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600字>

司馬遷的故事讀後感600字

學問君 人氣:1.35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司馬遷的故事讀後感6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司馬遷的故事讀後感600字

司馬遷的故事讀後感1

寒假裏我看了很多書,有跌宕起伏的《絕世唐門》,有長知識的《小哥白尼》,有趣的《長襪子皮皮》……可令我感觸最大,感受最深的就是《司馬遷的故事》,讓我來講講吧!

司馬遷出生在黃土高原附近的芝川鎮。父親司馬淡是個學者。他(司馬遷)從小就喜歡讀書,很小就讀遍了《左傳》、《春秋》、《國語》等聖賢書。後來他們一家遷居茂陵,拜孔安國、董仲舒兩位大家爲師,進步很快。後來他父親做了太史令,他考上了郎中,也算可以。可後來他父親在追隨漢武帝封禪時死去了。他從此開始寫史書。因爲得罪了劉徹被下獄。後來爲活下來完成父親的遺命而受了腐刑,寫完了史記便含恨而死。

司馬遷的堅毅和忠貞讓我印象很深。在他遇到困難時,他沒有放棄,而是迎難而上;在他跌落在人生的谷底時,他沒有退縮,而是活了下來,只爲完成父親和家族的使命!他也很忠貞。在仕途得意的時候,他不惜激怒漢武帝而直言不諱的將武帝的種種不法行爲和荒誕的'求仙問道記錄了下來;在大事中,不惜被下獄的危險而堅持自己的立場,對國家,不借犧牲人類最重要的生命。在人生最黑暗時,他屈辱的活了下來,不是爲了生命,而是爲了國家興盛,家族榮辱。讓後世知道一切……

司馬遷的故事讀後感2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是《司馬遷的故事》

司馬遷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少年時的司馬遷,勤奮好學,不恥下問,對任何事都要刨根問底。15歲時,司馬遷就認識9000多字,會寫8種文字,就連當時最有名望的大學者孔安國和董仲舒等都對他讚許有佳。

司馬遷在41歲時開始寫史記,當時司馬遷已經當上了太史令,但是好景不長,由於一件小事,被人陷害關進了監獄,司馬遷被處以“腐形”,“腐刑”既殘酷地摧殘人體和精神,也極大地侮辱人格。司馬遷當然不願意忍受這樣的刑罰,悲痛欲絕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殺。可後來他想到,人總有一死,但"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死的輕重意義是不同的。他覺得自己如果就這樣"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無價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孫臏等人,想到了他們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驕人成果。司馬遷頓時覺得自己渾身充滿了力氣,他毅然選擇了腐刑。面對最殘酷的刑罰,司馬遷痛苦到了極點,但他此時沒有怨恨,也沒有害怕。他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記寫完,"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正因爲還沒有完成史記,他才忍辱負重地活了下來。

少年的時候,司馬遷把長安當成龍門;清、壯年的時候,他把宮廷當成龍門;知道他爸爸死去才真正看清楚,《史記》纔是它的龍門。他用畢生的精力,克服了難以想象的艱辛,把《史記》當作自己的一切、當作自己的生命,司馬遷的名字和他寫的《史記》一樣,永遠流傳於世。我們以後不論在學習中還是別的方面,都要學習司馬遷的這種堅定堅強的精神,不要被困難嚇倒,要勇於克服困難,最終一定會取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