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覺醒年代觀後感

學問君 人氣:1.24W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覺醒年代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覺醒年代觀後感

覺醒年代觀後感1

這部影片深深震撼了我,所表達的內容更是與我產生強烈的共鳴。《覺醒年代》一部來自現代拍攝的愛國片,說起愛國,影片中的一幕更是與其呼應。各界人士,偉人紛紛回國探索一條救國道路,各集都圍繞“愛國”一詞,總的來說:我們需要與時俱進,同時還不缺“愛國”。

是的,那個年代,必須要覺醒,同外界勢力做鬥爭,啓發國民民智,這些都是必然的,這可以使中國在國際地位上有所提升,也可以使GDP大大發展國民素質不斷提升,以及爲了某一目標奮鬥,爲了某一科學實驗勇於探索不畏犧牲的精神。

我想,我們不管出生在哪個年代、時代、作爲青少年的我們首先做的任務是好好學習,梁啓超先生在《少年說》裏有這樣一句話:“少年智則國智,”智應於字面意思理解爲“智慧,才幹,”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其次,在《少年說》裏還有這樣一句話,令我我頗爲有感,話是這樣的:“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字面意思不可理解其中蘊含的蘊意,真理,以我個人觀點來理解這是激勵我們要讓偉大祖國屹立在世界的頂部,同時,細細品會,悟真理也就是讓我們好好學習,掌握科學才幹來報答偉大的中國,最後,青少年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前兩項的一個前提,有一個好的身體纔可以好好學習,健康的身體是身體是大家的的共同需求,所以,保持身體健康是第一位。

這部影片對於大家都有積極的好處,可以增長一些歷史知識,同時還可以培養愛國主義精神等。所以不管出生在哪個一個年代都應何梁啓超先生,在《少年說》裏寫下的一字一句,同時,我們也要用實際行動去——證實其句!

覺醒年代觀後感2

《覺醒年代》是官方爲紀念中共建黨100週年而推出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作品”,該劇以1915年《青年雜誌》問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爲中共機關刊物爲時間線,形象再現了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以及中共建黨這段風起雲涌的歷史畫卷。

百年前的覺醒年代,革命先驅尚在悽風苦雨中爲抨擊舊文化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強力倡導“科學與民主”,爲傳播新思想而奔走呼號;轉眼間歲月輪替,我們在獲得科學與民主以及全面社會進步的基礎上進入了“新覺醒年代”,站在一代一代思想巨人的肩膀上,我們應將客觀、辯證地再認識傳統文化、歷史作爲己任,在熱血沸騰的歷史中審視自己,收穫歷經坎坷卻又一往無前的擔當和勇氣;在多元豐富的思想爭鳴中回溯傳統,收穫海納百川的心態和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志存高遠,勇立鴻鵠浩志。魚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有了理想,奮鬥纔有目標,有了信念,人生纔有航向。“兩個一百年”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目標,成爲引領中國前行的時代號召,中國青年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與民族復興偉業同頻共振,始終樹立爲黨和人民奮鬥終身的最高目標,確保黨的事業燈燭輝煌,確保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強則國家強。五四風雷激盪百年,青春中國風華正茂!當代青年當以史爲鑑,牢記民生之重、國運之重、使命之重。把握機會,努力學習,極力創造,補國之不足,拓未來之渠道,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託、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

我們必須知道“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處於新階段,我們必須明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使命”;知道“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長征走的是高山峻嶺,渡的是大河險灘,過的是草地荒原”,而我們要面對的是變幻莫測、艱難險阻甚至詭譎神祕。但只要我們肯打破常規,破開枷鎖,穩中求進的同時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就一定可以在這個多彩的時代謀好新局,開好新篇。

覺醒年代觀後感3

電視劇《覺醒年代》主要以中國成立之前的一段歷史展開的敘述。

這段時間是一個社會不安,人民步伐不一的艱難時世,當時的辛亥並沒有徹底改變中國混亂不堪的面貌。有人愚昧無知、有人迷茫不前、有人企圖復辟帝制,同時也有一大批青年先進分子,開始探索救國救民的新出路。

劇情開篇,袁世凱復闢帝制的`消息引起國民鬨動,讓在國外留學的一部分有志者青年李大釗等人憤憤不平,他們紛紛回國尋求一條救國之路。李大釗說:“我們必須要喚起民衆覺悟,推翻封建思想,振作民主精神”。同時陳獨秀也創辦了《青年雜誌》宣傳新思想,倡導白話文,爲尋找一條救國之路開啟了新思想涌流的閘門。許許多多的有志青年們參與進來發表自己的觀點。

在新文化運動的標誌“北京大學”裏,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三顧茅廬請陳獨秀擔任北大文科學長,隨後又在民巷建立起“新青年編輯部”。此時北京大學的一些頑固的保皇黨也與新青年展開了激烈的爭執。這些畫面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誕生前的社會環境和思想文化。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不斷進化。

在探索和發展真理時,十分艱難。在各種思想和主義的交鋒之中,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傳播起來。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庶民的勝利》加上白話文的迅速傳播,如魯迅《狂人日記》的發表和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等鉅作橫空出世,大大推動了有志青年探索救國道路的步伐。

這部劇中也有很多風雲人物,他們的服飾習慣也反映出當時那個時代的繁雜和混亂。比如留着長辮子端着菸袋講國學的辜鴻銘教授。張勳的辮子軍領兵復辟及海外留學回來,西裝革履的胡適等人,這些極具色彩與魅力的人物形象全部映入觀衆眼簾。而且他們的人物特點也十分鮮明。在北大紅樓的襯托下,一批批洋溢着愛國熱血的青年學子也讓我們過目不忘。他們讓我們看到當時那個時代有一批愛國人士正在不懼艱難險阻,努力尋找成功之路使中國登上歷史舞臺。

《覺醒年代》爲我們展演了中國的創建過程,以深刻的歷史意義揭示了這條救國救民的正確道路,同時讚揚了覺醒年代時期一批共產主義者的一顆顆愛國之心。

這部劇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讓我們看到中國的艱辛,讓我們看到中國人民的團結。所以正值青春年少的我們要珍惜當下,努力學習,報效祖國,不負衆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