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千與千尋》觀後感【薦】

學問君 人氣:2.89W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千與千尋》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千與千尋》觀後感【薦】

《千與千尋》觀後感1

有一股衝動要看這部電影是因爲被它名字吸引了。再加上去逛超市時,看到一個化妝店竟然用“千與千尋”來做店名,直覺告訴我這部電影真很值得一看。

這部影片繼承了日本傳統中精神:固執和玄機。裏面很多事情都揭示了日本民族精神。

1.沒有工作人就會被湯婆婆變成動物,永遠都回不到人間。因此,千尋如果想再回到人間就必須跟湯婆婆說想要找份工作。同時,如果不勞而獲,吃掉了別人勞動成果也會受到相對應懲罰(她爸媽因爲吃了湯婆婆豬肉而變成了豬)。這裏反映了日本是一個勤勞民族,他們很討厭那些無所事事社會寄生蟲。也正因爲這種勤勞精神讓日本變成了世界強國。

2.本影片玄機就在於這是一個愛情故事。千尋與白先生緣分在很早以前就開始了,來到了巫婆世界後,仍然是白先生幫助了她度過了危機。善良人會得到好心人幫助,好心人也會幫助善良人們。一開始白先生幫助了千尋,後來,千尋也救了受傷白先生。千尋出於好心幫了一個煤炭精靈般運煤炭,然後其它精靈也跟着偷懶要千尋幫他們搬了,這無疑給炭爐爺爺工作造成了很煩。在這裏反映了日本人固執精神。一般情況下,他們不喜歡被人幫助,但如果你一旦幫助了就必須幫到底,有時候出於好心幫助並不一定會得到別人感謝。

3.在日本,他們都很重視傳統,很重視傳統禮節。其中他們名字就是他們最寶貴東西,每個人都要保衛自己名字。千尋作爲小孩子就是不清楚這個事情,於是他被湯婆婆奪去了她名字中另外三個字,只剩下一個字:千。如果被奪去了真名,就不曉得回家路。所以,保護自己名字和傳統就像保護自己一樣。

4.本影片倡導主要還是善良待人接物方式。小千因爲她本身善良,她先後得到了白先生,炭爐爺爺,煤炭精靈和小玲幫助。她出於善良給雨中無麪人留了一扇開着門,後來她得到了無麪人喜愛和幫助。她在洗澡場不怕髒不怕累地工作,並且全心全意地服務了最髒客人,那個客人就是頂頂大名河神,河神最後也給了兩顆藥丸小千但小千最後都把它們用來救人了。 “浴室上下同心,其利斷金”,這無疑也反映了日本人團結精神,處處也反映了他們對客人尊敬。日本人就是一個最敬業民族。

5.當然本影片還有很多看點:水上火車,傳統電梯,傳統木屋,美麗湖景。

《千與千尋》觀後感2

“獨在異鄉爲異客”。

十八歲第一次長久地離開家鄉,而今已經二十多年了,回頭算來已走過了一個又一個異鄉。廣州,承德,西撒哈拉,深圳,馬裏,尼日利亞……

異鄉,家鄉。家鄉又是什麼呢?

我出生在河北省中部的一個城市,地圖上的那個圓圈和旁邊的那個名字就是我的家鄉嗎?GoogleEarth上從天空中俯視的那棟居民樓的樓頂就是我的家鄉嗎?

家鄉是鄉人,是鄉音,是鄉景。

賀知章回鄉後還能見到兒時的玩伴,雖然相見不相識,但只需幾句鄉談,仍是那兩個已老的玩童。

王維在思念的除了親人,還有那山、那人、那茱萸……那鄉景,那如詩的畫卷。

我生長在城市裏一個“國家事業單位”的家屬院,叔叔、大爺、大媽、阿姨們有的不在了,有的搬走了,還健在的也已老去,偶爾見面也只有一句簡單地稱呼問候。

兒時的夥伴們更是不知何處,從小學到高三的同學們也是如此,還有聯繫的也只是手機裏的一個號碼。

我的城市也有家鄉話,發音不好聽,很“土”,兒時我從未在意的家鄉話,離家後忽然發現我居然不會講,可那又有什麼關係,只要外語講得好,誰還在意你會不會鄉談。

我的家曾是那“高大”的青磚平房,當年爲了掏麻雀的窩我們上了無數次。當年爲了滿足自己的童趣,我們一次次毀過麻雀的家,但我們和麻雀仍在一個屋檐下。現在那屋檐不在了,連地都賣給了開發商,蓋上了高樓,人家卻變成了鴿子籠,籠中的我真想問問麻雀,你們如今在何處安家,這鋼筋水泥的叢林裏,找個縫隙卻並不容易。

兒時院子裏參天的大槐樹已經所剩無幾了,還聽“單位”的人講,剩下的這幾棵要砍快砍,沒準兒哪天被市裏保護起來就不讓砍了。原來現在不光人在城市裏活着艱難,做棵樹活着比人還難。

