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精選12篇)

學問君 人氣:1.16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可是讀書筆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昆蟲記》的讀書筆記(精選12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精選12篇)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1

你見過多少昆蟲?你知道天牛幼蟲長什麼樣子?你看見過螳螂的巢穴嗎?諸如此類的問題的答案大都可以在這本書——《昆蟲記》裏得到。大家肯定都見過各種各樣的昆蟲,但是有沒有認真地去觀察研究過?發現其中玄之又玄的祕密呢?1879年法國科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透過專心觀察後寫了這本著名的《昆蟲記》。一不小心我翻開了這本書,然後一個不一樣的昆蟲世界呈現在我的眼前,讓我見識到觀察昆蟲是一件多麼有趣的事情!

在這本奇特的書裏,我認識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昆蟲,也瞭解了許多熟知的昆蟲背後的故事。

書中有許多故事,這些故事讓我認識到昆蟲們也是豐富情感的動物。西緒福斯蟲爸爸深沉的父愛給了我深刻的印象。它不像大部分昆蟲那樣,孩子們出生後就溜之大吉,讓孩子們自謀生路。它就完全不同,它爲了自己的孩子們不畏困難,在撫養孩子的道路上堅定不移地前進!我稱讚你是偉大的父親——西緒福斯蟲爸爸!

有老實、可憐的蟬。它每次辛辛苦苦地在樹上鑽出一口“井”,接着自己來不及喝上幾口就有胡鋒、大胡蜂、蒼蠅、金龜子等其它昆蟲過來搶喝。這些不過了了,更過分的是螞蟻,直接把它趕走。就算撒螞蟻們一泡尿,它們依舊開開心心喝着。書中這樣寫道:“它們正笑,舔着沾滿蜜漿的嘴脣。”可憐的蟬啊!

還有機警冷靜的螳螂,身體結構錯綜複雜的蝗蟲,能製作堪稱建築傑作的胡蜂窩的胡蜂們,相當於進階淨化器的綠蠅們,具有犧牲精神的可愛的豌豆象蟲,奇特的天牛幼蟲,食肉的螢火蟲……各種各樣“有個性有堅持有能力”的昆蟲們。

走進經典著作《昆蟲記》,遇見一個獨一無二,與衆不同的昆蟲世界。讓我知道細心觀察,才能揭開謎底,探查到一個一個不同的世界。謝謝你——《昆蟲記》!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2

“一蟲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平時不注意、不入眼的各種小生命和世間萬物,在法布爾的筆下,呈現的那麼豐富多彩,奇妙無窮。有描寫,有想象,有感悟,就象在講一個個美妙生動的故事,這就是《昆蟲記》所帶給我們的奇妙。

爲口腹自役,我們每日奔跑着,忙碌着,浮躁着,無暇去關注這小世界,無力去關注孩子的成長,無心去關注世間的變化,平時的理性,更無法達到忘我的狀態,即使世間萬物帶給我們的快樂就在身邊,也會視而不見。

是啊,當你關注這“微觀世界”時,不但增加了對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的瞭解,更會在內心深處產生一種震撼和力量,讓你體會到生命意志,好象進入另一個世界,心無旁騖,遠離理性,隨自己的心情任意馳騁。

一個個小生命就是一個個獨立的世界,相互之間有着或遠或近的關係。而從這些瑣碎的事情中能獲得樂趣的人是進入了人生另一種境界的人,他的心情一定是輕鬆的,心態一定是豁達的,心境一定是高遠的,遠如陶淵明,外如法布爾,而近者,我們都在努力。

和兒子做同學,一起成長,挺好。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3

它既是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被稱爲“昆蟲的史詩”,而它的作者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昆蟲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等桂冠。在這本書裏,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地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觀察那所謂的“蟲子”,這已經是一個奇蹟了,而這些寫“蟲子”的書竟然在百年之後還在讀書界引起一次又一次的轟動,這更是奇蹟中的奇蹟!他以那獨特的風格席捲了世界!

