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親愛的課堂》觀後感

學問君 人氣:1.12W

看完某一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爲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親愛的課堂》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親愛的課堂》觀後感

《親愛的課堂》觀後感1

這個星期五,我們看了一部教育電影《親愛的課堂》。

這是一部感人的電影,它並沒有用令人難以理解的語言,他只是用了一個簡簡單單的故事。

劉濤是一個從小腳就有殘疾的孩子,他一歲多就去開刀。但他還是堅決要去上學,可他不能自己一個人走路去上學,好在他的班裏有一些願意照顧他得熱心的同學們,他們輪流照顧劉濤。這時,王子的有錢爸爸要求陳老師把王子的座位換到前排,去找了陳老師好幾次,還送禮,陳老師也沒換。而喜龍想換就換到了前排雙腳有殘疾的劉濤旁邊,當他的同桌,因爲他想照顧劉濤,每天揹他上下學,中午幫他先盛飯,輔導他學習。陳老師經常表揚他們,可是那個有錢就以爲了不起的王子,不但不同情他們倆,還處處刁難他們挖苦他們,成迷與網絡世界,還打架,跟父母頂嘴,是陳老師,是她,讓他重新有勇氣,從此奮發圖強,努力學習。陳老師是一個容易讓人親近的一位好老師,她的學生個個勇於創新,她不死板,這讓我很喜歡她。我讚歎劉濤和喜龍的友情,喜龍照顧劉濤並不是一週的時間,也不是一年的時間,是8年,整整8年!換做是我,一天也堅持不住。

這個慢長而又短暫的故事,使我明白了很多。我喜歡陳老師,我曾恨王子,我讚美劉濤和喜龍的友誼,也被他們的堅持不懈所感動。我永遠不會忘記這個電影,你呢?

《親愛的課堂》觀後感2

今天,我們南苑中學組織在階梯教室觀看勵志電影——《親愛的課堂》。我們整好隊陸續走進學校的階梯教室。等我們坐好位子之後,電影便開始了。

看這部影片,我和許多在場的觀衆一樣,幾次落淚。報社和電影人聯手,擔當社會責任,讓我非常欽佩,過去我們總講“教書育人”,現在許多學校教育以教書代替了育人,認爲學知識比起做人來重要,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嚴重危害社會和民族。

影片的主題思想反映了中國傳統美德,這就是我們現在的學校和社會所短缺的。影片中老師對差生的兩種不同觀點。我們學校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初中升高中沒有考上的孩子,這個片子對於我們教育工作者非常有意義,對待差生不能放棄不能拋棄,孔子講“有教無類”,能使差生成爲有道德、對社會有用的人更是教育的使命。

陳老師的角色,很親切,很樸實,因爲她身上體現了教育工作者的“德” ,這是教育的目標,也是發展的`方向。 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良好的師生關係能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情緒去面對學習。學生會因爲喜歡一位老師而喜歡一門功課。

看了片子,我很慚愧,呂希慶自動協幫殘疾同窗,而我過去不太情願協幫別人。透過那部影片,我學會了樂於幫人、不圖酬報。還無殘疾的劉濤同窗,雖然殘疾,但吃苦進修,從不放棄本人,正在朋好和感恩外成長。

《天河》這部電影講述了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的艱難和爲此無私奉獻的人們的故事,十分感人。

爲此我和媽媽特意查閱了一些關於南水北調工程的資料。南水北調是一個世紀性工程,它的作用不僅僅向水資源短缺的北方地方提供飲用水,對京杭大運河的運輸,對生態的保護,對農業對糧食安全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功在千秋。歷經11年建設的偉大工程真如“天河”一樣來之不易。

電影裏我看到爲了這項工程的順利進行,發生了很多讓我感動的事。董望川是一位水利工程師,因爲工作連家都顧不上管。工程讓好多百姓不得不放棄故土時,百姓們做出了犧牲,搬離了家鄉,還有讓出了自家的祖墳。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江浩爲了南水北調工程的建設,在有毒氣的地下修刀盤,差一點就窒息了。他那無私奉獻的精神真的深深打動了我。

這些人們爲了北京的人民可以喝有清甜而充足的水,做出瞭如此大的貢獻和犧牲,而生活在北京的我們,真的要珍惜每一滴來之不易的水,學會節約,珍惜生活,保護自然,這纔是作爲北京人對他們表達的最真的敬意和感謝。

在晴朗的春季,我們又迎來了學期一度的《懷德大舞臺》第10期,在這裏,全校2千多個同學們個個都在這個好機會中展示自己的才華,這也是學生們視目已久的舞臺。

我也非常喜愛這個舞臺,因爲同學們個個表現的都讓我感到羨慕。

我很喜歡聽民樂團演奏,它的樸素讓我聽出了我們中國的古典。

看!一個個愛鍛鍊的哥哥姐姐們亮相了,這讓我知道了我們要愛運動,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嗎!被稱爲“小小螢火蟲”的哥哥姐姐來了,聽完了這段文章,我們明白了要愛老師;愛父母;愛同學。我最羨慕的書畫隊來了,他們的作品讓我覺得我在一片仙境中……

蹦技隊精神飽滿的展示自己的才能……

看了《懷德大舞臺》我發現同學們表演得相當精彩,也讓我明白了有才華一定要表現出來,不然,別人是不會相信的。

《親愛的課堂》觀後感3

那種愛無聲,但卻滴滴滋潤着乾涸的心田;那種愛不曾被提起,但卻深深地烙在心底;那種愛被人嘲笑,但卻從未停止過。這就是喜龍同學對劉濤的愛。在充滿陽光的日子裏,這種愛悄悄地在劉濤身上蔓延開來……·