大院圍牆外的那曾經的綠油油的麥田已經被鋪上了瀝青、水泥……綠樹、紅房、炊煙的村莊已變成了“城中村”,一種被整治的對象。

清晨上學路上的紅彤彤的朝陽,如今被掩在高樓大廈的後面,還要透過層層的煙靄,看着總不象三十年前的模樣,就好象……就好象兒時的朝陽是少女的臉,現在卻是老去的容顏。

我的鄉愁兒子一定不會理解,因爲我的異就是他的鄉,他生長的地方。只不知,再過三十年,他的鄉愁會是個什麼樣子,我的家鄉,他的家鄉又會變成個什麼模樣。家鄉異鄉總是變幻,不變的是永遠的鄉愁。

《千與千尋》觀後感3

暑假我和好朋友們一起重溫了宮崎駿爺爺的電影《千與千尋》。這個故事講述了女孩子千尋和爸爸媽媽誤入神境,爸爸媽媽因爲貪吃被變成了豬,千尋經歷重重困難,拯救爸爸媽媽的故事。這個故事讓我受益匪淺!

世界那麼大,有幾個小孩能像千尋那樣,不畏懼困難,勇往直前,拯救自己的父母?她這種勇敢的精神是可貴的,他這種對父母孝敬的心也是可貴的。

千尋爲了拯救自己的爸爸媽媽,費勁了心力,一路上,她遇上了善解人意的鍋爐爺爺,又遇上了性格豪爽的小玲姐姐,還遇到了澡堂的主人湯婆婆,湯婆婆把千尋的名字變成了小千,從此,千尋就忘了她叫千尋,她只記得自己叫小千。與此同時,她善良的心靈也感動到了一直在暗中幫助他的無臉男和白龍,無臉男是一個沒有臉的人,他之所以被小千感動到,是因爲,在一個下着雨的夜晚,管理的人都沒有注意到無臉男,他一個人在窗戶外面默默的站着,只有小千好心的把門開啟,把無臉男邀請了進來。而小千喜歡的白龍,他原名叫琥鉑川,是湯婆婆的手下,他在千尋遇到困難的時候幫助千尋,也一直在幫千尋拯救她的父母。可好景不長,千尋正覺得自己已經習慣在這兒了的時候,白龍卻因爲偷了湯婆婆的姐姐錢婆婆的印章而身患重病,正當湯婆婆想除掉白龍時,千尋從別人那裏打聽到了湯婆婆還有一個雙胞胎姐姐錢婆婆,聽說只要把印章還給錢婆婆前婆婆也許就可以讓白龍好起來,此時的白龍躺在鍋爐爺爺那裏,此時的千尋正在前往錢婆婆家,在鍋爐爺爺和小玲的幫助下,千尋終於到了錢婆婆家。經過千尋的一番努力後,錢婆婆不僅原諒了白龍,他還被千尋這個善良的孩子感動了,她立馬召喚白龍來把千尋接了回去。

在回去的路上,千尋對白龍說:“我想起來了我的真實名字叫千尋,當年我掉到了河裏是因爲我要撿一隻我丟失的鞋後來也不知道是誰救了我,但我知道那條河叫琥珀川。”白龍終於恢復了記憶,他高興得對千尋說我記起來我的名字了,我的名字是琥珀川!他們回到了澡堂,湯婆婆也無可奈何,最後給了千尋一次拯救他爸爸媽媽的機會,在千尋的努力下,他的媽媽爸爸被解救出來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不要貪婪,我們要像小千那樣,不畏懼困難,勇往直前!

《千與千尋》觀後感4

宮崎駿真是天縱奇才。我有時候突發奇想,心想,如果人類研製出第一批延長壽命的藥,應該先發給老爺子。這是一種非常政治不正確的想法,但是如果沒有宮崎駿,多少人將會失去了夢啊。

不知道吉卜力缺不缺打雜掃地的,我看完第一部老爺子的電影千與千尋,就想要棄暗投明,放下筆,跑去給老爺子打零工……哪怕只是掃掃地也好。這太神奇了,我始終沒有辦法想明白,這種奇蹟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它是一個可以真正進入的世界,如此豐富,又如此完美,時時都在流動,在電影結束之後也沒有消退,而是在每一個觀衆身上延展,並且藉此獲得新的生命。真的會有這樣的東西嗎?至少:宮崎駿的世界被創造出來的那一霎那,就拒絕了所有其他的表達方式,變得不可複製,沒有辦法做成漫畫、小說、有聲書或者別的種類。在電影之後,任何的形式都是狗尾續貂。

宮崎駿的作品其實是有跡可循的。老爺子長久鍾情於一些特定事物:天空、樹林、浮世繪、歐美元素,還有飛行。這些詞可以說是他所有作品的核心。在千與千尋裏,這些元素被運用到了極致,白天看似廢棄的小鎮,霓虹燈,湯屋,稀奇古怪的神明,天空、大海……與其說是換湯不換藥,不如說是用這些藥配置出了各種各樣的藥水,有或解憂或療愈的功效。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一個世界,這世界既質樸又怪誕,既朋克又溫柔,還有一些日本特有的輕薄而詭譎的氣息。可以說這是“文質彬彬”的字面意思的最好例子;單單想到有這樣一個世界,就讓人感到快樂。

