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水滸傳讀書筆記五篇

學問君 人氣:2.73W

水滸傳是我國一部經典的作品,透過對英雄好漢的刻畫描寫,表達忠義的氣概和精神。下面是小編我爲您準備的水滸傳讀書筆記,歡迎參考,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水滸傳讀書筆記五篇

水滸傳讀書筆記一

今年寒假,我看了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小時的零碎記憶在一頁頁紙中被重現,記憶也隨之深刻起來。當合上最後一頁時,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心靈久久地被那一個個英雄豪傑所震撼着,感動着。

在這昏暗迂腐,官官相護的年代,無數好漢被處處欺壓。但亂世出英雄,在無法忍受的情況下,他們義聚梁山泊,匯成了一股連朝廷也不敢忽視的勢力。在一次次征戰中,他們爲了義,救出兄弟,殺除貪婪的官員,卻也衝爲了朝廷眼中的最大賊。在幾經波折下,朝廷招了安,讓他們四處奔波掃平其他勢力,但結果卻是,在百經沙場後散的散,死的死,就如同一部戲完結後的慘淡收幕。

那一個個個性鮮明的角色印我的腦海,揮之不去。急公好義的宋江,智慧多謀的吳用,豪邁大力的魯智生,武藝高強的林沖等等,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他們是天上108位星辰,來到人間替天行道。他們豪氣沖天,爲了兄弟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在宋江的帶領下,他們打倒貪婪的官吏,濟世救民,顛覆了我們心中所謂的“義”。何爲真正的義,誰也說不清。但他們卻說明了一點善、正即義,民心所向即義。他們用自己的義,反對朝廷的腐敗。

但當他們實力達到頂峯時,宋江卻不顧反對要朝廷招安即使有義,卻依然要顧到忠。不是所有義都是大逆不道,也不是所有忠都不能與義並存。也是他們四處征伐,掃滅那些本與他們同道的賊。從那一刻開始,故事就發生了戲劇性的扭轉。即使如此,朝廷依然是朝廷,它永不會爲了你一點戰功,而天真地以爲你以忠順。所以,當他們得勝歸來時,硬生生地拆散了他們。

直到現在,我依然爲他們的結局而感嘆。但轉念一想,覺得又能怎樣呢?或許那已是最好的.結局了。那個時代成就了他們,卻也毀滅了他們。但到最後,他們的情也依然存在,想起吳用、花榮隨宋江自殺,我眼中便盈滿了淚水。

在書的世界中,我忘記了時間,只是爲那一個個故事感嘆,在書的世界中,我忘記了空間,任思緒隨那些好漢心神往之。

書,帶着我的靈魂在一點一滴中昇華!

水滸傳讀書筆記二

四大名著現在已經人盡皆知,是我們小學生必讀的書。最近,我就讀了其中之一《水滸傳》。

《水滸傳》是施耐庵的着作,講述了梁山泊以宋江爲首的綠林好漢,由被迫落草,到發展壯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東征西討的歷程,據說創作於元末。剛開始時,我對《水滸傳》並不感興趣,裏面打打殺殺的場面很殘忍,但是後面的時候,我就覺得很好看,是因爲那些綠林好漢們的俠義心腸。看到惡人逞能時,我爲好人們打抱不平;看到好漢出來懲奸除惡時,我對他們敬佩不已,心裏順了一口氣。看完之後,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說,做人一定要腳踏實地,要做一個善良的人。

我最佩服梁山泊的那些英雄了。他們講兩個字:忠、義。他們對祖國、家人、朋友忠誠。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在我們現在,有多少人沒能對自己的家人們、朋友們忠誠呢?雖然現在有很多人可以做到,但是天底下畢竟不是人人都是善良的,他們不是在心中的慾望下,就是在金錢的誘惑下。

雖然許多人能做到“忠”字,但是有多少人講“義”字呢?《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們對朋友肝膽相照、兩肋插刀、赴湯蹈火。現在又有多少人能對朋友忠心耿耿呢?有的人卻對朋友欺瞞、詐騙。《水滸傳》就告訴我們應該對祖國、家人、朋友忠誠;還要對朋友誠實守信。

《水滸傳》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水滸傳讀書筆記三

讀完《水滸傳》中的“武松打虎”,實在是一篇關於英雄描寫的經典之作。作者對於武松打虎全過程惟妙惟肖的描繪,讀來猶如親歷一半。我們既爲武松醉醺醺邁步景陽崗突遇猛虎而捏一把汗,也爲武松的臨危不懼的英勇豪情而油然起敬。

