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發言稿範文>

五四青年節座談會發言稿(精選5篇)

學問君 人氣:2.8W

在現在社會,我們可以使用發言稿的機會越來越多,發言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寫起發言稿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四青年節座談會發言稿(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四青年節座談會發言稿(精選5篇)

五四青年節座談會發言稿1

各位領導,老師

下午好!

作爲一名帶畢業班的青年班主任,身上的擔子很重,壓力很大。但就是面對同學們的期望和領導的信任,我只能一次次的鼓勵自己要努力工作,要創造性的工作。爲同學們服好務,也爲自己的發展奠定好基礎。要勤勤懇懇,紮紮實實,腳踏實地的做好一個教師的本職工作。在工作中少一些嘮叨,多一些付出;少一點埋怨,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猜疑,多一些信任。

感謝學校領導組織了這次座談會,關心我們80後教師的成長,讓我們覺得我們依然還很年輕,我們依然有激情和夢想,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僅如此,在漫漫長路上,我們要肩負起我們應肩負的責任,不斷地努力奮鬥。

對於80後的我們來說,什麼就是我們的責任呢?踏踏實實地工作,認認真真地上課,不折不扣地完成領導佈置的各項任務,做好本職工作,無疑就是我們的責任。除此以外,我認爲我們還要肩負起更重要的責任,對學生,對學校。鄒韜奮曾經說過:真正進步的人,絕不以“孤獨”“進步”爲己足,必須負起責任,此時使大家都進步,至少使周圍的人都進步。作爲老師的我們,我們的責任不僅要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更要關注他們心靈的成長,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作爲學校的一員,我們有責任爲了學校的發展和進步貢獻我們的智慧、激情和力量。所以,我覺得我們對學生、對學校,甚至就是對我們的教育事業,都要有一種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

還記得我剛參加工作尤其剛當班主任的那幾年,年輕氣盛,火氣很旺。一個班上總有那麼幾個調皮搗蛋,不愛學習的學生。面對他們的種種屢次違反紀律不合常規的行爲舉動,還有總也掌握不了一些簡單的知識的情況,委實氣憤,免不了大動肝火,厲聲怒斥,有時甚至還指手畫腳。曾經幼稚的認爲,我這就是爲了他們好,就是對他們負責任。人們不就是常說“打就是親,罵就是愛”嗎?可就是隨着時間的流逝,經驗的積累,我發現這樣做其實並沒有很大的效果,或者說不能收到很長久的效果。要對他們的學習和成長負責任的想法就是對的,但就是這種“負責任”中缺少了一樣東西,那就就是我們對學生的愛心。

北師大教授于丹曾經說過:“每一個孩子,在他們來到人間的一霎,就像一名墜落人間的天使,他們不小心折斷了自己的翅膀,並忘記了天空。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無須蠟炬成灰的偉大,我們只就是爲這些小天使編織翅膀的編織者,慢慢地讓他們憶起曾經的天空,再次展翅高飛,翱翔雲海,追尋他們天使的夢。”

的確就是這樣,老師的責任更在於要用一顆愛心,去幫助這些有缺點的孩子縫補他們折斷的翅膀,讓他們能健康的成長和發展,最後能翱翔於天空!所以,在近幾年中,當我再次面對這樣的學生的時候,我不再會大動肝火,而就是保持一顆平靜的心,用一顆愛心去看待他們,包容他們,引導他們。

總之,作爲新世紀的青年人,我們要在艱苦的工作中,磨練自己的意志,揮灑自己的汗水,我們要和學生一起成長,要在08年的高考中和學生一起實現人生的輝煌!

謝謝大家!

五四青年節座談會發言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上午好!伴隨着時光款款的腳步,相攜着歲月累累的碩果,滿載着流年盈盈的喜悅,今天,我很榮幸,能夠作爲教師代表站在這裏,與各位領導、老師共同探討教學方面的問題。

在登小,我們幸福成長着:透過各級各類培訓,我們成長了:育人爲本,立德爲先,承認差異、尊重差異、善待差異,讓每一個孩子都擡起頭來走路,讓每一株幼苗都沐浴陽光,這,是我們的教育理想;張揚個性,創新思維,營造充滿情感的課堂、民主對話的課堂、開放有序的課堂、自主高效的課堂,讓教室裏的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有尊嚴、有創意、有情趣、有收穫的學習生活,這,是我們的教學信念。

在登小,我們幸福地收穫着:我們很幸運,也很幸福。因爲我們的付出得到了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家長的普遍認可;我們真誠的付出同樣也換回了學生們最真心的回報。真的,教師雖然是平凡的,但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那就是孩子們。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感謝登小這方沃土,讓我們每一位教師的夢想在這裏插上了翅膀;感謝高新這方藍天,讓我們每一位教師的青春在這裏無悔地飛翔;感謝登小這方平臺,讓我們每一位教師的生命在這裏輕舞飛揚!