宮崎駿對於人類的態度很有意思。在這個世界中,現實是被拒絕的。現實最重要的構成成分,是“平庸”;然而宮崎駿完全摒棄了它,在宮崎駿次元裏面,沒有平庸,人們要麼非常美好,要麼令人憎惡,要麼在兩者之間取得一個微妙的平衡。享受這個世界的人不被允許進入:宮崎駿的世界,屬於孩子和老人,還有草木生靈。這是一種溫和而冰涼的拒絕,像雲朵那樣,看上去軟乎乎的,手摸進去才發現是細小的冰晶。正是因爲這是完全不屬於庸者的世界,我們這些平庸可恨的人才能夠在其中尋找到慰藉……宮崎駿不太喜歡人類,希望地球上人類儘快滅絕,動植物瘋長,他卻爲無數人類提供了安慰:一個永無鄉。多奇妙啊。

《千與千尋》觀後感5

沒有花哨的動畫技術,也沒有複雜的人物情節,它講述了一個類似於西方童話中《綠野仙蹤》的故事:千尋和父母誤入一個異常詭異的古鎮,父母變異爲豬,處在被宰殺的危險境地,在湯婆婆的徒弟小白,鍋爐爺爺和小玲姐姐的幫助及自己的不懈努力之下,終於一家人團聚。即便如此,但作者的感情處理得很細膩,所以很感人,即使是在八萬神仙鬼怪登場的幽冥之地,也往往能感受到日本民俗中的世態人情之美。這也是本片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人不能不勞而獲,也不能沉迷於享樂之中。如同千尋的父母因貪圖美食而一發不可收拾,最終落到變成豬的悲慘境地。又如湯婆婆的寶貝兒子,整天只知道吃喝玩樂而面對錢婆婆的法術卻手足無措,變成一隻碩鼠,行動也要靠一隻蟲子來帶。相對於他們,善良勇敢的千尋卻在這樣一個世界,透過自我努力抓住機遇首先感動了鍋爐爺爺找到了工作,後又爲河神洗淨身子得到了一粒藥丸,而這一粒藥丸也救了很多人。

千尋的父母在現實社會中就是那種貪圖享樂而不顧他人的自私的人,我想即便千尋將他們救回來也改變不了他們的本性,看完本片的同時也爲千尋感到些許的心寒。而“無麪人”則代表了社會中的另一羣人,孤獨,寂寞,面對很多人的奉承,虛榮心膨脹,貪婪美食,最後體積越來越大。千尋,這個10歲的小女孩,只是社會中的少部分人,他們憑着他們一顆善良真誠的心拯救了很多像“無麪人”、千尋父母這樣的人。

最終千尋是找回了家,而他回了家要歸功於她時時刻刻都記得自己是誰,有明確的目標。“千尋”是她的名字,而名字只是一個代號,最重要的是能夠認清真實的自己,不要向白龍那樣迷失了自我,搞到後來自己傷痕累累,所幸他還是在千尋的幫助下找回了自己。所以,只有認清自己才能獲得成功。

除了講述人生的道理,作者還不忘提醒觀衆們環保問題,和《百變狸貓》通篇談環保不同,《千》借河神來洗澡卻洗出了一堆垃圾來提醒觀衆們關注環保問題,實在是用心良苦!

作爲一部帶有神祕色彩的動畫,在令人感動的同時給人們無限的思考,蘊含着很多的人生道理,絕對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好電影!

《千與千尋》觀後感6

這是高考後第一次寫日記。

放假以來開始做的以前不會去做的事情就是尋找以前的記憶,譬如騎單車滑冰等等。十年前的記憶早已模糊,小學最快樂的時光就是中午吃完飯後,在階梯教室裏,大家一起看動畫片。對千尋的一點記憶停留在“腐爛神”和“豬”以及肥胖的大嬰兒,再看了一遍發現我把喜歡的白龍和無臉男完全忘記了。

對於社會背景以及時代背景我並不是很瞭解,對此的感悟也僅僅停留在湯屋主人和小工的利慾薰心罷了。湯屋的人認爲人類貪婪愚蠢又懶惰,他們懲罰千尋的父母,並不是因爲他們先吃了食物這一不太符合道德的做法,而是因爲千尋父母吃掉了客人的食物觸及了他們的利益。把勤勉當作口號寫在牆上,然而面對金子的時候卻又瘋狂而不知疲倦地搶奪。他們是抱着湯婆婆不知道的心態,而早早起牀不顧一切的。而且他們並沒有叫千尋起牀去招待無臉男,由此細節可知他們的私心。然而小工們最後迫於淫威還是把金子都交給了湯婆婆,其實湯婆婆利用了勤勉這一美好品質去鞭策她的下屬們爲她多賺錢,正所謂伏爾泰所言的“手持聖騎,滿面紅光,走向罪惡”。這雖稱不上罪惡,但與日膨脹的自私終會發展爲無可救藥的人性喪失。小工可憐又可悲,他們也是在夾縫中生存,然而他們的貪婪是與生俱來,或是受了湯婆婆及環境的影響,就不得而知了。

