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電影錢學森觀後感

學問君 人氣:2.42W

範文一

信仰是什麼?是每一個人萬萬不可缺少的東西,信仰是什麼?是每一個人心中永不可磨滅的信念!信仰是什麼?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的無聲的美麗。

電影錢學森觀後感

錢學森——兩彈元勳,1949年就開始定居在美國,那是那個年代中國人無可比擬和難以想象的幸福生活,明媚的陽光照射在寬敞巨大的花園,一幢華麗精緻的洋房,體面豪華的跑車,湛藍如碧的游泳池,待遇優厚的薪水,美國政府想盡了一切辦法阻止錢學森回國,但錢學森心中只有祖國,有着要爲國家奉獻的不可毀滅的信仰,這是影片《錢學森》帶給我們的最直接的思考!

可現在人的信仰在哪裏呢?

過去的信仰——堅貞,現在的信仰——毀滅。過去的每一箇中國人都很純真樸實。不必說見義勇爲好少年賴寧、黨的好乾部焦裕祿、雷鋒式的好戰士王傑,他們用自己寶貴的生命,見證了信仰的崇高!也不必說《今天我休息》中助人爲樂的好警察馬天民,愛崗敬業的首都售票員,勤勞善良的人們留下一個個美名,單單就是一個雷鋒就爲人們留下了一件又一件數不清的好事。見證了信仰就是關愛他人,服務社會。可現在呢?人們普遍心中只有自己,只有私心,只有利益!

過去的信仰——溫暖的陽光,現在的信仰——有毒的空氣。曾經人們心中崇高的信仰哪裏去了?社會物質文明的進步淡化了人們的勤勞樸實,另一面的邪惡天性慢慢不加顯示的顯露出來。信仰在哪裏?人們不由得慨嘆!從小至大信任危機無處不在,兒童的奶粉有三聚氰胺,人們食用的蔬菜都是用化肥農藥催生而成,注水雞鴨,假牛肉鴨血,有毒的豬肉,剛剛建好的房子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豆腐渣的工程,城市上空空氣污濁,樹木變成一個個樹樁孤獨的矗立着,黑心醫生坑病人,沒素質的老師將祖國的花朵變作生財有道的玩偶,保健品的鉛超標達幾百倍,腐化成風!

我想問:“像錢學森那樣崇高的信仰何在?”

過去的信仰——花兒一樣美好,現在的信仰——搖頭的丸裏的苦悶空虛。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樣一個公益廣告?一個小女孩將花盆中的白沙用勺子舀入芭比娃娃面前的小碟子中,開心地笑着,然後幾個大字——食品安全不是遊戲。然後是兩個小男孩堆着積木,一不小心沒有堆好,高高的積木瞬間倒坍了,然後幾個大字——工程安全也不是遊戲。最後是一些小孩玩者遙控汽車,按錯了按鈕,汽車側着躺在了地上,然後又是幾個大字——交通安全更不是遊戲。以往的社會很少會有這樣的事情?人民安分,心中信仰着爲人民服務、爲社會服務,現在呢?物慾橫流,利慾薰心,信仰被貪慾打敗了取而代之的是算計別人的心計,貪財的妄想,人們心中早已失去了那份淳樸的信仰,以自我利益爲中心,恐怕這些層出不窮的現象也就不足爲奇了吧?

信仰,那破滅的'美麗,會不會像鳳凰涅槃一樣獲得重生?還是會像繁花凋謝永遠消失呢?還記得同樣的一部影片《白守禮》至今沒有在全國各大院線上映,因爲它很難保證票房價值……

我想說:“迴歸吧,中國人的信仰!”“只有信仰能讓我們不斷創造和守護住屬於每一個人的幸福!”

範文二

作爲我國著名的“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錢學森教授的一生爲中國的航空和國防事業付出了畢生的精力,《錢學森》電影觀後感範文。然而爲什麼他要放棄美國那麼好的生活條件,毅然選擇回到國內,回到一個在外國人眼裏,被視作是一個農耕社會的新中國呢。正是因爲他擁有着一顆赤誠火熱的中國心。即使被美國人軟禁,即使已經失去了教授的職位和地位,即使有無數的美國間諜監視着他的私人生活,但他依然沒有向惡勢力低頭,依然堅持着自己回國的信念和執着。回國後,爲了黨中央毛主席周總理託付的重任,爲了新中國的國防事業和航天事業,爲了新中國億萬同胞的安全,他一直在堅持着科學研究。他放下了在美國時的一點點傲慢,堅持帶領所有人學習導彈技術。他放下了和家人團聚的時間,堅持在前線指導工作。爲我國的科研付出自己半生的心血和精力!他從不放棄每一次機會,也從不放棄每一個人。即便是失敗了,他都不會有任何的埋怨和指責。這也許就是他的偉大的另一面。

我想之所以原子彈能夠成功,衛星能夠發射。除了所有人的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擁有像錢學森教授一樣的那顆中國心。或許原子彈的威力是超級大的,但是無數個錢學森的能量是無限大。

看過《錢學森》之後,感到一股正氣凜然在胸,同時也問自己,如果我是錢,能否像他那樣爲了redChina放棄在美國優質的生活和研究條件,回來過清苦日子,並且在中國核領域一窮二白的情況下造出兩彈?尤其是後者,錢學森徒有進階的大腦,但是雙手被中國核背景缺乏的現狀束住,他在面對慘淡現實的時候,應該是何等的無力與無奈?就像影片中,他面對聽不懂他講課的中國技術人員,臉上顯出的表情是受到衝擊、是無比失望,不過,他沒有像對外國學生那樣,高傲地不予理睬,而是打起精神,重新再講一遍,對於錢學森的毅然回國和回國後的廢寢忘食,我感到一股強烈的愛國情懷和理想主義精神,以致走出電影院後,重新面對外面紛雜的世界,看到現代社會上最多的“謀衣食求利祿的自了漢”(梁漱溟語),也生出了無力與無奈,同時思考:現在這個時代還會不會出現如錢學森般擁有高尚情懷和強烈愛國責任感的奉獻者?

在和平與發展爲主題的當今,人們對國家的責任感漸微,或許只能在面臨重大災害後顯現出來;同時由於不再有“巢傾卵破”“脣亡齒寒”的情況出現,人們對自身的定位往往不再與國家命運相連。作爲青年人,我想:如果我們就向這樣的人生目標走下去,如果受過教育的年輕人不再向往報效國家或回饋社會,而是看到國家和社會的不足後不思改變或無力改變,反去崇敬外界更加發達的環境和美好的生活,爭先涌出國門,那麼我們的國家不僅是用資源爲外國培養半成品,而且也將會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我想,每個看過這個片子的年輕人都應該反思,自己是否抱着自私自利的想法在生活,儘管它可以用“每個人好國家就好”來大義化,另外還要思考是否可以把自身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融合,哪怕只是一點,但也是對我們成長的這片土地的一種回報和推動。

想到龍應臺的一句話:“孩子,你是否想過,你今天有自由和幸福,是因爲在你之前,有人抗議過、奮鬥過、爭取過、犧牲過。”如果我們意識到現在還算美好和安穩的生活是因前人的嘔心瀝血甚至捐軀爲國,也許我們就能少點自我,多點大我,爲這個國家做點不算驚天動地但也能推動改善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