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800字>

容忍與自由讀後感800字

學問君 人氣:1.02W

爲紀念胡適先生誕辰120週年,胡適先生所著《容忍與自由:胡適讀本》,由臺灣胡適紀念館主任潘光哲先生重新編輯。《容忍與自由:胡適讀本》選取在當時即引起很大反響的十九篇文章,並分爲三卷。

容忍與自由讀後感800字

容忍與自由讀後感一

胡適先生是現代著名的詩人,學者,思想家,也可以說是新文化運動的一面鮮明的旗幟。其思想獨到,崇尚自由與獨立,極富個性,青年時代留學美國,攻讀哲學文學,受赫胥黎,杜威思想影響較大,是那個時期真正的大師。但是由於解放戰爭後隨蔣介石前往臺灣任職,受意識形態方面的影響,大陸地區對胡適先生進行了批判,從學術層面講實在是荒唐可笑,因此現在我們需要真正瞭解胡適先生的主張和思想。

文中使用例證法鮮明的闡述了“容忍是一切自由的的根本”這一論點。

文章首先用其母校老師布爾先生引出論點:容忍比自由更加重要。然後又用自己年輕時發表的抵制封建主義的一篇文章作爲例子來說明了五十年後的自己覺得年紀越大就越覺得容忍比自由更加重要。文中說“我自己總覺得,這個國家,這個社會,這個世界,絕大多數人信神的,居然能有這種雅量,能容忍我的無神論----我在這個世界裏居然享受了四十多年的容忍與自由”。總而有感悟出自己“要用容忍的.態度來報答社會對我的容忍”。容忍與自由似乎不是位階關係,二者相輔相成,但顯然容忍更多的包含了自己的秉性態度與與引起社會的反應結果。

由此聯想到作爲一名教師,在踐行素質教育的今天,究竟採用何種方法與學生溝通,從而真正做到傳道授業解惑。很顯然胡適先生爲我們指引了一條道路,對學生對自己對同事領導要做到容忍,這裏的容忍不是單純的忍讓,更多的應是以自己的修養感召周圍之人,最終迴歸到自由。

我會很自信的說我學會了容忍,當然比起胡適先生所說的那種度量,我,還有我們都需要時間的!而我將會一直前行着,這樣,當我漫步過容忍的花叢,就會到達自由的田野!

容忍與自由讀後感二

昨天中午從校門口快遞處,踉踉蹌蹌搬了一箱書回寢室。在學校可以吃不好,精神糧食可缺不得。一般來說文學類書容易看一些,完畢後馬上看胡適的書。今天晚上讀完,此時感覺如同看完了胡適大部分的演講視頻。

首先簡單介紹說一下這本書。我這本《容忍與自由》由中國畫報出版,不是潘光旦版。至於是不是閹割版,我就不清楚了。此書是胡適從1918至1960年期間在個處的演講稿集,按照時間倒序,追溯胡適演講歷程。其內容涵蓋了許多方面。其中內容對我而言,有些可精讀,如《容忍與自由》、臺大講的《治學方法》。而有些只須泛覽。有些屬於胡適個人愛好,囉嗦許多篇幅,這個我直接跳過。如《水經注》《醒世姻緣》等考據細節。

胡適每次演講題目大多由邀請方擬定,故內容涉及面甚廣。從這些演講中可以看出胡適的爲人。透過語言可以想象胡適平實的風格,像一位長者將人生經驗娓娓道來,給人以親和感。講到“博愛”話題,他告誡學子:實際的博愛是“修己”,把自己弄好,再幫助別人。即獨善其身然後兼濟天下。這就不像魯迅式人物,觀點極端激進,情緒波動巨大。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這種誇大表達,聽着讓人害怕,聽者生怕暫失理性捲入其中。胡適也十分可愛。一談到古籍,他馬上興致勃勃、長篇大論地講得忘乎所以。因此季羨林說過胡適是個“書呆子”。平時他也樂觀,說“功不唐娟”,努力是不會白費的。他朋友說他是“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

胡適說過以下一些中肯話語。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容忍與自由》是胡適1958年最初在《自由中國》上發表的一片文章。1959年又在世界新聞學校演講此文。“年紀越大,越覺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這是胡適老師布爾先生說過的話,胡適自己深表認同,寫道“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沒有容忍,就沒有自由”。的確,不容忍就會認爲自身絕對正確、正義、“不會錯”。從文章當時背景來看,胡適可能在批評當時政治。如今已經過去半個世紀,拿到今天中國依然適用。極權政府不容忍自己的反對者和批評者們,新聞、出版、言論、教育等自然沒有自由。自然有“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家”“防止西方價值觀滲入”等這些說法。以上這些可以看出執政黨的狹隘心胸。當然,容忍就有代價,要犧牲自身利益。但是不送忍代價更大。估計後來蔣經國考慮到這一點才容忍了。我認爲這句話在個人方面也適用。人總是喜歡跟自己相同環境、信仰、思想、行爲的人在一起,總認爲自己是對的。甚至是一根筋,一元價值觀(我包括在內)。這些人需要去接觸反對、批評自己的人及其觀點。書架上也應放一些自己不喜歡的觀念對立的書籍。

“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這是胡適談治學方法總結的精闢之語。舉個例子:看到《紅樓夢》這本書,就可以大膽假設作者是寫清朝的納蘭容若。然後想盡各種方法去考證它。這句話的價若全部體現在治學領域,其價值就太低。它可以擴張到社會問題,人生問題,宗教問題,道德問題等。舉個反例:最近柴靜出了個記錄片,民間反響巨大。有一部分人開始懷疑柴靜動機不純,於是各種陰謀論,誅心論相繼而出。這些假設確實大膽,但證據不足。這些人憑空猜測就大發言論。隨隨便便就可以黑人,說來可惡。所以有些求證的過程是非常辛苦的,需要時間和精力,不能輕易完成。

“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胡適說的是一種懷疑、批判的能力。他說:“不要迷信自己的眼手,不要輕信馬克思、列寧、不要相信蔡元培,或者相信一個胡適之,無論有怎樣名望的人”。總之,要養成懷疑一切的習慣。他這些話說得都非常有道理。特別是今天這個社會,政府無權威,闢謠成謠言;社會誠信度低,出門防範陌生人;媒體無操守,看新聞像看劇一般撲朔迷離;還有各種磚家解讀,騙子橫行。這些都是見怪不怪的事兒。所以資訊碎片化的今天,我們特別需要懷疑精神。接觸到某些資訊或者某些人,我們腦子裏應該第一反應是懷疑,無論對方是什麼人,無論話語多麼引人入勝。然後再證實這些疑惑。把做學問的理性帶去生活中,養成謹慎的習慣,這又有何不可。作爲中國人,就註定生活中少不了理性。還有,學生應該去批判現實。這是新一代應該要做的事。必須爲社會革新,增添自己的一份力。學生不應該無腦跟着社會久俗,後面,而是應該多問我爲什麼要這麼做?

“待人要在有疑處不疑”。這半句話可以看出胡適溫文爾雅的文人風度。說得挺好的。在生活中,不能沒有證據隨意猜測他人。一個人想得太多,對自己和周圍人都不好。要有大度的胸襟,包容別人一些無意過失。大概這也是胡適的人緣廣的原因之一吧。

書中還有許多話題沒有談到,如自由主義,女人,教育,好政府等。肯定不能面面俱到,因這本書並不是系統性的。但是胡適先生親和平實,溫文爾雅的形象已經印入我腦海。

這周事太多,晚上一直失眠。現在才寫完這篇讀後感。正好今天三八婦女節,祝願所有的婦女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