白龍一出場,他的脫俗幹練的形象令人眼前一亮。他的身世在此不予多加討論,我所關注的是他的氣質形象。他擁有十二歲的少年外表,一襲白衣,眼神充滿了敵意與防備,這就是我一直以來崇尚的反差萌啊!(淡定)我一開始並不喜歡千尋,因爲看到無能的主角有種憤怒感,就像看到自己國家的運動員被別人切成菜的感覺。然而白龍一出場就給予了千尋高效有利的保護,這個設定值得肯定。我認爲他和千尋之間並沒有所謂愛情,說成是友情也可以解釋得通,那麼我們大膽假設白龍是個女孩子,這一切也順理成章。千尋先是報恩,感激,後留戀捨不得朋友,也會有想要回頭的衝動。然而這並不是重點。

無臉男是我最喜歡的`一個角色,或許是感同身受?覺得千尋對他太過殘忍,連道別也沒有。不過我想,對於已成定局的遺憾,不要留戀的往前走是最好的。

關於這個主題曲,我最心水陶笛版本。

《千與千尋》觀後感7

沒有花哨的動畫技術,也沒有複雜的人物情節,它講述了一個類似於西方童話中《綠野仙蹤》的故事:千尋和父母誤入一個異常詭異的古鎮,父母變異爲豬,處在被宰殺的危險境地,在湯婆婆的徒弟小白,鍋爐爺爺和小玲姐姐的幫助及自己的不懈努力之下,終於一家人團聚。即便如此,但作者的感情處理得很細膩,所以很感人,即使是在八萬神仙鬼怪登場的幽冥之地,也往往能感受到日本民俗中的世態人情之美。這也是本片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人不能不勞而獲,也不能沉迷於享樂之中。如同千尋的父母因貪圖美食而一發不可收拾,最終落到變成豬的悲慘境地。又如湯婆婆的寶貝兒子,整天只知道吃喝玩樂而面對錢婆婆的法術卻手足無措,變成一隻碩鼠,行動也要靠一隻蟲子來帶。相對於他們,善良勇敢的千尋卻在這樣一個世界,透過自我努力抓住機遇首先感動了鍋爐爺爺找到了工作,後又爲河神洗淨身子得到了一粒藥丸,而這一粒藥丸也救了許多人。

千尋的父母在現實社會中就是那種貪圖享樂而不顧他人的自私的人,我想即便千尋將他們救回來也改變不了他們的本性,看完本片的同時也爲千尋感到些許的心寒。而“無麪人”則代表了社會中的另一羣人,孤獨,寂寞,面對許多人的奉承,虛榮心膨脹,貪婪美食,最後體積越來越大。千尋,這個10歲的小女孩,只是社會中的少部分人,他們憑着他們一顆善良真誠的心拯救了許多像“無麪人”、千尋父母這樣的人。

最終千尋是找回了家,而他回了家要歸功於她時時刻刻都記得自己是誰,有明確的目標。“千尋”是她的名字,而名字只是一個代號,最重要的是能夠認清真實的自己,不要向白龍那樣迷失了自我,搞到後來自己傷痕累累,所幸他還是在千尋的幫助下找回了自己。所以,只有認清自己才能獲得成功。

除了講述人生的道理,作者還不忘提醒觀衆們環保問題,和《百變狸貓》通篇談環保不同,《千》借河神來洗澡卻洗出了一堆垃圾來提醒觀衆們關注環保問題,實在是用心良苦!

作爲一部帶有神祕色彩的動畫,在令人感動的同時給人們無限的思考,蘊含着許多的人生道理,絕對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好電影!

《千與千尋》觀後感8

宮崎駿爺爺的動漫,是我們一代人的記憶,也是時代的見證。01年一部經典之作《千與千尋》上映,19年再次上映。一部獲得奧斯卡獎項的電影,時隔18年,兩次進入電影院,這便是它的魅力。

沒有人可以真正看懂《千與千尋》,不同年齡的我們可能對於它有着不同的解讀,在我年幼時也許只是被其中可愛的畫風所吸引,而多年以後我寫這一篇影評的時候,又像是在解讀一本深奧的小說。每一次觀看都會發現新的不同,它更像是獻給長大後的孩子們看的。

01

不要吃太多,會變成豬的

千尋的經歷像是一個孩子的漸漸長大,自我迷失丶自我尋找丶自我成長。一個膽小愛哭的小姑娘,不知道對幫助他的鍋爐爺爺說謝謝,不懂得對湯婆婆講禮儀。而隨着在湯屋的經歷,她變得勇敢堅強。是什麼改變了她?或許是白龍的善良,是小玲對她的照顧,是湯屋的種種碰壁。

