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觀《摔跤吧,爸爸》有感合集15篇

學問君 人氣:8.94K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摔跤吧,爸爸》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觀《摔跤吧,爸爸》有感合集15篇

觀《摔跤吧,爸爸》有感1

今天,我不想從女性的地位和奮鬥來談這部劇,只想以一個母親的身份,從教育的角度來討論這部劇。

龍應臺曾寫給自己的孩子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劇中的父親與龍應臺的想法不謀而合,他努力培養自己的女兒成爲優秀的摔跤手。他把孩子們培養成摔跤冠軍,讓他們逃離傳統的相夫教子的生活模式,逃離女子只能在繁瑣的家務中生活的人生。不可否認的是,這裏面有他未完成的人生夢想,雖然,我不主張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強加給孩子,但是,如果他們身上的天賦已顯現出來,爲何不加以指引。

劇中的父親是一位有激情有情懷的摔跤手,他熱愛這項運動,又以爲國家爭光爲人生信仰。雖然處處遭到嘲笑、打壓和排擠,他仍然不屈不撓,堅持不懈地訓練着自己的女兒。當他是一名教練的時候,他掩藏起父親的柔情和關懷,以嚴厲和苛刻來要求女兒。只能在深夜去爲熟睡的女兒揉腳,默默地注視着女兒遠去的背影。他的嚴厲教會女兒,要爲自己的人生負責,不要靠爸爸去救你,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這種絕地逢生教會女兒更加沉着,更加堅強。

劇中的父親是真正地關心孩子,爲孩子的人生負責,重點是教會孩子如何是奮鬥,如何去過更有意義的人生。

觀《摔跤吧,爸爸》有感2

我今天看了一部電影,片名是《摔跤吧!爸爸》,裏面講述的是印度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打破印度傳統女孩成長之路,培養自己的兩個女兒——吉塔和巴比塔成爲世界女子摔跤冠軍的故事。

馬哈維亞·辛格·珀尕曾是印度國家摔跤的冠軍,卻沒能拿過世界冠軍的金牌,爲了圓自己的這一個夢想,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了女兒吉塔和巴比塔有摔跤的天賦,就對她們開始魔鬼地獄般的摔跤訓練。

因此,他給女兒剪掉了長髮,理成寸頭;換掉裙子,改穿短褲。讓她們練習摔跤,並與妻子約定了一年時間,來培養兩個女兒。不讓她們天天與洗衣做飯、做家務打交道。

果然,兩個女兒是天生的摔跤手,經過嚴格的訓練,她們贏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冠軍。先是全市的摔跤比賽,雖然第一次輸了,但她們並沒有放棄,依然每天摔跤,傷得鼻青臉腫的。但她們知道,因爲疼痛而放棄摔跤是錯誤的,讓她們產生這樣的想法是因爲一件事——同學結婚。那個當了新娘的女孩說,你們這樣是最好的,因爲你們的父親把你們當成自己的孩子,不像其他女孩一樣,讓她們做家務。

同學的話點醒了她們,吉塔和巴比塔開始自覺訓練了。以前是爸爸每天叫她們五點起牀,現在可不一樣了,爸爸五點起牀時,女兒們已經訓練上了,完成了跑步等很多項目。經過努力,她們最終獲得了世界比賽的金牌。

其實,我覺得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這樣一位父親。

觀《摔跤吧,爸爸》有感3

該片是由真人真事改編,將親情、勵志、夢想完美結合的一部片子。講述了以前的摔跤冠軍辛格將兩個女兒培養成爲女子摔跤冠軍,打破了印度傳統的故事。

辛格一向的夢想是能成爲世界冠軍,卻因爲種種原因直到退役都與金牌無緣。從此他的夢想就是能生個兒子替自己完成夢想,可偏偏連生了四個女兒。正當無奈要放棄的時候,卻偶然間發現了兩個大女兒身上隱藏着的摔跤天賦,從此對她們展開了殘酷的訓練。兩個女兒從此忍受着村民的各種嘲笑聲,頂着羞辱被剪掉作爲女人榮耀的長髮,開始一天又一天無休止的練習生涯。曾努力反抗過,卻被共同的好友點醒,她十分羨慕她們有這樣的父親,爲了她們能夠對抗整個世界,真正將她們當做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到了年齡就急着要甩出家門的負擔。同時也看出了一個道理,當你在抱怨的時候,卻不知有多少人在羨慕你。

雖然我不能贊同片中的父親將自己的夢想強加給孩子,並像暴君一樣完全不顧孩子的想法,但在那樣的社會環境下,父親這樣看似獨斷專行的決定何嘗不是在給自己的女兒一條出路?他期望女兒們能夠不再依附男人而活,整天與鍋碗瓢盆打交道,不再受歧視,期望她們能夠憑藉自己的努力得到男人們都望塵莫及的榮耀。而在我們眼中看起來絲毫不憐惜自己女兒的父親,在未刪減的電影當中卻也出現了這樣一個片段:夜深人靜的時候,兩個女兒筋疲力盡的睡着了,而父親走進來默默地給女兒們按摩起了小腿。母親說我搞不懂你在做什麼。父親背對着妻子說有時候,我覺得自己不配當父親,當身份是教練時,她們爸爸的身份就要放在腦後。而當衆人的輿論一天天的增加,說女人就該待在廚房做飯時,母親也開始擔心女兒嫁不出去。但父親卻堅定而自豪的反駁道我會培養出一個十分偉大的女兒,他們沒有資格來挑選我的女兒,而是我女兒來挑選他們。這些片段盡顯爲父的那顆愛女的心,那不爲人知的柔軟一面,所以說做父母的,有哪個不心疼自己孩子的呢。

