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600字>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600字

學問君 人氣:4.33K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大歷史讀後感6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600字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600字1

《中國大歷史》是歷史學家黃仁宇體現其“大歷史觀”的一部專著,它旁引了不少研究內容,分析中國曆朝發展的問題,從歐洲的歷史,以至經濟學都有利用。

讀完這《中國大歷史》,便可感覺,作者寫的歷史,自始至終都在問着這樣的一個問題:緣何中國的文明未能發展出上資本主義?求解這個問題,作者的關注點集中在財稅制度上面。

依着這樣的思路,從作者的敘述中,隱約可以看出,作者將中國的幾千年發展歷史分爲了三段:第一段是中央集權、官僚體系、意識形態逐漸形成的時期,從商周發端,到秦漢;隋唐第二段是從城市商業和國際(邊境)貿易中產生了商業社會的種子,但這種子在官僚體系、自耕農經濟和意識形態面前,只是發展出了服務於宮廷地主玩樂所需的奢侈品生產與商業,這一段從宋元到明清,中間從王安石變法到張居正變法,似有着搞“數目字管理”的意向,但數目字管理的條件仍未具備,變法必然失敗;第三段是清末受到外來侵略與衝擊,開始尋找強國的途徑,從清末的洋務自強運動到維新變法、立憲改革,再到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土地革命,直到改革開放,這一波一波的革命終於推翻了封建帝制,也創造了“一個新的高層機構”和“一個新的低層機構”。而“現在中國當前的任務,則是在高層機構和低層機構間敷設有制度性的聯繫才能從上至下,能夠以經濟及法治的方法管理,脫離官僚政治的壟斷。”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600字2

黃仁宇先生的作品,充滿了鋪陳的豪邁與細節的生動,歷史就像是一塊寶藏,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視角和邏輯,提煉出的內容總不乏深意與新意。

如果說錢穆先生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還只是從每個朝代的內部去剖析細節,那麼黃先生的大歷史觀無疑具有一種歷史的縱深感和距離感,在粗線條的史料歸納中,將歷史構成一個簡明連貫的綱領,進而與現代化的先進國家如西歐和美國對比,這種大歷史觀的着眼點在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更具現實借鑑和參考價值。

新中國成立的幾十年裏,我們一直在探索現代化,古老的文明古國體驗到傳統落後與現代化失之交臂進而備受欺辱的苦痛,謙虛地求教於西方文明,試圖將大陸文明與海洋文明交匯在一起,融入現代化的世界體系。

文中,作者提到了幾個關鍵概念。首先是一種關係,作者將中國社會比喻爲一個潛水艇夾心麪包,上面是官僚階層,下面是農民,二者混同一致,當中的事物,其爲文化、政治方針、科舉,無非是用來符合小自耕農民的道德標準。這種間架結構的社會關係,從早期的周代就已形成,井田制的發明就是一種理想化的上層設計推廣到農民階層,缺少中間的組織和階層搭建起上下層的交流和互動。其次是一種技術。作者稱之爲“數目字管理”,即是市場經濟社會,讓市場佔資源配置的主導地位,透過自由交換和平等競爭使社會資源有效分配。如果沒有歷史的縱深,我們不會發現祖先們引以爲傲的一套社會執行方式其實是落後和低效的,現代化必須靠先進的制度才能實現。再次,是一種蛻變。作者形容中國從農業社會走向工商業社會就像走獸蛻化而爲飛禽一樣,並不容易。中國的歷史就是一部巨型農村集團的朝代更迭,農業一直佔據主導地位,工商業一直受到壓抑,支撐現代經濟發展的法律、信用機構、公共服務機構始終沒有建立起來。中國的發展缺少現代化的基本構成要素,這是簡單的改革無法實現的。

