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發言稿範文>

學會年會發言稿

學問君 人氣:4.22K

學會年會發言稿1

一轉眼,我們東至民俗學會走過了一年,回想這一年,我們無不激動萬分,感慨萬千。

學會年會發言稿

曾記得,年會成立那天,在縣教體局偌大的會議室裏,真是高朋滿座,各路精英雲集於此,暢談堯鄉民俗的趣聞軼事,奏響了我們東至民俗研究的春天,同時也產生了我們民俗學會的載體《堯渡河》。

從那一天起,我們民俗學會在會長張先明先生的帶領下就正式踏上了訪古尋幽,走村串戶,挖掘資源的歷程。我們走張溪,進勝利,去羅城,鑽秧畈去收集民歌民謠,並以“青水湖畔七夕民歌晚會” 的形式將它展示出來,在縣電視臺文化資訊頻道中滾動播出,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曾記得洪方同春的首屆茶葉節,我們民俗學會推出了整整一臺文藝演出,讓《一杯在手,天下同春》,享譽大江南北。

還記得黎痕那個金色的秋天嗎,爲紀念抗戰勝利__週年,我們民俗學會走進黎痕,在鄉愁館裏,在當年紅十軍、皖贛特委戰鬥過的地方,我們奉送了一場《歷史不會忘記》的精彩演出,黎痕的鄉親們爲我們爆以了熱烈的掌聲。

與此同時,我們還在官港的秧畈、東流的陶公祠、堯渡的梅山等地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文藝表演,讓大家深深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無窮魅力。

我們編印的會刊《堯渡河》,影響極深,廣爲流傳,許多人看後愛不釋手,認爲這是一本散發着鄉土氣息的好雜誌,讓他們又回到了那孩提時代,又彷彿穿越了時空,與古人在吟詩作對……

民俗的根在民間,在那飽經風霜的老屋裏,在那茶山老奶奶的山歌裏,在那農家牆上的犁耙車耖裏。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無論我在哪裏,睡夢裏總是閃現着家鄉洋湖油坊的老油榨,青峯嶺的古鬆,二家裏的祠堂,高山東風的王家老屋,泥黃前旺的老楓樹和珠虹的普濟寺。揮之不去的是年豐老渡口的木船,珠虹盧龍的狗推車,青峯江家的大石磨……我認爲,這些東西就是我心中的民俗,是我骨子裏永久的烙印。

每當我在鄉村發現了一些古色古香的東西,聽到那些鮮爲人知的故事,常常會激動得熱淚盈眶,回來後就會欣然命筆,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以留作永久的紀念。其實,歷史是看不見的,但它存在於我們的口語中、文字裏,只有把它如實記錄下來,才能讓人們去緬懷祖先,觸摸歷史,去感受和領略我們可愛家鄉的古老文明。

鄉村的美在於純樸,在於自然,也在於發現。美麗的鄉村就是一首無聲的詩,一幅立體的畫,民俗就在這首詩裏,這幅畫裏,就看你如何去發現她,再挖掘她,再傳承她。

學會年會發言稿2

祕書長、各位會員:下午好!

拙作《國有商業銀行開展混業經營之我見》經市人行金融學會推薦,發表於##年第#期《金融與市場》,後由市分行推薦,獲##省城市金融學會二0__年度優秀課題成果三等獎,在今天這樣一個學術氣氛深厚,作文高手雲集的場合來談創作的體會,實在是令人汗不敢出,但作爲學會的一名老成員,學會有命卻是不敢不遵,我就這篇文章從立意到定稿的過程作個彙報。

我對混業經營的思考萌生於20xx年,這一年新聞報道美國相繼透過了《金融服務現代化法》和《金融服務現代化法(實施細則)》,正式廢除了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爾法》,從法律上確立了商業銀行混業經營制,入世在即,我國銀行業經營模式的現狀是什麼?有沒有應對變革的能力?如何應對國際金融業的制度變遷?我開始圍繞這幾個問題着手收集銀行業經營制度的相關資料。

從網上、學術報刊上了解到的知識進一步加深了我對混業經營的認識和理解,20__年7月人民銀行頒佈《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以部門規章的形式明確了商業銀行可代理證券業務、代理保險業務,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國的金融業也有了順應時代潮流,探索混業經營的舉措,也正是這一規定的出臺,使我確立了自己的觀點-----混業經營是大勢所趨。

謀篇已得,佈局先行,提出有意義的問題,找到合理有效的`途徑解決問題,拿出自己鮮明的觀點,就是一篇研討文章的精髓所在。如果說全能制銀行是大勢趨,但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我國四大商業銀行實際上已經進入過這一階段,證券業務、信託投資業務、房地產業務等等,爲什麼我們對混業經營的探索會淺嘗輒止?而德國的合業經營經驗得到了英法等國的效仿併成爲潮流?對這一問題的提出與解答形成了文章的第一二部分,宏觀上講是因爲當時我國對金融業的監管力度不夠,全能制經營失控,微觀上的表現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違規經營,高息攬存,其影響至今仍在國有商業銀行不同程度地存在。

我國分業經營體制確立於1993年,是在當時特定環境下符合自己國情的選擇,但在21世紀,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個人金融客戶的投資選擇面明顯增加,保險、證券等不斷地分散着商業銀行客戶資源,定期存款佔比從50以上下降到20,儲蓄存款增幅下滑,上市公司從股市上募集資金而不完全依賴於銀行的支援,由此銀行收入來源減少,中間業務收入在國外銀行業收入來源中的比重進一步增加,而我國銀行業依然以結算手續費收入爲主,其佔比不足國外銀行的三分之一,分業經營到底爲我們帶來了什麼又制約了什麼,針對這些制約混業經營能否一一化解,對這兩個問題的思考形成了文章的第三四部分。經過廣泛的資料收集和較長時間的閱讀與思考後,我確定了文章的結構:從國際銀行業經營制度的變遷到我國商業銀行經營制度的變遷,從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分業經營的侷限性到實施混業經營解決分業經營的弊端。全文一蹴而就,完成後效仿古人放入抽屜冷處理,一週後再開啟電腦看時,果然就發現了不足,西方發達國家的分業經營經過全能—分離----全能近一個世紀的探索,根據我國國情在1993年確立的分業經營原則不可能一朝廢止,還應該有一個漸進的,相對長期的緩衝過程,從內部、外部創造一些必要的條件,否則就可能結出淮南爲桔淮北爲枳的苦果。因此,我在文章的最後加入了“國有商業銀行實行混業經營的必要條件”一段。

班門弄斧談完了這篇文章的寫作過程,希望不是在浪費各位會員的時間。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