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5篇

學問君 人氣:1.91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呼蘭河傳》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5篇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

童年,是幸福的,快樂的,是美好的,人們常說童年是人生長河裏的最美得一朵浪花,是最令人難忘的日子,我想在蕭紅眼裏也應該是這樣吧!

《呼蘭河傳》就是講的作家蕭紅把自己記憶中的童年生活符號像一串紅辣椒一的把它掛在我們的眼前,抒發了她溫暖的回憶,來慰籍着自己孤獨的心靈。

她寫的她的家庭,爸爸和媽媽對她很兇,很冷淡,祖母也對她不好,但祖父對她很好,她喜歡和祖父一起一整天都呆在小院子裏,和祖父、昆蟲一起來玩,祖父還經常教她念詩,學知識,在祖父的院子裏是快樂的,自由的,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祖父也是由着她的。在祖父院子裏的這段時光也許是她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了吧!

還有團圓媳婦,她的命就太苦了,她十二歲被送進了名聲挺好的老胡家,但就是這,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嫁進去,天天做這個,做那個,天天拉車,還得受婆婆嚴刑打罵,天天身上有傷有痕,一開始還挺樂觀,後來生了病,治不了,最終年紀輕輕的死了,後來人丁興旺的老胡家被人慢慢忘掉了。

在她筆下一個個她童年故事令人心痛,從小沒有父母愛,雖然有祖父愛,但祖父死後,也就沒有人愛了,一直孤獨寂寞。看看我們現在的美好時光,有家人疼,有家人愛,還可以學習,和蕭紅比,我們太幸福了,但有時還不珍惜。懂不懂和父母吵架,不認真學習,太不應該啊!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要珍惜我們眼前的幸福生活。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2

那野臺子戲也很有趣:臺上的戲子扯着嗓門喊,臺下街坊鄰里拉家常,如果一人嫌太吵說出來,立刻就還嘴說這又不是你家的戲臺!如果還還嘴就打起來了。因爲有習俗的約束(娶親不能告訴女方),姑娘們都帶上最漂亮的首飾。

一到了晚上,親戚纔可以送禮物。更有趣的是,問看戲的人演的什麼戲,卻一問三不知。

跳大神是最古老的習俗了:大神(和祭祀差不多)先請神,如果不上身(或二仙(他助手)對錯了),就燒香點酒,再鬧要上紅布,再鬧就殺雞(再鬧就不行了)。之後跳完後跳神者就拿了酒,染了布,煮了雞。

從中我體會到了小城呼蘭河那濃郁的習俗。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3

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我百感交集,心裏久久不能平靜,真爲被殘忍的宗法社會折磨死的人們而感到憤憤不平!

20世紀20年代,中國東北呼蘭河畔一個小縣城裏的故事。生活猶如河水一樣平靜地流淌,但是宗法社會本質是殘忍的。這不,書中的老胡家小團圓媳婦被愚昧的人們折磨死了。當然不止小團圓媳婦,還有王大姐,也在愚昧的冷眼中難免一死。這大約又是宗法社會的波瀾吧。書中還記敘了馮歪嘴子的一些生活經歷,使我悟出了平靜是堅韌的生活。作者的童年是寂寞的,並沒有什麼幽美的故事,但卻讓作者難以忘懷。是呀,童年的美好時光誰能忘卻得了呢?它是我們成長的背影,我們應該牢記這些童年的美好時光。不知不覺,我陷入了沉思……

在記憶的心扉中,童年時代的生活好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畫頁。在我很小的時候,十分地快樂。在春天,我可以無憂無慮地在公園裏玩耍;在夏天,我可以在樹下快樂地乘涼;在秋天,我可以在田地裏自由自在地嬉戲;在冬天,我可以盡情地打雪仗、堆雪人。確實,童年生活十分的無拘無束、快樂。但是,作者的童年是寂寞的,而且那時的宗法社會是殘酷的,爲此許多人被折磨死了,這是多麼不公平!