兩個女兒在被點醒之後,自覺的開始配合父親的訓練,拿下了一個又一個獎牌,一年又一年的連冠全國冠軍。以前被嘲笑的恥辱與訓練的辛苦,轉成了衆人羨慕及渴望的目標。

而影片也展現了兩個女兒在成長過程當中的情緒變化和性格轉變,大女兒漸漸被世界所吸引,丟失了原本的初心,忘記了父親的教導。但在驕傲中一次次的失敗,最終痛哭着跟父親道歉,而那以前偉岸如山的男人也溼了眼眶,千里迢迢趕到女兒身邊爲她打氣並一如往常那樣開始訓練她。

故事最終當然不出所料的有了最完美的結局,女兒拿下了世界冠軍,成爲了父親的驕傲,成爲了千千萬萬印度女性的激勵和榜樣

作爲一部電影來說,這是個相當完美的故事,可在我眼中,這部片子帶出了一個十分悲哀的家庭環境描述。作爲生長在歧視女性超出想象的,並按數據統計每3分鐘發生一齊針對女性暴力的這麼一個國家,這位父親所爲女兒做出的決定能夠說是她們唯一能夠獨立的出路。這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是一種無奈的選取。

在正常社會環境下生活的我們感恩吧!有着無數的機會,有着相比較起來如同天堂般的環境,身爲女性的有着自尊和說話的權利,那麼留下的,就在乎我們選取怎樣活着了。永久不要抱怨自己沒有機會,因爲機會是留給預備好了的人。

觀《摔跤吧,爸爸》有感4

影片的男主角是印度明星阿米爾.汗,飾演爸爸,從二十多歲滿懷夢想的壯年,到四十歲夢想破滅,大腹便便的大叔,再到六十多歲兩鬢霜白仍爲女兒奉獻所有,表演可謂出神入化。他的眼神總是那麼堅定自信,總能從他的電影裏感覺到大愛,在這部影片中更是把父愛如山刻畫到極致。

在印度這個男權國家,女性地位低下,女孩子的命運無非就是結婚生子,早婚也是常態,而如若拋棄這些桎梏,會有怎樣的下場,惹來怎樣的非議?這部影片記錄着阿米爾汗下狠心苦心栽培兩個女兒成爲優秀的摔跤手,同時向世人展示着男女平等之期望

年輕的阿米爾汗曾是個全國摔跤冠軍,他的夢想是成爲世界冠軍,但是由於年齡等種種原因,他還是未能實現夢想,於是他開始企盼兒子可以替他圓夢。然而現實很殘酷,連生4個閨女,令他絕望不已。

他的世界冠軍夢,也這樣在女兒們唧唧喳喳的喧鬧聲中破滅了。直到有一天,他的兩個女兒把男同學打的遍體鱗傷,被同學家長找上門來,他才恍然大悟,天賦不是隻有兒子纔有,他看到女兒身上特有的摔跤天賦:我要把女兒培養成世界冠軍!

於是,在沒有徵求任何人意見的前提下,兩個女兒的苦逼訓練就此展開……

然而,想要得到國際冠軍十分困難,所以這條路也自然充滿荊棘。

讓倆女兒真心的接受摔跤就歷經波折。

看到這裏,我對男權主義父親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女兒身上,近乎變態的訓練,冷漠是非常反感的。而對兩個女兒的無奈,竭盡所能逃避、反抗充滿了同情。

不過,這位不苟言笑的爸爸那深沉熾烈的父愛也令人動容:

爲了讓姐妹倆順利的訓練更是想盡各種辦法,自己搭建訓練場地,實在沒有多餘的開支的時候,一臉嚴肅的向小販壓低雞的價格,爲姐倆補充營養(莫名喜感)。

爲了爭取到比賽權利不惜大打出手。再嚴厲也會默默心疼,在女兒們睡下後悄悄按摩她們紅腫的手臂......

但女兒對這種表面看似嚴厲的深沉父愛並不理解,直到有一天,鄰家女孩披着嫁衣在一片歡快音樂中鬱鬱寡歡,流着淚對兩個女孩說:“我希望有你們那樣的父親,至少他是愛你們的,他是負責的,他在爲你們的人生努力,你們不用在14歲時就嫁給你們不認識的男人,生孩子洗衣做飯。”

這番話,點醒了女兒們。才瞭解到這纔是真正的父愛,她們的小宇宙開始燃燒,她們夢想的火種被點燃。

愚昧者怨天尤人,無能者長吁短嘆,儒弱者頹然放棄。

觀《摔跤吧,爸爸》有感5

星期五,將要放學時,盧老師給我們下了一道“聖旨”:觀看《摔跤吧,爸爸》這篇影片,並寫一篇關於這部影片的觀後感悟。聽到這兒,同學們都興奮地喊叫起來。我也不例外,心裏也癢癢的,一回到家,我按耐不住心裏的喜悅,立馬就把這道“聖旨”對爸爸媽媽宣佈了。爸爸立刻動身,在手機上訂購了久違的電影票,並說時間定在這個星期日下午去觀看,我的心騷動不安,盼着星期天馬上到來。