作者以三大帝國:漢朝、唐宋、明朝形成的基礎、過程、功過得失爲線條,貫穿了中國幾千年的大歷史。朝代的更迭中多有幾分相似。貫穿中國專制王朝的根本特徵是中央集權統治。這一制度的形成是地理、文化相互作用的必然產物。作者概括了三點地理因素:首先是黃土,綿細的黃土使農業快速發展,也帶來黃河氾濫的災難,需要上游地區誕生統一管理的指揮機構治理黃河水道,避免以鄰爲壑。其次,亞熱帶季風氣候使降雨量集中在夏季,形成了一條15英寸等降雨量線,這條線將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聯繫在一起,爲了生存,農民與牧民之間的矛盾使得戰爭頻發,需要強大的政權來守衛。在農業文明的浸潤下,與之相呼應的是儒家思想,特別是孟子的思想,成爲維護中央集權的有力思想武器,也成爲中國根深蒂固的道德標準凌駕於法律和制度之上的文化特徵。當然,這在今天已經成爲一種發展的障礙。

中央集權似乎是每一個朝代建國時要鞏固和強化的制度保障。從劉邦到趙匡胤再到朱元璋都無一例外。然而,每一個朝代即將衰亡之際,都出現地方自治和軍閥割據的現象,不是中央集權窮途末路,而是每一個朝代的制度缺乏與時俱進的靈活性和調整的自覺性。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缺乏作者提到的`一種組織,即社會的中間階層來優化這種變革。所以,每一次改革都是一次流血,都是一種悲劇的奮鬥以失敗告終。

這裏我想重點討論王安石變法。爲了改變國家積貧積弱的現狀,王安石試圖透過金融管理國家,以一種現代化的信用體系支撐起國家的財政和稅收以及改變農民的生活方式。如青苗錢,政府在種禾苗季節貸款給農民,等秋收後農民還款並支付利息。均輸法,各地轉運使將應當送往開封的物品在當地出賣,買到京城不易到手的貨品牟利。保甲法,採取民兵制度。這一切看起來是如此貼近我們現代的生活,讓我們對一千年以前的王安石肅然起敬,在過去的一千年裏,試圖以金融管制的方法操縱國事,其範圍和深度不曾在世界其它任何地方提起過。然而,王安石與現代讀者近,卻與他同時代的人物遠。金融的發展是要素配置的最高階段,是建立在商品經濟發達的基礎之上,是建立在服務於工商業的社會公共機構健全的基礎之上。在農業爲主導的中國,小自耕農處於弱勢,沒有法律的保障,制度形同虛設,農民成爲最大受害者。而世界其他國家,都是經過艱苦奮鬥,將既有利益集團徹底剷除才建立起真正的商品經濟。王安石的變法似乎超越了那個時代,他的改革引發的激烈的社會鬥爭,不是經濟的變革,只是官僚之間的鬥爭。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600字3

歷時倆月,終於讀完了。很多東西讀的半懂不懂,書到用時方恨少,書讀的少,看大家寫的東西就頗吃力!中間實在讀不下去,就摻雜讀些不吃力的,算是一種變相偷懶吧!

呂先生對於中國歷史,皆在大量史料的基礎上給出相對客觀的剪裁記錄,對於一些集體認識有偏頗的公斷,亦在合理推斷的基礎上予以指出。讀來頗受啓示!

呂先生是史學界公認的讀書最多的學者,二十四史通讀數遍,爲同人傳爲美談。《中國大歷史》初版於1923年9月(上海商務印書館),是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雖是一部學術性的專著,但預設的讀者對象卻是青年學生,史識豐富,筆調流暢,數年內不斷重印再版,是二三十年代發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國通史。

該書除了敘述歷代的政治制度、經濟組織、宗教文化、社會情形之外,尤其關注與中國歷史關係密切的東南洋、中西亞各國、各民族的歷史,諸如“近代的蒙回藏”、“近代的西南諸族”、“近代的後印度半島”、“中西交涉的初期”、“藩屬的喪失”、“俄蒙英藏的交涉”等內容,都有專門的章節加以敘述。這些與現代中國休慼相關的問題,多爲後來通史著作所缺失。書中包含的大量的知識原點,許多涉及歷史、地理、語法、訓詁、辨僞等方面的知識,都是工具書裏不易查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