現在,我們的童年時代是幸福的。童年是一本好書,你要去閱讀,去發現,這樣,你就會發現童年的無窮樂趣。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4

逛書店,在書架推薦的書目中,看見了一本我熟悉的書,那是蕭紅的《呼蘭河傳》,書的封面是綠的,加了很多精美的畫片。而我家中藏有的這本書的封面是白色的,只有一張作者的小照,憂鬱的眼晴看着前方。

初次看這本書的時候,對於書中表達的深層次的悲哀無所體會,只覺得作者描繪的童年生涯是格外的生動搞笑。蕭紅現代着名女作家於1911年6月2日出生1942年1月22日逝世,黑龍江省呼蘭縣人,原名張乃瑩。呼蘭河傳裏最搞笑的還屬第三章,作者說她家有個大花園,這花園裏蜂子、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黃蝴蝶。這種蝴蝶極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紅蝴蝶,滿身都是金粉。

之後,她說她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摘個陰涼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頭,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臉上就睡着了!多麼搞笑啊!

《呼蘭河傳》這本書真的十分好看也十分搞笑,我推薦大家去看《呼蘭河傳》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5

《呼蘭河傳》的作者是蕭紅,她是中國近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

我在暑假中閱讀了這本書,彷彿身臨其境地經歷了她兒童時期所遇到的事。可愛的她,看到外祖父在菜園裏割草,她想幫忙,結果把韭菜當草割掉了,頑皮的她,在幫外祖父澆菜的時候,把水潑到天上,嘴裏叫着:“下雨了!”那時的蕭紅是多麼快樂,多麼天真可愛啊!這讓我想起了自己,有一次,我幫媽媽種地,結果差點把菜都給踩扁了!

《呼蘭河傳》裏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特別是呼蘭河4月18日娘娘廟大會發生的事情。娘娘廟大會那一天,女子和婦女參加的比較多。如果是還沒有生小孩的婦女去的話,據說只要在子孫娘娘的雕像背後釘一個鈕釦,給她在腳上綁一條帶子,耳朵上掛一隻耳環,給她戴上一副眼鏡,然後把她旁邊的泥娃娃給偷着抱走一個,來年都會生兒子哩,這可真有趣。像這樣平常而又充滿樂趣的小事很多,但我覺得都很精彩,都很有樂趣。

書裏有句話:經典文學是一盞盞永不熄滅的指路明燈。我覺得很有道理,就是因爲有了這盞明燈,我認識了動物、植物,瞭解了天文、地理,大大地開闊了自己的眼界,還豐富了我的想象能力!就像《竊讀記》裏的小英子,就像以書爲侶的尤安·艾肯,我也要向他們一樣,在書裏漫遊,在書裏成長,以書爲友!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6

讀完了蕭紅的《呼蘭河傳》,我知道了蕭紅童年在呼蘭河留下的故事。

作者蕭紅細膩地寫下了呼蘭河是一個並不熱鬧的一個小村莊,敘述地寫出了她的家和那美麗而沉寂的大公園。祖父,二伯……在蕭紅的筆下讓我知道了那個小村莊的民俗風情和那些小團圓媳婦被婆婆折磨得病怏怏的。

作者蕭紅告訴大家,她的童年既快樂又寂寞。在蕭紅家的大花園裏,她的快樂童年回憶全部都裝在這個大花園裏了。她和祖父一起在這個大花園裏笑聲總是在盪漾。她和祖父的故事很多,比如,祖父鏟地,但蕭紅不會,拿不動那鋤頭杆,於是祖父便把鋤頭杆拔下來,讓蕭紅單拿個“頭”來鏟。因爲不知那個是苗那個是草,所以用鋤頭亂勾一陣,把菲菜當野草割掉了。還有蕭紅看見祖父在澆菜,蕭紅搶過來澆,但她並不是往菜上澆,而是往天空澆,還說:“下雨咯!!”

呼蘭河裏還有很多有趣和令人發笑的故事。特別是呼蘭河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發生的事情:娘娘廟大會那一天,女子和婦女參加的最多。如果是還沒有生小孩的婦女去的話,只要在子孫娘娘的雕像背後釘一個鈕釦,給她在腳上綁一條帶子,耳朵上掛一隻耳環,給她戴一副眼鏡,把她旁邊的泥娃娃給偷着抱走一個。據說這樣做,來年都會生兒子的。還有賣帶子的也特別多,婦人們都爭着去買,她們相信,買了帶子,就會把兒子給帶來了。若是未出嫁的女兒,也誤買了這東西,那就會變成大家的笑料。