武松在景陽崗下的一家酒店,一口氣喝下了十八碗“出門倒“,把一個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的英雄豪傑,活脫脫的展示在我們面前。儘管有店家“三碗不過崗”的規勸,儘管有官府關於景陽崗大蟲(猛虎)的警示,可英雄武松卻是“藝高人膽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當他突遭與猛虎相遇時,儘管也“酒都作冷汗出了”,甚至慌亂應付對之際,手中唯一的武器——一根哨棒由於擊打在樹上而折斷了,可英雄就是英雄,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武松憑着平時苦練的一身好武藝,靈巧地避開了老虎的“撲、掀、剪”,硬是用一雙“鐵”拳,生生把猛虎擊斃。

書中另一位水滸英雄黑旋風李逵,也在沂嶺一人獨殺大小四隻猛虎,由於描繪的不如武松徒手打虎這樣的淋漓盡致,使武松打虎的英雄壯舉,千古留名。

古人說的好:“書到用時方恨少”,從武松敢於徒手打死老虎,一方面顯示了他的過人膽識,另一方面還是他平時刻苦努力操練“十八般”武藝的必然結果。從中我們可以領悟到,只有平時刻苦努力地學習,掌握足夠豐富的知識,才能在面對諸如考試、突發事件等,也像武松遇到老虎一樣,沉着應對,並最後取勝。

水滸傳讀書筆記四

小時候看《水滸傳》,對於此書的評價都只有"無聊"這兩個字,往往看了第一章就開始不耐煩。但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對於《水滸傳》的認識也有所不同,對於書中好漢的英雄氣概也有了更深的瞭解。

古往今來多少英雄,行走江湖不外乎一個"義"字,梁山好漢也不例外。義,只有簡單的三個筆畫,卻包括了太多的內容。

魯智深與林沖不打不相識,成爲了朋友,危難時刻在野豬林救了林沖一命;武松結識施恩幫助他殺死了張都監、張團練、蔣忠,血濺鴛鴦樓;白勝供出晁蓋要劫取生辰綱,宋江飛報晃蓋,使晁蓋得救;魯智深爲一老漢的女兒出頭,以三拳打死賣肉的鄭屠。《水滸傳》中有不少關於"義"的事情。

這一百零八位好漢,朝廷眼中的"強盜",他們劫富濟貧,志存高遠,他們爲朋友兩肋插刀,赴湯蹈火;爲百姓除暴安良,出生入死;爲國家懲治貪婪的官吏。他們用生命來書寫"義",即使需要搭上生命。捨生取義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詞語,這更是一種強烈的正義感,一種至高無上的精神。

即使在文章的最後,好漢們起義失敗了,但這又怎麼樣呢。結果成功與否並不代表什麼,他們爲此所做的努力纔是真正值得關注的。就算失敗,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所體現出來的忠義,嫉惡如仇,他們爲了正義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早已讓這些英雄無愧於心。

水滸傳讀書筆記五

梁山起義軍之所以能名傳千世,不僅因爲宋江的仁義,吳用的機智,公孫勝的法術,盧俊義的英勇,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七十二煞爲其出生入死。

雖說七十二煞在戰場上大多名氣不大,但如果少了他們,宋江他們也幾乎不可能戰勝大遼,方臘。

項充,李袞,本和樊瑞在芒碭山佔山爲王,本可以就此衣食無憂,但因說要吞併梁山的大話,被宋江抓後才知道宋江的仁義,最後勸樊瑞投靠宋江,二人從此開始了人生的輝煌時刻,在梁山時,兩人的戰功不很明顯,但在徵遼朝,方臘時,成了步兵頭領,成了李逵的副將,在戰場上,三人橫衝直撞,殺人無數,戰功無數,但在烏龍嶺三人因爲自大無畏衝入敵軍,左右衝擊,但終因人單利薄,項充李袞戰死在亂林之中,從此兩人推出了梁山的隊伍,李逵也從此失去了左膀右臂。

朱武,即會文又會武,雖說都不太好,但也在宋江左右,爲其出謀劃策,雖說無一殺敵戰功,但他爲打勝仗付出不少,也算是功勞無數。在出徵後,被分配到盧俊義帳下,隨他出生入死,出謀劃策,在被圍之時,多次保其性命,也爲宋江保住了其隊伍的核心,在回朝後,不求爲官,不圖功名,求閒爲民,後尋公孫勝出道,以終天年。

樊瑞,武功不凡,亦會一些法術,曾芒碭山爲王,打家劫舍,劫富濟貧,後投梁山名下,並拜公孫勝爲師,在梁山時,雖無大功,但小功無數,在打大遼時,做了步兵頭領,和李逵等人不畏生死,橫衝直撞,爲攻打遼朝做出了不可小估的貢獻,在徵方臘時,因公孫勝回鄉,他從此接上了公孫勝的班,爲攻打城池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回京後因看不慣朝廷的腐朽,怕被奸臣所害,後尋公孫勝學道。

水滸傳的情節無不告訴我,做人應不向權貴低頭,朋友之間要有忠義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