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500字>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精選10篇)

學問君 人氣:2.41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緣緣堂隨筆讀後感(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精選10篇)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1

《緣緣堂隨筆》是豐子愷先生的一部書,這部書分成四小冊,每小冊有許多小故事,篇篇短小精煉。四冊疊在一起是厚厚的,實際翻開卻毫無負擔,每篇故事筆墨不重,大多三四頁。偶有一兩篇長些,語言也毫無累贅之感,讀到結尾反意猶未盡了。

“過年”,可謂是其中的長篇了,每段講述了一件件小事,把過年裏每天的習俗都交代得乾乾淨淨、明明白白。豐子愷先生寫的過年,連年酒上擺雞的擺法都有講究。雞頭向着誰,誰要免職,所以上菜的時候要特別當心。過年廿三晚上要拜竈神,家家燒赤豆糯米飯,送竈後要忙着打年糕。廿七夜過年,是個盛典,白天要忙着燒祭品,晚上要買花炮來放。這花炮種類繁多,有雪炮、流星、金轉銀盤、水老鼠、萬花筒等好看的花炮。從它們的名字就不難想象光彩奪目的樣子。廿七的夜晚,遠近各處的炮竹之聲不絕,豐先生廿七夜的感受與我們是不同的。我們窩在家裏,一臉不耐的抱怨炮竹聲惱人,豐先生卻形容“想見這時候石門灣的天空中定有無數年菩薩饜足了酒肉,騰空駕霧歸天去了。”同是爆竹聲中的夜晚,一個如此無趣,一個卻帶着奇幻的色彩,神祕而美麗。

文中我們感受了一個熟悉的傳統節日裏遙遠的傳統習俗,複雜而絢爛,繁瑣而熱鬧。依稀記得兒時的我們雖然過着簡樸的年卻也是有着種種童趣和年味的,一羣夥伴會在夜晚提一盞燈籠走在夜色中,雖然忘了那時的童謠,卻還是有一絲韻味的。那時的煙花也是簡單的,一盞蝴蝶煙火都能讓我們看的歡呼雀躍,但時下漫天的煙花縱然絢麗卻少了觀衆。鎮上的人家已經沒有了送竈神、燒豬頭、擺年酒等習俗。無奈傳統節日的氛圍越來越淡,如今過年,幾乎都是幾家人聚在一起吃飯,各自回家,孩子們不是看電視就是玩遊戲,大人們則大多在打牌麻將中消磨時間。似乎只有打牌能讓氣氛活躍起來,更時尚的過年方式就是外出旅遊了,我宅在家裏無趣,倒是發現古鎮上一些環境、節目都透着年的熱烈氣氛,只是走到哪裏都是人頭攢動,匆匆折回算是感受了一番年味。

“過年”蘊含了生活中的文化,展現了一段段故事,講述了許多人的輝煌與黯然淡,也講述歷史的厚重。豐先生常從漫不經心的閒談中點出文章的主旨,灑脫的文字中透出深意。借書中一段話“這部作品的魅力已入他的抒情漫之。初讀十分清淺——像清茶,然細細玩味,竟餘味無窮——如米酒。”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2

《緣緣堂隨筆》是我國現代著名畫家、文學家豐子愷先生的名著。雋永疏朗語淡意深的散文,輔以江南水鄉特有的自然風貌、民俗鄉情的攝影圖片,讀之令人心絃撥動,倍感親切。在這本書裏,豐子愷先生把他生活了十七個春秋的故鄉石門灣,用優美的語言晶瑩的文心,讓那裏的一草一木都富有濃郁的鄉土風情。

在豐子愷先生的那個年代,有很多值得我們嚮往的地方,那個時候,大自然沒遭到工業污染,青山綠水也構成了一道獨有的風景。豐子愷十分喜歡楊柳,他把自己對楊柳的喜愛用文字表達出來:

“楊柳沒有這般可惡可憐的樣子:它不是不會向上生長。它長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長得高,越垂得低。千萬條陌頭細柳,條條不忘記根本,常常俯首顧着下面,時時借了春風之力,向處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親吻。好像一羣活潑的孩子環繞着他們的慈母而遊戲,但時時依傍到慈母的身邊去,或者撲進慈母的懷裏去,使人看了覺得非常可愛。”

多麼生動的描寫啊!像我們生活在現代城市裏的孩子,從來沒有這種感受,甚至有些人連楊柳見都沒見過。

有時,我也想,如果過那種生活會怎樣呢?每天,可以看太陽升起,白天,可以與大自然來一次親密的接觸,傍晚,拉張椅子看看日落,晚上伴着星星、聽着蟬的叫聲入睡……那是多麼悠閒的生活啊!