一到影城,我萬分激動地按票上的提示進入了5號電影廳。一晃三個小時過去了,電影也完整地播完了,可是我卻是臉上掛着淚珠出來的。原因就是:這部影片實在太感人了。這是印度國家的一個真實故事,影片中的男主人公是一位印度人,他是全國摔跤冠軍運動員,後來因爲家境貧困請不起教練而退役。他更是一位嚴厲的父親,爲了自己未完成的夢想,要把自己年少的兩個女兒訓練成摔跤手,這是多麼殘忍呀!即使她們是多麼不情願,也想到反抗,但一切還是要聽從父親的安排。

“魔鬼訓練”開始了,每天早晨5點,天還沒亮時,這位父親就把她們叫起牀來晨跑;嚴肅要求她們不能吃酸,甜,冷,辣和伴有脂肪的食物,只能吃素食;強迫她們把頭髮剪成男士短髮,不管他的女兒怎麼苦苦哀求,爸爸還是狠下心剪掉她們的長髮,還不允許她們塗指甲油,穿女孩衣服;要求她們不能一天不訓練,也不能去其它地方玩耍……她們每天像魔鬼一樣訓練,她們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美食,失去了童年的美好時光。但這位父親爲了這一切也苦過,累過,茫然過,爲了給兩個女兒補充營養,一貧如洗的父親紅着臉,硬着頭皮到雞肉店跟賣家老闆砍價買回雞肉;爲了讓女兒成爲摔跤手而不顧村裏人諷刺和嘲笑的目光,也經歷了讓女兒的不滿和反抗;爲了讓女兒不被踢出國家訓練隊,他曾含着淚水,放下尊嚴低聲下氣向摔跤手的進階領導求過情……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爲了他自己的女兒將來能成爲世界的摔跤冠軍爲國爭光。這其中,也讓爸爸歡笑過,流淚過,擔心過,他的執着更讓兩個女兒付出了常人不能想象的艱辛,更失去應有的童年。後來,她們從普通比賽獲得冠軍到獲得全國冠軍,最後女兒終於得了世界冠軍。父親的殘忍,父親的嚴厲是正確的,值得的。我想,其實這也是一種信念,正是這種堅強不屈的信念,帶給女兒無限的信心和勇氣,在這比賽中她們也失敗過,困苦過,抱頭痛哭過,但沒因此而放棄,而是繼續前進,在最後一刻中,他的大女兒“吉塔”爆發了自己的潛質,反敗爲勝,摔出了這部影片裏僅僅只有一次的5分得分動作。當她站在最高領獎臺上聽見國歌奏響時,爸爸和女兒的眼眶都溼潤了,她們終於做到了。這時迎面而來的不僅有鮮花,獎牌和歡呼,還有這十年來的歡笑,淚水,艱辛與感動。這一切的榮譽都是這位堅忍不拔的偉大父親所給予的,他這種捨己爲國的精神不僅感動了我,也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

我覺得這種持之以恆的精神,是人世間最偉大的一種愛國精神,不僅使我感動,更令我震撼不已。最終這位父親實現了自己爲國奪冠的夢想,兩個女兒也成爲了他一生的驕傲。

觀《摔跤吧,爸爸》有感6

《摔跤吧!爸爸》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一部關於維護女權的電影,故事的發展要從爸爸的前半生說起。

爸爸曾是印度國家摔跤隊的冠軍,後因生活所迫,他無奈放棄了要贏得世界級金牌的夢想但他並沒有真正的放棄,他曾寄期望於他未來的兒子身上,卻沒曾想上帝總愛跟他開玩笑,幾年間一連生了4個女兒。

在他認爲自己的期望也就此破滅的時候,他從大女兒和二女兒與男孩子的打架中,看到她們身上摔跤的驚人天賦,也看到了得到世界冠軍的期望。於是,他與妻子約定一年的時間,要按照比賽選手的標準要求兩個女兒,不想讓她們像其他女孩一樣只能嫁人,從此柴米油鹽度過一生。於是,爸爸不顧社會和周圍人的反對和嘲笑,開始對女兒們進行魔鬼式訓練。最終,得到冠軍的女兒也成了印度女性的榜樣,鼓勵着千千萬萬的女性去爭取選取人生的機會,最開始的反對和嘲笑也轉成了支援和掌聲。

片段一:

小女孩們不願意再理解這樣的魔鬼訓練,決定反抗。爸爸對這段時間偷懶、訓練不認真,甚至爲了去參加朋友的結婚宴而不訓練的女兒們發了一次大火。婚宴不歡而散,她們一向哭,不懂自己的爸爸爲什麼這樣對她們,而她們的新娘朋友對她們說:我很羨慕你們有這樣的爸爸,你們能夠不用每一天重複着着洗衣做飯的生活,甚至14歲就要嫁給一個陌生人來減輕家裏的負擔。女兒們幡然醒悟,於是主動加強訓練,最終崛起成爲55公斤級的全國冠軍,並準備進入國家隊進行訓練。

回想自己,從小不用爲自己的吃穿發愁,不用面臨早嫁的問題,從小生活在一個家庭幸福、能夠自由選取的現代中國,這是一件多麼幸福和幸運的事情。在這個時代,自己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不奮鬥呢?你的家人不催你成功不是不着急,而是他們懂得引導你:幡然醒悟的努力比強迫你做事情要更有效。

片段二:

