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旅遊>國內旅遊>

嘉峪關旅遊攻略

學問君 人氣:9.98K

嘉峪關位於我國的甘肅省嘉峪關市,想去嘉峪關旅遊的朋友,知道嘉峪關有什麼好玩的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分享的嘉峪關旅遊攻略,供大家參考借鑑,歡迎瀏覽!

嘉峪關旅遊攻略

主要景點:

天下雄關碑

關西門外百餘米處,有清代刊立的“天下雄關”石碑。清嘉慶十四年(1809)肅鎮總兵李廷臣視察嘉峪關防務時,見這裏南有祁連雪山,北有黑山,關勢雄偉,便寫下“天下雄關”四字並勒石爲碑。給後人留下了永恆的紀念。

羅城和箭樓

羅城初建於明弘治八年(1495年),由肅州兵備道李端澄主持修建。“羅城”是應敵的正面,“凸”字形城牆全部用磚包砌,非常堅固。“羅城”南北兩端建有“箭樓”,是觀望關西、關南、關北烽火的設施。兩端與外城牆相接,外城牆又與關城南北的長城相聯。

角樓和敵樓

內城四角有角樓,也叫“戍樓”,形如碉堡,是守城士兵值勤放哨的地方。南北城牆建有敵樓,是放置兵器的地方。站在這裏回望,“光化樓”、“柔遠樓”及“嘉峪關樓”三座高大建築,同在一條中軸線上。這種“過洞式城門”及高臺樓閣建築形式,是中國幾千年建築歷史及建築形式的延續發展。

東西甕城

嘉峪關東西兩甕城佈局森嚴,東甕城門樓眉額刻“朝宗”兩字,表示過往朝廷官員雖遠行“極邊”,但仍不忘朝廷和君王。與此相對的“西甕城”,門額刻“會極”二字。意即從西域來的諸侯,仕官,商旅,親善友好地在這裏相會,從這裏經過,向中原王朝朝貢。西甕城也劈門南向,不與內城門直通,使關城更加肅穆幽深,成爲內城的一道防線。

戲臺

嘉峪關戲臺是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嘉峪關遊擊將軍袋什衣主持修建,系當時守城官兵、城內居民及過往商旅的娛樂場所。其形制爲典型的中國傳統古典戲臺。由木製屏風把前後臺分隔開,屏風正中央繪製八幅人物圖,是人們熟知的“八仙”內容。頂部爲中國傳統圖案“八卦圖”,“八卦圖”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與科學的綜合反映。兩側是一組風情壁畫,內容是寺廟的和尚及尼姑庵的尼姑及尼姑豢養的寵物。這些繪畫內容在其它戲臺上是非常少見的。戲臺兩側書寫有對聯:“離合悲歡演往事,愚賢忠佞認當場”。對聯高度概括了古往今來人間世事的演義變化及戲曲演出場所的功能作用。

柔遠門

內城西門,門額刻“柔遠”二字,意思是明王朝對邊陲(關外)各遊牧民族實行“懷柔”政策,安撫邊遠地區,以實現長治久安的治國方略。

光化門

內城東門,門額上刻“光化門”三字,面向東方,表示旭日東昇,瑞氣普照大地。門洞由自黑山開採的石條鋪成。

建於明正德元年(1506年),由時任肅州兵備副憲李端澄主持修建。“光化樓”爲三層三檐歇山頂式結構,樓高17米。精雕細刻,五彩裝成。樓閣第一層爲磚木結構,第二、三層是木結構榫卯咬合而成。雖然經歷了近五百年的風風雨雨及地震等自然災害,但它仍巍然屹立於關城之上,盡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高超和精妙。

文昌閣

文昌閣,始建於明代,重建於清道光二年(1822年)。樓閣爲兩層兩檐歇山頂式建築,底層兩邊爲單間鋪房,四周立紅漆明柱18根,形成迴廊。內爲面寬三間、進深二間的官廳。四面裝有花格門窗,上部繪製山水人物彩畫80餘幅。此閣在明清時爲文人墨客會友、吟詩作畫、讀書的場所。到了清代末年成爲文官辦公的地方。

關帝廟

明末清初從內城遷到現處。廟內原有大殿一座,陪殿兩座,另有刀房、過廳、馬房和牌樓。總面積720平方米。關帝廟曾多次擴建,最後一次重修是嘉峪關遊擊將軍熊敏謙主持的。1998年由嘉峪關關城文管所自籌資金70萬元對關帝廟進行了重新修復,對牌樓進行了彩繪,使關帝廟恢復了明清時的風采。

遊擊將軍府

嘉峪關遊擊將軍府,也稱遊擊衙門,初建於明隆慶年間,後來成爲明清兩代鎮守嘉峪關的遊擊將軍處理軍機政務的場所。建築是1987年在原建築的基礎上恢復修建的,爲兩院三廳四合院式,佔地面積爲1755平方米,建築面積808平方米。