呼蘭河雖然沒有什麼幽美的故事,但處處都是故事。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7

在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蕭紅著的《呼蘭河傳》。它,就像一部黑白電影,把我帶進了二十年代的中國;它,就像回憶童年的散文,既有寂寞,也有憂傷。

灰色的世界,簡單的描述,卻生動的把我帶入了二十年代的呼蘭河鎮。文章中的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她才十二歲,本應該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女孩。可是卻被賣到了別人家裏,一個人孤獨的生活在衣櫃陌生的環境裏,盡心盡力地做事,可是卻動不動就受到婆婆打罵。那可憐的小團圓媳婦匆匆地離開了人世,讓她的家人心酸的不是她那年輕的生命,而是自己爲了她用了那麼多的錢·····在那個年代,她們的遭遇在人們嚴重時自作自受的,是上天給你安排好的,只能聽天由命是沒有人可以挽救的。

我們的童年是自由的,就像一幅畫,就像一首詩,就像一首歡快的歌,沒有煩惱,沒有紛爭。相比較,我們的童年是幸福的,是無憂無慮的。

每個人的童年是如此的不同,作者的童年是無知的,是苦難的,是悲涼的。讓我們珍惜我們那美好的童年,將來再次回味這份屬於自己的美好童年吧!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8

這是蕭紅對童年生活的自我回憶,也只限於童年生活,幸福的童年、苦悶的童年,童年的“我”眼中的其他人。

父親、母親對“我”不好,對“我”很冷漠,祖母還用針扎過“我”,因此“我”不喜歡祖母,“我”唯一的幸福就是從祖父那裏得來的。其實,說祖母拿針扎作者,這算不算對作者懷有噁心呢?原因是,“我”調皮搗蛋,喜歡用手去戳祖母房裏的窗紙,一排排戳過去。而祖母是個有潔癖的女人,潔癖還相當嚴重,因而用針懲罰了“我”。我不瞭解蕭紅小時候的經歷,因此這件事在我看來,只是簡單的,小時候的作者比較記仇,只記得祖母用針戳過她,因此她不喜歡祖母。

印象比較深的是,作者對東二道街上那個大泥坑的描寫,粘性極強,總能淹死幾個人或牲畜。在貧窮的年代,人們吃不起肉,每當有瘟豬肉賣時,大家都一窩蜂地去買便宜豬肉。可是,人怎麼能吃病死的豬肉呢?有這大泥坑就不一樣了,豬是溺死的,不是病死的,人的心裏過得去這一道坎,吃溺死的豬肉也比較衛生,這肉就能吃了。貧窮使人們顧不上有病沒病,吃了沒病則下去繼續吃,萬一有病也只能怪自己運氣不好。肉太珍貴了呀!錢太難得了呀!命算得上什麼呢?!

蕭紅說“都是自由的”,真的自由嗎?悲慘的命運大概因爲她實在太小,便從她身邊略過,到別處去了。看看老胡家的小團圓媳婦,被婆婆打得精分了。夜晚睡覺也被婆婆的鞭打嚇醒,便一直嚷着要回家,大家於是就認爲她被鬼魂附體了,請人來跳大神,這一家提供一個偏方,那一家提供一種法子,活生生地把一個好好的十二歲的孩子給逼死了。中國似乎總有這樣一種傳承,女人老了,總要將以前在婆婆那裏受過的委屈發到自己的媳婦上。也許不能說是撒氣,年輕時可能認爲自己應該承受一切,那是婆婆的教導。讀後感·因而如今痛打媳婦也是應該的,合情合理的,竟也沒人反思。甚至說,“有孃的,她不能夠打。她自己的兒子也捨不得打。打貓,她怕把貓打丟了。打狗,她怕把狗打跑了。打豬,怕豬掉了兩斤。打雞,怕雞不下蛋。唯獨打折小團圓媳婦是一點毛病沒有,她又不能跑掉,她又不能丟了。她又不會下蛋,反正也不是豬,打掉了一些斤兩也不要緊,反正也不過稱。”就像我上面說的,聽起來可能有些荒唐,但確實存在,人算得上什麼呢?