在進入國家體校和脫離父親的管教後,面臨着朋友的教唆,以及電影、美食、秀麗的衣服等誘惑,大女兒出現了短暫的懈怠、投機取巧、盲目聽從教練指揮等問題,但憑藉着年輕力壯、基礎紮實,最終還是代表了印度女選手參加英聯比賽。比賽失敗後,她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拋棄雜念並回歸父親的指導。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你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阻礙、誘惑、走彎路和應對很多選取。但只要你不忘初心、把彎路和失敗變爲你成功路上墊腳石,並堅定不移的朝原定的目標努力前行,你終究會到達成功的終點。

片段三:

教練爲了自己獨攬榮譽,在臨近比賽時給爸爸設下陷阱,關到一個小黑屋中。在沒有爸爸指導的狀況下,決賽中的女兒克服依靠、獨自戰鬥,最終爲自己的國家贏得了第一個世界摔跤冠軍的金牌。

人生的道路很長,未知數很多,你的引路人不會一路跟隨,不要總是一味的依靠別人,把期望寄託在別人身上,你要帶着自己的經驗與勇氣,憑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隨時做好獨自戰鬥的準備。

人生總是充滿很多的不確定性,你不去嘗試,怎樣明白它是否真的'不行?要成功,就要堅持自己的信念。只要你堅持,夢想便不會遙不可及;只要你努力,成功就不會越來越遠;只要你不忘初心、目標正確、足夠堅持,一切不利的條件都將會轉轉成動力,從而幫忙你獲得成功。

成功的瞬間,來自於日常的積累,來自於彎路中的折回,來自於決不放棄的最後一擊,經過不斷的磨練與考驗,纔會成就歷史的傳奇。

《摔跤吧!爸爸》語言詼諧,故事真實,情感豐富,是一部值得觀看的電影。我們已經看了,你呢?

觀《摔跤吧,爸爸》有感7

有這麼一個人,他總是默默地走在你身後,無論你走多快,不論你走多遠,當你回頭時,他都在你身後,他就是父親,偉大的父親!

就在今天,我看了《摔跤吧!爸爸》我才漸漸地瞭解到了父親。

電影中的父親爲了完成自己的夢想——成爲傲世辦的摔跤冠軍。每天五點準時叫自己的兩個女兒起牀,進行殘酷的魔鬼式訓練。看到這裏時,我的心情與這兩個女孩一樣的氣憤。這個爸爸怎麼那麼殘忍?把自己兩個漂亮的女兒“折磨”成這樣。

但當我看到她們的成功以及別人人以前的嘲笑、諷刺變成了崇拜和羨慕,看到她們原本自悲的臉上揚起了自信的微笑時,我纔想起一位流淚的新娘說的話:“你們的爸爸爲了改變你們卑若的命運。”

看到這裏,我就想起了自己的父親,他難道不像電影中的爸爸一樣嗎?讓我努力學習,買了許多教輔資料,爲的就是要改變自己女兒的命運,而我卻像電影中的兩個女兒一樣,一理解自己的,想方設法地與父親擡槓。

電影到這兒就已足夠我反思的了,可接下來故事更讓我感到了無比的震撼。

隨着大女兒的一天天進步,她成爲了全國的摔跤冠軍,她選擇了離開父親,去“國家體育學院”繼續學習。但事情並不順利,教練的不負責以及同學們的不務正業使大女兒開始放鬆了訓練,只顧玩耍,當她回家鄉看望親人時,她的爸爸被她的退步怔住了,爲了告訴大女兒,她所學到的”新“東西毫無所用,與她進行了摔跤比賽,但最終因爲爸爸的年邁,他輸了比賽,並且受到了自己女兒的蔑視。

我在心中常常地責備起了大女兒,爸爸教她的技術讓她有了現在的成功,可她卻壓在了自己父親的頭上。得不到自己女兒的認可,父親一定很傷心,想到這裏,我不禁開始反思起自己又何嘗不像大女兒一樣呢?總是覺得自己長大了,看不起自己的爸爸……

終於,在世界比賽後,大女兒在初賽就被打敗,經過妹妹的勸導,大女兒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與父親溝通後,決定改變自己的訓練狀態,她開始相信自己的父親,在比賽場上,教練的話女兒不聽,她只聽父親的,這使教練感到生氣,在決賽時將父親關在了一個房間裏。但大女兒並沒有忘記父親的話:“爸爸不能永遠幫着你,你只能靠你自己!“在最後五秒,用父親教她的彩虹式摔法,以五比四贏得了比賽。當父親在房間裏聽到了自己國家的國歌后,流動地流下了眼淚。

看完這部電影,心中已經感慨萬分,電影中的父親跟我的父親有什麼區別呢?都是望子成龍的心情,卻無法訴說給女兒,而我與電影中的女兒又有什麼區別呢?都是年少輕狂、叛逆卻也迷茫。但現在我終於知道了,父親的嚴厲是一種愛,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愛!

觀《摔跤吧,爸爸》有感8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印度人,吉塔、巴比塔和她們的爸爸辛格。

辛格沒有兒子,他的妻子一連生了四個女兒。

有一天,鄰居過來找他,說:“看你女兒把我們這兩個孩子打成什麼了?”

爸爸問:“爲什麼?”

女兒說:“因爲他們先罵我們,說巴比塔是個巫婆,所以我們才動手打他的。”

爸爸只好給鄰居道歉:“對不起!”

爸爸讓她們過來,問:“你們是如何打人的?”

