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資訊技術的讀書筆記

學問君 人氣:1.03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筆記,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書筆記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資訊技術的讀書筆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資訊技術的讀書筆記

資訊技術的讀書筆記1

許多資訊技術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學生剛接觸資訊技術課時興趣很大,可沒多久,興趣就沒有了,學生對玩計算機很感興趣,但對資訊技術課卻沒有興趣。資訊技術課怎麼學?怎麼教?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這些問題一直讓許多老師感到困惑。最近我一直在研讀《資訊技術教學方法》這本書,收穫頗多。

資訊技術常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任務驅動教學法、範例教學法等等,而在資訊技術教學中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是一種較爲普遍、較爲合適的教學方法。

資訊技術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概括爲:以任務爲主線、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確定任務是核心,怎樣驅動是關鍵,資訊素養是目的。具體教學實施流程:

1、創設情境,提出任務

創設情境教學的目的是使各種學習因素處在最和諧的狀態,以利教與學的有效開展,任務驅動教學的教學情境即是一種任務化的情境(任務情境)。主要用於比較自然而真實的引出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任務的理解。例如向學生呈現任務完成前後的效果圖或者任務完成後的作品樣例賞析,情境呈現後,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體會和評論。有了任務情境的烘托,接着教師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提出任務,使學生明確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及任務所包含的教學目標。

2、共同討論,發現問題

提出任務之後,教師不要急於講解,而是要讓學生討論、分析任務,提出完成任務需要做哪些事情,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3、自主探索,解決任務

任務驅動使學生進入學習情景,師生討論,使學生明確了學習的目標和自己要解決的方案。在解決任務的過程中,教師應要求學生仔細揣摩任務及樣例,領會和進一步清晰解決任務的意圖和思路,允許和鼓勵學生創造性的發揮,同時要鼓勵學生討論、交流。對於完成任務有困難的學生或小組,教師要與學生一起找出存在的問題,給予恰當的引導。對於很快就完成任務的學生可以佈置拓展任務以進一步的提高。

4、檢查結果,總結經驗

既然給出了任務,就一定要檢查任務完成的情況。教師可以逐個檢查,看是否符合要求,並作相關的記錄,也可以交流展示,大家討論點評,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反饋。指出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發現和挖掘每位學生的優秀表現,並做出評價和表揚。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資訊技術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任務驅動教學法仍存在種種缺陷和不足,還有待於我們資訊技術教師作進一步的研究。

5、鼓勵“嘗試創新”

3幫助學生樹立“求新”“求異”觀點。在課堂教學中努力營造寬鬆、積極、探索、創造性的課堂氣氛鼓勵學生樹立“嘗試創新”的意識強調在課堂上只要敢於參與就是成功。比如在教學生製作幻燈片時同學面對功能如此強大的“Powerpoint”軟件不知如何下手而且模仿的多創新的`少製作出來的演示文稿沒有新意在製作過程中也很少出現同學之間的商討與爭論。這時我仔細觀察學生作品中的閃光點透過多媒體教學網演示給大家看並讓他說思路再讓其他同學發表意見接着大家一起試一試。這樣時間長了學生的思路就開闊了也願意動手嘗試了。

學生們不僅認識到了動手操作、手腦結合的重要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淡化了失敗的感覺體會到了大膽嘗試就會成功的道理。最重要的是激活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培養創新。有人說過“創造性在一致性的要求中慢慢被泯滅。”課堂上我努力探索創造性學習新途徑。例如在平時教學中鼓勵學生不以老師和同學所做的爲規爲矩強調自己的作品要與衆不同注意整理學生的作品在期末辦相應的展覽學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選登就會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同時結合學校的各項活動讓學生學以致用參與創新,逐漸幫助學生樹立“求異、求新”的觀點。

資訊技術的讀書筆記2

一、資訊與資訊科學

資訊是資訊科學的基本要素,既是資訊科學的出發點,也是資訊科學的歸宿。具體地說,認識資訊的本質和運動規律是資訊科學的出發點;利用資訊來達到某種具體的目的是資訊科學的歸宿。

(一)資訊及其特徵:

從本體論的角度,資訊可以定義爲:“事物運動的狀態和(狀態改變的)方式。”即事物的內部結構與和外部聯繫的運動狀態和方式。

“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的研究對象,包括外部世界的物質客體,也包括主觀世界的精神現象。“運動”泛指一切意義上的變化,包括機械運動、化學運動、物理運動、生物運動、思維運動和社會運動等等。“運動狀態”是指事物運動在空間上所展示的形態與態勢,“運動方式”則是指事物運動在時間上所呈現的過程和規律。因此,可以說,一切事物都具體資訊。資訊不是消息,資訊是消息的內核,消息是資訊的外殼,二者是內核與外殼的關係;資訊也不是信號,信號是資訊的一種載體形式,兩者是形式與內容的關係。資訊也不是知識。知識是有組織的、大量的資訊,獲得資訊並不等於獲得了知識,知識是關於事實和思想的有組織有系統的陳述,二者是分散與組織的關係。

從認識論層次看,資訊的定義是:“主體所感知(第一類認識論意義的資訊)和表述(第二類認識論意義的資訊)的相應事物的運動狀態及其變化方式,包括狀態及其變化方式的形式、含義和效用。”

資訊的十個基本特徵:可量度、可識別、可轉換、可存儲、可處理、可傳遞、可再生、可壓縮、可利用、可共享。

(二)資訊科學的研究內容

資訊科學可定義爲:“研究資訊及其運動規律的科學。”更精確地說:“資訊科學是以資訊作爲主要研究對象、以資訊的運動規律作爲主要研究內容、以資訊科學方法論作爲主要研究方法、以擴展人的資訊功能(特別是其中的智力功能)作爲主要研究目標的一門科學。”

住處科學所要研究的資訊運動的七種規律:

資訊產生的規律、

資訊獲取的規律、

資訊再生的規律、

資訊施效的規律

資訊傳遞的規律

資訊系統優化或自組織的規律

資訊過程智能化的規律

當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典型模型中,只有所有單元(資訊感知、識別、交換、傳遞、存儲、檢索、處理、再生、表示、施效)都發揮作用的時候,主體才能從本體論意義的資訊中提取第一類認識論意義的資訊,並從中對對象形成正確的認識,在此基礎上,產生出反映主體意志的第二類認識論意義的資訊,並透過它的反作用實現對對象的變革或改造。

二、資訊技術

技術並不是從古就有的,也不是永恆不變的。在人類發展的初始階段,既沒有技術也沒有科學,人們完全是以赤手空拳不爭取自己的自下而上和發展的。後來在人類認識與瞭解自然的過程中,爲了增強自己的力量、贏得

感覺器官,包括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平衡感覺器官等――獲取資訊。

傳導神經網絡,它又可以分爲匯入和匯出神經網絡等――傳遞資訊。

思維器官,包括記憶、聯繫、分析和決策系統等――加工和再生資訊。

效應器官:包括操作器官、行走器官和語言器官等――施用資訊。

資訊技術四基元:

感測技術

通信技術

計算機和智能技術

控制技術

資訊技術的體系的四個基本層次:層次的劃分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主體技術層次:主幹――四基元

應用技術層次:枝葉與花果――四基元繁衍出來的具體技術羣類

支撐技術層次:根系――機械技術、電子與微電子技術、激光技術和生物技術等

基礎技術層次:土壤――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

三、資訊技術的發展

(一)古代資訊技術(遠古――19世紀中葉):

聲音與光――自然狀態下的資訊技術;

文字、造紙與印刷――資訊技術的第一次飛躍

數字與運算――資訊加工技術的雛形

(二)近代資訊技術(19世紀中葉――20世紀中葉)

電報――序幕的拉開,1844年,美國畫家,電報發明人莫爾斯

電話――篇章的推進,1876年,美國教授,貝爾

無線電信――高潮的到來

(三)現代資訊技術(20世紀中葉――現在)

計算機――現代資訊技術的核心,1946年,

計算機與通訊技術的結合――現代資訊技術革命,20世紀60年代

資訊高速公路――現代資訊技術的力作,1993年

四、資訊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

教育資訊化是一個追求資訊化教育的過程,而資訊化教育是以教材多媒體化、資源全球化、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合作化、管理自動化、環境虛擬化爲顯著特徵的教育形態。

中小學資訊技術教育將其作爲一種教學工具滲透到各門學科中,以培養學生獲取、處理和應用資訊的能力。技術與課程整合把資訊技術和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學和學以及相應的學習目標、方法和評價手段。

影響資訊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的因素:

客觀環境的因素(包括環境、硬件、軟件及資源);二是教師的因素;三是學生的因素。

(環境因素、人的因素(包括管理者、維護者、應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