能力,已然造成無課挽回的傷害。分別從人們從小就接觸的各種化學生產的非自然的藥品食品開頭,其中透出了深深的無奈,這是每個地球人都無可避免的,再從整個大自然的循環鏈子來展開,污染了水源,如地表水、地下海;污染了土壤;“地球的綠色帳篷”——植皮也隨之被污染;小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地方都被污染了,同樣的也遭殃了……這一切都是人類不加節制的破壞環境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森林中生命的協同互濟關係就變得完全失調了,而且寄生蟲災害反覆出現的間隔時間也愈來愈短……因而,我們不得不結束這些違背自然規律的粗暴作法,這種粗暴作法現已被強加到留給我們的、至關重要的、幾乎是最後的自然生存空間之中。”作者在書中最後一章提出這種結論,綜合了前幾章分別舉出的例子,呼籲人們要重視自然規律。“我們必須與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們的地球,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發明了許多新的、富於想象力和創造性的方法;隨着這一形勢的發展,一個要反覆提及的話題是:我們是在與生命——活的羣體、它們經受的所有壓力和反壓力、它們的興盛與衰敗——打交道。只有認真地對待生命的這種力量,並小心翼翼地設法將這種力量引導到對人類有益的軌道上來,我們才能希望在昆蟲羣落和我們本身之間形成一種合理的協調。”這就是作者呼籲麻木無知的人們要開始進行環境保護的話,也就是要遵循自然規律走,即使發明了什麼厲害的科技,也要以對環境的破壞降到最低爲首要考慮因素。

同時作者還提到“控制自然”的想法很幼稚,我們人類想要更加順利更加長久的在地球上繼續生存下去,靠的不是所謂的“控制自然”的狂妄想法,而是用心的去遵循大自然的規律,去愛護大自然的一切。畢竟誰喜歡寂靜的春天?

《寂靜的春天》讀後感3

毫無疑問這本書對我的影響是深刻的。經常在看到一隻小昆蟲,就像剛剛從耳邊嗡嗡擦過的蚊子之後想起這書中提到的關於殺蟲劑激烈的聲討,而不再只是想是要徒手把那隻蚊子拍死算了,還是去點盤蚊香。

作爲一個學生物專業的,我們很早就在生態學課上了解到許多關於環境與經濟利益不論是個人利益還是羣衆利益相沖突的實際例子。比如內蒙地區的過度放牧導致的土地荒漠化甚至沙漠化;一些人爲了牟取暴利捕獵珍稀動物破壞生物多樣性結構;企業爲了減少成本,將沒有處理達標的廢水廢氣廢渣排放到大自然中等等。儘管我們也得知國家原先對於經濟發展的要求是“又快又好”過渡到了“又好又快”,但環境問題還是不容樂觀,大多數人短淺而自私的眼光只把目光集中在當前和自身上,對於環保仍未提高重視。

回過來說《寂靜的春天》,這讓我對環境與利益的衝突的認識達到了新的一個高度。書中將殺蟲劑和殺草劑這些人類引以爲傲的發明對人類自身的危害和利益之間的用科學的論述加以辨析。我毫無疑問是Rachael Carson的擁護者。但同樣毋庸置疑的是這與高速運轉的世界是格格不入的。這不但是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同時還是高速發展的,當你看到溫州的爛皮鞋造就了所謂的“東方猶太人”,你就知道越來越多的人們追求廉價,也就是說效率已經取代了品質的地位。同樣是爲了效率,農作物必須也要遵守“合併同類型”自動歸類,單一的耕作方式,在帶來效率產量的同時其實也會掉了自然的格局與平衡。我們很容易想象,如此低層次的生物多樣性在任何一種相向的矛頭下都會順利倒下,只要有開始的幾隻鬆線蟲就能順利拿下一片松樹林,只要幾隻蝗蟲就能使中國歷史上出現無數次饑荒,當然爲了使能量最多的流到我們的生產鏈中,任何雜草都是可憎的。所以殺蟲劑和除草劑的誕生顯然是歷史長期演變的必然選擇。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這些化學試劑的濫用。在殺蟲劑發明的初期,那些懂得這些化學品危害性的專家都只顧及小問題,而不聯繫大問題,利慾薰心的製造商和剛被工業革命帶來的重重驚喜搞得暈頭轉向無知人民形成了一個“良好”的供求關係。人們不知道這些“高科技產物”已經進階到地球都控制不了了。這些難降解的藥物,不但能殺死昆蟲鳥獸,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像惡魔一樣進入到要還的生理過程中,之後透過生物鏈擴散到全世界地上地下各種生物非生物上,當然也包括人,據研究未出生的胎兒體內也能檢測到殺蟲劑的化學成分的存在。