兩個女兒拿她們的“哥哥”做了示範,爸爸發現自己的女兒身上有摔跤的天賦,就讓女兒明天早上五點見他。

到了第二天早上,她們到了家門口,就發現一個人在賣油炸食品,她們的爸爸讓她們倆享受最後的美餐!於是,她倆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爸爸到她們倆的房間,說:“明早五點來見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爸爸讓她們出去跑步,開始訓練她們摔跤。還把麥地裏的麥子割了,留出一塊正方形的空地,建了一個訓練場。

每到早上五點,她們跑步,一個人抓住另一個人的腳,撐在圍杆上,數三十個數字。

她們不想訓練,找藉口,就說:“求你了,爸爸,我們穿這樣的衣服不太舒服。”於是,爸爸就讓媽媽把褲子剪成短的。

就這樣,每天一直在練習,一點點地進步。她們很累,想說:哦,爸爸,請不要這樣對待我。哦,爸爸,你對我們太殘酷了。失去了我們的童年,請您仁慈一些,我們還是孩子。可爸爸並不聽她們的。

爸爸爲了她們的營養,給她們做雞肉吃。她們不想練了,藉口頭髮上找蝨子,沒想到爸爸就把她們的頭髮剪短了。

後來,爸爸帶她們去參加摔跤比賽,雖然沒贏,但得到了一些獎金。

吉塔也樂意去參加比賽了,問爸爸哪一天還能比賽。

只要每到摔跤場,吉塔都全力以赴,贏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直到贏得世界冠軍。

看了這部電影,我從中感受到:做人必須要有一個夢想,只要你肯努力,就會成功。

觀《摔跤吧,爸爸》有感9

昨晚在茶室觀看了《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摔跤手爸爸夢想有一天他的祖國印度的國旗能飄揚在國際摔跤賽場上空,印度國歌能唱響在賽場上。但是他的光輝歲月逐漸被時間侵蝕,他由壯年逐漸走向中年。他沒有放棄這個夢想,他期望他的下一代能夠幫忙他完成夢想。

但是上帝又和他開了個小小的玩笑,他的四個孩子都是女孩,在當時社會女孩摔跤是被嘲笑的,所以他漸漸埋葬了自己的夢想。直到有一次,他的兩個女兒把兩個男孩打得鼻青臉腫,他內心的火焰又重新燃起――他想要把兩個女兒培養成摔跤手。

他的想法受盡了冷嘲熱諷,他的兩個女兒也不願意理解。兩個女兒在一個朋友的婚禮上,向朋友抱怨父親是多麼的嚴厲,但朋友的一些話卻讓她們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印度的女子生下只能做家務,成年後只有照顧家人、爲丈夫生子,這就是宿命。這對所有女性是不公的,但她們的命運卻不是如此,她們的父親讓她們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命運,從此她們認真訓練,不斷向前方奔跑。

直到有一天,大女兒走向了國際賽場,她離父親的夢想只有一步之遙,但是外面的世界讓她忘記了父親的教導。在經歷了失敗之後,她沒有之前的痛苦和不甘,直到妹妹的到來,妹妹的勸說和父親的指導讓她在賽場上找回了自己,讓印度的國旗飄揚在賽場上,完成了父親的夢想。

向夢想前進的路上充滿荊棘、坎坷,這一路有笑聲也有眼淚。不忘初心才能贏得最終的成功,影片兩個女主人公心中有着一份信念,是父親的夢想,也是應對命運的不公,她們要去實現、要去改變,不能夠退縮也不能夠失敗,努力前行,才能實現夢想!

觀《摔跤吧,爸爸》有感10

馬哈維亞·辛格·珀尕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他的夢想是成爲世界冠軍,因爲家中的事,他放棄了摔跤這個職業。

有一天,馬哈維亞·辛格·珀尕悶悶不樂地騎着電動車,經過他們的家時,他的老婆把辛格帶到院子裏。一到家裏的院子,辛格就看到鄰居家的兩個男孩被打得鼻青臉腫、衣冠不整。辛格對他的小侄子說:“是不是你打的?”他的侄子說:“不是。”

這時,他的老婆說:“是女兒吉塔和巴比塔打的。”他只好向鄰居道歉,然後有了讓吉塔和巴比塔成爲摔跤手的念頭。

於是,摔跤訓練開始了,爲了讓吉塔和巴比塔成爲一個好的摔跤手,辛格專門造了一個簡易摔跤場。經過長年的訓練,吉塔和巴比塔終於獲得了全國冠軍,最後還奪得了世界冠軍。

做事情要堅持,不能放棄,要不斷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觀《摔跤吧,爸爸》有感11

《摔跤吧!爸爸》是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而成的。

父親馬哈維亞·辛格·珀尕曾是印度的摔跤冠軍,夢想是爲國家爭光,當上世界冠軍。但他沒有實現夢想,於是他想讓妻子爲他生一個男孩來圓夢,但他的妻子一連生了四個女孩,大女兒叫吉塔,二女兒叫巴比塔。

有一天,鄰居來告狀,說吉塔和巴比塔把他家孩子打得鼻青臉腫的。辛格這時才發現自己的女兒有摔跤天賦,不管是男是女都可以摔跤,他的夢想又被點燃了,然後他便對女兒們開始了“魔鬼”般摔跤訓練。

他對女兒們說:“你們明天五點起牀,我帶你們吃你們最愛吃的零食。”

早上五點,爸爸果然帶吉塔和巴比塔去吃好吃的。然後,他們開始了摔跤訓練!