其實,是那個所謂的虛幻世界的愛。

02

我的金子,只給小千

無臉男,大家都印象深刻的一個人物。可是,你看穿他面具下的孤獨了嗎?在去湯屋的路上,無人理睬他,而只有千尋看了他一眼。第二次見到他的時候,千尋向他點頭致意,也許就是這輕輕的點頭,溫暖了無臉男的心。小千給河神洗澡時缺少了藥浴的牌子,無臉男便拿出一大堆,被拒絕後的失望和默許展現在他沒有表情的臉上。後來他發現湯屋的人們都喜歡金子,於是他變出一堆金子給小千,又被拒絕了。拒絕使得無臉男的慾望愈發變大,他開始不停地吃不停地吃,錢買來的朋友,帶不走他內心的寂寞和孤單,不受關注不受理睬,他的心中藏有許多孤獨。最後千尋讓無臉男吃下河神送的藥丸,而這個藥丸就是善良。他將所有的慾望全部吐了出來。

慾望在善良面前一文不值。

03

這就是愛的力量,你不懂嗎?

湯婆婆是官僚階級,錢婆婆卻與她相反,這便是那個時代兩種人的寫照。鍋爐爺爺卻更像是受壓迫的勞動人民,每天奔赴在自己的崗位。小玲是那個時代向上的年輕人,每日工作卻心繫外面的世界,對未知充滿憧憬。他們都是有教育意義的人物,甚至於其中的巨嬰,都展現出一個被溫室寵壞的人是多麼害怕外面的世界。

千與千尋,我們羨慕千尋的旅行,我們也在自己渺小的道路上自我尋找,經過孤獨,經過悲傷,經過希望,找回曾經的自己,我們啊,都是人生路上的旅人。

《千與千尋》觀後感9

沒有花哨的動畫技術,也沒有複雜的人物情節,它講述了一個類似於西方童話中《綠野仙蹤》的故事:千尋和父母誤入一個異常詭異的古鎮,父母變異爲豬,處在被宰殺的危險境地,在湯婆婆的徒弟小白,鍋爐爺爺和小玲姐姐的幫忙及自我的不懈努力之下,最終一家人團聚。即便如此,但作者的感情處理得很細膩,所以很感人,即使是在八萬神仙鬼怪登場的幽冥之地,也往往能感受到日本民俗中的世態人情之美。這也是本片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人不能不勞而獲,也不能沉迷於享樂之中。如同千尋的父母因貪圖美食而一發不可收拾,最終落到變成豬的悲慘境地。又如湯婆婆的寶貝兒子,整天只明白吃喝玩樂而應對錢婆婆的法術卻手足無措,變成一隻碩鼠,行動也要靠一隻蟲子來帶。相對於他們,善良勇敢的千尋卻在這樣一個世界,經過自我努力抓住機遇首先感動了鍋爐爺爺找到了工作,後又爲河神洗淨身子得到了一粒藥丸,而這一粒藥丸也救了許多人。

千尋的父母在現實社會中就是那種貪圖享樂而不顧他人的自私的人,我想即便千尋將他們救回來也改變不了他們的本性,看完本片的同時也爲千尋感到些許的心寒。而“無麪人”則代表了社會中的另一羣人,孤獨,寂寞,應對許多人的奉承,虛榮心膨脹,貪婪美食,最終體積越來越大。千尋,這個10歲的小女孩,只是社會中的少部分人,他們憑着他們一顆善良真誠的心拯救了許多像“無麪人”、千尋父母這樣的人。

最終千尋是找回了家,而他回了家要歸功於她時時刻刻都記得自我是誰,有明確的目標。“千尋”是她的名字,而名字只是一個代號,最重要的是能夠認清真實的自我,不要向白龍那樣迷失了自我,搞到之後自我傷痕累累,所幸他還是在千尋的幫忙下找回了自我。所以,僅有認清自我才能獲得成功。

除了講述人生的道理,作者還不忘提醒觀衆們環保問題,和《百變狸貓》通篇談環保不一樣,《千》借河神來洗澡卻洗出了一堆垃圾來提醒觀衆們關注環保問題,實在是用心良苦!

作爲一部帶有神祕色彩的動畫,在令人感動的同時給人們無限的思考,蘊含着許多的人生道理,絕對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好電影!

