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精選8篇)

學問君 人氣:2.25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那麼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精選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精選8篇)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1

昨日,我讀了《兒童美術教育》一文後,感觸很大。在美術教學中,由於我們對美術教育的目的認識不清,所以對繪畫技能的傳授與幼兒創造力的發揮“度”的把握不夠準確,常常會教一些“概念化”的東西,機械模仿成分過多,創造成分不足。

我對美術形式的審美特徵如:對稱、均衡、節奏、速度、韻律以及美術作品的整體美感效應不夠重視。還忽視審美能力的培養,在美術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上,沒有利用多種美術手段對幼兒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地審美心理結構的培養,活動時間一味的拉長,活動內容如大拼盤,而且是事先準備好各種活動的拼湊表演,看不到幼兒對周圍事物真、善、美的理解與表現。

文中提到,任何幼兒都應享有與其心智成熟程度相適應的自由權利,我們不能以幼兒尚未成熟爲藉口,剝奪他們應有的自由。教師對幼兒的控制僅僅是因爲幼兒需要幫助,而不是因爲幼兒無知無能。控制也並不是意味着幼兒被動的接受教師的建議與命令。在美術活動中,幼兒主要需要表現的不應該是繪畫技巧,而是幼兒自身的情感和感受。教師應該真正讓幼兒自己去發現、認識並表現出周圍生活中的真善美。

傳統美術教育還存在一些弊端,在教育觀念上,過多的注重技能的培養,強調幼兒繪畫色彩、造型及其結果,以像與不像、是與非作爲評價幼兒作品的標準。在活動的組織形式上,侷限於課堂教學及運用有限的工具;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通常採用臨摹範例的方法,忽略了幼兒的創造性,扼殺了幼兒對美術的個性表現,抑制了幼兒創造才能的發揮。

我們教師在以往的美術教育中注重知識、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幼兒對美的感受和審美能力的培養,重視教育過程中內容的實現和教學方法、組織形式的應用,忽略了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在活動中是否自由、大膽地表達其內心的情感與想法。

幼兒由於生活經歷、經驗不足,使他們常常把現實與想象、認識和情感交織在一起,使得他們的作品充滿了童真和童趣,而這正是幼兒作品的魅力所在。而且每個幼兒的發展水平是不一樣的,教師在指導和評價幼兒的作品時應該注重的不只是技能技法,而是看作品中所反映的情趣與豐富的想象力。

在欣賞幼兒的作品時一定要多傾聽幼兒的想法,瞭解他們豐富的內心世界。這樣,有利於我們對幼兒作品的理解,避免對幼兒作品的不理解和忽視幼兒內心世界的表露。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2

今天看了《你很特別》這篇文章,我在想,什麼才叫特別呢?特別的定義是怎麼樣的呢?我特別嗎?班上的孩子,他們誰是特別的呢?聰明漂亮的叫特別,還是聰明有才的叫特別?走在下班的路上我不斷的在尋找這個所謂的“特別”。

作爲一名幼兒園教師,面對的是一羣天真可愛的小天使,我能對誰有“特別”嗎?當我以一個教育者的身份面對班中的三十幾位孩子時,她(他)們在我面前都是那麼特別的、獨一無二的、是我要用愛心呵護的。如果我對這個“特別”太過於注重,後果會是怎麼樣的,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會在步入社會的第一步就受到打擊,這是多麼的殘忍。而這個“特別”意味着,老師對漂亮的幼兒、聰明的幼兒、讓人看的順眼的幼兒貼金星星,而對剩下的那些幼兒貼灰星星。沒有了公平,沒有了平等,對偶爾做錯事,偶爾調皮的孩子給了一個否定,沒有了翻身的機會,這樣的教育還有意義嗎?

同樣很多家長,爲了在老師地方給自己的孩子搞一個“特別”千方百計的去討好老師、取悅老師,希望老師給自家的寶貝多點的“特別”,這樣的行爲有意義嗎?老師是教育者,處的就是教育,平等公平嚴格的對孩子,是對孩子負責,家長還要什麼特別呢?我們也希望家長們更不要用“特別”看每一位老師,因爲每一位老師都有自己的特長,自己的個性,那是獨一無二的,相信我們能給寶寶最好的.最美的。我只想說:寶貝們,無論你是美是醜,聰明還是笨笨,你都是特別的,不需要任何理由、任何條件。

這個特別無意的讓我感到社會上存在的太多的有色眼鏡,也就是書裏說的“特別”。就因爲有這個特別,讓很多和睦離我們遠去,讓許多人開始逃避,失去信心。不管是對待孩子還是成人都要保持一視同仁態度,保護好孩子的幼小的心靈,保護好成人的自尊。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拋去別人會怎麼看的顧慮、拋去世俗的標準,那些來自別人給出的記號有什麼意義嗎?你就是你,做你自己就好。即使你再普通,你也永遠是父母眼中的寶貝,如果你夠自信,如果你夠堅強,那麼別人給你貼灰點也好,星星也罷,都不能左右得到你。

如果一個人的思想跟行爲變得隨波逐流是非常可悲的,俗話說“知人者智,自知則明”說明正確的,客觀的看待自己是一門藝術,不要被俗世的態度摧毀自己的價值。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3

剛拿到這本書時便隨手翻了翻,覺得這是一本純理論書。可是,當我認真翻閱時,卻發現這本書所講述的每一個理念都會有一個個案例來幫助我們理解,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實際進行反思,能使我在看的時候聯繫到平時的工作情況。

