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道士下山》觀後感

學問君 人氣:4.91K

 【篇一】

《道士下山》觀後感

由王寶強、郭富城等衆多明星參演的電影《道士下山》全國首映,在這部電影中王寶強飾演的何安是個小道士,下山之後歷經紅塵,領悟了“不擇手段是豪傑,不改初衷真英雄。衆星雲集的電影《道士下山》好不好看呢?看過《道士下山》的小夥伴們又是如何評論這部電影的?下面365經典網小編爲您介紹一下電影道士下山觀後感

轉眼,距離上一部現實題材的《搜尋》已經快三年啦,陳凱歌的第14部大電影《道士下山》就要上映了,好事多磨,因爲徐皓峯的小說,因爲這個玄機側露的預告片和海報,更加的平添了幾分期待,陳凱歌真的從來都不讓人失望,除了略有架空的《無極》,論世界觀的尺度和匠氣,他仍然是華語翹楚,屹立不搖,在普遍追求大衆快餐式娛樂的當下影壇,稱得是無出左右。

陳氏作品的大氣象是舉世公認的,而他的大氣象、大格局從何而來,一直是影迷們非常好奇的一件事,要知道凡是大才,都有其堅實的道德或信仰體系作爲其世界觀的理論支撐,無論古今中外都是如此,遠到諸子百家,近至金庸和古龍,行業內的胡金詮侯孝賢或徐克,沒有統一的世界觀,只能給客人訂製文化快餐,是沒法成名成家的。

而身爲第五代最大氣的代表,陳凱歌的世界觀也是相當宏大,其實中最早的《黃土地》《大閱兵》就有這種世界觀的儀式感,而到了《孩子王》《邊走邊唱》則更是帶有明顯的山水格局,那些在平常甚至荒涼的土地上,運用樹木、石塊、茅屋或日、月、風勢水勢,一生二,二生四,直至無窮的變數,形成強大的視覺氣場,頗帶有幾分道家色彩。

其實這樣運用畫面和故事形成氣場,在道家可能叫風水,大家以前是往往只聞其名不見其形,直到在盜墓小說《鬼吹》裏面,透過最後的搬山道人鷓鴣哨這個傳奇人物,算是有了比較詳細和通俗的普及。不管怎麼說,風水還略帶封建迷信的嫌疑,其實正確的風水學說不僅不是迷信,還是科學,山水有脈,皆在陰陽,有源有根,順勢而行,是自然界鐵一樣的規律,就像人的.生老病死一樣,都有不可撼動的規律。

自然有規律,文明更有規律,陳凱歌懂得風水,也就懂得了社會性和人性,因此,在《霸王別姬》《風月》,包括《梅蘭芳》《趙氏孤兒》,他的電影始終在探討一種人性的流轉,生存環境的開放性和關閉性,這其實和講究順勢和逆勢的《黃土地》《孩子王》都是同樣一個道理。

因爲懂得了陳氏的境界,《道士下山》也就好理解了,無論從一隻到三隻的大鵝,還是葫蘆,李雪健的仙風道骨,王寶強和範偉的脫俗一笑,林志玲的魅光一閃,也就顯得無比正宗和有趣了,很是契合徐皓峯先生的江湖道,在大氣象中融入幽默元素,形成不一樣的喜劇風格,期待值無形又加了幾分。

因爲有兩個特別大的世界觀,所以在觀看《道士下山》前,觀衆一定要去讀一遍小說,再溫習一下陳凱歌的電影,不然很難領略其中的妙處,畢竟,兩者都有着在簡單中孕育無限的變化,光怪陸離的世界往往只能意會,難以言傳。相形之下,筆者這一篇文章,簡直是一無是處狗屁不通啦。

【篇二】

故事的開場,王寶強發出智障般的笑聲。

這是他所扮演的何安下的開場,也是你我的開場,矇昧、愚頑卻本真。他智障般的笑容,是他的本性,貫穿着全戲始末,彷彿在暗示些什麼。

我們先跳出電影,迴歸海報。那時,何安下負笈站在兩道石壁之間,石壁的脈絡勾勒出葫蘆的模樣,透眼遙望,是山水,是飛禽,是錦繡紅塵,是花花世界。

神說,要有光。佛說,要開光。李雪健師父說,你滾蛋,道觀的糧食快被你吃光。

莫再吸飲山上的風露,且去食取人間的煙火。

他爲何安下開啓了第一扇門。

門外,就是葫蘆勾勒的世界,彷彿訇然中開的洞天福地。那裏不僅有山水紅塵,還有紅男綠女。葫裏有乾坤之大,洞中有日月之長,跨過山門,是另一個世界。站在天地間的,不僅是何安下,還是你我,是衆生。

何安下開始在凡塵打滾,如同每個初出茅廬的江湖小蝦米,他處處行事,恪守着自己最原始的準則,赤子般不諳世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大家看他,好像看一隻猴子,看一隻呆鵝。他也不忘迴應以智障的笑容。

萬物有靈皆可師。電影裏面,何安下有許多師父。

除了李雪健老道士,下山後第一個,是範偉飾演的崔道寧。

範偉擅長割雙眼皮及包皮,他掌管着女人的美貌和男人的尊嚴,彷彿掌管着衆生的皮相,哦對了,他還擅長與林志玲太太啪啪啪——沒錯,他教給何安下的,是男女之情,是情慾。他是一個半途而廢的修道者,爲了女人,敝屣榮華,浮雲道學,甚至丟掉了自己的生命。

他是一個戀戀塵世不可自拔的人,他牽引着何安下邁出了第一步,揭開了道士下山的序幕。

爲了範偉,何安下犯下殺業,在湖中,他面對着善心一度萌發的林志玲,掙扎後、決絕地回頭離去。

他看到了什麼,紅蓮如血花在水中炸開?他還看到了什麼,是金剛,是天王,還是佛陀?