隨後,我如飢似渴的讀完了這本書,我不但從中學到了昆蟲的知識,而且還學會了做人的道理,我愛這本書!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4

柔和的月光斜斜地灑在原野上,靜謐而又安詳,空氣中瀰漫着玫瑰花般的香味,甜蜜充滿愛意。靈敏的聽覺細心地將動物微妙的喘息捕捉,不覺更添幽靜。月光下,我輕輕釦響大自然久掩的門扉,進行一次難忘的探訪。

——題記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書店裏讀到了《昆蟲記》這本書,本是無意,卻竟成就了一番美麗的邂逅。《昆蟲記》一書一改以往科普書給我帶來的枯燥無味的印象,在說理講述的同時溶入了一般清新的文藝範兒,讓我讀後感覺一習古樸的風吹來,愛不釋手。

靜靜地,順着書往下讀,沿着法布爾的足跡探索動物的奧祕。一步步地,我陷入了他營造的氛圍中,好似置身於月光皎潔的夜晚……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5

對於昆蟲,我從來都沒有留意過,直到讀了法布爾的《昆蟲記》,使我感觸很深。

《昆蟲記》裏有一個五顏六色的昆蟲世界,裏面的昆蟲都傳達出法布爾對它們的喜愛之情,比如:螢火蟲-麻醉師,綠蟈蟈-漂亮的海盜等各種有趣、新鮮的名字。這本書就像一根繩子,牢牢地把我拴着。 看似美麗的螢火蟲竟然以蝸牛爲食,有的甲蟲食物單一,只吃枯露菌,如果我沒有看過這本書,我是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的。 “螢火蟲的一舉一動都非常漂亮、溫柔,它爲路人照亮,在黑暗的世界裏給人們帶來光明”。

一段段文字都譜寫着一個個幽默風趣的小生靈,讓我知道也明白了昆蟲的進食、繁衍、生死等知識。

《昆蟲記》更向我展示了一位勇於探索、敢於實踐的法布爾。雖然他在小的時候帶昆蟲回家,並放在口袋裏,被父母發現遭了一頓痛罵,但他仍然沒有放棄對昆蟲的熱愛和對科學界的嚮往,這種精神使他成爲了一名優秀、偉大的科學家。我相信,如果換作是我,我沒有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所以我要向法布爾學習。

以前,我根本不知道鬆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種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比人還聰明,例如赤條峯給卵留食物,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讓食物保鮮,怎麼樣,這些昆蟲夠聰明吧!

《昆蟲記》真是一本有趣的書,它告訴人們,昆蟲世界既奇妙又複雜,不仔細地觀察你是永遠也不會發現它們的奇妙之處的。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6

這幾天,我在看一本書,名字叫《昆蟲記》。

這本書的作者透過仔細的觀察,多次的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讓讀者們讀得十分有興趣。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我覺得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着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爲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緻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裏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着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目。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鬆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隻捕小的,這樣每隻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麼樣?它聰明吧!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爲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裏,然後原路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 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着大學問呢!

媽媽說;“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至從讀了《昆蟲記》後,我深刻體會到了,其實在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等着我們去發現,去了解。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7

以前,我捉到螢火蟲時,以爲它是吃草的,給它草吃,不知道看似柔弱的螢火蟲竟然是肉食動物,它吃蝸牛!靠着兩片靠放大鏡才能看清的顎,把看似把自己保護的無可挑剔的蝸牛吃掉!這太不可思議了!