再說呼蘭河城裏的人們,凡是遇上投河跳井的,或是上吊的,看熱鬧的人特別多,之前用滾燙的熱水從小團圓媳婦頭上澆下去,圍觀的羣衆無一不是看熱鬧叫好的,等人實在只有一口氣了,才起了一點同情心。這個行爲時中國長久以來一直改不過來的,大家無聊慣了,冷漠慣了,自我慣了。

有人說蕭紅是“不朽的作家,幾百年都不朽”,我想這個評價是不是過高了,不是想拿她和誰比較,單從我看過的幾部作品裏,這固然是一位難得的有個性、有思想的女作家,“不朽”可能還是有些擡高了。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9

今天我讀了一本叫《呼蘭河傳》的書,書裏講了好多“我”和祖父有趣的故事,如果想知道就往下看吧。

我記得有一段特別有趣,講了“我”在後園裏摘了一束玫瑰,給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不知道,還說:“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聞見。”從這能看出祖父非常幽默,非常疼愛我。

作者出生時祖父都已經六十多少了,作者三、四歲時,祖父快七十了,七十歲的祖父非常愛作者,他們爺倆在後園笑個不停。祖父的後園就是小作者的天堂,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一切都是自由的。

書裏講到在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在那個大坑裏淹死過人、豬、狗、貓、馬,那個大坑家家戶戶都知道,有的人說拆牆,有的人說種樹,就是沒有說把這個坑填平。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是快樂的,也是寂寞的。她從小在後園裏長大的,作者和祖父在後園裏一起玩,一起幹活,作者和祖父時時刻刻在一起,童年充滿了快樂。

文章中寫到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才十二,本該是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而她卻早早的賣給了一戶人家做童養媳,是多麼的可憐!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我們的新社會,人們用知識變得智慧,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沒有男女的不平等,沒有可怕的戰爭。

啊!我真想永久地停留在童年,可是時光總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顆善良、熱情的心好好珍惜,感受這美好的時光吧!

《呼蘭河傳》我讀完了,可我的思想還停在那灰色的境界裏。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0

《呼蘭河傳》是一部回憶錄,關於故鄉,關於童年。如蕭紅所說,它沒有轟轟烈烈的故事,而有娓娓道來的敘述;沒有纏綿悱惻的情節,而有充滿童真的想象;沒有長篇大論的說理,而有細緻入微的描寫;沒有華麗辭藻的修飾,而有樸素情感的流露。讀來感覺像偶爾聽到的老人之間聊起家常,瑣碎而又生動;又像看了一部畫質極好的兒童動畫,每一幀都是那麼鮮活而富有色彩。起初,作者花了不小的篇幅介紹着呼蘭河的街道及街道上的一切,無所謂手法和構思,就那麼一一鋪排開來,好像長鏡頭緩緩地推進。後來,作者介紹着後園及後園的一切、家人及周邊的一切人,也無所謂手法和構思,就只是想到哪裏寫到哪裏,又好像短鏡頭根據需要隨時切換。就在長短鏡頭的交替中,我們得以走進這段回憶。

關於平靜

這回憶,關於平靜。小城並不大,只有兩條街、一個十字街口,街上的金銀首飾店、布莊、油鹽店、茶莊、藥店、扎彩鋪就可以滿足日常所需。人們“天黑了,就睡覺,天亮了就起來工作。一年四季,春暖花開,秋雨,冬雪,也不過是隨着季節穿起棉衣來,脫下單衣去的過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生不響的默默的辦理。”他們的物質生活並不富足,豆腐和麻花不是天天都能吃得起,要是偶爾遇到掉進泥坑淹死的豬,就能吃到便宜豬肉,就會讓他們感到無比快樂和滿足。他們的精神生活也並不貧瘠,每年的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野臺子戲、娘娘廟大會等,就是精神的盛舉。“他們生、老、病、死,都沒有什麼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長去;長大就長大,長不大也就算了。 老,老了也沒有什麼關係,眼花了,就不看;耳聾了,就不聽;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動了,就癱着。這有什麼辦法,誰老誰活該。 病,人吃五穀雜糧,誰不生病呢? 死,這回可是悲哀的事情了,父親死了兒子哭;兒子死了,母親哭;哥哥死了一家全哭;嫂子死了,她的孃家人來哭。 哭了一朝或者三日,就總得到城外去,挖一個坑就把這人埋起來。埋了之後,那活着的仍舊回家照舊地過日子。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他們過的是既不向前,也不回頭的生活,是凡過去的,都算是忘記了,未來的他們也不怎樣積極的希望着,只是一天一天的平板的,無怨無尤的在他們祖先給他們準備好的口糧之中生活着。”這座城幾乎沒有時間和悲喜的痕跡,夜以繼日地重複平靜的往昔。