《千與千尋》觀後感10

今天才看了《千與千尋》。

我對日本動漫其實一直有着一種頗爲矛盾的情感。一方面我佩服它們龐大、完整、引人入勝的世界觀和精良的製作,可是另一方面我又始終爲它們“虛假”的身份(和電影相比)而覺得它inferior。

所以雖然我喜歡柯南,可是對於其他很著名的動漫(如火影忍者,還有這部作品)卻根本沒有什麼瞭解。

不過看完這部電影,我還是覺得有很多思考。

電影的時間和空間跨度都不大,可是在兩個小時裏面展現給觀衆的另一個世界的景象卻是很龐大的。雖然那個世界的面積好像不大,故事主要也發生在湯屋,可是裏面發生的事卻是很多。

一開始,千尋一家的形象就是普通平凡的一家人。特別是千尋,宮崎駿特別設定的平凡的外表讓她在一開始沒有得到哦很瘋狂的喜愛。可是在看她的奇幻經歷的時候,我越來越爲這個可愛的女孩而心動。當她一個人來到一個全新的世界,當她面對許多態度惡劣的人、許多繁重的工作的時候,我總是會時不時地憐惜她。這是我喜歡千尋這個角色的地方。

其實故事很簡單,充滿了日本動漫常見的幻想。雖然有兩個小時,可是這完全可以總結爲“千尋的一次奇幻探險”之類的。看了百度百科的介紹,說道這部電影一如既往地有着很深刻的涵義,例如湯屋象徵黑暗混濁的現實世界、湯婆婆是無奈的惡人的代表,等等。我其實也感受到影片的深意。只是我覺得沒必要像做語文閱讀題那樣深究分析。我感受到的深意,其實更多的應該說是一種感動。人與自然的美,例如千尋與白龍經常在森林草原的場景;人與人的愛,例如千尋與小玲。這種感動,很多時候我都不能用言語去表達。也許,要等你看電影的時候纔會得到同樣的感動。

其他方面的話,我實在不怎麼覺得青蛙蟾蜍的形象有什麼可愛。醜陋的女人也是一大把的(不過這應該是爲了反襯千尋)。這部電影是日本票房歷史冠軍,300億日元……果然厲害。如果有人比我還晚,到現在還沒看過的話,推薦看一下。

後記:想起我以前最喜歡的一部動漫,可是我不記得名字了……

《千與千尋》觀後感11

昨天,我和姐姐一起看了千與千尋,這是一部由日本作家宮崎駿想象一部電影,也是一部榮獲奧斯卡動畫長片獎電影。

千尋睜開眼,眼神裏充滿着失落,她懷念着以前班級、以前同學,手上還捧着臨別時同學送她鮮花。

他們開着車,人生地不熟,走錯路是正常。只是他們都沒有想到,他們會誤闖鬼怪神靈休息世界。他們穿過那條神祕隧道之後,看見是一片藍天,蔥鬱草地還有涼爽風,仙境一般地方。

這似乎已經是現在社會裏少有風景了。奇怪是空無一人小鎮街道上,兩旁是香噴噴食物。千尋母親和父親按捺不住食物誘惑,根本不在乎食物主人不在這裏,拿着食物就吃。千尋無法阻止父母舉動,這裏令她不安,她只好在空曠小街裏走着,遊蕩着。

千尋跑來跑去,不知所措,千尋撞到了一個人,他名字叫白龍。白龍讓千尋趕快離開,因爲夜幕降臨,許多神靈會來到這裏,千尋找到了爸爸媽媽,可是眼前這一幕讓千尋覺得不可思議,她父母竟然變成豬了,千尋又跑回去找白龍,恰巧碰上白龍,可是千尋手變成透明瞭,白龍把一個丸子給千尋吃,吃了以後,她不會變成豬,也不會變透明。

當湯婆婆爪牙,湯婆婆烏鴉僕人在天空盤旋着要抓千尋時候,白龍卻帶着千尋躲過了,但他不得不離開時候,千尋卻依賴地拉着他,白龍對她說,想要在這裏生存下去,你只有一個人走下去。而在這裏不工作,就會被湯婆婆變成動物。

千尋很害怕,不想變成動物,但是卻更想救她父母。

於是,她沿着白龍給她指引路,找到了鍋爐爺爺,拜託他給自己一份工作。鍋爐爺爺卻拒絕了,他說自己人手已經足夠了,而且想要工作也必須去湯婆婆那裏簽約。不過,當送飯來小玲看到千尋時候,他卻說這是自己外孫女。當離開鍋爐爺爺時候,小玲指責千尋鍋爐爺爺幫了你,可你居然連句謝謝都沒有說,可以看出,無論是鍋爐爺爺還是小玲,他們都擁有一顆善良心。

湯婆婆和千尋簽了約,千尋非常高興,但是湯婆婆覺得荻野千尋名字難聽,便奪走名字,取名爲小千,而白龍告訴千尋:“不能忘記自己名字,不然就難以回到原來世界,救不出爸爸媽媽。”

最後經歷了重重危機,千尋終於幫助白龍找到了自己名字,賑早見琥珀川,千尋也終於回到了自己世界,與父母團聚。

看了這部電影,我收穫了許多知識,千尋爲救自己父母,不畏艱險,克服重重困難,運用自己聰明才智,救出自己父母,回到原來世界。這種勇敢、自信、睿智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千與千尋》觀後感12