老師們,面對領導的信任,家長的重託,學生的崇拜,我們不敢懈怠,我們依舊努力而前行。身處登小,情繫登小。登小教育強盛,我們責無旁貸。在此,我向在座的每位教師發出倡議:傾心教育,做有境界的教師;用心教書,做有責任的教師;潛心研究,做有思想的教師;醉心課堂,做有激情的教師;真心奉獻,做有愛心的教師。老師們,心懷教育理想,追尋理想教育。我們堅信,登小教育的騰飛將由我們撐起,千萬孩子的夢想將由我們實現!

五四青年節座談會發言稿3

各位領導、同事:

下午好!

很高興能和大家坐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想法。

5月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月份,30歲生日,結婚紀念日,孩子滿一歲半,還有和楊林鄉結緣一週年。時光匆匆,卡在30歲的節點上,有點無奈,同時也有欣喜。無奈的是目前仍然是爲了生活而生活,爲了工作而工作的狀態,欣喜的是對自己、對生活、對工作有了更多清醒的認識。有了自我認識,纔會明確選擇,纔有認真改變。在此,我有兩點想法和大家分享,同時,這也是我對自己的期許。

第一、無論何時,保持善良

我個人認爲,善良就是能理解他人的不容易。在單位,在家中,在公共場合,我們無時無刻都要面對另一個“他”,同事家中出事能挺胸而出頂替他的工作,婆婆在家中帶娃失去自由能自覺接手讓她週末出門散心,能看清陌生人遇到的困難力所能及地給予幫助,這些就是善良。善良是給予,也是得到。作爲基層幹部,需要經常與羣衆打交道,特別是在信訪維穩、司法調解工作中,理解羣衆的不容易很關鍵。從羣衆的角度思考問題,往往就能對工作有更深層次的瞭解。和我同一辦公室的同事謝君盛在這方面做的很好,我向他學習了很多。做羣衆工作,有時候需要把自己訓練成接收羣衆壞情緒的容器,聽他們講一講生活的不容易,安撫和疏通了他們的情緒,問題才比較容易解決。當真正能幫助羣衆解決問題,得到他們的一兩句好評,那種幸福是無法言表的。

在楊林工作期間,我也得到過許多人的理解,我記得剛來楊林的時候帶着婆婆孩子一起過來,一間宿舍很擁擠,那時候後邊還在拆房子,每天轟隆轟隆響,灰塵很多。那時候盧書記剛從湘潭學習回來瞭解我的情況後,就立馬安排人給我到外邊租房子,當時就在想:跟着這樣的領導挺好的。還有每次回家要經過湘鄉,搭過無數次湘鄉同事的便車,特別是同事周午龍,週一早上都會等我一起到韶山。我非常非常感謝他。

總而言之,善良,是爲人之根本,是無論何時都不能丟掉的品質。不論過去曾發生過什麼曾令我們懷疑人性的事,都不能遺失良善本性。

第二、無論何時,不斷學習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是終身事業。工作業務也好,生活技能也好,自身素質提升也好,都需要不斷學習。

我發現年紀越大,做事會少了很多拖沓,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每前進一步就有一步的歡喜。學習是爲了解決問題。學習了更多的知識,意味着有更多解決問題的辦法,面對同樣的問題,因爲具備更多的知識,也就有更多的可能性去搞定問題。我們工作,就是去解決問題,爲部門解決問題,爲單位解決問題。不斷學習業務技能,既提升自己,又能爲單位做貢獻。

學習也是爲了使生活更爲充實,不彷徨,有方向,懂理寬厚,處變不驚。人生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學習讓我們內心有依靠,學了真本事,走到哪裏都不怕,遇到變遷,還是握有主動權。希望自己能一直保持學習的熱情,無論何時,無論在哪。

大美楊林,心的家園,我希望能在此留下美麗的足跡。謝謝大家。

五四青年節座談會發言稿4

各位領導、同事們:

大家下午好,我是趙敬偉,畢業於濟南大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現在段店鎮西王府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助理。自去年八月份到村任職以來,至今已有九個月的時間,我的感覺是現在的我已經完全成爲西王府村的一員了。

我所在的村說特殊也普通,說普通也特殊。說它特殊,是因爲它是這是幾個村中唯一的民族村,民族構成、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等某些村情村況與其它村有所不同;說它普通,是因爲它在經濟、社會等方面與周邊村大同小異,沒有什麼特別。正是這種不同於其它村的特點,促使我從到任伊始就積極投身其中,瞭解村情、走訪調查、虛心請教、親身實踐。

