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2000字>

《大數據時代》讀後感心得2000字以上

學問君 人氣:1.21W

凡是過去,皆爲序曲是大數據業者最喜歡引用的語句。大數據是現在的潮流,《大數據時代》被認爲是瞭解大數據的初級讀物。近期連續讀了兩遍,第二遍是爲了寫這篇讀後感,總體而言,值得一看,但細節方面卻需要討論了。

《大數據時代》讀後感心得2000字以上

維基百科對大數據的解釋:Big data,或稱巨量數據、海量數據、大資料,指的是所涉及的數據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透過人工,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截取、管理、處理、並整理成爲人類所能解讀的資訊。

有人說現在是讀圖時代,除去小說、心靈雞湯以外,現在的暢銷書基本都有圖片,這本書是一個特例(書裏唯一的圖是出品方湛廬文化做的)

首先嚐試解析一下作者的三大觀點,這三大觀點是大數據業者很喜歡引用的三句話:

1 不是隨機樣本,而是全體數據

我想所有人都能意識到對全體數據的分析優於對隨機樣本的分析,但在現實中我們經常拿不到全體數據:一是對象的特性:比如炸彈的威力,你不可能把所有炸彈都炸掉來得到全體數據;二是數據的收集方法,每一種方法都有適用的範圍,不太可能包羅萬象;三是數據分析的角度,戰鬥機只能統計到飛回來的飛機上的彈孔,而墜毀的則無法統計,沃德透過分析飛回來的戰鬥機得出來最易導致墜毀的薄弱點;四是處理能力跟不上,就像以前的天氣預報太離譜是因爲來不及算那些數據。“採樣分析是資訊缺乏時代和資訊流通受限制的模擬數據時代的產物”,作者顯然只關注了一部分原因。

從語言的理解上看,什麼是全體數據,究竟是“我們需要的所有數據”,還是“我們能收集到的所有數據”,書中的很多商業案例中,處理的只是“我們能收集到的所有數據”,或者說是“我們認爲的全體數據”。人對自然的認識總是有限的,存在主義認爲世界沒有終極的目標。書中舉例“Farecast使用了每一條航線整整一年的價格數據來進行預測”,而“整整一年”就是一個採樣,或者是“我們需要的所有數據”。

從歷史的角度看,國外的托勒密建亞歷山大圖書館唯一的目的是“收集全世界的書”,實現“世界知識總彙”的夢想,國內的乾隆彙編四庫全書,每個收集的過程都有主觀因素在裏面,而他們當時都認爲可以收集全部的書籍,到最後,我們也沒有得到那個夢中的全體。

2 不是精確性,而是混雜性

既然我們過去總是在抽樣,那本身就是在一個置信水平下,有明確的容錯度或者是偏差值。人類永遠知道我們是在精確性受限的條件下工作。同時,作者本身也承認 “錯誤並不是大數據固有的特性,而是一個亟需我們去處理的現實問題,並且有可能長期存在”。那大數據的特徵究竟是精確性還是混雜性?

由此衍生出一個問題,大數據的品質如何控制:一、本身就不要求精確,但是不精確到何種程度是需要定義的,否則就亂套了,換個角度,如果定義了容錯度,那符合條件的都是精確的(或者說我這句話還是停留在小數據時代?這裏的邏輯我沒有理順)。就像品質管理大師克勞斯比提出過零缺陷理論,我一直覺得是一個僞命題,缺陷是一定存在的,就看如何界定了;二、大量非結構化數據的處理,譬如說對新聞的量化、情感的分析,目前對非SQL的應用還有巨大的進步空間。

“一個東西要出故障,不會是瞬間的,而是慢慢地出問題的”。“透過找出一個關聯物並監控它,我們就能預測未來”。這句話當然是很認同,但不意味着我們可以放棄精確性,只是說我們需要重新定義精確度。之於項目管理行業,如果一個項目出了嚴重的問題,我們相信,肯定是很多因素和過程環節中出了問題,我們也失去了很多次挽救的機會。而我們一味的`容忍混雜性的話,結果顯然是不能接受的。

3 不是因果關係,而是相關關係

這是本書對大數據理論的最大的貢獻,也是最受爭議的地方。連譯者都有點看不下去了。

相關關係我實在是太熟了,打小就學的算命就是典型的“不是因果關係,而是相關關係”。算命其實是對趨向性的總結,在給定條件下,告訴你需要遠離什麼,接近什麼,但不會告訴你爲什麼那樣做。

我們很多時候都在說科學,然而,什麼是科學,沒有人能講清楚。我對科學的認識是:一、有一個明確的範圍;二、在這個範圍內樹立一個強制正確的公理;三、有明確的推演過程;四 可以複製。科學的霸道體現在把一切不符合這四個條件的事物都斥爲僞科學、封建迷信,而把自己的錯誤都用不符合前兩條來否決。從這個定義來看,大數據不符合科學。

混沌學理論中的蝴蝶效應主要關注相關關係。它是指對初始條件敏感性的一種依賴現象,輸入端微小的差別會迅速放大到輸出端,但能輸出什麼,誰也不知道。

人類一旦放棄了對因果關係的追求,也就放棄了自身最優秀的品質:意志力。很多人不願意相信算命是擔心一旦知道了命運,就無法再去奮鬥。即使我相信算命,也在探求相關關係中的因果要素。我放棄第一份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厭倦瞭如此確定的明天:一個任務發出去,大概能預測到哪些環節會出問題,只要不去 follow,這些環節十有八九會出問題。

解析完這三大觀點,下面是我對大數據理論的一些疑惑。大數據是目前風行的反饋經濟中的重要一環,在金融、互聯網行業的應用最爲廣泛,而這些行業都是大家所認爲的高薪領域。很多時候我就在想,所謂無形的手所產生的趨勢究竟是不是無形的。比如幾家公司強推一個概念,說這是趨勢,不久就真的變成趨勢了。我們身邊活生生的例子就是天貓的雙十一和京東的618,一個巨頭開路,無數人跟風,自然就生造出購物節,至於合理不合理,追究的意義也不大,因爲很多事情是沒有可比性的。這和沒有強制控制中心的蜂羣思維又不一樣。

1 數據獨裁。個人意志將受制於集體意志,個人的自由在哪裏?用大數據預測來懲罰人的行爲又確定的違反了無罪推定的原理。

2 所有數據都來源於過去,大數據分析出來的確定性結果是否意味着我們在重複過去?拉普拉斯的決定論已經被認爲是錯誤的,愛因斯坦也說過“上帝不會跟宇宙玩骰子”,但霍金不同意這句話。

TAGS: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