關於溫暖

這回憶,關於溫暖。這裏有給了作者最多愛的人——祖父,這裏有留下作者最多歡樂的地方——後園。在孩童口吻的生動敘述下,我們彷彿能看到後園的一草一木和四季氣象,彷彿能聽到歡聲笑語和祖孫倆有愛的日常對答,也彷彿能嗅得到滿園的花香、草香和泥土香。在一個小女孩一天都跟着祖父在後園裏邊,依樣學樣,裁花、拔草、種菜、鏟地、澆菜,但是搗亂比幫忙多的時候;在她給祖父插了一草帽的玫瑰花,澆水往天上潑,大叫下雨了、下雨了的時候;在她踢飛了祖父剛播下的種子,除掉了韭菜留下了雜草的時候.....很多個這樣的時候,都會令我感到無比動容,越是瞭解蕭紅後來的顛沛流離,越是感動她曾經擁有的短暫溫存。同時,我也總是會對號入座,換了時空與對象,看到自己童年的影子,然後又開始瘋狂地想起我和我的祖父、外祖父發生了怎樣溫暖的故事,然後不自覺的紅了眼眶。蕭紅後來說起,“祖父時時把多紋的兩手放在我的肩上,而後又放在我的頭上,我的耳邊便響着這樣的聲音:快快長大吧,長大就好了。二十歲那年,我就逃出了父親的家庭,到現在還過着流浪的生活。’長大’是’長大’了,而沒有’好’。可是從祖父那裏,我知道了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惡外,還有溫暖和愛。所以,我就向着這’溫暖’和’愛’的方面,懷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關於悲涼

這回憶,也關於悲涼。“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如,爲什麼這麼悲涼。”家裏寬房大屋,童年仍算圓滿,作者卻不止一次地說到“我家是荒涼的”,是因爲周圍的人吧?租戶們的心很小,因爲採到雨天屋頂長出的蘑菇就高興的不得了,他們的心又很大,眼看着房子逐漸傾倒,也能安然的在屋子裏睡覺。漏粉的喜歡唱歌,拉磨的夜裏通夜的打着梆子,養豬的常常聚在一起唱着秦腔、拉着胡琴,只是“那唱不是從工作所得到的的愉悅,好像含着眼淚在笑似的。”“雖然是拉胡琴,打梆子,嘆五更,但是並不是繁華的,並不是一往直前的,並不是他們看見了光明,或是希望這光明,這些都不是的。他們看不見什麼是光明的。”小團圓媳婦被跳大神的活活送了命,馮歪嘴子的女人在詆譭和飢寒中死去,有二伯脾氣怪,對人說怪話卻對地上的磚頭和天上的鳥說正經話......透過作者兒童的視角、懵懂的語言,就算寫的是有趣的事和熱鬧的場面,也讓我們感覺到一個個真實的人物,他們活的艱難,艱難的讓人心疼,似乎就是我們身邊的某某。“他們不知道光明在哪裏,可是他們實實在在的`感到寒涼就在他們的身上,他們想擊退了寒涼,因此而來了悲哀。”“他們被父母生下來,沒有什麼希望,只希望吃飽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飽,也穿不暖。逆來的,順受了。順來的事情,卻一輩子也沒有。”“你說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卻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險,我卻自己以爲得意。不得意怎麼樣?人生是苦多樂少。