螢火蟲的成蟲在夜間發着光飛來飛去,像一顆顆美麗的小星星,但是他的幼蟲形象很不好,甚至還有些可怕。這和蝴蝶非常相似,蝴蝶美麗的翅膀長出之前,是長相平庸的蛹和相貌醜陋的毛毛蟲。

世界雖然無奇不有,但是卻有相似的規律:醜小鴨會變成美麗的天鵝,毛毛蟲會變成美麗的蝴蝶,還有螢火蟲……

螢火蟲沒有美麗的童年,但它卻靠自己發出的微弱的光,照亮了自己的前程。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8

昆蟲記是一篇科普讀物,作者法布爾。這篇文章是他透過觀察和細心的構思寫出的科普鉅著。

它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曰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裏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

《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他刻苦鑽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後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了現代文明。

一天清晨,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十分着迷,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脫殼;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爲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

接着往下看,《昆蟲記》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織網,“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範的網來”,豐富的故事情節使我浮想聯翩。

看着看着,這些蟲子們漸漸地清晰起來,我思考着:如果我們保護環境,不污染環境,這些蟲子是不是還會在呢?現在的環境惡化,又是不是在以後還會有呢?我仔細地想着這彼此之間的關係,這一次的閱讀,《昆蟲記》爲我開啟了一扇全新的門。

昆蟲是我們的朋友,所以爲了他們,請不要去傷害昆蟲!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9

《昆蟲記》這本書使我非常着迷。看了《昆蟲記》後,我才知道,原來小小的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

事情節使我浮想聯翩。幾乎所有的細節,都讓我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一次又一次地把我帶進昆蟲的世界??還有,作者的精神讓我很受他啓發:我們應該有追求真理的勇氣與毅力,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應該有始有終的把它做好,相信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

我認爲,《昆蟲記》是值得我們一生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去閱讀一下《昆蟲記》,就會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會可以知道的更多。

《昆蟲記》,的的確確是一本很不錯的科普書,建議大家閱讀就會深深地所被它吸引。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10

我原本以爲,人是天地之靈長,只有人,才擁有喜怒哀樂的能力,只有人,才擁有表現衆生百態的權利。直到,我翻開《昆蟲記》的那一刻,我才發現,小如螻蟻,微如蚜螢,亦有其一姿一態,亦有着我們所謂的“人性”。雖然弱小,但每一隻昆蟲,都可以單獨拿出來寫一本書,或者說,每一隻昆蟲自身,就是一本優美的書。這些自然的精靈,在法布爾的筆下,更是在大自然的操控下,用弱小的身軀,靈動而又無奈地跳着生命之舞,優美卻又悽美。我看見了隧蜂的舞步,以勞碌與責任爲鼓點,以勤勞與善良爲節奏,用修長的身軀,輕輕地舞動着,律動成一首歌。四月修巢,五月採蜜,六七育兒,生生不息。更難得的是,這種昆蟲有着寬宏大量的性格。無論是從外形、品質、以及其爲自然帶來的那份甜蜜,都是無與倫比的,都是完美無缺的。大自然的寵兒,非你莫屬。這種昆蟲有着極強的包容性,足以令每一個瞭解它的人欽佩與歎服。只是,上帝是公平的,又是殘忍的,他安排了另一羣強盜,在這些精靈輕盈舞動的時候,悄悄地潛入。它們披着罪惡的外衣,扭動着骯髒的身軀,以隧蜂善良的天性爲突破口,在它們家裏大吃大嚼一頓,再產下後代,繼續欺凌隧蜂的子女。