豐子愷先生一定也做過這樣的夢,在他的書裏,我看到他小時候的影子,那是一個天真、富有情趣的小孩,在自己的家――緣緣堂裏無憂無慮地生活。可是,美好的生活總是遭到破壞,1937年十一月下旬,日寇以迂迴戰突犯他的故鄉石門灣,他不及預防,倉猝辭別了緣緣堂……

豐子愷先生十分懷念緣緣堂,他把緣緣堂當自己的好友一樣親切,緣緣堂遭遇轟炸,他也百般心疼,他寫過一篇文章:《告緣緣堂在天之靈》。他站在夕陽西下,望着落日,想着緣緣堂往日的溫情,有一絲惋惜,有一絲失落,他有多麼想回到緣緣堂,過着他兒時的生活,過着他嚮往的美好生活。可是在那個戰爭年代,炮彈是常見的,敵機常常說來就來,一個炸彈,可能馬上毀掉一個美麗的村莊,讓很多人失去溫暖的家。而這些無辜的老百姓,只能在寒風中求助,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在廢墟中哭喊,想到這個畫面多麼讓人心酸。

現在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從小被長輩寵着,父母精心呵護着我們,在我們頭頂上搭起一棟堅固的屋檐,時時刻刻爲我們遮風擋雨,生怕我們受到一點傷害。可是卻有很多人感到不幸福,發現不了身邊的“美”。在《緣緣堂隨筆》裏我卻看到豐子愷先生心中始終保持着對故鄉的熱愛,對“美”的追求:那低垂的瓦檐,滄桑的拱橋,涼爽的和風,那江南人家寧靜的生活,那麼的愜意,那麼的讓人意猶未盡。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3

印象中“豐子愷”是一位畫家,雖然知道他也有很多文學作品但卻極少接觸,只知道小學時學過他筆下的《白鵝》罷了。

但這個假期我閱讀了豐子愷先生的《緣緣堂隨筆》,這本書不像大多數名著那樣厚的令人皺眉,然而對這本書我有着數不盡的好奇,便直接略過了目錄,享受起豐子愷的筆韻,好似一隻蠶在咀嚼着桑葉似的。

豐子愷先生的語言很與衆不同,好像有絲幽默,可讀起來卻一點兒也不像開玩笑。就這樣一頁,兩頁……每一篇文章不多,只有三、五頁,可老有寫地方不好好說話,弄的我似懂非懂,說這我似乎知道又似乎不知道的道理,很妙!不斷的疑惑、思考,薄薄的一本可算是結束了。

合上書,在陽光下又咀嚼着:它的每篇文章都很妙,有時覺得是一支歌,時而很熟悉,時而又令人思索;生活是五線譜,而每一個故事,就是一個個跳動的音符。文中有說過:孩子纔是萬物的創造者只有他們才能用最純潔,最真實的眼睛看待這並不完美的世界。想想身邊,有多人展現着成熟的爲人處事的方法,有多少人在羨慕所謂的“成熟”我想這是一種連你失去了也不會發覺的東西罷。可我們卻總是帶着一顆不完整的心,去質疑他們最真摯,純潔的心靈。

很多大人對小孩總說:“一個小孩子懂什麼。”我並不認爲童真並不等於懵懂,孩子們會用他們的眼睛和心去看去想。或許總有人指着小孩的行爲說很傻的時候,或許還沒有真正的成熟吧。有人跟我說過,長大長大,長的是心和眼睛,經歷的多心便會慢慢成熟,眼睛也能更加多分辨是非,更重要的是要用眼睛去看出自己於他人的差別而不是攀比,眼睛能更好的填補這個不完美世界,同時也能描繪出自己的世界。

