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廣播稿範文>

關於2021年中秋節廣播稿範文

學問君 人氣:2.51W

在學校廣播站鍛鍊的同學們,我們廣播前一般都會預先準備好廣播稿,廣播稿寫得漂亮纔會有更好的節目效果,怎樣寫廣播稿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2021年中秋節廣播稿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2021年中秋節廣播稿範文

中秋節廣播稿1

(音樂)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9月14日,是個什麼節日嗎?(中秋節)對呀,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馬上要到了。今天,我們一年級組的小朋友,就來給大家講講中秋節的故事。

徐xx:各位好!我是一(2)班的徐xx。

厲xx:各位好!我是一(2)班的厲xx。今天的就由我們倆來爲大家講中秋節的故事。

徐xx:那就先介紹一下中秋節的由來吧。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厲xx:這時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爲“團圓節”。

(音樂)

徐xx:接着是不是應該講講中秋節的習俗啦?

厲xx:是的。在我國的古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徐xx:我還知道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爲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厲xx:其實中秋節的習俗有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在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還是賞月和吃月餅。

(音樂)

徐xx:那你知道與月亮有關的古詩嗎?

厲xx:那當然!你聽着: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徐xx:哦,那是大詩人李白的寫的《靜夜思》。我也有一首李商隱的《嫦娥詩》: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音樂)

厲xx:在這中秋佳節到來的日子裏,我們代表所有一年級的小朋友,祝所有的老師們、大哥哥大姐姐們

合:中秋節快樂!

徐xx:我們的故事講完了,今天的廣播到此結束。

中秋節廣播稿2

主題:溫馨的家,需要共同呵護時間:20xx年9月17日

A:敬愛的老師

B: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下午好!

A:憨班小學紅領巾廣播站正在直播,歡迎您的收聽,我是播音員XXX。

B:我是播音員XXX。

A:過後天就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在此我提前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B:同學們都知道中秋節代表着什麼嗎?

A:中秋代表着團圓、閤家歡聚。

B:每當這天晚上,全家人都會坐在院子裏,吃着餈粑或月餅,聽着爺爺奶奶講着《牛郎織女》、《嫦娥奔月》的故事。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A: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更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古往今來,每當在這個夜晚都會引起流浪在外的人對家的無限思念。

B:同學們,如果你們的爸爸媽媽在外打工,我想中秋節那天都一定會給你打電話,說許許多多叮囑你的話。即使你的爸爸媽媽他沒有打電話,但他在心裏一定是非常思念家鄉的,非常想念你們的'。同學們,你們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想過他了嗎?

A:有句俗話說的好:“兒行千里母擔心,母行萬里兒不愁”,同學們,爸爸媽媽在外打工,最放心不下的是我們。怎樣才能讓你的爸爸媽媽在外少爲你擔心呢?那就在家裏聽爺爺奶奶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

B:我們學校的大部分同學都在住校,這樣可以免受天晴下雨、風吹雨曬的困擾。到了學校,同學們應該把這裏當作自己的家。

A:在這個大家庭裏,就要和別的同學友好相處。不管是六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還是一年級的小弟弟小妹妹,我們每個人都要相互照顧,相互關心。

B:有什麼困難自己解決不了的,比如傷風感冒,突生疾病等等應主動向生活老師或班主任報告,心理有疙瘩,有什麼想不通的應向老師,向同學傾訴。

A:在這個大家庭裏,還應該遵守“家裏”的秩序。比如,按時關燈睡覺,按時起牀,按時出早操。

B:一切活動聽從班主任及生活老師的指揮。只有這樣,我們的大家庭才和睦;也只有這樣才能讓爸爸媽媽不擔心。 A:在這個中秋佳節來臨之際,讓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把我們的學校建設成一個溫馨的大家庭吧!

