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發言稿範文>

清明節爲烈士掃墓的發言稿(精選6篇)

學問君 人氣:1.13W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發言稿,發言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那要怎麼寫好發言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爲烈士掃墓的發言稿(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爲烈士掃墓的發言稿(精選6篇)

清明節爲烈士掃墓的發言稿1

各位老師,各位少先隊員:

大家,下午好!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轉眼間又一個清明節到了,在清明——這個神聖的日子裏,我們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在和風輕送下來到烈士陵園,憑弔烈士的英魂,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

曾幾何時,在漫長的革命鬥爭歲月中,有多少我們常熟的英雄兒女,爲着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鮮血灑在家鄉和異鄉的土地上。他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姓名也不知道。但他們都是爲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那就是爲了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爲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在敵人環境前寧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爲我們後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們是我們常熟的驕傲,是我們常熟的光榮。

同學們,讓我們借清明之際來歌頌他們,緬懷他們吧!他們的奮鬥精神,造就了我們下一代的光明;他們的堅定信念,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華夏兒女。環境對敵人,他們挺起胸膛在灑滿鮮血的戰場上,濃煙滾滾,炮彈橫飛,喊殺聲,火炮聲震耳欲聾,但他們沒有卻步,血染戰袍,壯烈犧牲,爲解放流盡最後一滴血。他們吶喊:“網兒雖大殺不盡東海之魚,鋼刀雖快殺不盡天下貧民!”

是啊!共產黨是殺不盡的!革命英雄是殺不盡的!

小時候,媽媽、老師常說,我們胸前的紅領巾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那時候,我們還不太瞭解其中的含義。現在,我們長大了,也漸漸懂了,正是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寧。我們才得以在舒適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環境地成長。我們在這風和日麗的日子裏,雖然離硝煙滾滾、戰火紛飛的年代很遠了,也許無法體會那時的艱辛,但我們已經明白了“幸福”的來之不易。紅領巾不但是國旗的一角,它還是先輩們的血汗。面對紅領巾,面對着革命先烈,我們感慨萬分,他們所給予我們的是大無畏精神和執着追求。

同學們,我們作爲新世紀的接班人,就應該繼承革命先輩的優良傳統,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踏着革命烈士的足跡,努力學習,爲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到底。

最後,我想用一句話來結束我今天的發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清明節爲烈士掃墓的發言稿2

小朋友們、老師們:

早上好!

你們知道這周要過一個什麼重要的節日嗎?清明節是幾月幾日呢?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500多年曆史。4月4日至6日之間爲清明節。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清明一到,天氣會越來越好,是春天播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沒過清明”的農諺。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即成爲清明的別稱按照舊的習俗,掃墓的時候,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爲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

清明節爲烈士掃墓的發言稿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年年清明節,歲歲祭忠魂。今天,我們來到張應春烈士墓前,不僅使我們想起了烈士們爲了祖國的和平,爲了人民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殺身成仁。張應春烈士那震撼人心的聲音一次次的在我耳邊迴盪:“革命的事業,沒有流血是不會成功的,但是隻流男子的血,不流女子的血,還是不夠的……我們誓死要從紅色的血泊裏邊,找到光明的前途,建設一個美好的祖國來。”張應春烈士被特務出賣後,在獄中堅貞不屈,堅持鬥爭。張應春在敵人的嚴刑拷問下,折磨下,除了“我是共產黨員”一句話外,別無二話。最後張應春烈士被敵人祕密殺害於南京雨花臺。我們的先烈,他們何嘗不珍視生命,熱愛生活?但爲了國家的興亡,義無反顧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國家的安寧和人民的幸福。他們的選擇是多麼無私,多麼偉大呀!同學們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不可能再像我們的前人一樣去無情的戰場上奮勇殺敵。但我們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表示我們對祖國的愛。如果要讓祖國永遠處於不敗之地,就需要我們這一代21世紀的建設者、接班人具有淵博的學識、靈活的頭腦、開闊的思維、尖端的科學技術……從現在起,我們要爭分奪秒,不讓時間從身邊悄悄流走,不要再沉迷於遊戲、網吧,而要刻苦學習,勤思搏學,積極探索鑽研,掌握本領。最後,讓我們向張應春烈士獻上一朵鮮花,鞠個躬,表達我們少先隊員對革命烈士的緬懷和敬意!我們會繼承先烈的遺志,刻苦學習,建設祖國,報效人民!