在嘉峪關古代軍事史上,遊擊將軍府不但是嘉峪關長城防禦體系的指揮中心,而且是朝廷統治地方、檢查商旅使者往來、聯繫西域和中亞及各少數民族的樞紐機關。

遊擊將軍府復原陳列以歷史史料爲依據,以現有建築爲框架,以超級寫實主義雕塑(高分子仿真雕塑)爲主要形式,深入細緻地展現了嘉峪關遊擊將軍的生活史蹟。

嘉峪關陳列從人物生活入手,內容嚴謹、科學、準確,高分子仿真人物栩栩如生,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陳列形式既樸實又具有一定的觀賞性、趣味性,使其成爲參觀、遊覽嘉峪關的一處亮點。

長城第一墩

長城第一墩:即討賴河墩。1539年由肅州兵備道李涵監築,它是明代萬里長城從西向東的第一座墩臺,是明代長城的西端起點,是嘉峪關長城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北距關城7.5公里,墩臺矗立於討賴河邊近80米高的懸崖之上,可謂:“天下第一險墩矣”。

明代,嘉峪關管轄着“腹裏、沿邊、境外墩臺三十九座”。關內墩臺林立,縱橫交織,相互瞭望,互通情報。長城第一墩,是關南最主要的一座墩臺,擔負着傳遞關南及祁連山諸口軍事資訊的'任務。設有塢、驛馬、驛駝、食宿、積薪等物,配備有一定數量的守兵。長城第一墩是嘉峪關軍事防務的重要據點,這裏曾經伴隨着雄偉壯觀的嘉峪關演繹過許多神奇的故事,詩曰:長城第一墩“清流討賴臨危壁,大嶺祁連斷戰氛。鎧甲冰河聞拆鬥,旌旗旭日舞鵬鯤”。

長城第一墩景區自然景緻壯觀,東臨酒泉,西連荒漠,北依嘉峪,南望祁連。討賴河水滔滔東去,朝陽裏,宛若銀練飛舞在戈壁之上;夕陽下,又如飛龍遊走于山澗之中。極目南眺,山峯終年潔白,襯映着藍色天空,更覺清新如畫。“四時大雪,千古不消,凝華積素,爭奇獻秀,氤氳鬱蔥,凌空萬仞,望之如堆瓊壘玉”。晨曦初起,彩霞橫抹天空,天高野闊,千嶺萬壑競披紅裝,婀娜多姿。雨後,祁連山中長雲如練,纏繞山腰,或化作各種離奇物形,或變作鐵馬甲兵;或雨過天晴,彩虹橫掛山川。正所謂:“餘收遠岫和雲溼,風度疏林帶舞飄”。

長城第一墩旅遊景區面積約3.22平方公里。景區包括長城第一墩、綜合服務區、討賴河滑索、討賴客棧、天險吊橋、“醉臥沙場”雕塑羣、“中華龍林”等內容。其中下沉式綜合服務區有貴賓接待室、遊客服務中心、飲吧、觀景平臺、滑索、旅遊紀念品商店等設施。 嘉峪關是一處觀光、探險、休閒、娛樂、懷古遊學的好去處。

懸壁長城

石關峽又名水關峽,它的南面是白雪皚皚的祁連山,北面是高聳入雲的黑山。斷壁長城和懸壁長城是嘉峪關西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由肅州兵備道李涵監築。斷壁長城居於黑山峽口之南,爲東西走向。懸壁長城在峽谷的北面,爲南北走向,城牆陡峭直長,氣勢雄偉,垂若懸臂,有“西部八達嶺”之稱。這兩條長城形成拱衛之勢,共同扼守黑山峽口。

石關峽懸壁長城文物景區位於嘉峪關市西北14公里處,距嘉峪關關城8.4公里。景區的主題是古絲綢之路文化和長城文化。景區內參觀的主要內容有體現長城文化的懸壁長城,有體現古代絲路文化的“絲綢古道”雕塑羣和嘉峪關古代兵器展覽等。

石關峽古絲路文化長廊區貫穿整個景區,有“絲綢古道”雕塑羣。懸壁長城軍事防禦體系區有懸壁長城、水門和古代兵器展覽等內容。休閒度假區就是長城北側綠化區域和景區入口小廣場,這裏向遊客提供燒烤、茶飲、棋牌娛樂和出售旅遊紀念品等休閒服務。管理區主要指長城南側的旅遊服務設施,包括管理中心、公共衛生間、廣場、停車場等。其中,管理中心爲一層四合院式仿古建築,佔地面積有603m2。水門爲三層仿古式建築,長48m,高13米,佔地面積爲345.6m2。新建長城,就是懸壁長城與水門之間的這段長城,全長158m,爲黃土片石夾沙夯築而成。

