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旅遊>國際旅遊>

梵蒂岡聖誕旅遊

學問君 人氣:5.98K

梵蒂岡聖誕旅遊一:

梵蒂岡聖誕旅遊

梵蒂岡簡介

梵蒂岡是歐洲和世界上著名的遊覽勝地。位於意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呈三角形的高地上。它地處臺伯河右岸,以四周城牆爲國界。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梵蒂岡的藝術傑作,主要集中在聖彼得廣場、聖彼得教堂、梵蒂岡博物館和西斯廷小教堂。

聖彼得廣場是羅馬教廷的廣場,在梵蒂岡的最東面,以廣場正面的聖彼得教堂而得名,是羅馬教廷舉行大型宗教活動的地方。聖彼得廣場也是世界名勝之一。聖彼得大教堂是梵蒂岡的教廷教堂,位於梵蒂岡城內,是世界上最宏大最壯麗的天主教堂。

首都:梵蒂岡城

位置:歐洲

民族:意大利人

語言:意大利語,拉丁語

宗教:天主教

梵蒂岡最佳旅遊時間

梵蒂岡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1月平均氣溫爲7℃,7月平均氣溫爲24℃,7至9月爲梵蒂岡的旅遊旺季,也是梵蒂岡最佳旅遊時間。

梵蒂岡時差

比北京晚7小時;每年3-9月實行夏令時,比北京晚6小時。

 梵蒂岡貨幣

梵蒂岡主要貨幣爲歐元和意大利里拉匯率:1人民幣元=0.1318歐元,1人民幣元=255.0454意大利里拉

梵蒂岡電壓

意大利電流的電壓是230伏特、50赫茲。雙孔及三孔型,所以去的時候一定要帶轉換插頭。

 梵蒂岡歷史

梵蒂岡一詞來自拉丁語,意爲“先知之地”。早在西元4世紀,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就在羅馬城西北角耶穌門徒聖彼得(聖彼得)殉難處建立了君士坦丁大教堂以示紀念;聖彼得大殿,成爲天主教會舉行重大儀式的場所。

公元756年,法蘭克王國國王丕平把羅馬城及其周圍區域送給教宗(教會史上稱爲“丕平獻土”),後來就以此成立了半世俗政體型態的“教宗國”,範圍廣及意大利半島中部的大部分地區。

19世紀,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拿破崙三世以身爲“教會的保護者”的名義出兵保護羅馬城。

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掌握意大利政權後與教宗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蘭條約》,意大利承認聖座爲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教宗,其領土位於梵蒂岡城,稱爲梵蒂岡城國,爲中立國,其國土神聖不可侵犯。此條約正式解決了聖座與意大利政府間多年的糾紛。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梵蒂岡仍按照《拉特蘭協議》,保持中立,當時教宗爲庇護十二世。

2009年1月1日,教廷宣稱“意大利的法律過於繁雜,而且欠缺穩定、時常和天主教教義相違背”,正式宣佈以後不再自動採納意大利議會透過的法律。

 梵蒂岡文化

梵蒂岡城本身就是一件偉大的文化瑰寶,城內的建築如聖彼得大教堂、聖彼得大殿、西斯廷教堂等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建築作品,包含了波提切利、貝爾尼尼、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等人的作品。梵蒂岡也擁有一個館藏豐富的圖書館,以及一個博物館,專門收藏具有歷史、科學與文化價值的藝術品。

梵蒂岡的日常生活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每遇週日,聖彼得廣場天主教徒聚集,中午12點,隨着教堂鐘聲響起,教宗在聖彼得大殿樓頂正中視窗出現,向教徒們發表演說,梵蒂岡的瑞士侍衛隊每年5月6日在聖達馬索院內舉行宣誓儀式,誦唸5個多世紀來一直不變的誓詞,祈求天主保佑自己圓滿完成任務,效忠教宗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