他讓女兒們跑步,做深蹲、仰臥起坐等。他又割了麥子,開闢了一塊空地,弄了一堆沙子,作爲摔跤訓練場。

他的女兒們被侄兒摔倒了,他開始讓女兒吃雞肉,喝牛奶,增加她們的營養。有好幾次,父女之間矛盾不斷髮生,女兒們不想訓練,鬧革命。辛格甚至讓女孩剪掉了頭髮,還要繼續訓練。

就這樣,他慢慢變老了,女兒們也慢慢長大,最後女兒們終於奪得了世界冠軍。

如果想要成功,一定要努力,再努力,這樣才能成功。

觀《摔跤吧,爸爸》有感12

假日裏,我和爸爸一起觀看了電影《摔跤吧,爸爸》。其中吉塔的爸爸說了這樣一句話:“爭第一,做榜樣。”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吉塔是一個女生,出生在印度。她的爸爸是一個出色的摔跤手。一個偶然的機會爸爸發現了吉塔會摔跤的天分。於是他就決定開始訓練吉塔。可是在印度那樣一個重男輕女的國家,女生要想成爲摔跤手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他們不怕別人的嘲笑,議論,穿上男生的衣服,剪去長髮,不吃零食,堅持每天早上5點開始跑步……訓練的過程是辛苦的,吉塔開始反抗偷懶,直到有一天她去參加朋友的婚禮才明白爸爸的良苦用心。從此她不怕苦不怕累,利用一切時間訓練,慢慢的她打敗了男生病一步步成爲全國冠軍。

吉塔成爲全國冠軍後進入國家體育中心學習,在那裏沒有了父親的嚴格要求,吉塔變得不認真起來,開始吃喝玩樂。就這樣她開始驕傲自大。結果在以後的世界比賽中她連續失敗,開始缺乏上進心。直到有一天,爸爸在電話裏告訴她:“要爭第一,做榜樣,爲國爭光!”從此以後,吉塔又回到訓練場,她不怕苦,不怕累,對自己嚴格要求。逐漸的又找回了那個自信,堅強,不服輸的吉塔。

在接下來的一次國際比賽中,吉塔一步步戰勝對手進入決賽。在決賽中她面對強大的選手,依靠自己的熟練地技巧,堅韌的耐力和細心的觀察,逐漸發現對手的弱點,一次次在逆境中打敗對手,最後以一個完美的弧線得到5分,成爲世界冠軍。

吉塔的成功影響了印度千千萬萬的女生,她們也想成爲像吉塔那樣爲國爭光的人。

我也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像吉塔那樣成爲榜樣爲國爭光!

觀《摔跤吧,爸爸》有感13

《摔跤吧!爸爸》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生活中的主角夢想成爲世界冠軍,沒有如願後又希望兒子繼承衣鉢,但連生四女。本要放棄夢想了,卻在女兒和別的孩子打架過程中意外發現女兒身上的摔跤天賦,於是開始訓練女兒成爲世界冠軍。

這部電影給我最大的啓示就是作爲老師要持續不斷地激勵和相信學生!“是誰說你不適合55公斤級的?我這就去找他!”馬哈維亞聽到教練要求女兒控制體重,降到51公斤級,簡直要氣炸了!當即收拾小包,帶上主動請纓做飯的大侄子“殺”到了女兒身邊。增加營養、指導女兒訓練,對問責的校長苦苦哀求:“她們唯一的錯,就是有一個瘋狂的父親”。馬哈維亞始終相信學生(女兒),即便在教練決定放棄吉塔的時候,也依然堅定相信吉塔能夠在女子55公斤級的摔跤賽場上稱霸世界……

我想,我以後也會好好鼓勵我身邊的朋友,讓他們變得更好!

觀《摔跤吧,爸爸》有感14

一開頭,影片就交待了故事的大背景。印度從來沒有拿過世界級別得摔跤冠軍。這非常讓人疼惜。男主是一個退役的印度摔跤冠軍。他退役後唯一的想法就是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實現這個夢想。

當時我在想,這個價值觀還有一定侷限性啊。畢竟好的家庭教育是讓孩子做自己,而不是延續父母沒有實現的理想。

影片一開始也強化了我這個想法。開篇就塑造了一個固執強勢的爸爸。這個爸爸固執地想生一個男孩,甚至嘗試了各種生男孩的土方法。但沒想到老天爺更加固執。連生倆個全是女孩。這也意味着,父親的夢想註定是要破滅的。這是命中註定的。是時候該放棄自己的夢想了。

但是有一天他忽然看到了希望。倆個女孩把隔壁的倆個小男孩打壞了。看到倆個男孩身上鼻青臉腫的傷痕。爸爸瞬間被觸動了。就像落水的人會抓住任何救命稻草。此時此刻,男主抓住了倆根救命稻草。於是爸爸決定訓練倆個女孩成爲摔跤手。

這個決定讓父親遭到了所有人的嘲笑。畢竟當時的觀念裏面,還沒有女摔跤手這個概念。大家都決定他瘋了。父親依舊不爲所動,在大家的嘲笑中繼續堅持了自己的做法。電影裏是這麼形容的,這個父親負責孩子的營養和鍛鍊,周圍的人負責說閒話。

從此倆個女孩過上了艱苦的訓練生活,早起貪黑。不允許吃甜食,油膩辛辣得食物,衣服也被要求換成寬鬆的女孩,甚至女孩的頭髮也被剪了。

父親的這個舉動跟環境完全格格不入,跟環境的衝突也到達了峯值。畢竟印度那會還是特別保守,從來沒有女孩留過短髮。每次看到這倆個短髮女孩的時候,大家都笑得合不攏嘴。村民們根本不相信這倆個女孩會有什麼出息。反而把父親罵的狗血噴頭,覺得這是在虐待孩子。但父親默默接受了周圍一切的質疑。

