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600字7篇

學問君 人氣:1.04W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600字1

漆黑的天空,有幾點閃耀的星光,那是精靈提着智慧之燈。而我們人間也有這樣一盞智慧之燈,它便是——《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600字7篇

《龜兔賽跑》,《農夫與蛇》,《烏鴉喝水》,《狐狸和葡萄》……這些令人耳熟能詳的寓言,已被我細細品味過十幾遍了。在字裏行間,我總能感悟到許多人生的哲理。

我曾讀到這樣一篇寓言,《騾子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一隻騾子不慎掉進一口枯井裏,農夫救不了它,只得將騾子埋葬在井裏。騾子感到絕望時,本能地將身上的土抖掉,再踩踏幾下。沒想到,它竟因此逃離了枯井,獲得了新生。

農夫的那一剷剷土,本是用來埋葬它的,然而,騾子卻利用它一步步走出了枯井。面對困境,我們本能的反應是恐慌,是痛苦,是怨天尤人,甚至是逃避,是放棄。如果我們能拒絕這一切,以平和的心情和樂觀的態度去面對,那麼,那些看起來將要埋葬我們的不幸,往往可能是一種潛在的力量和財富,會給事情帶來轉機,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做事總慢悠悠的我,從二年級開始學習畫畫,憶及四年級時,因學畫遇到了瓶頸,便不得不每天晚上練習畫畫,那簡直是一種折磨。每天下午放學後,我總是與時間賽跑:先是寫作業,然後吃飯,最後去學畫畫。每天都忙得團團轉,第二天起來就變成了國寶大熊貓。回憶起一天的經過,卻發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中,我經歷的除了忙碌,剩下的也只是忙碌。就在我堅持不住,想要放棄學畫的時候,我驚喜地發現我做作業的速度竟然越來越快了,更讓我欣喜的是,我的畫作被評上了全國一等獎!

面對人生的困難,我們不要輕易言敗,也不要輕易放棄那些看起來不可戰勝的困難,有可能就是我們人生新的起點,新的開始!

《伊索寓言》中,蘊含的豈止是這一個人生哲理。當你坐在小屋裏,開啟書,就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與千里之遠,萬里之外的人和生物,以及宇宙中的一切生命進行對話,你的精神世界將會被書中的偉大思想與高尚情操所浸潤,心田總會被它的睿智之氣所充斥。

《伊索寓言》具有無窮的思想價值與藝術魅力是每個人一生中都不應錯過的靈魂驛站。它經過了歲月的洗禮,時光的沉澱,它是沙裏淘金留下的精華,它是璀璨迷人的珍珠,它散發出聖潔的光,將我們帶入文學的殿堂。

請敲開真理的大門,在真理的海洋中遨遊吧!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600字2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愛讀書,讀好書,不但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還可以啓迪我們的智慧。最近我讀了一本《伊索寓言》,我被書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書中透過一個個通俗易懂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個寓意深刻的道理。

大多故事中體現了生活經驗和非凡智慧。有的故事教導人們考慮問題要全面——《兩隻青蛙》;有的則說明了不可違背自然,勉強做事——《烏龜和老鷹》;還有的告訴我們不可犯經驗主義錯誤——《馱鹽的驢》等等。

在所有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 《獅子與蚊子》,這則寓言講的是一隻蚊子自認爲能戰勝獅子,想和獅子比比誰厲害,它吹着喇叭飛到獅子那裏,向獅子挑戰。它衝到獅子的臉上,專咬獅子鼻子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臉都抓破了,還是抓不到蚊子,只好認輸,要求停戰。蚊子戰勝了獅子,非常得意,它繼續吹着喇叭唱着凱歌,驕傲地在空中飛來飛去。不小心粘到了蜘蛛網上,被蜘蛛抓住了。在臨死的時候,它悲嘆道:“我已經戰勝了強者,卻被弱者所消滅。”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驕傲是沒有好下場的,有些人雖然擊敗過比自己強大的人,也會被比自己弱小的人擊敗。強中自有強中手,能人後面有能人。驕傲自滿的人一定會得到懲罰,最終會落到和蚊子一樣的下場。

在我以前的學習中,我的數學成績不是那麼穩定,有時候也能考出好成績,有時又只能考七、八十分。過去一直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自從讀了這則寓言,我終於明白了那是驕傲自滿的緣故。每當考得好時,我總是沾沾自喜,可下一次考試時成績總是不理想!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要更加刻苦學習,不驕傲自滿,爭取學習成績保持名列前茅!