在這裏可以領略渾然天成的彌勒山景觀,報國寺裏佛鐘聲聲,梵音嫋嫋,呈現一派祥和景象。

古絲綢之路雕塑羣雕刻了中國古代在嘉峪關地區有過記載的張騫、霍去病、班超、玄奘、馬可波羅、林則徐、左宗棠七位主要歷史人物造像及五名隨從、二匹馬、二峯駱駝和一架馬車塑像組成,藉以展示石關峽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人文內涵。張騫兩次出使西使,霍去病率軍攻伐匈奴,唐玄奘西天取經,意大利人馬可波羅東入中原都在這裏留下過他們的史蹟。

七一冰川

“七一”冰川位於嘉峪關市西南116公里處的祁連山腹地,它是由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的科技工作者和原蘇聯冰川學專家於1958年7月1日發現、並以發現日期命名的一座高原冰川。該冰川斜掛於坡度小於45度的山坡上,冰層平均厚度78米,最厚處達120米,冰峯海拔5150米,冰舌前沿海拔4300米。

“七一”冰川旅遊區域約4平方公里,每到夏秋季節,冰峯在藍天麗日下分外晶瑩耀眼,與潺潺的溪流以及綠草如茵、鮮花盛開的高山牧場,共同構成一幅恬靜而又充滿生機的迷人畫卷。由於冰川海拔較高,遊客登臨時常常會遇到陰、晴、雨、雪等天氣,在一日之內經歷四季,堪稱一生中難忘的體驗。“七一”冰川還以“亞洲距離城市最近的可遊覽冰川”被編入了部分高等院校旅遊專業的教科書。 嘉峪關

“七一”冰川氣候獨特,景色迷人,是開展登山探險、避暑休閒、科考研究等旅遊活動的好去處,也是嘉峪關市旅遊資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爲搶抓西部大開發歷史機遇,加快旅遊資源開發步伐,2002年至2003年,嘉峪關市共投資312.01萬元,鋪築了自S215線至山腳下9.443公里沙石路,修建了1000平方米停車場和180米步行臺階,並對近2公里登山道路進行了修整。修建了佔地545.8平方米的“冰川環保探險旅遊服務中心”,內設接待室、急救室、工作室、廚房、餐廳和6間客房,配備了發電機和全套的住宿接待設施,使冰川景區的基礎設施和接待服務功能得到了初步改善。

魏晉墓羣

“果園——新城魏晉墓羣”是中國國務院2001年公佈的中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近13平方公里的地域內分佈着魏晉時期的古墓葬一千餘座,素有“地下畫廊”之稱。1972年——1979年期間,先後發掘了18座墓葬,其中9座爲畫像磚墓,9座爲素磚墓。其中五號墓於1973年5月整體搬遷到甘肅省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2座,新城墓葬建築形制獨特,墓葬由墓道、墓門、門樓、前室、中室、後室、甬道、耳室、壁龕等組成。建築用磚分爲印紋方形磚、長方形磚、雕刻磚、畫像磚等。墓門用條形磚疊砌爲拱券形,券頂以上採用條形磚疊造門樓,門樓牆面嵌砌有斗拱、人物、獸首等造型的雕刻磚,墓頂多爲盝頂式和拱券式。

墓葬共出土760餘副磚畫,形式多爲一磚一畫、半磚一畫或幾塊磚組成的連環畫。這些磚壁畫色彩鮮豔,風格獨特,畫技巧妙,磚壁畫內容取材於當時的現實生活,有反映農耕、養殖、採桑、宴居、出行、軍事操練、狩獵等內容,是研究魏晉時期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民族、民俗及氣候等的實物資料。其中繪畫方面的內容,在美術領域填補了中國魏晉時期繪畫史上的空白。

周邊美食:

嘉峪關的飲食可謂百味薈萃。在這裏可以嚐到川味的麻辣燙、粉蒸肉、麻婆豆腐;江浙的糖湯圓、魚湯圓;陝西的大米麪皮、粳粉釀皮、肉夾餅;新疆的烤羊肉串、粉湯羊肉;江蘇的蔥油餅;東北風味粘火燒、豆沙切糕、棗泥糯米糕;蘭州的清湯牛肉麪、鍋貼餃子;臨夏回族的釀皮子、清真元宵等。這些美食主要彙集在富強市場美食一條街、鏡鐵市場美食一條街、大唐美食街。

實用資訊:

開放時間

08:30—18:00

門票資訊

旺季(5月1日~10月31日):101.00元(含郵資明信片1元)

淡季(11月1日~4月30日):61.00元(含郵資明信片1元)

優惠政策

免票:兒童身高1.2米以下、現役軍人持軍官證、殘疾人持殘疾證、70週歲及以上老年人持身份證免大門票。

優惠:1.2米-1.4米兒童、60週歲至69週歲老人持老年證或身份證購景區優惠大門票(上述優惠政策,需到景區自行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