回憶越是鮮活,越是反襯現實涼薄。蕭紅形容“那粉房裏的歌聲,就像一朵紅花開在了牆頭上。越鮮明,就越覺得荒涼。”恰如她的文字,越是生動,就越讓人感到她深入骨髓的寂寞。寂寞的人總是會用心的記住他生命中出現過的每一個人,於是蕭紅纔會意猶未盡地想起呼蘭河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個節日,每一個與自己有過關聯的人,甚至蝴蝶、螞蚱、蜻蜓,甚至黃瓜、倭瓜、櫻桃。人們懷念過去的原因無非兩種,一是時間不夠久,二是現在不夠好。《呼蘭河傳》是蕭紅1940年於香港創作的,此時已接近她生命的最後時光,距離她的童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但是祖父死了,蕭紅的童年也隨之結束了,此後,她經歷了出逃、飢寒、戰爭、背叛,一直到孤單地在異鄉等死。她終其一生都在渴望溫暖和愛,可惜求而不得。在生命的最後,她心有不甘,卻只能憑着這回憶,在每個星光隕落的晚上,一遍一遍數着自己的寂寞,一遍一遍與曾經美好的時光道別。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1

在寒假裏,我看了一本書,叫作《呼蘭河傳》。這本書講了呼蘭河城的一些搞笑的習俗和那裏人的生活。

在呼蘭河城,人們會說到“龍王爺”。這個“龍王爺”就應是那裏人的迷信,有點類似於我們說的老天爺。有一位父親說沒有龍王爺,我覺得他是對的。有個小孩給龍王爺戴了個草帽,別人都在議論這個小孩。我覺得沒什麼,而且還挺好玩的。

呼蘭河城經常下雨,下雨後,就會有泥坑。這可不是一般的泥坑,這是“殺手泥坑”。許多動物都死在裏面,因爲上方有一層硬殼,動物們不明白下方就是陷阱。我覺得如果死的多了的話,硬殼上就應有很多很多洞,這樣的話動物們和主人們就應會注意的。

城裏有一些賣麻花的,這些人都是挨家挨戶地問。一位母親和她的孩子們買了一些麻花,但大小不一,就開始互相搶了。母親追過去,他們也開始跑,結果母親摔到了泥坑裏。我認爲這些孩子太調皮,也有一點自私了。大姐先挑,老小最後,這是常理。而且自我就吃自我挑的,有什麼不好?孔融讓梨的道理多好啊!可能還有點笨,因爲追着追着自我的就容易壞。大的沒拿到,小的也沒了。

還有一個就是呼蘭河的冬天。唯一一個特點就是冷。作者也很誇張,再冷不可能凍掉耳朵呀!除非是高原。平常冬天可能鼻子、耳朵都紅了,再厲害點也就僵了、裂了。大自然太威風了。

還有一個迷信,就是“跳大神”。有一個大神,也要有一個二神。不好的二神可能會惹怒大神,但大神卻會罵病人。這太不合道理了!誰欺負你,你就罵誰,拿無辜的人當出氣筒,這可不行。病人被大神罵是不吉利的,看來病人的安危都在二神的手上啊!

這就是呼蘭河城。是不是很搞笑呢?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2

《呼蘭河傳》這本書給我展示出一抹悽迷的氣質,一種卓異的風格。優雅而任性,傷感而婉諷,令人迷惑。這本書寄託了無鄉的女子渴望回家的傾訴,包含了一個思想深邃的作家對國民新的反思與批判。

我感受到作者對故土的思念,對自己的故鄉有着無比熱愛,懷念之情,刺激我對呼蘭河,對後花園的想象。故鄉雖然在萬里關山之外,精神卻在那裏流連不已。

《呼蘭河傳》敘述了那份生與死的虛無:生,老,病,死。這種淡淡的憂傷與淡淡的虛無,自然而然奠定了整部小說的情緒基調。那份生命的虛無,自此飄飄渺渺,揮之而去。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3

那深深文字,讓我細細投入;那淡淡的文述,讓我終有感觸,那就是蕭紅用一特別手法寫出的名著——《呼蘭河傳》。

這本《呼蘭河傳》是一本充滿童趣、詩趣、靈感的"回憶式"長篇小說,它裏面的事物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影響。它講說了蕭紅小時候一件件真實的故事。我最愛看第三章,它裏面講的是蕭紅五歲時,和祖父度過的快樂時光,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和祖父去後院時,蕭紅把韭菜當野草挖了,把狗尾巴草當穀穗留在田裏,那時她是多麼傻呀,可是祖父還是笑嘻嘻的,還耐性地給蕭紅細細講說: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這說明,蕭紅兒時過的還是非常開心的快樂的,因爲她覺得有了祖父就行了。