年復一年,循環往復。法布爾稱它爲小飛蠅,對於一個罪惡的種族,並不需要一個確切的名字。法布爾說,這是爲了生態平衡,而產生的自然界的剝削殺戮。大約完美的東西,總會有嫉妒者與劫掠者,來阻止他走向完美吧,尤其是這些弱小的生命。我也只能這樣想。松毛蟲的舞步堅定而樸實,謹慎卻有些戰戰兢兢。它們始終堅定着團隊意識與首領意識,在複雜的昆蟲世界中,遵循着自己的舞步,以連綿不斷地連結絲線,纏繞成了屬於自己的詩篇。是的,每一羣松毛蟲行動時,領頭的那隻便是領袖,它負責着偵查與領導,還要吐絲讓後面的松毛蟲尋找。這種極強的社會性,法布爾的驚歎,足以說明一切。這是它們的優點,也是它們因弱小而想出的'最佳報名措施,但也註定了它們的悲劇。這種甚至有點盲目的社會性,或者說,奴隸性,致使他們除了跟着部隊走之外,別無所知。於是,法布爾將它們頭尾相連,沿着器皿邊緣繞成了一個圈,一個死亡之圈,而食物,就在它們附近幾釐米處。它們仍然堅定地跳着舞,跳着一圈圈的死亡之舞,將昆蟲世界裏的無端盲從,舞成了死亡的詩篇。一隊松毛蟲,就在食物的附近,完完全全地餓死了。也許又是上帝的一個玩笑,弱小如它們,當然不會有什麼戲弄之處,大概只有當具有相同特性卻自稱靈長的人類也受困於此時,上帝纔會呵呵地笑一笑吧。至於其他的各種虐殺、僞裝、掠奪、剝削、欺騙等等,都是各種昆蟲常用的姿態。也許是爲了求偶,也許是爲了自衛,也許是爲了填飽肚子,也許僅僅是爲了活下去,甚至於,它們本身並沒有這些想法,只是我的強加與臆想罷了。畢竟,它們太弱小了。可是,我總是覺得隱隱不安。畢竟,這些,都是人類社會的陰暗面,在昆蟲世界裏的體現。

人類雖然不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種族,但,這都是人類社會內的潛在危機。我或許應該慶幸,人類遠遠比昆蟲強大的多,也不必爲了生計,爲了防衛而無奈受欺,而奔波賣命。弱者,只有被欺凌的權利,雖然很殘酷,但這是現實,這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事情,這是昆蟲們無奈卻又不得不接受的自然規則。我也應該慶幸,人是能夠思考的動物,人性中,還有那些道德與善良,所以,大多數人類不會像昆蟲那樣,自相殘殺,人類社會不會像昆蟲世界那樣,殘酷無情。我想起一篇文章中的對白:“這人怎麼盡跟動物學壞了呢?”“大概是動物都跟人學壞了吧。”有些道理,但昆蟲的思想似乎沒有那麼複雜。我也只能用粗糙的文筆,藉助這些昆蟲的口吻,塗抹些文字來感嘆這些悲哀的小生命:天生玲瓏物,愛與天比奇。身披流光甲,揹着綺羅翼。苦心營生計,奈何世相欺。恨指天而怒,卻嘆命不濟!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11

1、人不能在生命的旅程中一遇到攔路的荊棘,就把生命當成笨重礙事、一文不值的東西扔掉。

賞析:這句話告訴我們生命的重要性,生命是非常珍貴的,我們要學會珍惜,人生中遇到挫折和困難是必然的,不可能事事如意,但一定要真愛生命,在昆蟲的世界裏,也是如此,生命雖然短暫,但也不能隨意放棄,但人類並不把昆蟲的生命當做什麼有價值的東西,這是可悲的。

2、螳螂是一種美麗的昆蟲,它像一位身材修長的少女。在烈日的草叢中它儀態端莊,嚴肅半立前爪像人的手臂一樣伸向天空,活脫脫一副很誠心誠意的禱告姿勢。

賞析:螳螂在我們的心目中是一種可怕的昆蟲,因爲它會咬人,但法布爾作爲一名昆蟲學家,卻把它寫得像少女一般美妙,這就是文字的力量和奇妙之處,而我個人認爲這樣的文字可以讓更多的人喜歡上這類科普讀物,對於普及昆蟲學知識有巨大的幫助。而說到科普讀物,大多數都是生硬難懂的,不能引起讀者的興趣,這就是名著與普通作品的差別。

3、一個人善於奉獻,才能獲得別人的感恩和回報,彰顯自己在羣體價值,過上想和諧美好的生活。

賞析:這段話應該說的是蜜蜂吧,我們在寫蜜蜂採花作密的時候,經常會把無私奉獻這個當做它們的美德,而中國古代的著名詩人羅隱也有一首傳送千古的詩“採得百花成蜜後,爲誰辛苦爲誰甜”,也是對蜜蜂辛勤勞作的寫作。

