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優秀簡歷>簡歷模板>

環境學院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報告日記

學問君 人氣:9.71K

環境學院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報告日記

2005-7-18MON晴聽幾位師兄給我們介紹他們正在和老師做的課題。一個是“小馬哥”做的將有機廢物裂解成小分子氣體用來作燃料或者合成諸如甲醛等化工原料;二是另一個師兄介紹的關於工礦廢渣的回收利用,他正在做的是關於生物陶瓷方面的,也就是讓回收利用礦渣之後的新型材料能避免機體的排異反應,同時還要具有磁性,以便利用外界交變磁場而產生熱量,殺死癌細胞――據說這方面的研究可以用來治療骨癌;此外,他還介紹了一個師姐做的把廢渣加其他原料如SiO2熔融成玻璃或者建築材料,甚至可以改變其晶格結構,將其變爲晶體;最後就是看了一下實驗室裏的沼氣池,這個沼氣池的優點就是便於廢渣的排放。2005-7-19TUE晴

社會實踐第二天,參觀垃圾處理場。

真是幸福,有校車送,不然就掛定了。

垃圾場呢,最大的特點當然是臭了,繞着整個場子轉了一圈,快薰死了,裏面的工作人員真是令人佩服。

沒看到什麼很書本化的東西,因爲唯一的處理措施就是裹了層防滲膜,只感覺流出來的滲濾液黑乎乎的,幾個池子裏到處都是。

垃圾堆底層的滲濾液中冒着泡泡,估計是填埋氣沼氣了。旁邊有個小發電廠,據說就是用填埋氣發的電,但是好像規模太小,而且,好像沒有電纜拉出來,液沒有聽見裏面發電機的聲音。這麼高的溫度都不發電,搞什麼搞,是不是弄的一個形式工程呀。

以前聽老師介紹說,發達國家都是先把可回收的垃圾揀出來,再把剩下的壓實,把裏面的滲濾液壓出來處理,再把體積縮小的垃圾塊用瀝青裹一下,最後纔去填埋。而我們國內,究竟什麼時候才能擁有那個手段?

這個地方叫二妃山,好歹有些文化背景呀,就這樣當成城市文明的犧牲品了。這個垃圾場就要填滿了,不知道哪個地方又要當下一個犧牲品。幾千年之後,別人來這兒考古,會不會把這兒當成一個有“文化含金量”的地方呢?

翁老師說別的大城市的垃圾場大多有垃圾幫,一年可以揀出幾百萬來,但是這兒沒有。暈,這兒的垃圾早在來之前就已經被人掃蕩幾遍了,還能有什麼值錢的?只是那些工作人員,哎,要掙點錢不簡單呀。