當時的我對這番話並沒有多麼深的理解,我只是想長大罷了,但是慢慢的成長,而我卻更留戀從前,但是豐子愷先生讓我一點一點的拾起從前。

回憶落了些灰,伴着淡淡的清香,孩童時的目光,笑容,樂觀……在書中找回童年的自己。

豐子愷先生的《緣緣堂隨筆》真是應了那句“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座屋子讓我找到我所丟失的和我所盼望的,也是不虛此行!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4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兩三棵,夜長人奈何。古人說經常害怕秋天到來,花黃葉衰,悲秋之爲氣也。關於悲秋方鴻漸的老爹這麼說過,當是汝校男女同學,汝睹色起意,見異思遷;汝託詞悲秋,吾知汝實爲懷春,難逃老夫洞鑑也。由此看來悲秋和懷春是分不開的,畢竟沒人聽說過悲春和懷秋。

對於秋,豐子愷先生也有一番理解。自覺而立之年後,看慣了鶯歌燕舞,看慣了昇平歌舞,對春事和花事再沒有先前的“漫卷詩書喜欲狂”,亦失去了良辰美景奈何天的感動,甚至見到桃紅柳綠產生既可笑又可憐的同情之感——“心境完全轉了一個方向,變成了秋天”。所謂的經歷過了,體會多了,感悟深了,情感就變了。就像蔣捷《虞美人》說的那樣: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既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同豐子愷先生一樣對秋感情以冷色調爲主的人很多,包括我,除了劉禹錫。

我不討厭任何一個季節,即使是停電的夏天和沒暖氣的冬天,因爲先人的夏天和冬天都是停電和沒暖氣的。但是對於秋天,着實缺乏積極向上的態度。沒有“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的滄桑,沒有“寒煙衰草滿地秋”的悲涼,沒有“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的無奈,更沒有“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的豪情。或許見識短淺,不能理解教材裏金燦燦的無論是油菜花還是野菊花的豐收喜悅。或許自是情到濃處情轉薄之人,更能體會什麼叫做“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或許也是近而立之年,也能明白夏目簌石說的“至於三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處暗亦多,歡濃之時愁亦重”。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5

豐子愷先生在《緣緣堂》裏有很多都是講自己孩子小時候的趣事。他形容孩子們像一羣小燕子一樣,熱熱鬧鬧。三歲的阿韋、五歲的瞻瞻、七歲的軟軟、九歲的阿寶,在他心中佔有與神明、星辰、藝術同等的地位。

孩子是最天真可愛的了,“爲什麼呢?”“怎麼會這樣的呢?”小腦袋瓜裏裝滿了無數的問題,在他們看來,人情的冷暖,辛勤的工作,日夜的忙碌都不過是遊戲。

他們哪裏知道,賣小雞者的心計,越是喊得大聲,竟越是不鬆口。他們一定在想:“爲什麼不賣?”“我爲什麼說“買小雞”就不還價了呢?大人真奇怪!”

有什麼不對呢?“看見好的嘴上不可說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說要。”這是什麼道理?

大人們之間的勾心鬥角,步步爲營,沒有波及到孩子們的天堂,未經任何掩飾的真情流露,在這裏,總能看到最美好的一面。現在回味,小時候我們不也是這樣,每個人都會是這樣,可是什麼改變了我們呢?

宋明理學創始人朱熹,有一句經典的話:“存天理,去人慾。”其實,我更認可心學創始人陽明的話:“天理即是人慾。”

一位悟道的禪師,出家數十載,家中有老母,禪師如何不想去探望她呢?如果這是欲,“百善孝爲先”,這是理所當然的;可如果說這是理,但佛法須“心中無他物,靜心修煉”,這又何不是人的七情六慾,不符合出家人的身份。

孩子雖有欲,但理欲在他們身上最爲融合。也許我們可以說,孩子是最率真的人。如果多些“成年孩子”,也許就真的像莊子所言的那樣的太平盛世。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6

《憶兒時》一章講述了作者豐子愷兒時的吃、玩。雖只寫了豐子愷本人的童年,卻讓人回憶起自己的兒時。

文章分爲三個部分,也同樣講述了三件最令人歡喜的兒時趣事:養蠶、賞月、釣魚。每件事都給作者留下了美好回憶與歡聲笑語,以及更多的夾雜在其中的是深深的懺悔與永遠的神往。

養蠶向人們敘述了豐子愷一家養蠶,鋪在地板上,夜間似乎都聽到如拆房子般的“沙沙”,而白天,作者卻愛在桑葉間走來走去,甚至踩死蠶,到了最後去放生時,全家靜默守候,作者不免沉悶,而到了去採蠶繭、抽蠶絲時,空氣彷彿活了過來,讓作者再次渲染在無限的快樂中。還將蠶蛹取出放進油中炒一炒,作者愛蠶卻不愛吃蠶蛹。兒童的天性是自然給的,天生的,奇怪的,無邪的!

