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800字>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800字3篇

學問君 人氣:2.7W

導語:孩子你慢慢來是龍應臺的一個作品,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800字3篇。歡迎閱讀!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800字3篇

篇一: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

那天是10月6號——從長沙回來,休息一個晚上後,我開始去圖書館趕作業。用“趕”字很恰當,誰也不願意在這樣美好的假期寫作業。

我趴在書桌上打了一會小盹,醒來,看見從落地窗透過的午後陽光,內心開始活躍了起來。我總是這樣,在寫作業之前要折騰一番才肯動筆。於是,我開啟收集博文的那個檔案夾,再次重溫了dayswithmyfather,輕撫了一下電腦屏幕上那老人慈祥的臉。之後,不經意間開啟《書籍》檔案夾,“孩子你慢慢來”這幾個字尤其入眼,感覺這話是對我說,是對一個被作業纏身的孩子的安慰……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臺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漂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我喜歡龍應臺的文字,如水般柔情,又如火般溫情;其中帶着女性細膩的美與善,又有令人傾慕的大智。我喜歡上這部作品之前並沒有看過任何簡介和引言,只這樣一行字就足以讓我陷於其中。於是,在接下來的這幾天,我一有時間就開啟電腦,完完全全投入於閱讀中。這是第一部我可以在音樂的伴隨下認真看的作品,因爲即使聽着音樂,我也可以完全過濾掉一切無關的干擾,要的只是能夠讓我凝神靜心的輕輕的曲子。

看《孩子你慢慢來》,心中有這樣一些情愫在盪漾——感受做一個媽媽的甜蜜和幸福、回憶做一個孩子的童真和快樂、親近小植物小動物時的歡欣和好奇。這些感受凝在一起,讓人很難說出到底因爲什麼而感動,而喜悅,而舒暢,可確實就是能聽到自己的笑聲不斷,輕輕帶過的那種笑。

對,看這本書時心情一直如輕風般緩緩流動,沒有太大的起伏波動,所以讀安安的成長和讀妞妞的故事不一樣,自始至終,不曾落一滴淚。

我很難寫好一篇讀後感,因爲我看書往往只是沉浸於看書的過程,看過後就忘了許多細節,甚至連自己有過的感受都會忘記。在整本書裏,唯一能被我清晰記起的是“你眼睛裏有我”。

“你在幹什麼,寶寶?”寶寶情急地喊出來,“媽媽,不要動……”一邊用兩隻手指撐開母親的眼簾。

“你在看什麼?”

“我在看——”安安專注地、深深地,凝視着母親的眼睛,聲音裏透着驚異和喜悅,一個字一個字地宣佈:

“媽媽,你的眼睛,眼珠,你的眼睛裏有我,有安安,真的……”

說着說着激動起來,伸出手指就要去撫摸媽媽的眼珠——“真的,媽媽,兩個眼睛裏都有……”

媽媽笑了,她看見孩子眼瞳中映着自己的影像,清晰真切,像鏡子,像湖裏一泓清水。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如此純真、可愛、充滿好奇心,無意中能給成人最大的喜悅和安慰,但不是每個媽媽都像安安的媽媽一般耐心、細心。嬰幼兒剛從另一個世界來到這個國度的時間不長,他們有着柔軟的肌膚、清澈的眼眸、純粹的淚與笑,這是上帝在他們身上留下的最清晰最美麗的印記,這些印記還未經過歲月的沖洗,所以顯得如此動人。他們從感知父母家人的撫愛開始,認識周邊的寸土、花木、蟲魚,瞭解身邊的人和語言,然後再漸漸接觸更多無形的東西,他們開始知道人間有美麗的傳說和信仰,也有殘酷的戰爭和殺戮。這一條長長的細細的成長之路,一切都要慢慢來。孩子你慢慢來,體格與內心才能不斷茁壯、強大。

篇二: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

看完《孩子你慢慢來》是一個內心糾結的過程。一邊,我迫不及待想知道更多的安安的成長趣事;一邊,我又擔心太快把它看完了,怕那美麗就如曇花一現。後來真的就看完了,平平淡淡地過渡到最後,毫無察覺。因爲,這並不是故事的最後,安安還在繼續着他的生活。所以小說的結束也就不需要一個形式上的結局。而我也不再懼怕美麗就這樣被畫上句點,因爲我知道,更多的好作品在等着我。我想要在大學還剩不到兩年的時間裏看更多自己喜歡的作品。畢竟畢業後,無論是直接工作還是繼續學習都好,我可能都不再有這樣好的機會和心境來品味這些簡單樸實的文字。或許那時,我會整天埋在學生的作業裏忙着批改;又或許,我會沒日沒夜地忙於蒐集各種數據資訊,然後廢寢忘食地寫學術論文和分析報告。這樣的心情有點趁年輕趕緊遊戲人生的感覺,可是誰也沒法說這有什麼不好。我知道,沒有哪個應聘者會把自己看過幾部童話、幾部親情故事寫進工作簡歷,也沒有哪位學者會把童話裏的故事當作論證的例子來支援自己的一套理論,這樣看起來,即使是莎士比亞的劇作也是無用的。可是,什麼纔是有用的呢?很多時候很多人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都不知道,這樣誰又能看清真諦在世界哪個角落呢?