沒有花哨的動畫技術,也沒有複雜的人物情節,它講述了一個類似於西方童話中《綠野仙蹤》的故事:千尋和父母誤入一個異常詭異的古鎮,父母變異爲豬,處在被宰殺的危險境地,在湯婆婆的徒弟小白,鍋爐爺爺和小玲姐姐的幫忙及自己的不懈努力之下,最後一家人團聚。即便如此,但作者的感情處理得很細膩,所以很感人,即使是在八萬神仙鬼怪登場的幽冥之地,也往往能感受到日本民俗中的世態人情之美。這也是本片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人不能不勞而獲,也不能沉迷於享樂之中。如同千尋的父母因貪圖美食而一發不可收拾,最終落到變成豬的悲慘境地。又如湯婆婆的寶貝兒子,整天只明白吃喝玩樂而應對錢婆婆的法術卻手足無措,變成一隻碩鼠,行動也要靠一隻蟲子來帶。相對於他們,善良勇敢的千尋卻在這樣一個世界,透過自我努力抓住機遇首先感動了鍋爐爺爺找到了工作,後又爲河神洗淨身子得到了一粒藥丸,而這一粒藥丸也救了許多人。

千尋的父母在現實社會中就是那種貪圖享樂而不顧他人的自私的人,我想即便千尋將他們救回來也改變不了他們的本性,看完本片的同時也爲千尋感到些許的心寒。而“無麪人”則代表了社會中的另一羣人,孤獨,寂寞,應對許多人的奉承,虛榮心膨脹,貪婪美食,最後體積越來越大。千尋,這個10歲的小女孩,只是社會中的少部分人,他們憑着他們一顆善良真誠的心拯救了許多像“無麪人”、千尋父母這樣的人。

最終千尋是找回了家,而他回了家要歸功於她時時刻刻都記得自己是誰,有明確的目標。“千尋”是她的名字,而名字只是一個代號,最重要的是能夠認清真實的自己,不要向白龍那樣迷失了自我,搞到之後自己傷痕累累,所幸他還是在千尋的幫忙下找回了自己。所以,只有認清自己才能獲得成功。

除了講述人生的道理,作者還不忘提醒觀衆們環保問題,和《百變狸貓》通篇談環保不同,《千》借河神來洗澡卻洗出了一堆垃圾來提醒觀衆們關注環保問題,實在是用心良苦!

作爲一部帶有神祕色彩的動畫,在令人感動的同時給人們無限的思考,蘊含着許多的人生道理,絕對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好電影!

《千與千尋》觀後感13

因爲聽了久石讓先生的音樂,喜歡上了一首曲子,發給朋友連結,對方說起來這是千與千尋的裏面的曲子,說是一部很好看的動漫電影,我立馬翻出來仔細認真的看了下來。觀看後有一些感想,想寫下來。

至純之心。人應該做個至純之人,不可有貪慾,再退一步至少要控制貪慾。千尋父母因爲貪食,而在商家不在的情況下誤食食物,變成了豬受到了懲罰。現實中,也會有各種誘惑,這些誘惑比單純的美食大多了,有金錢、美色、權力等等,往往也會被誘惑導致不純的行爲。而另一面,千尋在各種誘惑下,保持了一顆至純之心,最後獲得了成功,得到了重生返回現實世界。人不能有一絲僥倖心理,誤以爲一個小錯誤可以矇混過關,能逃脫惡果的降臨。即使讓你今天逃了一次,只會更加加深心中的僥倖心理,最終釀成一個更大的惡果。所以,保持一顆至純之心,一顆純粹的心,讓純粹引領自己,而不是慾望。

信念之心。人必須得有信念,並且用信念堅持下去,哪怕受到阻撓,也要想辦法去解決,而不是躲避去獲得心靈上的庇護,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心靈只有得到錘鍊才能強大起來。若是能守着信念,忍着痛苦做下去特困難和別人做不了的事,那麼你就是成功的王者,歷練後就成了強者,別人也會刮目相看。要想不被別人忽略,就得自己強大,而不是抱怨別人。湯婆婆對千尋留下工作的各種阻撓和陰謀,在千尋堅定信念的情況下沒有得逞,反而千尋獲得了留下來工作的機會。並且在巨大惡臭的河神來臨下,別人由於受不了惡臭,都避而遠之,只有千尋忍着難受迎難而上,最終完成了給河神洗澡的任務,並且獲得了河神的賜予——河神丸,後來將河神丸分別給予白龍和無臉男食用,解救了他們。困難都是直接來臨的,不要驚慌失措,讓衝動代替了理智,守住信念一步步解決方爲正道。佛度自度者,守住信念、努力認真的人,能獲得自己內心的寧靜,也會受到別人的關注、關愛和幫助。千尋就是在自己的努力認真下,才受到了鍋爐爺爺、白龍、小玲、錢婆婆的幫助,最終回到了世界。

感恩之心。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有困難、有磨練、有開心、有成功;有愛、有恨、有理解、有誤解,都要懷一顆感恩之心去面對、去擁抱,而不是隻想着好處而排除壞處。千尋懷着感恩的心,去面對了困難和幫助,尋得了最後的勝利;並且在獲得了大家的幫助下積極幫助守護別人。如無感恩心,來世有何用。感謝一切,造就了現在的自己。

最後總結一句話:生活啊,真是好安排,要好好珍惜她哦!