然後,他遇到了如鬆師父。在原著裏,如鬆禪師的佛法精湛,如春風化雨、楊枝甘露,他讓何安下抄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消弭罪過。

善哉善哉,業障業障。

而電影中,王學圻的如鬆佛法莊嚴肅穆,他聲如洪鐘大呂,以鞭加何安下之身,那是佛門的獅子吼,是禪宗的棒喝。

何安下心已蒙塵,如鬆不能讓他陷溺,禪師說,明心才能見佛。正如明心見性,直指本心。

結束了嗎?還早。

塵緣非淺,苦海的磨練纔剛剛開始。前方等待小道士的,還遠不止如此。

緊接着,他遇到了李小龍……哦不,陳國坤扮演的趙心川,趙心川脫下衣服,後背肌肉走勢如蟒蛇虯結,他說那是太極的真意。從此小道士捲入了彭家掌權的太極門的紛爭,趙心川給他帶來的,是俗世恩怨。

他還遇到了龍太子本色出演的彭七子,七子牽引出小道士塵封的惡念,佛家所謂三種身體的罪過,殺、盜、淫,他都一一嚐遍。

此時,他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間太多誘惑,虛僞,似真似幻,他看遍繁華,開始迷惑彷徨。

他見識了崔道融的貪,彭乾吾的癡,趙笠人的嗔,人間三毒,八部天龍,到處都是冤孽,沉溺於欲壑的苦海,是你我,是芸芸衆生,這纔是十丈軟紅,是娑婆世界。

他要尋找一個答案,要尋求道的真諦。

所有的鋪陳,都只是爲了接下來的師父——郭富城所飾演的周西宇出場設伏。

周西宇並不能跟張震的查老闆分割開來。

陳凱歌將原著中的周西宇與“明柳生”的柳生冬景雜糅成郭富城的形象,他負責猿擊術“月煉”,而查老闆負責“日煉”,他們是陰陽的雙面——這並不是說性別,而是兩個人代表着兩種人生選擇。

查老闆曾經像何安下一樣,初出茅廬,懵懂矇昧,後來與周西宇練武結合,郭富城跟他說,你去娶妻生子,我去歸隱陋巷。

換個角度——你去食煙火,我去飲風露。

爲了證道,他們走向了兩條路。

你去入世,我去避世。

不錯,是“避”世,而不是“隱”世。

郭富城曾經對元華扮演的彭乾吾說,自己以前不可一世,以爲才華絕頂、繼承師門絕學分所應當,直到後來,才理解到了彭的用心之切。

周西宇不是不爭,他是刻意逃避,避開恩怨,避開仇恨,他以爲躲進小樓,便可以參悟大道,可是紅塵紛紛擾擾,心境未定,哪得餘閒讓他不染人間煙火、獨善其身?

他還是逃不脫門派紛爭,伏首於惡念叢生的彭七子,他問天,問自己,我錯了嗎?

他想見查老闆,他們兩個陰陽相基,哦不,陰陽相濟,他們不可分割。

可是如鬆禪師仍然是一記棒喝,他扔出水瓢,水瓢在地上打轉,他說,觸處即轉。

原著中,柳生冬景見到瓢轉,臨死口占一偈:心隨萬物轉,轉處實能幽。終於參透了唐代禪宗大師馬祖道一的“平常心”至理。

猿擊術道法自然,日煉爲陽,月煉爲陰,陽爲入世,陰爲避世,查老闆與周西宇陰陽相濟,纔是大道。證道之後,吾心安處,即是歸所,這時查老闆,也不過是一個符號而已,見即是不見,不見即是見。

查老闆最後也悟了,他成了何安下最後一個師父。

這時,世事洞察,返璞歸真,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爲一,看山仍是山,看水也仍是水。

崔道寧、周西宇、查老闆,都只是一面鏡子,照出了何安下上山、下山覆上山的軌跡。而老道士與如鬆,則是開啓他心門的鑰匙。

我們再轉頭看看原作者徐皓峯的經歷。他自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後,工作兩年,厭倦凡俗,迴歸書齋,與兩位耄耋老人——道教宗師胡海牙及著名拳師李仲軒相處,數載砥礪,他重新出鞘,洗盡鉛華,發軔發採,根據胡海牙經歷寫出《道士下山》,根據李仲軒的轉述整理《逝去的武林》,他說一個人最終的選擇和最初的志向是一樣的。

我相信道士下山,是他返璞歸真的精神寫照,質本潔來還潔去,它是禪者苦行的解脫,是道者修持的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