B:今天的播音到此結束,最後,祝各位老師身體健康!祝同學們學習進步!謝謝您的收聽,我是播音員XXX。再見! A:我是播音員XXX。再見

中秋節廣播稿3

尊敬的顧客:

您好!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中秋佳節,人們歡度之餘總忘不了要賞月。中秋之月象徵着團圓,人們總在這個時候將各種心願寄託與月亮,表達思念、牽掛和祝願之情。可是茫茫人海芸芸衆生,我們所熱愛着的親人、友人及戀人,要長久相聚畢竟不是平常的事,正因有了牽腸掛肚,人們對中秋月滋生出的情愫總是別樣地濃。可以說古往今來,世人的喜怒哀樂都不曾走出月亮的背景,多少詩詞歌賦,皆因了月亮的永恆而千古流傳。

關於月亮的傳說,最早可能是從嫦娥奔月開始的吧,總之自從有了這美麗的神話後,月亮便有了生命,有了靈性,也便有了濃濃的詩意色彩,千百年來爲文人墨客們所傾情,以至於傳下多少與月有關的絕詞妙章。

寫中秋月最著名的詞恐怕得首推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中秋》,詞中寫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我欲剩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首詞是蘇東坡思念其弟蘇子由,於中秋之夜獨自飲酒大醉之後而作的,當時的作者正是仕途上極度不得意。蘇軾一生豪放不羈,其詩詞也多如其本人性格,但這首詞卻寫透了人間的離愁別恨。該詞中的“高處不勝寒”和“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以及“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成爲千古吟唱的名句。說來巧合,與蘇東坡同妙的是,唐朝詩聖杜甫。

多少世紀以來,人們對月亮都有一種特別的情結,每個人或許因時間地點及遭遇心境的不同,對月亮亦悲亦喜,亦怨亦嘆。總之,今天的月亮,是有了生命和靈性的,就因月亮能容納世人的一切情感,或讓人高詠淺吟,如癡如醉,或讓人悲然凝眸,如泣如訴。

又到中秋佳節,“明月年年有,今夕月更圓!”願所有重情的人們,永遠珍惜和呵護心中的月亮,讓彼此間感受一份牽掛,一份思量!但願所有衷情於月亮、守候於月亮的人都平安,幸福。

中秋節廣播稿4

一、開播曲播放《校園的早晨》

甲: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伴隨着熟悉的樂曲聲,書香之聲廣播現在開始播音。本期爲大家安排的是中秋節趣話專題欄目。

乙:歡迎你的收聽。

甲:我是xx

乙:我是xx。

甲:再過7天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在這裏我們預祝全校師生中秋快樂,閤家團圓,萬事如意!

乙:中秋節一直以來被喻爲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人們常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時節對親人的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當一輪明月高高掛起的時刻。

甲:考考你,你知道爲什麼要叫中秋節呢?

乙:這個可不難,在我國,農曆的7、8、9三個月爲秋季,農曆8月15--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正好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爲中秋。

甲:那爲什麼有人又稱它團圓節呢?

乙:因爲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人們仰望天空中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甲:還真難不倒你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亮的圓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你知道哪些有關的詩詞嗎?

乙: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甲:你知道得可真多!那你知道有關中秋的傳說故事嗎?

乙:中秋節與元宵節和端午節並稱爲我國三大傳統佳節。究中秋節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神話傳說有着密切的關係。

甲:哇!還有神話故事呀!那你給我們講講吧!

乙:好!我給大家講一講"嫦娥奔月"的故事吧!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一氣射下九個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爲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王母娘娘也賜給了他一包長生藥,他把不死藥交給了自己的妻子--嫦娥珍藏。在危急之時,嫦娥當機立斷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視窗,向天上飛去,成爲月亮中的神仙。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甲:聽完了如此悽美感人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關於中秋節的歌曲吧!