《千與千尋》觀後感14

我最喜歡的漫畫家就是宮崎駿大師,他的作品不僅有唯美的畫風,更有豐富的內涵,今天,我再三請求,纔看完了《千與千尋》。

這部電影講了一個叫荻野千尋的女孩誤打誤撞和父母進了一個靈異小鎮——湯屋,父母又因誤食小鎮食物而變成豬,千尋遇到了白龍,白龍在快要露餡兒時護住千尋,使千尋有機會找到湯婆婆,併成爲她的手下,還有了個新名字——小千。可有一天,白龍受傷了,千尋爲了白龍去到了湯婆婆的姐姐錢婆婆那裏,在這次驚心動魄的歷險中,白龍找回了自己的名字。回去時,千尋憑自己的直覺,說出了裏面沒有她的爸爸媽媽,透過了考覈,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我們先來看一下標題吧——《千與千尋》,千,是指去湯婆婆那裏的聰明伶俐小千;千尋,是指原來那膽小怕事的荻野千尋。她們本是同一人,可爲什麼兩者皆然不一樣呢?千尋開始看見爸爸媽媽變成豬,一味地逃避,腦子裏亂成一鍋粥,被突如其來的恐懼衝昏了頭腦。去了湯婆婆那裏的小千,知道了只能靠自己,冷靜下來思考,做事變得一絲不苟,面對像腐爛神一樣的河神,她絲毫沒有怠慢;無臉男給她金子時,她拒絕了好意;爲了代白龍向錢婆婆道歉,她義無反顧,不論前方多麼危險!是什麼改變了她?

因爲在這陌生的世界裏不是人人都遷就她。幫助她的第一個人就是白龍了,是他給了她信心,讓她一次一次化險爲夷,面對無臉男的惹事讓她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這告訴我們的道理,一生受用,讓我今天受益匪淺,能看到這麼精彩的動漫,幸虧沒錯過啊!

這部漫畫更讓我知道了愛和付出的偉大。假如說愛可以讓一個人更加強大,那付出就像陽光和雨水一樣,澆灌一片又一片的心田。是白龍的關懷付出千尋勇氣幫他去想湯婆婆道歉,白龍還讓湯屋的其他人對千尋有了新認識,融入這個集體。雖然只有兩個小時,但言簡意賅;雖然樸實,但意味深長。

《千與千尋》與其它動漫有所不一樣,它雖然是二次元,卻折射出了三次元的影子,雖然三次元的世界不盡人意,但二次元卻給了我意想不到的溫暖。

《千與千尋》觀後感15

不是很愛看動漫,覺得太過孩子氣,是稚氣尚存的孩子喜歡的。《千與千尋》,給我一種全新的感受,好電影不一定是真人上演的節目,動漫也可以一樣動人。

《千與千尋》,一個開始於意外的故事。忘記名字的孩子,永遠也無法破除魔咒,做回自己。名字,不僅僅是一種符號,也是一個人的靈魂所在,一輩子相隨,再沒有靈性的東西,也該多少有些靈魂。忘了名字,或許是另外的一種超脫,超然於塵世,而又多少人能做到這點。人生於世,既然無法脫離於這滾滾紅塵,花花世界,請別忘記最初的自己。丟失了自己,靈魂何處安附。

故事中,小白忘了自己,卻永遠記住了千尋的名字,忽然想起《kite·runner》中,“爲你千千萬萬遍”這句震顫人心的話。如果說小白爲千尋所做的一切是處於愛情的力量,那麼千尋爲小白甘願冒險到錢婆婆那,我想這是處於一種良善的本能。正是因爲千尋的良善,改變了魔鬼城堡中的一切,使之增添了一份人性的溫暖。這不僅僅是愛情。

回味故事中的一切,沒有絕對的善惡,來到這個世界,或許是冥冥中一種命運的安排。如果全世界都只剩下美好,完滿,那人心的溫暖又該從何而來?湯婆婆,看似壞事做絕,讓人忘了自己,奴役與壓榨,但面對寶寶,也有着一種慈母之愛,依據規則將千尋一家放回人世。與善惡無關,這是命運賦予的道路。沒有外界的干擾,或許這也是一種極樂世界,另外一種不爲人知的世界,不一樣的世界觀念,除了生活其中的並非人類,這又與我們現世的世界有何區別。

故事的結局不算圓滿,小白承若將回到人世間,未來會發生什麼,誰也無法預測。還有小玲,嚮往着人世,厭惡了魔鬼世界(或許稱之爲另類世界更妥吧)的工作,她又是否能找回自己,在未來的某一天,和小白與千尋偶遇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誰又可知?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至始至終陪着走完,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告別”,說不盡故事的寓意,希望大家有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