每年都會有無數天主教徒來到這聖城,瞻仰這座天主之城。梵蒂岡禁止遊客或當地居民在穿着上露出膝蓋以上的部位,以示對這座天主之城神聖的敬意。

梵蒂岡交通

航空

梵蒂岡境內沒有機場,最近的機場是意大利羅馬的費米奇諾國際機場。

火車

火車網絡四通八達且與歐陸各國相連,除票價稍比我國火車票價貴外,相當便捷,實爲在義旅由不可或缺之交通工具;惟在列車內,需隨時留意隨身行李,切勿飲用陌生人提供之飲料或食物,以免遭下迷藥,致遭洗劫。從羅馬火車站可乘公共汽車40號或64號,或乘羅馬地鐵的A線往方向到達Ottaviano站沿Via Ottaviano走約10分鐘可達梵蒂岡。

自駕

公路路況良好,高速公路車速最高限速爲130公里、省道限速爲110公里,郊外一般道路速限爲90公里,市區限速爲50公里惟部份路段有其特定線速,請隨時留意。一般而言,本地人開車急躁,一般車速均超過規定之限速,且時常緊跟車尾、閃大燈,以示意讓車道。遇此情形,只要心平氣和,讓其透過即可。想在義開車旅遊,須具備國際駕照,另想租車,需備信用卡。

梵蒂岡特色景點

梵蒂岡遺蹟

真正站在聖彼得大教堂腳下,讓隱匿的歷史帶您沿着古老狹長的街道,穿過公園前的墓地,完整的遺址,到達除了聖彼得大教堂以外的其他地方。

聖彼得廣場

聖彼得廣場位於梵蒂岡的最東面,因廣場正面的聖彼得教堂而出名,是羅馬教廷舉行大型宗教活動的地方。據說聖人聖彼得在這裏被掛在倒十字架上。左側的是貝爾尼尼設計後來修的複製品。每逢禮拜日,也總有成千上萬的人在此聆聽教皇在陽臺上播送晨禱詞,接受教皇的祝福。每年,世界各地到這裏朝聖的信徒和遊客絡繹不絕。

聖彼得大教堂

聖彼得教堂建於公元324年,是世界上最宏大最壯麗的.天主教堂,造型非常傳統而神聖,整棟建築呈現出一個十字架的結構,建於聖彼德墓穴的正上方。1452 年,尼古拉五世下令重建,1506年由意大利最優秀的建築師布拉曼特、米開朗琪羅、德拉·波爾塔和卡洛·馬泰爾相繼主持設計和施工,終於在1626年完成了現在的模樣。

羅馬梵蒂岡博物館

梵蒂岡博物館位於意大利羅馬聖彼得教堂北面,原是教皇宮廷。所收集的稀世文物和藝術珍品,堪與倫敦大英博物館和巴黎盧浮宮向媲美。博物館提供4種顏色的旅遊指南,行程安排由45分鐘到5個小時不等。如果只作短暫停留,可以前往以下幾處遊覽:拉斐爾畫室、美術館、古地圖展廳以及必不可少的西斯廷教堂。

梵蒂岡特色美食

那不勒斯烤龍蝦

那不勒斯烤龍蝦也是意大利的頂級美食,新鮮出爐的那不勒斯烤龍蝦味道鮮美,蝦肉通體呈雪白,邊緣稍稍呈現金黃的焦邊,入口醇香濃厚,配以醬料或蒜蓉,簡單又營養,滋味鮮美。

 佛羅倫薩牛排

佛羅倫薩的牛排享譽歐洲,佛羅倫薩牛排長約20公分左右,厚度足足有兩根手指的厚度,初次吃佛羅倫薩牛排時可能會有觸目驚心的感覺,因爲佛羅倫薩牛排最好吃的只有五分熟,這種牛排採用的是奇揚第山谷區的一種叫做CHIANINA種牛,它的肉鮮嫩並且多汁,被稱爲世界上最頂級的牛肉,

羅馬魔鬼雞

來到羅馬,有一道地道的意大利美食產於此地,那就是羅馬魔鬼雞,魔鬼雞用橄欖油烹炸,輔以各種作料及香料,做法雖不是頂級複雜,但味道極佳。剛出鍋的魔鬼雞,顏色鮮豔呈金黃,配以嫩綠的生菜點綴其中,人人見之即有食慾。

