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飛越瘋人院觀後感1500字

學問君 人氣:1.07W

大家看過飛越瘋人院嗎?有什麼感受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資料,歡迎閱讀哦。

飛越瘋人院觀後感1500字

飛越瘋人院觀後感1500字

xx上的一個朋友說:“如果沒有《飛越瘋人院》,我會笑着相信人世間的光明。但是今天,我不得不承認這社會有太多的死角是我看不到的。”多真實的想法,多熟悉的論調,無數次,我也在這麼的思索着,感嘆着美好世界中不可掩飾的殘缺。隨着影片的層層展開,我的內心跌宕起伏,時而躍上山巔,時而又跌到谷底。

我,坐在電腦前,和他們一起歡笑,和他們一起悲傷,然後是一個人絕望的痛苦。

OneFlewOvertheCuckoo’sNest描述的是發生在1963年間,美國一所再普通不過的精神病院裏上演的一幕幕荒誕、離奇的場景。作爲一名看客,我曾多次扼腕長嘆。嘆這資本主義的“文明社會”,嘆這對人性差異的無端壓制,嘆這對個性自由的無情束縛。

影片用一種極其辛辣的嘲諷,對美國當時的社會現實進行了抨擊。

除去同樣惹人生憐的怯懦與無望,影片中的人物各有其突出的特點。他們不僅性格各異,就連相貌都被賦予了異樣的凝重,讓觀衆在壓抑純白的幕景中,尋找到一絲心靈上的通透。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個叫麥克墨菲的青年男子。他由於厭惡監獄裏的強制勞動,裝作精神異常而被送進了影片中瘋人院。他膽大妄爲,屢犯院規,在瘋人院裏的“正常人”眼中,他就是一個瘋子,一個垂死都不肯安分的瘋子。

但事實上,在我和衆多良知尚存的看客眼中,他是一個英雄,一個爲了個性解放而孤軍奮戰的英雄。

也許在麥克墨菲頭腦中,精神病院就像一個自由的避難所,可以讓他免於勞動,免於限制,免於種種給他帶來沉重壓力的鎖鏈。但事實卻正好相反,在這裏,已經有人爲“瘋子”們定下了條條框框,秩序,準則。護士長這個本應該善良體貼的角色卻被專制無情所替代,並不時的對病人們進行侮辱和折磨。

在這裏,光線柔和、音樂輕柔、氣氛看似和諧;在這裏,病人們自由的漫步在圍牆內的世界,看似隨性而愜意;在這裏,病人們三五成羣的圍坐一堆,打牌吸菸;

在這裏,所有的一切都時刻帶着一種被遮蔽了的壓抑,讓人沒有激情去反抗違揹他們內心深處的那些成規;在這裏,病人們完全喪失了追求自由生存的那種慾望。

試問,沒有慾望的人,還有什麼能力去追求屬於自己的人生?

曾經我一度認爲自己有嚴重的人格分裂症。骨子裏的我,是個很自卑的人,自卑着自己的一切,甚至時常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但現實中的我,又在世事的.洗禮中,不斷的逼迫自己自信起來。我一直想,如果我走進了精神病醫院,那麼我就會沒有負擔,沒有壓力,遠離塵囂,那裏便是我最嚮往的地方,那裏便是我的天堂。

但麥克墨菲用自己的生命告訴我們:穿着白衣的不一定就是天使。

影片中有一幕使我至今仍記憶猶新。善良的比利在一夜的歡愉中恢復了自信。他開心地講述着自己脫胎換骨般的變化,但最終卻在護士長的侮辱與嘲諷聲中選擇自殺。這之後接踵而來的便是墨菲的爆發。他撲到了護士長身上,面目扭曲的掐握着護士長的脖子。

就在那一霎那,我彷彿都有了一種衝動,一種想要跳進銀幕懲惡揚善的衝動。護士長的無情害死了比利,她惡的令人髮指。這麼看來,相比之下,麥克墨菲的人性到底是醜惡還是善良?

除此之外,影片還爲我們設定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到底什麼爲“瘋”?個別的人的個性行爲如果超越社會所能接受就是瘋?那我們的個性放哪裏?

在影片結尾,在昏黃的光線下,印第安人走到麥克墨菲的牀邊,呼喚着他,而麥克墨菲卻只能報之以白癡的喃喃自語。他被迫進行了額葉切除手術,成了一個真正白癡。“酋長”一邊說着“我會把你帶出去”,一邊用枕頭悶死了他。與其沒有思想的活着,不如讓他痛快的結束這無謂的人生。

這一場景令人不禁潸然淚下,同時更令人感到了一種深重的難以名狀的壓抑。“酋長”最終逃了出去,畫面定格在他正走向自由的身影。這象徵着墨菲精神的延續,他將這種追求自由生活的慾望播撒向全人類。

在這篇影評完成之後,外教Sam偶然看到其中的:“OneFlewOvertheCuckoo’sNest”,於是便和我談論了起關於這部影片對他們國家觀衆的影響。他說,正是由於這部影片,他在上大學時輔修了心理學護士的專業。畢業後,他也曾在類似影片中瘋人院的地方工作了兩年之久。

這些經歷對他的未來生活可說是彌足珍貴的。確實如影片中所述,瘋人院有時候就是這麼黑暗,猶如人間地獄。然而真正像墨菲那樣敢於抗爭的英雄人物卻真的是寥寥無幾。

因此,讓我們在墨菲精神的洗禮中,期待着美好時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