賞月卻不同,着重描寫了作者一家人圍坐在月光下吃蟹的故事,吃蟹本身便是一種享受,而在文中看來,顯得猶爲優雅與美麗:先折蟹腳,後開蟹鬥,關節裏的肉如何吃乾淨,肚臍裏的肉如何剔……作者父親顯得十分內行,吃完的蟹只剩蟹殼,不由得讓作者與親戚們心生敬佩,便也學起父親般吃蟹,擡頭望一望月亮,如蟹螯般圓,作者與大家便都一同笑了。

釣魚也更寫出作者兒時天性好玩,熱愛大自然的情景。作者與同村的朋友去找米蟲、打蒼蠅、挖蚯蚓,再用鉤子從後竅穿進腦,等浮珠一動,等一等,立馬提起,鉤子便卡住魚的喉部,一天能釣十幾條,作者也由衷得熱愛起釣魚,有時候可以省下家中的買菜錢,炸着吃,味道很好。

這三件事的回憶是作者兒時的黃金時代,最自由、最快樂的時候,但作者也懺悔了,因爲這一切都幸而是殺生取樂,作者的兒時殺蠶、殺蟹、殺魚,扼殺了許多生靈,但換來了永不泯滅的笑,究竟是對?或錯?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7

最近看過了豐子愷先生撰寫的《緣緣堂》,感受頗深。作者用幽默、輕鬆與自然的語言,具體描寫了在緣緣堂,無憂無慮的兒童生活與家庭生活,使讀者體驗了一段心靈的輕鬆旅程,而且書中還收錄了許多作者對各種事物不同角度的評價,有的'使人耳目一新,有的值得人細細品味,其中的哲理與思想讓我對普通的事物和現象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書中印象較爲深刻的一篇文章是《吃瓜子》,本文就是談論了人們“吃瓜子”這一話題,讀來頗有一番諷刺味道。生活中可見許多有閒階級的人們以吃瓜子來消磨時光,作者便抓住這一點,以他們嫺熟、靈巧的動作來寫,將其刻畫得淋漓盡致,使讀者不禁會心一笑,來細細品味這其中所反映出的現象。文中最後一句話:“我本來見瓜子害怕,寫到這裏,覺得更加害怕了”,實在值得琢磨一番。那時許多中國人都整日裏無所事事,常以吃瓜子來消磨着寶貴的時間,他們的技藝幾乎到了精湛,表面上看起來很有趣,似乎很值得中國人來炫耀,其實不然,這其實大大說明了當時中國人們的“閒”,對什麼事都不去關心,只是每日消磨、虛度時光,國家的形勢實在值得擔憂。

因此寫文章、日記等,不一定非要是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情,素材就在自己的身邊,在一點一滴之中,其實我們只需將這些普通的家常小事挑選出來,毫不掩蓋地記錄下來就可以來,並不需要對事情進行無謂的誇張與美化,真實、自然的事物纔是最美的。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8

豐子愷先生是我國著名的作家和漫畫家,我最近讀了他寫的《緣緣堂隨筆》,緣緣堂是作者在石門灣的家,後來日軍侵略石門灣時被炸燬。書中講了作者對童年、親人和家鄉的回憶與思念。其中我最喜歡的有《我的母親》和關於緣緣堂的幾篇文章,先來說《我的母親》。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寫了自己對母親的回憶。他的母親總是坐在八仙椅子上,眼睛裏發出嚴肅的光輝,口角上表出慈愛的笑容。當她探問作者學業時,她嚴肅;當她歡迎作者歸家時,她慈祥;當告誡作者時,她嚴肅;當關照作者時,她慈祥……

作者的母親在他三十三歲時就逝世了,可作者對她的記憶還那麼深,在這段回憶中,有快樂還有懺悔。作者因爲接受了母親的表揚,可沒全接受母親的批評。正如文中所說的:“昔聞長者言,掩耳每不喜”,他爲此感到有點懺悔。他在文章中還表現出了他對母親深厚的感情與猶新的記憶。