這個時候,父親跟女兒的衝突也升級到了矛盾最大的時候。女兒開始反抗,爲了逃避訓練,故意調動父親早起的鬧鐘。摔跤的時候故意輸給哥哥。這裏我要解釋一下,哥哥是一個陪練的角色,妹妹要好好打,贏肯定是沒問題。哥哥贏了之後說了一句話特別有意思,我不清楚自己肌肉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強壯了。

但叔叔肯定非常清楚自己的女兒爲什麼這麼弱。

情節最爲嚴重的一次是躲到舞廳跳舞。被發現之後,父親狠狠地打了侄子一個嘴巴,覺得是他帶壞了倆個女孩。作爲觀衆的我也特別不理解,不就是缺席一天訓練嘛,那一巴掌讓我固執這個詞的理達到了史無前例的深度。

事後,倆個女兒的不滿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覺得不就是缺席了一天訓練而已嘛,至於做得這麼狠嘛。在這中壓力下,她倆幾乎要崩潰了,對自己同學抱怨,覺得有這麼一個父親是一種不幸。但沒想到的是,同學淚眼婆裟地說,我到希望有這麼一個父親,起碼他是爲你們好,爲了以後的人生負責。不像我,14歲就得嫁人,就爲了減輕家裏的負擔。從此一輩子都離不開鍋碗瓢盤,永遠是忙不完的家務。

這對姐妹聽完之後,沉思了一會,幾秒鐘之後立馬醒悟了。明白了父親的用心良苦。於是做了一個決定,從明天開始好好訓練,從被動訓練變爲主動訓練。

第二天,姐妹倆人天沒亮就起來跑步了,上課的時候一手拿課本,另一隻手在桌子底下練力量。

經過這段時間主動的訓練之後,父親決定找對手檢驗一下孩子的摔跤水平。但是好像找不到對手。環顧四周,除了自己倆個女孩,根本就沒有女的摔跤選手。迫於無奈只好找男孩PK。

觀衆第一次看到女孩跟男孩摔跤,臉上的表情一半是驚訝,一半是嘲笑。沒有人看好這個小女孩,因爲這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無論是從體格上面,還是力量上面,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

但是沒想到女孩竟然打敗了當地最強壯的男摔跤手。贏得了所有人的掌聲跟尊重。那是一種弱者戰勝強者的掌聲,是一種反敗爲勝的掌聲,一種佩服的掌聲

那一刻我的眼眶也是溼潤的。仔細想一想,一路走過來,我們都經歷周圍人的不理解,質疑,甚至是嘲笑。在那中環境下,我們都跟眼前這個小姑娘一樣,苦苦掙扎着,特別希望贏得周圍的認可。而眼前這個小女孩做到了,而且做得特別漂亮,贏得了所有人的掌聲跟尊重。

跨過這次障礙之後,女孩勢不可擋,一路過關斬獎拿到了全國錦標賽的冠軍。

女孩用冠軍獎牌迴應了所有人的質疑。在這一刻,女孩是幸福的,所以的努力在今天都得到了回報。

我們可以停下來思考一個問題,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女孩會輕鬆地拿到世界錦標賽得冠軍嗎?顯然不會,要是毫無懸念就摘得冠軍的話,我相信那不是故事,那應該是白日夢。故事之所以真實,是因爲他讓人覺得可信。

女孩來到了國家隊訓練營,準備接受專業教練的一個指導。沒想到這個教練的訓練方法跟父親的方法南轅北轍。完全不是一個思路。按理來說,女孩應該會左右爲難,左邊是一手把自己訓練成全國冠軍的父親,右邊是充滿光環地專業教練。一開始確實是這樣的,但是女孩開始迷失了自己。徹底忘記了父親,電話裏邊幾句話就把父親打發走了,也忘記了父親教給她的訓練方法。

用當時時髦的話來說就是忘記了自己的初心,忘記了自己是怎麼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她開始塗指甲,開始留長頭髮,訓練也開始鬆懈了。

女孩對父親的徹底否定是在一次摔跤較量裏,她用國家隊教練的方法成功擊敗了父親。那一刻,女孩覺得自己忘記父親的訓練方法是對的。顯然,這是一假象,畢竟父親的體力跟女孩差距太大了。父親其實是輸在了體能上面。但女孩不這麼認爲。

帶着這中盲目地自信,她接二連三輸掉了很多世界比賽,甚至首輪就遭到了淘汰。跟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妹妹的進步,妹妹用父親的方法贏得了一個又一個回合,最終拿到了全國冠軍。用鐵一般的事實,證明了父親的訓練方法沒有絲毫問題。

按照慣例,所以的全國冠軍都要來國家隊集訓。妹妹順利成章來到了國家隊,自然而然見到了姐姐。在妹妹的說服下,姐姐放下冠軍的光環,給父親打了一個電話懇求父親的原諒,希望能得到父親的幫助。電話剛剛接通,女兒就哭的稀里嘩啦。淚水傳遞了太多的資訊,姐姐的自責,後悔,當然還有自己的無助。父親一聽到那邊的哭聲,自己也是老淚衆橫。那是一種愛的淚水,心疼的淚水。