讀書要愛讀書,讀好書,書讀多了自然會明白書中的道理,《伊索寓言》這本書中一個個小故事,猶如一盞盞明燈給我指明前進的方向,小故事大道理讓我永遠受益。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600字3

透過閱讀後,我覺得《伊索寓言》是一部由各種各樣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組成的一本書,它透過故事裏面的一些動物、植物和人之間發生的事來反映我們現實生活裏的一些道理,其中有兩個寓言故事對我印象最深刻。

我先說一說《牛和青蛙》這故事:故事講的是一頭牛到潭邊喝水,踩死了一隻小青蛙,其他小青蛙回家告訴它們的媽媽,媽媽自不量力,用力鼓氣,問小青蛙:“這個四足獸是不是這麼大呢?”小青蛙說:“您別再鼓氣了,您不可能和那怪物那麼大,您會把肚子脹破的。”這篇寓言告訴我們:渺小的人永遠也不能和偉大的人相互比較。我喜歡這篇寓言的原因是,它讓我懂得了不要高估自己,做什麼事情要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去做,纔會做好。

再說《驢、公雞與獅子》的故事:有隻公雞和驢生活在一起,飢餓的獅子來侵害驢,公雞一叫,獅子就害怕的跑了,驢一見心想:獅子沒什麼大不了的,連雞都怕。便立刻追過去。獅子跑到遠處,聽不見雞叫了,便猛然轉身吃了驢。這個寓言說明了:不要輕敵,要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不要在強大的對手面前逞強。我喜歡這個故事的原因同樣還是它和上個寓言一樣,都告訴了我們怎樣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我覺得我在我們班級完全有能力考第一,幾次沒考好的原因是沒有重視自己的寫字潦草、檢查不認真、審題不認真、計算不認真、態度不端正的缺點,考試的時候沒有提醒自己不要犯上面的毛病,所以每次考試的時候都會有讓我沒注意的丟分的地方,害得我考不好,我現在下了決心了,一定要把我的那些毛病改掉,爭取考出好成績。

我真的感覺到《伊索寓言》裏面的故事雖小,但是都可以對照我們的生活,指導我們,讓我們懂得做人的道理,讓我們以後不要犯錯誤。我希望同學有時間看一看《伊索寓言》吧。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600字4

讀了《伊索寓言》我明白了許許多多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活處事的經驗與能力,這本書讓我從一個個精闢的故事中體會着,吸吮着,那存於萬物之中不變的道理,對我的人生也有很大的啓示。

例如《蛇與荊棘》,講得是“一隻餓蛇被綁在一棵荊棘上,十分痛苦,狐狸看見了,說:船伕與船很相配。”從這個故事裏,我懂得了惡有惡報的道理,其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事例,我們班的蔣易就是典型。

美術課時,教室裏只有訂正作業的蔣易、甘宇還有我,其餘人都去美術室上課了,甘宇正在座位上認真地思考,一切十分平靜,可“無事生非大王”蔣易非要挑起是非,他的眼睛骨碌一轉,嘴角一翹,想出一個歪點子,誰也不知道他想幹什麼?突然蔣易拿起甘宇的文具盒,趕快地爬到桌上,迅速放到吊扇上,可憐的甘宇先是一愣,後來臉色急得漸漸變紅,開始急得手舞足蹈起來,趕快爬到桌子上,想伸手拿放在吊扇上的文具盒,蔣易見狀,哪肯善罷甘休,疾步向吊扇的開關衝去……,霎時間,吊扇飛轉起來,甘宇手一縮,嚇得一身冷汗,臉色蒼白,手差點被吊扇絞進去……我在旁邊看得觸目驚心,也被嚇壞了……這件事情一傳十,十傳百,漸漸全班皆曉,老師已知,面對全班的謾罵,老師的指責時,蔣易卻毫無愧色,老師說:“這樣的人以後必定會遭到良心的譴責!”

相比之下,我覺得我就做的很好。

一天,老師發米糕,每人一塊,發現剩餘了一塊,老師思來想去,不知道給誰好,他突然想起我今天作文寫的.比較好,於是就獎勵給我,我欣喜地望着老師,老師說:“這是獎勵給你,快吃吧。”我沒有獨吞,而是把米糕分成 4 塊,給我們小組成員每人一塊,我們小組所有人都很開心,他們說李宇恆把快樂傳給我們,我們應該好好分享,說着我們一同吃下米糕,還共同歡笑,老師看見了,也表揚我樂於分享,將來會得到善報。

所以人如果想歪點子,必然會遭到良心的譴責,反之,如果人一心向善,自會得到善報!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600字5

今年暑假去書店偶然看到一本《伊索寓言》,便翻開看了一個小故事,就不捨得放下那本書了,纏着媽媽給我買一本。你一定要問了:”《伊索寓言》有什麼好的?需要你這麼留戀?“你這麼說可不對了,只要是書就有他出書的道理。《伊索寓言》是用一個小故事講述一個深刻的大道理。

其中第一卷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寡婦與母雞,在現代社會,有很多人因爲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結果連現有的都失掉了。

在看完《伊索寓言》第二卷時,我的心中很長時間都充滿着故事中的情景,以及故事訴說的大道理,但給我回憶最深的是:朋友與熊,引用一下故事,我教大家一個和身邊常玩的同學測一測他是不是你真正的朋友。只要在危險時刻他可以和你共患難,那麼他就是你一生最珍貴的朋友。

