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瑣記500字讀書筆記

學問君 人氣:3.22W

《瑣記》介紹了魯迅先生衝破封建束縛,爲追求新知識,離家求學至出國留學的一段生活經歷。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瑣記500字讀書筆記,歡迎閱讀。更多資訊盡在讀書筆記欄目!

瑣記500字讀書筆記

瑣記500字讀書筆記一

《瑣記》介紹了魯迅先生衝破封建束縛,爲追求新知識,離家求學至出國留學的一段生活經歷。文章從作者切身感受出發,寫出了進化論及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對進步青年的影響。第九段中說城中唯一的一所中西學堂也成了“衆矢之的”。這也的確說明了封建舊思想的根深蒂固,人們對新思想的不瞭解、不認同。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雷電學堂求學時,校長出了個《華盛頓論》的文題,國文老師竟不知華盛頓是什麼。這也足見當時人們頭腦之古舊、思想之老化,人們對新思想的不接受與排斥。這樣的老師,豈不是要耽誤學生的學業嗎?

我也很痛恨那些所謂的“中國通”、“支那通”,對中國悠久文化的曲解。他們簡直是對華夏文化的污辱。當然,那些奇談怪論是肯定永遠不會被我們所接受,也永遠應該去抵制的。

話題作文 瑣記讀後感500字(3篇)小學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節日作文及各類中小學生作文

文中最有趣之處當數要去日本留學之前的那兩條所謂的“經驗”,簡直是一堆廢話,沒有一點可用之處,也由此可見中國人當時對一些外國事物的誤解。

後面的幾段中,也寫出了當時一些新文化對青年學生的影響,和老一輩對學習新知識的不支援。

《瑣記》可以說是哪個時代社會的一個縮影,很好地寫出了當時社會的一些現象,是一篇不錯的回憶性散文。

瑣記500字讀書筆記二

《瑣記》是魯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是《朝花夕拾》一書中第八篇文章。《瑣記》介紹了魯迅先生衝破封建束縛,爲追求新知識,離家求學至出國留學的一段生活經歷。文章從作者切身感受出發,寫出了進化論及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對進步青年的影響。第九段中說城中唯一的一所中西學堂也成了“衆矢之的”。這也的確說明了封建舊思想的根深蒂固,人們對新思想的不瞭解、不認同。

介紹了魯迅先生衝破封建束縛,爲追求新知識,離家求學至出國留學的一段生活經歷。文章從作者切身感受出發,寫出了進化論及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對進步青年的影響。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雷電學堂求學時,校長出了個《華盛頓論》的文題,國文老師竟不知華盛頓是什麼。這也足見當時人們頭腦之古舊、思想之老化,人們對新思想的不接受與排斥。這樣的老師,豈不是要耽誤學生的學業嗎?我也很痛恨那些所謂的“中國通”、“支那通”,對中國悠久文化的曲解。他們簡直是對華夏文化的污辱。當然,那些奇談怪論是肯定永遠不會被我們所接受,也永遠應該去抵制的。

文中最有趣之處當數要去日本留學之前的那兩條所謂的“經驗”,簡直是一堆廢話,沒有一點可用之處,也由此可見中國人當時對一些外國事物的誤解。

後面的幾段中,也寫出了當時一些新文化對青年學生的影響,和老一輩對學習新知識的不支援。

瑣記500字讀書筆記三

當沉浸在二月的我們還在肆無忌憚地尋覓快樂時,那種悄悄來臨的快樂危機在某個深夜總是慢慢地充斥着我的心。

曾經,我很瘋狂地沉浸在遊戲中,擺脫學習的重擔,我沒有想太多,很鄭重其事地允了那句“活在當下”的話。感到有點渾渾噩噩,但快樂令我興奮。畢竟是個小孩。

那只是上學後的第一個假期。當源源不斷的“開學”、“放假”這類詞語闖入我的讀書生活時,哭泣、歡笑、哭泣……具備的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情讓我哭笑不得,開始不知所措。畢竟是個小孩。

後來,在糖果與鞭子“循循善誘”中,我們也這般熬了六年。小學畢業時,有人問我:“六年裏,你經歷的快樂和傷心哪個多?”我有點語塞。拼命翻着以前的事,才發現每一年都那麼相似,六年的快樂與憂愁都大同小異,濾出了一丁點兒的收穫,有點失望。畢竟是個小孩。

痛苦與幸福輪迴着,但終有盡頭。而我現在依舊在所謂的幸福中吧,我不敢像大人一樣看透了塵世,那樣只會讓自己痛苦。這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特權,應該好好珍惜。假期是休息的,學校是讀書的,懶得把兩者牽扯在一起。好好玩,好好學。以後的事讓時間帶我們去吧。這只是一個孩子的想法。

瑣記500字讀書筆記四

在魯迅先生《朝花夕拾》這冊散文集中,有一篇文章的題目確實讓人覺得有點不同,那就是《瑣記》。不似前幾篇文章都有個明確的主題,這篇倒有點兒像形散神亦散的散文了。

《瑣記》先從衍太太這一角色入手,回憶了魯迅先生兒時與和衍太太之間的故事。衍太太總是給我留了一個不好的印象的,一個似乎有了小市民的種種劣根性的婦女,但是孩子們在她那兒總能得到百般的.縱容,或許更是一種不負責任。最後竟然還從衍太太口中傳出先生偷偷變賣家當的謠言,此時的衍太太卻愈發的不可愛了。

文章還寫到了當先生不想再留在S城之時,南京求學的事,在那段做做學生的日子裏,先生對於學習的處所倒有個詳細的介紹,也表明了當時自己讀書的態度,對於一些先進的科學讀本均是喜愛的,對於一些陳古的文言,先生多是沒甚印象。這也得以看出當時先生爲何要倡導新文化運動。

文章就在這樣一種不緊不慢的節奏中展開了。臨到最後的文章末尾,魯迅先生寫到了去日本留學的事情,4箇中國的留學生要去日本留學,文章的最有趣之處便在此了:一些前年去日本留過學的前輩特意指教了關於“襪”和“錢”的經驗,不成想,這些讓新留學生們紛紛遵命的經驗,到了日本,簡直是一堆廢話,沒有一點可用之處,也由此可見中國人當時對一些外國事物的誤解和一些理想主意的存在。

總而言之,《瑣記》雖提名爲瑣記,但卻頗能展現那個時代社會的一個縮影。文章很好地顯示了當時社會的一些現象,是一篇很好的回憶性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