回來之後,感覺好累好累,午飯也懶得吃了。

2005-7-20WED雨今天做實驗。說好的九點鐘集合,但是我們三個早早的等在那裏,卻沒有其他的人來。我最怕這種情況了,總覺得有點不塌實。還好外面有涼風,吹吹也是一種享受呀。大三的幾個男生好象也來了,正在屋子裏面拆電爐,把裏面的殘渣倒出來。看他們弄了半天,真難爲他們,要是這個變成工業生產了還這樣玩,那就真的玩了。看來他們對這個實驗室很熟悉了,畢竟是大三的,與我們就是不同。可是那兩個大三的女生卻一直坐在路邊的石凳上吹風,直到王俊師兄來了,她們也就來了。剛好9:20,譁,算好了的呀。怎麼說呢,這真是環境學院的一個不好的傳統呀。其實所謂做實驗,我們並沒有動手,就只是做了一下觀衆,這樣也感覺累。真是的,人一旦沒有激情,真是很萎靡呀。實驗的過程也就不用贅述了,原理很簡單的,就是把有機物(鋸末)在高溫(700度)下裂解成水煤氣。不過有兩個值得學習的地方:一是實驗後階段,往反應爐裏面通入水蒸氣,讓殘餘的炭反應完全以利於清潔生產;二是檢測成果氫氣是利用同氧氣一起爆炸,這恐怕我們自己一時想不出來。只是,這個實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我初略的估計了一下:500克鋸末完全按照(CH2O)n計算,完全反應可以產生約15mol氫氣,15molCO,而氫氣的標準摩爾燃燒焓爲285.8kJ,CO的標準摩爾燃燒焓爲282.8kJ,裂解產物總的熱值爲8529KJ,而完成整個反應,需要7KW電爐加熱45min,保溫7hour,所需電能設爲7KWh,即25200KJ。計算表明,產物的總熱量還不過爲耗能的1/3,很不划算。所以,光靠這種傳統的裂解手段是沒有前途的,必須尋找新型的催化劑以降低反應所需的活化能才行。老師們肯定在做這個事情,那還爲什麼要一遍又一遍地走老路呢?2005-7-21THU多雲師姐講的主要內容是如何有效的利用當前農村大量不能完全燃燒的秸稈等生物質。她說把秸稈類東西粉碎成零點幾毫米,就能讓其像油一樣的燃燒,並且熱值較高,可以相當於煤的2/3。需要解決的兩個方面的問題就是粉碎機和燃燒爐。她們在淄博那邊已經有了成果了。然後,她帶我們看了一下實驗室自己做的粉碎機和燃燒爐,我不由得對實驗室的老師和師兄師姐們肅然起敬----都是手工做出來的呀。需要記住的幾個關鍵點:1、粉碎機出料需要分層出,用以保證顆粒的線度相近;2、需要解決燃燒爐進料與進氣比例合適的問題,因爲料多了容易引起爆炸,而氣多了又燃燒不起來;3、如何方便的點火;4、氣流在爐膛裏面的上升問題;5、如何有效利用產生的熱能。其實如果這項技術真正發展起來的.話,還是很有用的。如果經濟成本合適的話,農村地區或者偏農村的企事業單位裏面的鍋爐就可以改用生物質了。嗯,可以專研一下的。

2005-7-22FRI小雨轉多雲今天是真正忙的一天,因爲上午參觀龍王嘴污水處理廠,下午又參觀北湖,瞭解北湖受污染的情況。真是沒有想到,堂堂武漢一個特大城市,污水廠卻纔建成沒有幾年,並且這個龍王嘴污水處理廠現階段只能對污水進行一級處理,雖然二級處理工程正在建設之中。也難怪偌大一個北湖,即使和長江有連通,卻也擺脫不了被污染的厄運。武漢的東西南北湖都已經被污染的差不多了,簡直就是四面楚歌,倘若不是有兩條江流過,武漢市民怕連喝水都成問題。不禁想到了萊茵河,五十幾年前也是被污染得成了一溝臭水,如今又如工業化以前那樣生機勃勃。五十幾年前得歐洲已經經歷了幾百年得資本積累,有充足的錢來治理,而我們捨得那麼高的代價嗎?或者,我們有這個信心或者能力來治理好嗎?因爲治理的前提就是不要再污染。不要忘了,淮河花了60多億,卻依舊令人心痛,就是因爲還有污染沒有杜絕。PS:1、龍王嘴污水處理廠的工藝流程:進水-->提升泵提升-->粗格柵(由於格柵間距較標準粗格柵小,嚴格的說,應該是中格柵)-->細格柵(設計很巧妙,,成階梯狀,爲靜柵與動柵組合,動柵不斷上提,將渣子提到上面交刮渣器處理)-->沉澱池(利用離心力作用使污泥沉澱,集中到中間的泥泵中抽出)-->沉澱池(流體上升速度到某一值時,內含雜質會沉澱,有一很大的橋式刮泥器,不斷旋轉,泥鬥向中央傾斜,使污泥進入中央的泥泵被抽出)-->排放(因爲現只有一級處理能力)。污泥經過泥泵抽出後,脫去一部分水分,成泥餅外運。建設中的二級處理主要是多了幾個曝氣池,能對一級處理過的水進行消毒。2、對水體污染進行調查時,需要做的事情:對該水域的進水口、出水口、外界的排污口以及地理位置進行初步調查;向其他有關工程部門索取有關該水域的各類資料;調查水體中植物種類及生長狀況;測量或查閱水底的淤積高度;分析水體的化學成分,重點是氮、磷、重金屬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