我看完《親愛的課堂》後,心頭盪漾起一陣暖意,被那無私的愛深深打動了。身有殘疾的劉濤堅強的活着,從來沒有在父母面前抱怨過,他體會到父母的辛苦,想要放棄學習,但都被父母拒絕了。喜龍同學看到劉濤的母親每天艱辛地揹着劉濤上學,一股暖流流淌在心間:“老師,以後我來照顧他吧!”喜龍用瘦弱的肩膀擔起堅如磐石的承諾,用鋼鐵般的毅力書寫着質樸的人間真愛,詮釋了平凡而又偉大的友誼。

在喜龍同學身上,我看到了一種精神,那精神如陽光般溫暖,如陽光般燦爛。這燦爛的陽光驅除了劉濤心中的陰霾,趕走了劉濤心中的自卑,喚起了他的自信。透過層雲,那縷陽光照亮了每個人的心靈,普照大地的每個角落。

人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在你的身後總會站着一個人,他會默默的幫助你。就像藍天站在白雲背後,無聲地襯托着白雲,所以白雲才那麼美麗;就像大地站在小草背後,無悔的傳遞給小草力量;就像小時候我們蹣跚學步時,父母總會站在我們身後,給我們鼓勵,當我們摔倒時就會有一股溫暖的力量從背後將我們輕輕地扶起。

在前方未知的路上我們要懂得珍惜陽光照耀的日子。生活是艱辛的,但只要人與人之間充滿愛,心中有希望,一切困難、挫折都會變的渺小,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

在充滿陽光的日子裏,愛無聲無息的傳遞……

《親愛的課堂》觀後感4

星期一下午,老師帶領我們看了一部電影《親愛的課堂》。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一個叫劉濤的孩子腿有殘疾,一個叫喜龍的孩子主動和他做同桌,在生活上、學習上無私地照顧他。劉濤的爸爸媽媽辛辛苦苦打工給他治病。影片中還有一個孩子叫王子,他的媽媽對他非常溺愛,致使他非常任性、叛逆、學習差。他的爸爸對他缺乏關愛,動不動就打罵他。但他的班主任老師對他與其他同學一視同仁,熱情地幫助他、鼓勵他……

看了這部電影,喜龍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讓我感動地流淚,與他相比,在幫助同學上我遠遠不如他。有一次課間休息時,我們班一名學習較差的同學問我一道數學題,我急着去外面玩,匆匆瞥了一眼那道題,對他說:“這道題很簡單,你自己想想吧!”說完頭也不回地跑出去了。現在想起來,我真感到慚愧。

由影片中他們的班主任老師,我想到了我們的班主任孔老師,孔老師對我們班每一名同學都是關心備至。當我們犯了錯誤時,她會耐心地給我們擺事實、講道理。當我們遇到困難,她總是熱情地幫助、鼓勵我們。記得上學期,學校新發了校訊通卡,一些同學卡繩下面的扣子剛帶幾天就開了,容易丟掉。看到這種情況,孔老師把住宿生的卡都收上來,連夜給他們一個個用針把卡帶縫好。住宿生們都很受感動。

這部電影,使我的心靈受到了震撼。今後我一定要向喜龍那樣助人爲樂,爲同學着想,做受同學信任的、喜歡的班幹部;尊敬我的老師、家長,做個聽話的、努力地好孩子。

《親愛的課堂》觀後感5

繁瑣的生活,緊張的學習,是否在消磨你的激情,是否在湮滅你的理想,是否讓你的腳步變的遲緩沉重?誰,能在這疲憊的時刻令我們的精神振奮?誰,能在我們身邊吹響前進的號角?是他們,是每一個給我們精神感染的人,是每一個用自己的行動教會身邊人要懂得感恩,懂得堅強、懂得珍惜的人……

電影《親愛的課堂》給我的感動是無以言表的,這部影片讓我看見了靈魂散射的奇妙光芒。

劉濤,故事的主人公,跟我們一樣,正在讀中學。他從小不幸雙腿殘疾,活動受限,不可能像正常人一樣行動自如。一位叫喜龍的同學有了一種想法——我要每天幫助他!上學、下學……下課了,他到老師的辦公室,請求老師讓他一個人照顧劉濤,老師被他的誠意打動了。於是,他與劉濤就成了同桌。他倆像親兄弟一樣相互鼓勵支援,認認真真共度風雨,高高興興收穫友誼……

美,如此簡單,但是卻彰顯着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感情,同學之間或許沒有驚天動地般的話語,沒有驚濤駭浪的事蹟,但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份發自內心的關心,就能讓我們彼此眷戀着,依靠着,支援着……

“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要作對社會有用的人,就要對社會有所貢獻,對他人有所幫助,我們可能一輩子也做不出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我們完全可以在普通的位置上,認真幹、用心做,把平凡的事做到不平凡。

在付出中獲得的快樂最讓人回味無窮。我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了堅持不懈的愛:愛學習、愛生活、愛助人,讓自強不息、與人爲善、助人爲樂等美德在更多人身上得到發揚光大。

讓我們一起努力,因別人的快樂而快樂,因別人的幸福而幸福,做一個善良、有用、快樂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