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放假>

立春的由來及寓意

學問君 人氣:1.51W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春一過,也就意味着冬季結束,從這一天到立夏這段期間,都被稱之爲春天。此外,立春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代表新的一年開始,因此立春又稱立春節、打春等,流行鞭春牛的風俗。那麼,你們知道立春是怎麼來的嗎?又有什麼寓意?今天就隨小編去了解下。

立春的由來及寓意

立春的由來及寓意

舊俗立春日又爲民間傳統節日,稱“立春節”,中國自古爲農業國,春種秋收,關鍵在春。民諺有“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舊俗立春,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事物記原》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後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這一天都要舉行鞭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產。

如立春恰逢正月初一,俗謂“歲朝春”,百年難遇,民間認爲這一年的收成肯定好。有“百年難遇歲朝春”民諺。

立春作爲節令早在春秋時就有了,那時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個節令,到了《禮記·月令》一書和西漢劉安所着的《淮南子·天文訓》中,纔有24個節氣的記載。

在漢代前曆法曾多次變革,那時曾將24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定爲春節,意思春天從此開始。這種叫法曾延續了兩千多年,直到1913年,當時的國民政府正式下了一個檔案,明確每年的正月初一爲春節。

此後立春日,僅作爲24個節氣之一存在並傳承至今。

 立春的歷史

在“立春”這一天,舉行紀念活動的歷史悠久,我國3000年前就有迎“春”儀式。當時,祭祀的句芒亦稱芒神,是主管農事的春神。據文獻記載,周朝迎接“立春”的儀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開始齋戒,到了立春日,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豐收。那麼,爲什麼要到東郊去迎春呢?這是因爲迎春活動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東方。後來,迎春活動的地點就不止是在東郊了。比如宋代的《夢粱錄》中就記載,“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稱賀。”這就證明,迎春活動已經從郊野進入宮廷,成爲官吏之間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儀式更演變爲社會矚目、全民參與的重要民俗活動。據《燕京歲時記》中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清人所着的《清嘉錄》則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儀,雖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歲朝,但要高於冬至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