蕭紅寫的這些故事表達了許多感情,如:她覺得呼蘭河這邊的人都很可憐;她很懷念小時候的快樂;對有二伯的看法;對小團圓媳婦的同情和可憐……我覺得蕭紅最主要講他們呼蘭河那邊各種各樣的事物,和自己對他們的想法、意見,她主要想抒發她對她的家鄉——呼蘭河的思念。她的文字讓我也投入進她的文字裏去了,感受那兒的事、景、物,我只覺得除了蕭紅童年時,那兒的人都很可憐,使人一看,心感到酸酸的,爲那兒的一些人感到難過。

最奇特算蕭紅的寫作手法了,蕭紅的寫法不像一些高手,用一些美文妙句寫一長篇大論,而是用深深淡淡細細的文筆寫得另有一番風味,讓人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受,讀起來別有味道。

我讀了呼蘭河傳後深有感觸,既感受到了以前年代的人是多麼可憐,還學到了蕭紅寫作手法,讓我知道了什麼叫受益匪淺,什麼叫一舉兩得!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4

在這個暑假,我閱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是蕭紅走到人生盡頭時創作的長篇小說。當時,蕭紅雖然還不到30歲,但是身體十分虛弱,戰爭的摧殘和感情的衝擊令她長期身心疲倦,患有多種疾病。與此同時,她的文學水平、創作觀念和技巧已經到達了頂峯。全書共分爲七個章節,裏面的資料無關此刻,也不關未來,只是蕭紅對自我童年時代的一個回憶。她既沒有美化它,也沒有醜化它,而是以一個現代主義作家的態度描繪了一個長長的舊夢。呼蘭河小城裏的人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醜惡的一面。其中的民俗描述,使我領略到了呼蘭河小城的風土人情。

當我讀到小團圓媳婦不幸去世時,我的心和蕭紅一樣憤憤不平。她才只有12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年齡,而她卻早被賣給了老胡家做童養媳,沒有媽媽疼,這已經夠可憐了。可她就算再拼命的幹活,還是會動不動就會遭受到婆婆的打罵,遭受到一個說是爲了讓她更聽話、更懂事的“教誨”。《呼蘭河傳》裏既沒有批判,也沒有譴責,反而流露出一絲幽默和頑皮。

《呼蘭河傳》還是一部東北民間文化的說明書。蕭紅爲人們毫不知曉的故鄉作傳,爲一羣卑微的凡夫俗子作傳,這體現了蕭紅獨特的寫作視角。《呼蘭河傳》用孩童講述的方式,看似鬆散跳躍,但並沒有脫離整體的結構。也正是因爲借用了孩子的口吻,小說顯得純淨樸素。蕭紅用她動人的筆調,描述着她童年的趣事。期望大家也去看一下吧!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5

我讀了蕭紅寫的《呼蘭河傳》,裏面每篇文章都引人入勝,無時無刻地吸引着我。我跳大神、唱身歌、放河燈、小團圓媳婦,有二伯……

首先,作者以動人的筆調描寫了呼蘭河周邊的景色,由其是不斷給人帶來災難的東二道街的大泥坑,然後,描寫了小城的精神“盛舉”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野臺子戲、四月十八娘報廟會,其中野臺子戲描寫的最爲詳細,讓人印象深刻。

隨後,就寫了蕭紅小的時候與祖父生活在一起的景象。作者小的時候和祖父發生的搞笑的事有很多,有一次,作者摘了一大堆玫瑰花給正在蹲在地上拔草的祖父戴花,作者把祖父的草帽插了一圈的花,還聽到祖父說,今年春天雨水大,玫瑰開的這麼香,二里路也怕聞得到的,這可讓作者笑的夠嗆,也讓我感到非常地搞笑,看來作者小時候也很淘氣。

但小團圓媳婦的慘死,讓人心碎,感到無比的可惜,就是因爲封建思想,才使小團圓媳婦死去,這也讓作者感到無比的惋惜,也表達了作者對於舊中國封建思想、封建習俗的社會現實的否定。

作者透過追憶家鄉的各種人物和生活囤面,生動刻畫了許多人物。雖然有點悲傷,可是仍然有美,讓人讀起來感到十分地開心、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