隨着科技的發展,已有許多殺蟲劑的代替品或防治手段被接連創造出來。尤其是許多生物的防治手段,將危害降低到很小的程度。就像書中最後提到的一樣,我們必須與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們的地球,“控制自然”這個詞是一個妄自尊大的想象產物。作爲一個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個體,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義務盡所能尊重並保護我們的自然。

《寂靜的春天》讀後感4

我國經濟正在高速發展着,但伴隨着經濟的增長,我們的壞境卻面臨着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就像人身體上的慢性疾病一樣,慢慢地,不容易被人覺察地侵蝕我們的身體,使我們對其毫無防備,一旦有一天發現了它,它已經處於爆發期,任何辦法也無濟於事了。

在當今這個只注重經濟增長的社會,我覺得《寂靜的春天》給我們敲響了一個警鐘,它的作者,蕾切爾·卡遜爲了人類的幸福,環境的持續發展,拖着病重的身體,忍受着巨大的詆譭和攻擊堅決寫這本書,然而事實證明她所做的一切是值得的,她爲人類環境保護工作作出了巨大貢獻。

本來我們和大自然是和諧相處着的,世界是那麼美好,但自從人們濫用化學藥品的時候,這一切就發生變化了。人們爲追求經濟利益,使得莊稼有好收成而在莊稼地上大量噴撒DDT、艾氏劑、氯丹、狄氏劑、安德萘的一系列殺蟲劑,給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河流,大海、地下水,土壤、動物、植物都不能倖免於難。這種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是難以恢復的,它一旦存在於某個地方,它就會透過食物鏈傳遞,而且具有集聚效應,也就是說等級越高的生物,他身體上積聚的的毒物將會最多。我們想想,這確實無可非議的,如果土地上噴撒了毒性很強的化學劑,那麼我們的蔬菜就會染上,如果動物吃了,就會在動物身上積聚,而動物吃動物,而動物又最終進入我們的口裏,而且我們還吃蔬菜,所以,可想而知,這種亂噴灑殺蟲劑的做法其實就是我們人類自取滅亡啊。我們習慣於找尋那些明顯的,直接的影響,而不研究其他方面,除非這一影響一一種無法否認的明顯形式急驟地出現,否則我們總要否認危害的存在,這就是我們人類的短見,由此我們必須爲我們的斷見付出代價這種代價就是對我們自身和我們的子孫後代遭受各種疾病或居無定所。

有些昆蟲確實有害,但並不意味着我們就可以以這種藉口對其他益蟲大加毒害,而我們做什麼似乎從不想後果,這究竟是爲什麼呢,難道爲了最求目前的利益真的可以什麼自私得都不顧嗎,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清醒呢?

我們從適應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慢慢地將自然佔爲己有,向自然索取施虐,卻從來不爲自然做一絲奉獻。面對着各種以壞境破壞爲代價的物質利益,人們妥協了這就是人性的弱點。現在一系列的壞境問題不斷出現,地震、火山爆發、洪災、泥石流、滑坡、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等,人們才真正認識到自己犯了多大的錯誤,因爲這些都是他們一手造成的,和環境本身沒關。所以,環境問題開始受到重視,壞境保護措施才被日益提上議事日程。一直以來,我們都依賴大自然給我們提供的物質生活,我們應該心存感激而不是用各種手段破壞它,這不僅僅是一代人的事,而且是世世代代的人的事。