意大利通心粉

意大利通心粉即我們經常聽到的意大利麪,而它的做法衆多,再因醬汁的配合,可以做成上千種的意大利麪料理,一點也不爲過。意大利麪不僅口味衆多,它的形狀也是各有特色。

梵蒂岡旅遊小貼士

1、梵蒂岡博物館排隊時間很長,建議早一點去,基本上排隊時間在40分鐘左右。

2、進入教堂不能帶刀具等可以帶水,會有類似機場的安檢和一道服裝檢查。着裝要求比較嚴格,穿短褲(包括短裙膝蓋以上)無袖的上衣是不能進去參觀的。

3、日常生活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每遇週日,聖彼得廣場天主教徒聚集,中午12點,隨着教堂鐘聲響起,教皇在聖彼得大教堂樓頂正中視窗出現,向教徒們發表演說,梵蒂岡的瑞士衛隊每年5月6日在聖達馬索院內舉行宣誓儀式,誦唸4個多世紀來一直不變的誓詞,祈求上帝保佑自己圓滿完成任務,效忠教皇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

4、梵蒂岡的運輸系統是一個小型系統,沒有大型機場和高速公路,只有一個直升機場(被使用爲首腦官員參觀梵蒂岡情況)羅馬向梵蒂岡提供第二個機場服務。

5、梵蒂岡沒有理髮店。

6、國民的生產生活必需品,譬如自來水、電力、食品、燃料、煤氣等通通由意大利供給。梵蒂岡建有火車站,透過862米長的鐵路聯結羅馬城內。

 梵蒂岡聖誕旅遊二:

大教堂

梵蒂岡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面積只有50公頃,教皇是國家的領袖。只有500多名公民的梵蒂岡,應該也是公民、遊客比最懸殊的地方了。我一早從阿根廷廣場附近的酒店搭乘40路公交車,經過6站,跨過臺伯河,便進入了梵蒂岡。

天公作美,下了一夜的大雨忽然停住。雨過天晴,聖彼得大教堂沐浴在柔和的陽光下,地面的石板由於雨水的沖刷黑中透亮。初冬的天氣配上溼漉漉的空氣,使對面的大教堂莊嚴中也有了些溫婉的氣息。

教堂正面是貝爾尼尼設計的聖彼得廣場,兩邊是半橢圓形的柱廊,緊貼着梵蒂岡的老城牆。廣場北側柱廊下,沿着柱廊列隊等待的遊客排了很長的隊。

緩步前行的同時,我有機會仔細觀察這座廣場。廣場中間矗立着建於公元前1世紀、刻着古埃及文字的方尖碑,方尖碑到廊柱的中間是兩座噴泉——貝爾尼尼噴泉和多梅尼科噴泉,地面上以幾何線條勾勒出直線和弧線。這些線條在平面上看並不顯著,到了聖彼得大教堂穹頂處俯視,則一目瞭然。

廣場雄渾的氣魄,還有一部分來自橢圓形廊柱的“環抱感”——從大教堂門口張開,到廣場入口處合攏,使入口空間緊湊,猶如向信徒伸開的雙手,中間的廣場如廣闊胸襟,向信衆們敞開胸懷。

廣場東南部曾密佈着中世紀建築。其時,從外圍穿過逼仄的建築羣落,走向廣場入口,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效果。墨索里尼統治時,認爲那些中世紀遺存毫無價值,將其夷平,以寬闊的康西利亞鬆內路取而代之,以求再現古羅馬的宏大景象。

如今的聖彼得大教堂是文藝復興晚期的建築傑作,經歷過若干次變遷。最初,這裏是耶穌基督的忠實門徒、第一任教皇聖彼得的墓葬所在地。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26年將其興建爲大教堂,具有典型的古羅馬巴西利卡式外觀——長方形平面、兩側柱廊、條形拱券式屋頂。

經過了中世紀的凋零,16世紀時,教皇朱利奧二世決定對其進行重建。布拉曼特曾設計過一個正十字式的集中式樣式,但因爲結構和經費原因未能完成。最終,大教堂在米開朗琪羅、德拉·波爾塔、卡洛·馬泰爾等人的共同智慧下,繼承了長十字的巴西利卡特徵,外觀上則體現出巴洛克風格。