看到這裏的時候,我徹底改變了對這個父親的想法。不再覺得他是固執的,強勢地,爲了自己的夢想不顧女兒死活的父親。我看到了背後的滿滿的父愛,看到了一個爲了女兒付出一切的父親,省吃儉用,甚至借錢都用培養孩子的父親。

父愛如山啊!濃濃的父女情啊!這一幕感動了很多人,包括坐我倆邊的女孩。我聽到了不同程度哽咽的聲音。這部電影確實有太多的淚點,讓人感同身受。

放完電話之後,父親有了一個想法。他決定在國家隊邊上租一個房子,重新用自己的方法訓練女兒。到了那邊之後,每天早上5點倆個女兒就跳出圍牆來到父親的訓練營加練。當然這有點違規操作。畢竟沒有得到國家體育總局的允許。

經過一段時間訓練之後,姐姐的技術重新迴歸到了正常值的水平。就在姐姐水平往上走的時候,這個事情早到了揭發,國家隊召開商討會議,討論開除姐們倆的決定。

這個時候父親又重新站了出來,把所有的問題承擔了下來。終於讓體育總局收回了成命。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我部知道多少人跟我的想法是一樣的。由衷佩服一個父親的偉大,那是一種有擔當的父愛,是一種爲了成全女兒可以犧牲自己的父愛。這一個場景又是一個大淚點。

留下來之後,父親吸取了教訓開始了電話指導。反覆觀看姐姐的對手視頻,一分一秒地分解了對方的技術動作,然後告訴女兒應該什麼時候防守,什麼時候進攻。與此同時,女兒的水平突飛猛進,成爲了國家隊的頭號種子選手代表印度隊參加英聯邦體育盛會。

在爭奪冠軍的路上也是一波三折。在這一齣戲當中,國家隊主教練扮演了豬一樣的隊友。完全就是瞎指揮,該防守的時候,讓姐姐進攻,該進攻的時候讓姐姐防守。慶幸的是,父親衝到了場外指導,在父親的鼓勵和指導下女兒成功闖入了決賽。

決賽上演前,國家隊主教練的行爲,再一次讓我目睹了豬隊友的風采。他竟然安排人悄悄把父親支開了。這也就意味這,女兒再也不可能得到場外指導了,接下來的每一個回合得到靠自己。

決賽現場,女兒一開始大比分領先,但是因爲父親的缺席讓她分心了,最後竟然被反超了。在不到15秒鐘的時間裏。女兒想起了父親的忠告,我不可能每一刻都來救你,你也學會自救。女兒徹底不再依賴父親,展開翅膀開始獨立翱翔,最終成功地在最後一秒完成了逆襲。

最後女兒當着主教練的面,當着記者的面,當着所有觀衆的面,把金牌從脖子上摘了下來,獻給了父親。這一刻意味自己實現了父親的夢想,父親接過金牌沒有任何停留,立馬又給女兒戴上了,對女兒說出了隱藏了幾十年的那就話,我爲你驕傲。

直到這裏的時候我才徹底明白了父親這個角色的意義。他已經不再是那個爲了自己夢想虐待女兒的父親,不再是一個固執的老頭,不再是一個強勢的父親。

他是一個真正愛女兒的父親,真正想成就孩子的父親,爲了女兒可以犧牲自己的父親。一個偉大的教練式父親。

觀《摔跤吧,爸爸》有感15

我看過很多電影,有的令人捧腹大笑,有的讓人浮想聯翩,還有的催人淚下。但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因爲它讓我受到了鼓舞。

故事發生在印度,一位前摔跤運動員父親偶然發現了兩個女兒的摔跤天賦,並訓練她們成爲專業運動員。訓練的過程十分艱苦,兩姐妹想過各種辦法、各種藉口放棄訓練,但是最終仍然堅持了下來。在奪得國家冠軍後,她們還先後被送入國家訓練基地。在那裏,她們又經歷了數次失敗。在強大信念支援下,姐姐吉塔剪短了長髮,重回正軌。經過艱苦的訓練,最終奪得世界冠軍。

看完這部電影,兩姐妹不服輸的眼神,堅持不懈訓練的場景總在我的腦海裏時時浮現,不斷激勵着我。我也體會到了成功的重要因素:第一,信心。在電影中,父親總是告訴女兒 ,任何時候都要充滿信心,因爲“信心比黃金還重要”。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吉塔也不是一次就獲得世界冠軍的。當她第二次失敗時,教練對她說:“不要傷心了,你可能就是和世界冠軍無緣”。這句話無疑像一把利劍刺在她的心坎上。但是,在家人的鼓勵下,她重拾信心,在第二年的世界比賽中奮勇奪冠。第二,堅持。兩姐妹小時候,無論颳風下雨,無論春夏秋冬,她們每天早上都是五點鐘起牀,到小河邊以各種方式做體能訓練。無論訓練多麼艱苦,兩姐妹還是堅持了下來。第三,支援。親人的支援對成功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父親在女兒數次失敗後,讓她把比賽的視頻傳給自己,並幫助她總結了原因,給予她指導。在世界比賽前夕,吉塔想參加55公斤級的比賽,但是教練卻讓她參加51公斤級的比賽,並給她減食。父親得知後,每天都悄悄地做牛肉給她,使得她最終能夠如願參加55公斤級的比賽。

看完這部電影,每當我想要放棄時,我就會想到她們;當我動搖信念時,我也會想到她們。這就是《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給我的生活帶來的與衆不同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