越來越愛純粹樸實的東西。因爲最真最美最動人的情感往往孕育於樸實。你看,一個憨厚淳樸的果農和一個雍容華貴的國王種的果樹結出的果子,誰的會更芳香更甜美呢?

篇三:讀《孩子你慢慢來》有感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5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作爲華人世界最有影響的一支筆,龍應臺的文章有萬丈豪氣,然而《孩子你慢慢來》卻令人驚歎,她的'文字也可以有萬丈深情。這本書裏德龍應臺是個母親,與生命的本質和起點素面相對,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熱愛。它不是對傳統母職的歌頌,它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只有真正懂得愛的作家才寫得出的生活散文。

我花了很短的時間就把整本書看完了,還重複瀏覽了一遍,一種溫馨的感覺一直縈繞在心間。每一篇小文章裏,孩子的純真無邪和媽媽對孩子的愛都被描寫得淋漓盡致,讓看的人也沉浸在他們的幸福氛圍中。

從孩子的出生開始,龍應臺的生活就被孩子包圍,她給孩子洗澡、餵飯、換衣服、帶他們認識這個世界、讀故事書給他們聽。在《初識》,8個月大的安安雖然還不能人語,但已會咿呀做聲了,而且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新鮮感。於是,每天早上,在去貓川幼兒園的路上,“兩個人都很忙碌,媽媽必須做導遊,給安安介紹這個世界,安安是新來的。而媽媽漏掉的東西,安安得指出來,提醒她。”媽媽每天晚上都給安安念故事,但她會有選擇地念,一些暴力血腥的故事書一律不要。因爲“在他往後成長的歲月裏,他會見到無數的人間醜惡事,沒有必要從兩歲就開始知道人與人之間的仇恨,人的快樂童年何其短促,何其珍貴!”我認爲這句話特別有道理,這也就是龍應臺特有的教育藝術:慢與愛。現在中國的家長,爲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說白了其實是爲了自己的面子,就讓孩子早早地進入早教班。以至於現在的幼兒園提早變成了小學,孩子們要上認字課、美術、音樂、體育、算術,還有英文……過早學會識字的孩子便在入學後坐在教室裏發呆,因爲他們都已經學過了。而其他沒學過的小夥伴們卻嘰嘰喳喳興奮地發現字的世界,“那種快樂,確實像一個瞎子突然看見了世界,用張開的眼睛。或許幼稚園裏不教認字是對的,急什麼呢?童年那麼短,那麼珍貴。”

“《經濟學人》週刊上有個統計數字讓媽媽眼睛亮了一下。一年級學童每個星期要花多少時間在家庭作業上?美國:1.8小時,日本:3.7小時,中國臺灣:8小時。”孩子的童年那麼短暫,以後有的是時間去寫作業,現在就應該拿來玩。在玩中,孩子的創造、探索精神會被髮掘出來,而且也能更快地學會分享、感恩。就像安安,他特別聰明,媽媽只教了他具體的“龍”長什麼樣子,他就能對着窗外馬路上堵車的情景喊“龍”,他明白那是“車水馬龍”;安安的爸爸講德語,媽媽講中文,爸爸媽媽之間將英文,但沒有人教他英文,他聽着聽着居然也會了;安安和他的弟弟飛飛對小動物特別有愛心,他們會在雨後幫助柏油路上的蚯蚓回到原來的地方,以免他們被不知情的自行車輪和腳步軋過;他們會求媽媽救一隻困在垃圾桶裏的小老鼠,會把媽媽買來的蟈蟈放生,因爲他們覺得它太可憐了。

讀着這些故事,讓我覺得很窩心,龍應臺就是這樣在生活中用一種安靜的、潛移默化的方式,把她的孩子教育成了一個“像一株小樹一樣正直”的人。然而,她也是個有思想有理想的獨立女性,如果沒有孩子,她會有很多計劃,而她卻甘願放棄那些計劃,全心全意地投入兩個孩子的教育中,這和她一貫那種鍼砭時弊的犀利是截然不同德。她給的答案是這樣的:我愛極了做母親,只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幸福,可是我也是個需要極大地內在空間的個人,像一匹野狼,不能沒有它空曠的野地和清冷的月光。女性主義者,如果你不曾體驗過生養的喜悅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訴我些什麼呢?當她的好友若冰問她是否後悔過,她回答說:還好,有些經驗,是不可言傳的。是啊!沒有做過父母的人怎麼能體會那種痛並快樂着的感覺,那個小生命是用父母全部的愛築成的,如果沒有他,其他的一切都缺少了意義,人生彷彿缺了一塊。同時,我也看到了作爲父母的艱辛,不禁讓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他們爲了撫養我們也放棄了很多東西,我們一定不能忘記他們的恩情,以後要好好報答他們。

這本書不僅適合已經做或將要做父母的人看,也適合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看,它是溫情與理性交融、母愛的光澤與孩童的諧趣洋溢的生活散文,你會被慢與愛的教育藝術所感染,學會真正從孩子的需求出發,發揮孩子的天性,拋卻功利心,培養一個健康、陽光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