之前的幾次座談會我已經彙報了很多自身的感想,今天我着重說一下今後以及近期我村的工作重點。我村原有的400畝農業用地因濟西溼地公園建設全部佔用,這對我村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所以今後我村集體、村民個人的'出入問題成爲最現實的問題,我們村委最近也是在一直討論這個問題,可以確定的是我村必須要利用好僅剩的位於村委旁邊的幾畝林地,瞅準機會發展實業。近期我村主要是傾力打造“科普文明一條街”,樹立西王府村的全新形象。

到任以來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親身參與到農業生產實踐中去是拉近與羣衆距離,深入瞭解認識農村實際的最好方法,可能比逐戶走訪調查的效果要更好一些。從一進村跟着村委去田間丈量道路,到上個月清查地上物,我在農村的土地上留下了很多的足跡,鄉親們也很快接納了我,讓我真實的感受到他們的樸實與熱情。今後我也必將以自己更加努力的實踐切實踐行“五四”精神。

五四青年節座談會發言稿5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按我國把評選“優秀青年”、“傑出青年”年紀控制在40歲範圍而論,我們今天來的同志都在青年之列。既然是青年,尤其是國企的青年,就會和進步、責任、使命等字眼連在一起。前面大家結合自己的工作,談了許多與企業一起成長、一起進步,把自己融入到發展中的感受,讓我深受啓發。我的發言只有四個字:鼓勵自己。

我之所以談這四個字,源於一件小事。前段時間,因爲科室人手不足,基層通訊網絡也不健全,新聞宣傳工作有些乏力。按主管領導和科室長的授意,對基層幾個有文字基礎的年青同志進行摸底,談到到宣傳科來幫忙、輪訓的問題,大多以“年紀大了學不好”、“自己能力不行”、“拿不下來”、“不敢去”等理由回絕了。

我說這件事,沒有半點詆譭這些人的意識。因爲在我的身上也有過這樣的心理。1993年畢業後,我被留在校辦當祕書,那時候有過;xx年抽我到大隊從事質量管理和外勤調度工作,那時候有過;xx年初將我調到公司黨辦宣傳科,那時候有過;甚至在領導安排製作公司平面宣傳冊、公司形象宣傳片、策劃大型活動等各項重要任務時,也曾有過這種“畏難”心理。

“勿畏難,勿輕略”,是出自《弟子規》的至理名言。我理解這句話的意識是:要想做成事,首先要安下心來,心無旁騖,全身心地去做、腳踏實地地去做,遇到困難不退縮,直面問題不迴避。也就是說,人家做一次就會了,縱使我比較愚鈍,那我就付出十次的努力。假如人都抱持這樣的態度去面對事情,很多時候就不會被困難嚇退了,被自己打敗了。實踐證明:很多人是在別人一聲“你一定可以”的鼓勵中成長、成事、成功的。當沒有人鼓勵時,我們可以自己鼓勵自己,“我能、我一定行”這樣的自我加壓、自我鼓勵十分重要。

大多數人的工作、生活、閱歷都是不是一帆風順的,包括很多成功人士。

著名作家二月河只有高中文化,寫過《雍正皇帝》、《康熙大帝》、《光緒皇帝》、《乾隆皇帝》等清代“帝王系列”歷史小說,接受央視採訪後,他留言寫了八個字“再掘一寸,即可見金”。正是在這種自我鼓勵中,他成功完成了500多萬字的著作。

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海明威,每天早晨6點半,便聚精會神地站着寫作,一直寫到中午12點半。他喜歡用鉛筆寫,寫得順手時一天要用去7支,出版前最後一分鐘還在修改。正是在這種堅持不懈中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科學實驗證明:人腦不少於140億個細胞,即使是牛頓、愛因斯坦澤……這樣偉大的人物,他們的大腦潛力的開發都還不足10%。可見,一個人一生幹好一件事並不難,關鍵在於你是否具有敢於面對、堅持到底的毅力和決心。無論是誰,本身都有無窮的潛能,並非“我能力不行”、“年紀大了學不好”,能否開發出來,往往取決於你自己的態度。人要進步、企業要發展,都要依靠自主意識和進取意識,才能形成發展的內動力。

當前,我們公司的發展保持着良好的勢頭。特別是物流方面,在公司領導的科學決策之下,xx年年起步,開局良好;如今煤炭運銷一體化運作進入攻堅階段,管廠武漢物流項目開通,前景廣闊,大有可爲,也爲我們青年人提供了的寬闊舞臺,正盼望着有志的年輕人走上舞臺展示能力和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