第三卷中偷東西的小孩與他母親,給我留下了最深的回憶。現在的小孩子每天都受着父母的寵愛,我要警告現在的父母們:不要太過於寵愛自己的孩子,使自己的孩子養成壞習慣。如果小錯起初不懲治,必將釀成大錯。

在第四卷時狐狸與鶴使我認識到了新的道理。若要他人尊重自己,自己先要尊重他人,我們要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辦法來對待那些不尊重他人的人。

飢餓的狗在第五卷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在道理中翱翔。告訴我們不量力而行,辛辛苦苦追求希望渺茫的利益,結果,不但所希望的東西沒到,反而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第六卷中黃鼠狼與愛神使我記憶猶新,心腸壞的人,雖然外形改變了,但是還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啊!

蛇與鷹讓我讓我在第七卷中懂得了更多道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好人一定有好報,惡人一定有惡報。

我喜歡第八卷中的種菜人與狗,他告訴我們一定不要無情無義、恩將仇報。

《伊索寓言》使我增長了許多知識,豐富了我的課外閱讀知識。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600字6

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人的一生中,會接觸、閱讀許多書籍,這不,不久前,我剛閱讀了一部令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名著,它就是《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是古希臘人,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紀,他知識淵博,是個編寓言故事的能手。伊索在兒童心目中始終扮演着一個故事大王的角色,以他命名的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妙語連珠,機智幽默,說理深邃,極富諧趣,膾炙人口,深得全世界讀者的喜愛。

不過,在這些輕鬆有趣,使人受益的故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蚱蜢和貓頭鷹》,他主要講的是一隻貓頭鷹,晝伏夜行,有一天,貓頭鷹被蚱蜢的叫聲吵得睡不着覺。不過,任憑貓頭鷹怎樣請求蚱蜢,蚱蜢都無動於衷,反而叫得更響了。最後,貓頭鷹心生一計,極力奉承蚱蜢,邀請蚱蜢到他家做客,蚱蜢剛飛上去,就被貓頭鷹啄死了。

讀到這裏時,我不禁想起我的一次經歷:那是一個普通的數學測驗,我竟破天荒地考了100分,我喜出望外,心裏充滿了無限的喜悅和萬分的自豪。當老師給我卷子時,聽着老師祝賀和鼓勵的話語,看着同學們臉上驚訝的表情,我已高興得忘乎所以,有點飄飄然了。那時的我哪知道我的心裏已經開始滋生了一顆驕傲的種子。後來,上數學課時,我也不像以前那樣專心致志地聽課,而是一半在聽,一半不在聽的狀態,那情況可想而知。考試時,我做完後也都不檢查了,一心想我又考了100分的情景。第二天,當老師報分數時,我只考了80多分,後來,我終於醒悟過來了,端正了自己的學習態度,成績果然提高了。

就如書中的最後一句:“有些人有一點點本事就飄飄然,忘乎所以,忘記了自己的地位和處境,結果自找苦吃。”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600字7

《伊索寓言》是一本非常吸引人的故事書,這本書裏的主人公都是動物,作者根據各種動物不同的特點,把它們擬成人一樣可愛、活潑。不但如此,這些動物做的都是平凡小事,在這些小事裏,都飽含着一個特大的道理。

如“吃得太飽的狐狸”,狐狸餓了,在樹洞裏偷吃人類的糧食,肚子股的很高,大得鑽不出樹洞,農夫回來了,一棍把狐狸打死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貪吃、暴食。

還有“驢子渡河”,主人要求驢把鹽馱到河對岸,不小心滑到水裏,爬到岸上時,鹽變輕了。第二天,主人要求驢馱海綿到河對岸,驢以爲,跳下河會使馱的東西變輕,於是跳下河,結果淹死了。你們知道爲什麼嗎?棉花放到水裏,棉花進水了,會變重,就沉下水裏。所以,大家不要自以爲是、自作聰明。你看,這就是它們所做的小事,可道理也是少不了的。

這本書的故事不但飽含着大道理,而且在文章裏,有許許多多的好詞、佳句呢!如好詞:有細又長、不慌不忙、目瞪口呆、議論紛紛……佳句:1。馬馱着這麼大的東西,“呵?婧??”地走着,跟本沒心情看兩邊的風景,繼續往前走。2。穴鳥就這樣小心翼翼地把石頭丟進海里,日日夜夜,夜夜日日不停地工作……

故事書中,他是我最喜歡的一本,因爲這本書的知識豐富多彩,吸引讀者,讓人簡單理解內容。儘管道理是什麼,大家都要在生活中領悟;儘管道理有多少,它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給予的使我終身受用不盡。道理,不是讀了就算,知了就忘的,一定要遵守,一定要去接觸,要時時刻刻的記住它。道理有多少,誰也不知道,也沒有誰能數得清。我是一個非常愛編故事的孩子,希望我長大了,也能創一本這樣而更有趣的故事書,讓所有的孩子們都能從故事中領悟道理,更好的面對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