寫緣緣堂的幾篇文章令我記憶更深。他先介紹了緣緣堂是他親手設計的,並且在屋裏的陳設上一直堅持他的風格,別人給他一個黑人木雕,他不要。因爲他認爲緣緣堂的性格是和平幸福的,這種“殘忍而非人道”的東西不適合它。從有“緣緣堂”這個名字開始,作者已經把這房子當作一個有生命,有個性的人來看待了。而這種“簡單樸素”、“和平幸福”的生活正是作者所向往的。

“你是我的安息之所,你是我的歸宿之處。”從這裏我讀出了作者與五歲多的緣緣堂結下的深厚的感情。在這個樸素的院落中,有春天的和平幸福、夏天的歡喜暢快、秋天的安閒舒適、冬天的溫暖安逸,還有書香陣陣、歡聲笑語……這都是讓作者不斷回想的記憶。

可是當日軍侵略,攻破杭州與上海,作者在這些文章中多次寫到石門灣也被攻破。他和家人當時爲了保命,被迫離開緣緣堂,逃到別的地方去了。但是他對緣緣堂是那麼的依依不捨,“與其死在野外,不如與你(指緣緣堂)同歸於盡,所以我們大家站着不動,幸而炸彈沒有光降到你身上”。他是那樣的愛緣緣堂,可是他沒想到,這匆忙的一別,竟是他與緣緣堂的永絕。

他相信,緣緣堂被炸燬後,在天上是有它的靈的。讓我更難忘的是他還認爲,緣緣堂若是被敵軍的飛機炸燬的,它一定很不甘心,可它若是被我軍的大炮焚燬的話,它一定很心甘情願,而且,作者也願拿緣緣堂換來我軍的勝利。作者的敢於失舍、忠於國家深深地打動了我。

讀完《緣緣堂隨筆》,作者娓娓道來的一個一個故事像緩緩的泉水一樣深入心田,像清香的茶水一樣沁人心脾,像和風細雨一樣溫潤人心。我領悟了母愛的偉大,我崇敬作者的愛國,我欣賞作者樸素、和平的內心。我也希望能有一個像緣緣堂這樣屬於自己的精神花園。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9

最近看完豐子愷先生的《緣緣堂隨筆》,豐先生睿智的思維和豁達的人生態度,讓我敬畏萬分,其中《漸》讓我感處最深。

“在不知不覺中,天真爛漫的孩子“漸漸”變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俠的青年“漸漸”變成冷酷的成人;血氣旺盛的成人“漸漸”變成頑固的老頭子。漸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極微極緩的方法來隱蔽時間的過去與事物的變遷的痕跡,使人誤認其爲恆久不變。這真是造物主騙人的一大軌跡!造物的騙人,使人流連於每日每時的生的歡喜而不覺其變遷與辛苦,就是用這個方法的。”——《漸》

“漸”是無形的,你看不到她輕輕挪移的腳步,漸又是有形的,多年後你會驚詫她改變世界的巨大力量;“漸”能掩蓋很多變化,使身在其中的人感覺不到,局外的人也難於感覺到。因此,當一個人奮鬥一生逐步走向人生的巔峯時,我們不會覺得驚詫,因爲他付出的努力與艱辛人們可以一幕幕地回想起來,雖然那些都已成爲過去,但依然清晰。同樣,當一個人從溫柔富貴之鄉中逐步走向破落衰敗,只要其中經歷了幾十年,人們在感嘆的時候,也覺得沒有什麼稀罕了,很多平民百姓正是希望有一些變數,使他們不至於永遠處在社會的最底層,當然,他們在祈禱上蒼時,並沒有求佛不給那些富貴之家關照。事實上,一個家庭順延幾代之後,就會有一些崛起與落差,少有十代都富貴而謙和的,因此,社會上流傳這樣的說法:家無三代富,清官不到頭。這是規律,這也是傷感,這更是無奈——沒有讀懂人生的無奈。