《花好月圓》

二、國外中秋節

甲: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國外中秋節趣話吧!。

乙:中秋節並非中華民族所獨有,許多國家也有類似中國傳統習俗的形形色色的中秋節,而且非常奇特有趣。泰國人將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稱爲"祈月節"。中秋之夜,家家戶戶都用甘蔗扎拱門,在拜月方桌上供奉觀音菩薩和八仙的圖像或塑像,八仙桌上的供品主要是壽桃而非月餅。

甲:日本人稱中秋節爲"月圓節",而且這樣的節日有兩個,除農曆八月十五日外,九月十三日也是。節日這天,成千上萬的居民都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吟唱吆喝,扶老攜幼,擡着神龕到廟裏去進香。孩子們還到野外採集象徵吉祥如意的野草裝飾家門,迎來幸福;晚上全家聚集在院子裏,擺上瓜果、米糰子等供奉月神,然後分食、賞月,聆聽老人講述關於月亮的神話。

乙:朝鮮的中秋節稱爲"秋文節",也叫"秋夕"、"嘉徘"。這一天,他們以鬆餅爲節日食物,家家蒸食並互相饋送。鬆餅形如半月,用米粉製成,內餡是豆沙、棗泥等,因蒸時墊有松毛而得名。到了晚上,一邊賞月,一邊進行拔河比賽、摔跤比賽,或者表演歌舞。年輕的姑娘們穿上色彩繽紛的節日盛裝,歡聚在大樹下做"布倫河"遊戲(即盪鞦韆)。

甲:伊朗稱中秋爲"麥赫爾幹節"。這天是伊朗太陽曆七月十六日。節日期間,人們都以品嚐各種豐收果實爲樂,隆重的慶祝活動持續6天方纔結束。

乙:老撾稱中秋節爲"月福節"。每逢中秋節到來時,男女老少也有賞月的風俗。夜晚,青年男女翩翩起舞,通宵達旦。

甲:接下來我們再來談談中秋的習俗吧

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每年這個時候,我都會和爸爸媽媽一起賞月吃月餅呢!

乙:說到吃月餅,我口水都流出來了。那你知道我們如何在賞月、品嚐月餅的同時注意健康嗎?

甲:專家提示:月餅應與清茶搭配,清茶有助消化,又解油膩;若與汽水、可樂或果汁搭配,則不利健康。專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即使是"無糖月餅",仍然不能多吃。專家還指出,老年人和嬰幼兒消化能力較差,過多食用月餅會加重脾胃負擔,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等。而肥胖的人,一般都有潛在的糖、脂代謝異常和動脈硬化問題,也要像糖尿病人一樣,少吃月餅爲宜。

乙:哦!謝謝你給我們講的的月餅健康吃法。相信大家會注意的。中秋佳節快來了,我們將要欣賞到皎潔的月光,品嚐到香甜的月餅,最後,我們再爲老師、同學們送出祝福,怎麼樣?

甲:好!請聽我們的美好祝福吧!

齊:送一個圓圓的餅,獻一顆圓圓的心,寄一份圓圓的情,圓一個圓圓的夢。祝老師和同學們中秋節快樂!

甲:時間過得真快,又到說再見的時候了。

乙:希望你們能喜歡我們的節目!

甲:下面給大家報告一個好消息,國慶節回來後,我們的書香之聲廣播由原來的每週一次,增加到每週兩次。

乙:每週三,是我們的主題廣播。

甲:另外一次廣播,我們放在每週五中午12點10分左右,是我們的《佳作欣賞》和《溫馨傳送》專題欄目,專門用來播放同學們的優秀習作,以及點歌送祝福版塊。

乙:同學們,請大家積極投稿,把自己的優秀習作抄在作文紙上,給自己的班主任檢查合格後,投到我們後幢教學樓的"投稿箱"中,你就有機會在廣播中聽到自己的習作。

甲:要點歌送祝福的同學,也同樣把自己的祝福以及要點播的歌曲,寫在作文紙上,放到"投稿箱"中,我們會抽取幸運的同學,送上你們的祝福。

乙:大家可以把祝福送給自己的老師、朋友或者其他同學。同學們,趕緊記得來投稿吧,被選爲《佳作欣賞》欄目的稿件,我們還可以爲自己的班級加分。

甲:最後讓我們在歌聲中說再見吧!

三、音樂欣賞

乙:現在將爲您送上的是一首由古詩改編的歌曲《水調歌頭》

播放《水調歌頭》

甲:本期書香之聲廣播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收聽!

合:老師們,同學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