今天是清明節,爲了拜祭祖先,我們來到了墓前掃墓。大家知道爲什麼要掃墓嗎?這是由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演習而來的。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爲,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爲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爲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清明節爲烈士掃墓的發言稿4

老師們、同學們:

又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我們來到了沈兆雲烈士的墓前,祭奠長眠在這裏的先烈的英靈。

站在烈士墓前,我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革命先烈們有的爲了民族的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爲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赴後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設時期,爲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鋼鐵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着殊死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着“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竟的事業;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衆的愛化作戰鬥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以摧枯拉朽之勢,宣佈了蔣家王朝的滅亡,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面對你們,我們怎麼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彪炳史冊、萬古流芳!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爲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纔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纔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清明節爲烈士掃墓的發言稿5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又一個清明節到了,我懷着崇敬的心情來瞻仰劉棚革命烈士墓。

感謝上級領導安排,使我有機會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讓心靈得到一次徹底淨化。

面對着英雄的墓碑,我心情激動,思緒萬千。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五十年前的一副場景:一羣新四軍戰士,被無數的受矇騙的羣衆圍追堵截,他們爲了不傷害無辜羣衆,始終不放槍不還手,而是耐心的做羣衆工作,直至全部壯烈犧牲。他們嚴守革命紀律,愛護人民羣衆,甘於自我犧牲的偉大精神永垂不朽,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由此,我想到更多的爲解放全民族,建立新中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千千萬萬的革命烈士們。如李大釗、王成等等。舊中國是一個落後的多災多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是壓在人民羣衆頭上的三座大山。無數革命前輩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歷經二十八年,推翻舊社會,建立了新中國。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今天,我們生活在幸福的社會主義社會,生活在繁榮、民主、富強的新中國。我們是幸運的一代,我們是幸福的一代。

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做一個積極向上、身體健康、熱愛生活、熱愛祖國、情趣高尚的好少年。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練就一身本領,長大後爲祖國爲人民貢獻自己的所有力量,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讓中華民族傲然挺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紅花無情笑東風,青山有幸埋忠骨。”革命先烈們,你們爲人民的利益而死,你們的死重於泰山,你們與青山同在,你們與大地永存。你們永遠是我們心中的一塊豐碑。

革命先烈們,你們安息吧,明年我們再來,從你們身上我們將汲取無窮的精神和力量。

清明節爲烈士掃墓的發言稿6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知不覺中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節既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宗親節日,又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的春季儀式,是中華兒女共同認祖歸宗的重要節日,是一條維繫海內外華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紐帶;x年國務院把將傳統的清明節增設爲國家法定節假日,有利於弘揚和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發掘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擴大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增強全世界華人的凝聚力!

回顧歷史——中華民族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泱泱大國,以前是世界四大禮貌發源地之一。中國的先人們以自我的聰明和努力,影響了世界,改變了世界,同樣爲我們書寫了耀眼的中華禮貌史。

鴉片戰爭后帝國主義列強紛紛將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國,領土被瓜分、人民被殺戮、資源被劫掠、尊嚴被剝奪、禮貌被破壞,中華民族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應對破碎的國土,應對受苦受難的人民,中華民族不屈的個性在一個個愛國的仁人志士身上迸發,他們以鮮血和生命開始探索救國救民之路;開始對侵略者進行英勇的還擊;在共產黨人帶領一代又一代勤勞不屈的中國人不僅僅贏得了國家的獨立,更是將貧窮落後的舊中國建設成了一個欣欣向榮的新中國,中華民族再一次自豪的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於是我們就能記住一串串英雄的名字:不屈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應對敵人的鍘刀也不肯屈服的劉虎蘭、嚴刑拷打也不改變信仰的江姐等一大批英雄的事蹟被國人傳頌至今。正是有無數這樣的民族英雄,中華民族纔在災難中尋找到了救國之路;正是有這樣的英雄,中華民族纔打敗了侵略者,結束了外族的入侵。

他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他們就應是我們永遠值得尊敬和不能忘懷的偶像!

他們是中國人民的驕傲,他們用青春和熱血向世人展示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同學們,老師們;我們就應看到,我們的國家儘管在飛速發展和壯大,但是和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還存在很大距離,縮短這個大差距,需要我們付出極大的努力,這個努力的羣體中就應有你有我,同學們,這天的愛國就是努力學習;老師們,這天的愛校敬業就是愛國的體現,讓我們在紅色精神閃耀下,爲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完美明天!

值此之際我以一句詩結束演講,與大家共勉:“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