在羅馬教廷的術語中,聖彼得大教堂這類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不叫cathedral,更不叫church,而是叫巴西利卡(Basilica),聖彼得大教堂的英文名即爲St. Peter's Basilica。今天的巴西利卡已經與最初古羅馬時期的建築樣式關聯不大,而是一種宗教建築地位和價值的體現。

聖彼得大教堂,自然而然地成爲全世界巴西利卡之首,既是因爲其地位和建築本身,也是因爲其內部遺存。進入大教堂,右手邊即是米開朗琪羅的傑作《聖母憐子像》,這是其1499年的雕塑作品,當年米開朗琪羅25歲。初進教堂,我只是隨着人流向右涌動,在這座雕塑前聚集了大量的遊人,擠過去看到說明牌才知是大師的作品。雕塑中的聖母顯得太過年輕,兒子又太過瘦小,據說是藝術家爲了突出藝術效果而刻意爲之。

 拉奧孔塑像

從穹頂俯瞰聖彼得廣場及羅馬城

 圓頂

米開朗琪羅對聖彼得大教堂最大的貢獻是設計了直徑42米的圓頂。因爲古羅馬萬神殿的圓頂直徑爲43.3米,這裏的42米即對萬神殿的致敬。頂端高132米,從原頂上可以向內俯視整個大教堂,向外則可以鳥瞰全城。

登頂有兩種選擇:一是花7歐元,乘坐電梯到一定高度,再自行攀爬最後的330級階梯;二是花5歐元,自己全程攀爬。從外表看,圓頂並不高聳,所以我選擇了5歐元的方案。

我至少用了20分鐘才完成電梯十幾秒鐘能夠達到的高度。隨後,則是跟着人流慢慢向前挪。因爲穹頂的弧形,快到頂端時,不得不側着身子移動。事後想來,除非你想利用在羅馬的時光鍛鍊身體、磨鍊意志,否則還是多花兩歐元乘坐電梯比較理智。

正當氣喘吁吁時,眼前豁然開朗,陽光灑滿了眼簾。整個梵蒂岡和羅馬城好似巨大的、古今融合的沙盤,透過空氣中殘留的水氣,莊嚴而安詳。腳下是聖彼得廣場,柱廊懷抱着方尖碑和噴泉。再向前是臺伯河以及坐落於小山上的天使堡,一覽無餘。

梵蒂岡博物館內彩畫

博物館

梵蒂岡的珍寶大部分收藏在梵蒂岡博物館中。由於沒有提前做功課,我在博物館裏只是走馬觀花,哪兒人多往哪兒湊,憑着這樣的方式找到了拉奧孔的雕刻。這幅雕刻講述了特洛伊的預言家父子試圖警告木馬是攻城之計,卻被海蛇勒死的場景。除了拉奧孔雕刻,其他收藏對我而言都是未名的。只不過,藝術的震撼,足以讓人忘卻無知帶來的迷惑。

我的梵蒂岡“偶遇”之旅在米開朗琪羅設計的西斯廷禮拜堂中昇華,穹頂上繪滿了經典聖經故事,《亞當與夏娃》、《創世紀》、《最後的審判》……縱然無法一一分辨,縱然不是信徒,但擡頭仰望,一種難以名狀的嚴肅與神聖感仍然籠罩心頭。

在梵蒂岡,藝術與信仰相互滋養、結合。不用提前做功課,只需一次偶遇,已然充滿力量。

 攻略

行:羅馬市內公交車一次1.5歐元,可在報亭購買6歐元一天的單日通票。上車後記得在購票機上打票,否則視作逃票。

吃:到羅馬必須吃兩樣美食:比薩餅和冰激凌,隨便一家路邊店即可,價格約在兩歐元/份。

禮儀:梵蒂岡的大教堂等處禁止喧譁,穹頂上有之前遊客留下的塗鴉,但請勿跟風。西斯廷禮拜堂等處禁止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