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400字>

《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讀後感400字

學問君 人氣:9.43K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讀後感4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讀後感400字

《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讀後感400字1

最近,我閱讀了《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第九章“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第三節“兒童建構數學概念能力的培養”的相關內容。透過閱讀,我瞭解到影響兒童建構數學概念的主要因素有兒童的經驗、兒童的語言發展、兒童的認知結構和認知方式和兒童的思維水平。其中經驗對兒童學習概念的影響,既有積極的正效應,也有消極的負效應。

如在學習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第一課“分物遊戲”時,學生已有了每人分得一樣多的經驗,知道當每人分得一樣多時是比較公平的分法,在學生已有的經驗基礎上引入平均分,有助於學生理解平均分的意義,平均分就是指分的每份一樣多,每份分的一樣多就是平均分。在這裏,學生的經驗對平均分的概念有着積極的正效應。又如在四年級上冊學習第二單元《線與角》畫垂線這一內容時,有學生總是會出現把邊的垂線畫成豎線的錯誤,現在想來應該是學生已有經驗對垂直這一概念消極的負效應。

透過本次的學習,對我今後概念課的教學有很好的指導作用,讓我對學生在概念學習中容易出現的錯誤有了更清楚地認識。

《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讀後感400字2

近日,繼續精讀了楊慶餘主編的《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中小學數學課程目標的章節。

都說課程目標是課程的靈魂。近日的閱讀讓我靜下心來去了解數學課程的靈魂,去追溯數學課程的起源,讓我對平日的數學教學有了進一步的反思。

從新世紀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小學數學課程目標及特點,到我國小學數學課程目標的演變與發展的閱讀,我更加深刻體會到每節課中每一項教學目標的深刻含義。而《課程標準》對數學課程總體目標的.論述採取了一般與具體相結合的方式。一般目標包括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需要的重要數學知識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應用技能;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在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體會數學與自然以及人類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得到發展。

只有瞭解了我國小學數學課程目標的起源、發展與演變,對比了世界發達國家小學課程目標的內容,才能在教學中有深刻體會,從而運用。

《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讀後感400字3

最近,我閱讀了《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這本書中第九章“小學數學概念學習”的第一節“小學數學概念學習概述”的相關內容,讀完之後頗有收穫。

從本次閱讀內容來說,這一章節是純理論的學習,讀起來的確不好理解,多虧了書上的幾個例子,才讓我對所學內容有了更深的認識。讀這部分內容,感覺對數學老師的專業素養很有幫助,特別是數學教師的理論素養,能夠得到很大提高。讀這本書,好像讓自己又回到了學生時代,書中的專業術語,突然感覺自己站到了一定的高度來理解數學,思考數學中的一些概念。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關於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相關介紹。對於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這兩個名詞我並不陌生,但對這兩個詞的含義卻並不是很清楚,透過本次閱讀,我對這兩個詞的含義有了清楚的認識。我瞭解到概念的內涵是反映事物與對象本質屬性的總和,表示概念反映的是什麼樣的事物,外延是反映事物與對象本質屬性的類,表示概念反映的是哪些事物。如:等腰三角形這一概念,其中等腰、三角形是這一概念的內涵,那麼一般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就是這一概念的外延。

在本次的閱讀中,我真正感受到了讀書可以增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