正因爲人生是如此短暫,即使你能活上百來歲,或者與彭祖一樣以八百歲爲人生之秋,對於浩渺的宇宙來說也是短暫的。人都是時間這一輛永恆列車上的一員,不同的是,有的人從這裏上車,有的人從那裏上車,有的人在這裏下車,有的人在那裏下車,每一站都有人上下,如果人們的人生如同上下車一樣,那便是圓滿:上車便是喜悅,下車更是喜悅。達到這一境界是異常難的,不是有很多人因爲在車上打瞌睡,一不小心該下車時卻未下車,這於人生來說也許不是很大的悲哀,人們只是這樣說:好死不如賴活着,但這樣的生命沒有多大價值。那些在車上不安分的人,甚至危害乘客安全的將會被提前逐下車,於人生來講,那便是生命的結束。

因爲時間的順延性與不可逆轉性,人生便是唯一的,也可以說是一次性的,從這一角度講,人生真不如南山腳下一株草,枯草逢春又添綠,人生枯老無再春。既然這樣,我也能理解莊子面對妻亡這一世人公認的大打擊爲什麼會鼓盆而歌:人從生到死,都是自然的,如同四季更替,萬物更新。萬物的存亡都有定數,嚴格地講,世界上沒有永恆的物質,更難有永恆的精神與信仰。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10

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一位廣博的學者,一個平實的凡人,一位真切的徹悟者,豐子愷,不僅能以其簡潔白描般的漫畫引人深思,一本《緣緣堂隨筆》也讓人掩卷漫思、受益良多。

豐子愷先生以三層樓爲喻,將人的生活分爲三層。第一層,是普通的人,停留在物質層面,抱着安安穩穩錦衣玉食的人生觀,過完一生就滿足了;第二層,是學者,上升到了精神的層面,他們有自己思想的自由;第三層,是宗教徒,注重靈魂,想要探索人生的究竟。

處在不同樓層的人,思想不同,自由也不同。第一層樓的自由,是選擇的權利,選擇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第二層樓的自由,是思想的自由,思想可以洞穿時間空間,是善是惡隨自己心情。第三層樓的自由,是可以隨時與自己在一起,忠於自己,哪怕短暫地被某種思潮綁架,也能及時清醒過來,和自己聊一聊來龍去脈。

一個“漸”字,道出了人生的演變過程,也點破了人生境遇變化的祕密,大自然至高無上的法則。芸芸衆生,有幾人能意識到自己是在不知不覺中“漸漸”由生走向死?又有幾個看到自己是在“漸漸”的由無知走向豐滿?不管人性善還是人性惡,每個人都在“漸漸”中接受了生活給予他的影響,從而漸漸成善或成惡。自然枯榮,人事沉降,都含在一個“漸”字中。“漸”無形,相差極微極緩使人誤認其爲恆久不變,“漸”又有形,令人驚詫於她改變世界的巨大力量。

這宇宙中沒有什麼永恆不變的,只不過因爲“漸漸”,人們的感覺變得模糊,直到滄海桑田,驀然回首,才發現原以爲不會改變的,早已面目全非。這世間不變處,只有無常而已。

漸,多麼舒緩,又多麼無常,那樣無理殘忍,稍有踟躕,就偷樑換柱,叫人撕心裂肺,再難回頭。也只有那些處在第三層樓的人,才能看破“漸”的祕密,不爲造物所欺,收縮無限的時間並空間於方寸的心中,在一剎那中窺見永恆。

“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都被牢結在這網中,所以我想把握某一種事物的時候,總要牽動無數的線,帶出無數的別的事物來,使得本物不能孤獨的明晰的顯現在我的眼前,因之永遠不能看見世界的真相……所以我想找一把快剪刀,把這個網盡行剪破,然後來認識這世界的真相。”剪網,是爲了更好的生活,是爲了認識這世界的真相,豐子愷先生終是一個熱愛生活又想要看清人生本質的人,也是一個處在第三層的人。

豐子愷先生,以他作爲一個畫家一個散文家的敏銳的洞察力與獨到的見解,解讀這世間。如朱光潛先生所說:“他的畫極家常,造境着筆都不求奇特古怪,卻於平實中寓深永之致。”谷崎潤一郎也評:“他取材的題材,原並不是什麼有實用或深奧的東西,任何瑣屑輕微的事物,一到他的筆端,就有一種風韻,殊不可思議。”

那種風韻,平淡溫和卻深永,殊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