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700字

學問君 人氣:1.24W

  篇一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700字

我非常喜歡看伊索寓言這本書,裏面有好多的寓言的故事,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中動物篇中有《獅子、熊和狐狸》的故事,獅子和熊它們爲了一隻小羊羔,先是爭吵,後來就動手打了起來。經過一場激烈的搏鬥,雙方都受了重傷。其實狐狸早就躲在遠處坐山觀虎鬥了,它看到了獅子和熊搏鬥的全過程。狐狸把躺在它們之間的小羊羔搶走了。這個故事說明鷸蚌相爭、漁人得利,兩者相爭,讓第三者得了利。

人物篇裏面有《農夫和蛇》的故事。在一個冬天裏,一個農夫在路邊看見一條蛇凍僵了,他把蛇救了起來放在懷裏,蛇慢慢的甦醒了就咬了農夫一口,農夫感覺劇痛,他把那該死的蛇扔在地上踩死了,最後農夫說了一句蛇就是蛇,怎麼也改不了它那醜惡的本性。這個故事說明即使對惡人仁至義盡,他們的邪惡本性也不會改變,憐惜惡人,後患無窮。

鳥類篇裏面有《公雞和珍珠》,講的.是一隻公雞肚子餓得咕咕叫,爲了尋找食物,便向糞堆走去,它想糞堆裏有什麼蟲子或沒被消化的食物,公雞滿懷希望的翻着、挖着……扒着扒着,突然扒出一顆閃着光芒的珍珠。但公雞不覺得珍貴,拿起來看了看,又把它扔了:“這麼一個又冷又硬的石頭,除了會發光,什麼都做不了,還不如一粒米好吃了”!但珍珠一點也不在乎,因爲總會有識貨的人要它的。後來有個過路人發現了珍珠,趕忙撿起來,高高興興地把它拿走了。這個故事是說,自己最需要的東西,纔是真正珍貴的。

寓言雖然篇幅短小,但它的形象地反映了人們生活各方面的內容,並透過故事背後的哲理,給人們深刻的啓示,也是我從中得到教益。

  篇二

記得小時候就常聽老師和父母這樣告訴我:從前哪,有一個會講故事的老人,他的名字叫伊索。今天,我寫完作業後,終於有時間看完了這本《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透過擬人化的手法,將那些性格各異,喜好不同的飛禽走獸加以描繪,用來比喻形形色色的人,並透過它們揭示人間的真僞、善惡與美醜。在這麼多篇寓言裏,我最喜歡的是《看見獅子的狐狸》,講的是有隻狐狸從來沒有見過獅子。有一天,它們終於遇上了。頭一回見到這威武雄壯的龐然大物,狐狸可嚇得要命,抱頭鼠竄落荒而去。可巧它們又相遇了,雖然是第二次相會,狐狸的心裏仍是七上八下恐慌不已,但比上次要好得多了。等到第三次相見時,狐狸竟信心十足地走上前去,哈囉哈囉地跟獅子閒聊起來。

看完這個故事後,我一下子就說出這個寓言的道理:熟能生巧。想了想,覺得狐狸所代表的人物很像我。小學一、二年級時,我十分膽小,一上講臺就會兩腿發軟,四肢發抖,舌頭髮麻;三年級時,敢在臺下發言了,但在臺上仍然不敢說話;四年級時,我在臺上口吐蓮花,神態自若,贏得大家陣陣掌聲;五年級時還得了個“英語口語比賽”一等獎。這說明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要勇敢地去面對並想好解決問題的方法。

還有一篇《蒼蠅》的寓言:一隻蒼蠅掉進了湯鍋裏,就要被淹死了。他對自己說:“好哇,我已經吃飽了,喝足了,還洗了個澡,我死而無憾了。”蒼蠅的話充分體現了它的自嘲精神,同時也告訴我們:當在一個新的環境且無法避免的時候,也可以試着慢慢適應環境,融入環境。

《伊索寓言》把一個個深奧的哲理用故事的方式淺顯地表達出來,因此在古希臘,《伊索寓言》甚至是衡量一個人的知識的尺度。當時著名的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曾寫過這樣一句臺詞:“你連伊索寓言也沒有熟讀,可見你是多麼無知的懶散。”這真是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