4、在偶然的盲目之中,也會有驚人的遠見卓識。

賞析:有時候我們在做一件事情或者下一個重大的決定時,並沒有可靠的依據和準繩,但往往時間不允許我們準備這麼充分,而根據自己的判斷果斷的做好這些事情時,也有成功的可能性,甚至堪稱遠見卓識,因此,我們要遇事要果斷,敢於挑戰困難。

5、科學實驗讓我們認清了自然界的真實狀況,所有的一切都是有依據的,絕非偶然現象。

賞析:科學實驗是近代科學發展的誕生的產物,也對科學的驗證和實踐方式,它讓我們發現了很多自然界的規律,掌握了很多知識,而事實是,我們發現很多事物的發展都是有規律可尋,也是必然的結果,而這些依據是客觀存在的,並不是偶然現象。

6、本能有無懈可擊的邏輯,即使在最微弱的地方也能體現出來。

感悟:什麼是本能?本能是人或者動物與生俱來的、天生就擁有的思維和反應,例如動物遇到危險就會逃避或者防衛,遇到可口的食物就會想吃上一口,這些都是動物的本能,是自然的邏輯,是不需要推理的,但我們時常忽略。

7、所有的動物,包括人,都天生具備一些智慧,一些與生俱來而非後天獲得的靈感。

感悟:經過歷史的演變和進化,人類的智慧高於地球上的一切動物,成爲了這個星球上的霸主,用人類的智慧建立了高高在上的地位。但其實,其他動物也是具有智慧的,例如昆蟲,它們也有靈性,懂得生存的道理,例如遇到危險的時候也知道反擊和逃跑。

8、人們天真的幻想終將在殘酷的現實中,令人惋惜地走向終結。

感悟:人們自以爲掌控了真理,也成爲了地球的霸主,但其實大自然的力量是永遠不能被征服和完全突破的,幻想和現實的差距,就是野心與現實的距離,走到終結,人類也無法解答這個問題。

9、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於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恆心。

感悟:這句話對我的啓發真是太大了,全世界的智者都能支援覺悟和恆心對學習的幫助和作用,在中國的文學大家口說也是這麼說的,例如清代學術鉅子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裏講“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也就說人要守心,要有恆心,會成就學術。

10、我們的生存是以它們的死亡爲基礎的。世界本來就是處在一個永無窮盡的循環着的狀態。由此看來,“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確是一個值得細細品味的哲學問題。

感悟:這段話道出了萬物的真理與客觀存在的事實,例如,如果說萬物有靈的話,那麼人類這種靈長類動物爲了生存,就必須吃掉動物、植物,因爲我們是雜食動物,並不能用殘暴來形容,這是自然之理。在昆蟲的世界裏,也是這樣的,弱肉強食是客觀存在的道理,也是自然現象,反而就是這種競爭讓動物在進化。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12

毒王朗格多克大毒蠍住在一片瓦片地下,有一天它遇到了會動的樹——就是法布爾先生。它奮力抵抗,還是被法布爾先生帶回了鐵絲籠裏,它在鐵絲籠裏遇到了螽斯、菜粉蝶、蟋蟀、花金龜、蝗蟲、朽木蟲等各種昆蟲,毒王與它們打鬥並吃掉它們,之後又被法布爾先生帶到有灰色圍牆的花園裏生活。毒王決定爬出灰色圍牆,回到它的故鄉——沙丘家園。毒王在回家途中,遇到狼蛛、蜈蚣等有毒昆蟲的阻攔和挑戰,但這些都阻止不了毒王,它最終回到了沙丘家園。兩隻雄蠍爲了毒王還展開了殊死搏鬥,獲勝的亮眼睛獲得了毒王的青睞。但是,爲了後代,雄蠍還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毒王非常勇敢,它爲了回家不惜一切代價,與一切阻攔的昆蟲搏鬥,它這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非常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