我希望寂靜的春天永遠不會來臨,伴隨我們的將永久是青山綠水,碧草藍天,還有小鳥們的歌聲。感謝自然吧,雖然我們已經錯了,但我們的路還長,我們現在改還爲時未晚。保護我們的自然,愛護我們的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希望每個人都真心呵護我們唯一的家園——自然,這樣春天永遠不寂靜,人類生活更加幸福。

《寂靜的春天》讀後感5

剛聽到《寂靜的春天》這個書名的時候,我感到很納悶,春天不是百花爭豔,百鳥高歌的季節嗎?不是處處充滿生機的季節嗎?於是帶着好奇心,我翻開了書本的第一頁。

《寂靜的春天》是美國女作家蕾切兒·卡森的作品,她曾供職於美國聯邦政府所屬的魚類及野生生物調查所,這使她有機會接觸到許多環境問題。書以寓言開頭向我們描繪了一個美麗村莊的突變,並從陸地到海洋,從海洋到天空,全方位地揭示了化學農藥的危害,它既貫穿着嚴謹求實的科學理性精神,又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懷。

開始讀到對美麗村莊的描寫時我的心情非常愉悅,但作者的筆鋒一轉,一副美景馬上變成了死寂的畫面。但是我想,哪有這麼誇張的事情呀?但隨着我更加深入的閱讀,我發現作者並沒有危言聳聽,很多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真實的故事,只是那都是很多年以前我們所不知道的事。那麼久以前就因爲農藥、化學藥品的使用而造成這麼多血淋淋的事件,但是在60年代的人類並沒有重視環境的保護,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在很多時候人類認爲自己能戰勝大自然,往往做違背大自然規律的事,但是事與願違,在人類還沒有徵服大自然之前,大自然就先給人類很多血的教訓:美國的落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英國倫敦的煙霧事件,日本水誤事件……等等很多世界性的環境污染大問題。

書在開章不久談到:“在地球的歷史上,生物被自然環境改變着,但是反作用環境的效果相對很弱。人類出現發展到今天,情況發生了逆反,人類強力地改變着環境。在大自然裏有很多很多物質,它們都與大自然經過千萬年的磨合,大自然懂得它們。而現在情況改變了,僅1960年一年,就有超過500種全新的化學合成的有機物在美國誕生,最後它們被排入自然。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用於人與自然的鬥爭。化學家巧妙地轉移着分子團,替換原子,製作各種各樣連他們也無法瞭解的未知。

她舉了個例子:一個碳四個氫是CH4(甲烷)瓦斯,把一個氫原子替換成了氯就成了CH3Cl(氯代甲烷),替換兩個就成了CH2Cl2(氯仿)麻醉劑,替換三個就成了CHCl3(四氯化碳)清潔劑。直到最後做出了學名爲二氯乙烷的DDT——死神的特效藥(發現DDT的人得到了諾貝爾獎)

在當時DDT和其他劇毒農藥被濫用的60年代的美國,書以無法辯駁的大量實例,給民衆講述了一個大自然悲傷的故事,“一個沒有鳥鳴的春天,這樣的現代世界是值得被建立的麼?”觸動了無數普通老百姓的內心。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後來評價說:這是曠野中的一聲吶喊。

血淋淋的事實,呈現在她的著作中,希望喚醒無知、愚昧的人們,不要再用使用蠻力,來對付也是地球一分子的昆蟲、植物。也呼籲我們要尊重生命,謙卑爲上,不要自以位是。否則將有一天,會爲人類帶來無可挽救的災難,

但四十餘年後,其書中所提,濫用農藥的情形,不僅沒有改善,更變本加厲。除原有殺蟲劑、除草劑外,更多的農藥、清潔劑、化學藥劑……紛紛被髮明利用,將人類帶入更深、更無可救藥的境地。因爲人類爲了更方便的生活,而許多事情的真相,也被隱瞞和矇蔽。許多人也因爲無知,陷人類於萬劫不復的境地而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