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放假>

廣東各地春節過年習俗

學問君 人氣:1.23W

貼春聯、守歲、吃團年飯、拜年等各地都有之,但在不同的地方,細微處又各有其特色。就廣東而言,可分爲廣州、潮汕、客家、粵西四大地域,各具人情風韻。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爲你精心編輯的廣東各地春節過年習俗,看看你都知道多少?

廣東各地春節過年習俗

廣州

年三十行花街

除夕之夜,吃年飯、守歲和逛花市是老廣州辭舊迎新的三件大事。年三十晚上的年飯是越晚吃越好。

潮汕地區

送壓腰錢

送壓腰錢是潮汕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後輩,能掙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這些錢要很講究地裝在一個利市包中。這俗稱爲“壓肚腰”,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裏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

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稱爲“拜正”。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故此,有的人起牀後就立刻去給親戚朋友拜年。其中大桔(潮州柑)是必不可少的',諧音“大吉”,帶多帶少沒關係,但絕不能是奇數。臨走,主人會從來者的禮物中留下兩個大桔,然後取出自家大桔交換,意在互贈吉祥。

客家地區

封歲過大年

除夕這天,家家戶戶要拜菩薩、敬神。各家廳堂要掛起祖宗畫像,在大門口貼上鮮紅春聯,穀倉門上、禽畜欄前、傢俱牀鋪以及水缸邊都要貼上紅紙條,叫做“封歲”,也叫“上紅”。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乾乾淨淨過年。各家廳堂還要陳設供桌,佈置香案,擺起雞、魚、肉、果品等,敬奉祖先。除夕晚上,吃團圓飯,菜餚豐盛。桌上要多放幾副碗筷,以示請祖先回來一起過年。飯前,要先給祖先篩酒,將酒灑地。席間,老人小孩吃雞腿,以示尊老愛幼。

點歲火

吃罷團圓飯,竈具要洗得乾乾淨淨,以備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歲,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叫“點歲火”,有些地方牛欄、豬舍也要點上燈。

粵西地區

年例

年例也叫年宵,大體上是從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止,尤十五、十六日爲最多,也有些地方是在農曆二月份。農村年例大多以土地廟爲中心,周圍幾個村子一起舉行。有些地方一年中還會舉辦兩次。年例的主旨是敬神、遊神、擺鐘、祭禮社稷,祈禱風調雨順、百業興旺、國泰民安。

貼“年紅”

年二十九或三十日最熱鬧的場面是宰豬、捉塘魚、趕年晚圩,男女老少齊出動。傍晚家家戶戶貼“年紅”,或新年畫,或傳統“門神”,對聯大多與福財之類有關。團圓飯後則是分壓歲錢。零晨時分,家家戶戶鞭炮齊鳴,送舊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