翻開這本書的的第一頁是導言,它一開始便向我提出了一個問題:社會、家庭、兒童與幼兒園之間究竟是怎樣一種關係?而這也是我步入幼師這個行業首先要弄清楚的基本關係。作爲教師,我們必須對理論與實踐進行反洗,結合當今社會與家庭的發展狀況思考,發掘自身的理論發展能力,構建理論與實踐對話、理論實踐結合具體教學情境、教師與具體幼兒在具體教學情境中對話的智慧的幼兒園教育學。

通俗化、故事化的語言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豐富的教育活動案例剖析說明一些原理或新的理念。讓我瞭解到其實我們老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所處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就像有一位哲人說得好:“如果你一直向上看,就會覺得自己一直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就會覺得自己一直在上面。如果一直覺得自己在後面,那麼你肯定一定在向前看;如果你一直覺得自己在前面,那麼你肯定一直在向後看。”目光決定不了位置,但位置卻永遠因爲目光而不同。關鍵是,即使我們處於一個確定的位置上,目光卻依然可以投往任何一個方向。

教學方式要隨着理念更新,對待幼兒我們要進行一次重新的定位,多關注教學實踐操作層面,教學細節與實效,多關注幼兒的認知程度和今後的發展,並將其作爲自己教學的出發點,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智慧,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才能適應當前教育改革形勢的發展要求。學前教育關係到兒童一生的可持續發展和國之興盛,這對我們的幼兒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對實施素質教育的挑戰。

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孩子的行爲,你會發現他們只是比我們多了一下好奇與期待,多了些童真與可愛,我們要對孩子多一份愛,兒童不是成人的附庸,不是承認的預備,他們都是有獨立的生命試題,有着獨特的身心結構,我們應該尊重瞭解兒童自己的心靈世界、興趣、需要、獨特的人格,他們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這些都是幼兒成長的內在需要,就如著名的教育家孫雲曉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愛,要從尊重開始”。作爲一位幼師,一定要尊重每一位孩子。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4

爲了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協調發展,更爲了讓幼兒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園部組織了全園教師再一次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描述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爲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和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目標部分分別對3—6歲各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平時我們嚴格按照《指南》中提出的學習與發展目標和教育建議制定幼兒的學習計劃,本學期我帶的是中班的幼兒,《指南》在閱讀與書寫準備中的目標1:喜歡聽故事和看圖書中指出4—5歲年齡段的幼兒應該做到喜歡把聽過的故事或看過的圖書講給別人聽;目標2:能根據連續畫面提供的資訊,大致說出故事的情節,所以本學期我們讓家長爲幼兒準備一本繪本圖書帶到幼兒園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在課間遊戲或午飯、點心過後我們會讓小朋友向大家介紹自己帶來的繪本圖書,並能在集體面前根據連續畫面提供的資訊大致講述故事內容,這樣不僅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更加鍛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中的目標1:具有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中指出4—5歲年齡段的幼兒應該做到不偏食、挑食,不暴飲暴食。喜歡吃瓜果、蔬菜等新鮮食品。幼兒挑食這個問題好像現在屬於普遍現象,可能因爲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質條件好了,加上家長的溺愛,寶貝想吃什麼就給買什麼,不想吃那就不吃了,從小給寶貝養成了挑食、偏食的壞習慣。我們班有位叫談錦軒的小朋友,有次在放學途中,正好碰到他奶奶給他買雞蛋餅,我說:“談錦軒,肚子餓啦?”他奶奶就告訴我說:“諾,家裏燒的飯不吃爲,從來不吃蔬菜,就喜歡吃零食。”我說:“那營養跟的上噠?平時在學校吃飯還好的呢,飯吃的多,肉也喜歡吃,蔬菜多少也會吃一點,也沒有說一點都不吃爲。”所以其實孩子挑食的壞習慣大多數都是家長給慣出來了,在學校時,沒有家長在身邊,孩子餓了照樣會吃飯,平時我們在談話時間也會針對孩子挑食的這個問題讓幼兒明白挑食的壞處,不挑食的好處,在健康課時,我們也專門制定關於挑食的課程讓幼兒明白挑食的壞處,不挑食的好處,部分幼兒在瞭解這些好處和壞處之後還是能慢慢改正挑食的壞習慣。在以後我們也會利用家長會或其它方式多向家長宣傳關於如何改正幼兒挑食的問題,做到家園共育。

以上就是我看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一些所思所想,在以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會按照《指南》中提出的各項學習與發展目標和教育建議爲幼兒制定學習計劃,更爲了讓幼兒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而努力工作。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5

人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並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他們性格特點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個體差異。作爲教師,應善於發現幼兒的差異,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兒。

我們班有一位叫佳佳的小朋友,第一天來班上時,她一直拉着姥姥的手不放,戀戀不捨地說:"姥姥,早點接我,早點接我。"在我的勸說下,佳佳滿眼含淚地鬆開姥姥的手。佳佳的姥姥在臨走前,悄悄地對我說:"佳佳的鼻子不好,要靠嘴來呼吸,吃飯時要用嘴一邊呼吸一邊吃,這樣吃飯的速度就較慢,她害怕老師批評、指責她,所以一直都不愛上幼兒園,聽了這些話,我開始留心注意佳佳。在活動區遊戲時,佳佳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於是我走過去,輕輕問她:"佳佳,你喜歡玩什麼?"她說:"我喜歡看書。""老師和你一起看好嗎?"佳佳高興得點點頭,於是我和她一起看起書來,開始是我講,講着講着,佳佳也不由自主的講起來,我高興地說:"佳佳,你好棒呀!能自己看書講故事,你願意把故事講給小朋友聽嗎?""願意",於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來聽佳佳講故事,佳佳很高興,講得也更起勁了。

午餐時,爲了減輕佳佳進餐的緊張心情,武老師給她少盛了一些飯菜,可是當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飯,離開座位後,佳佳哭了起來,我忙走過去,問她:"佳佳,你怎麼啦?""我吃不下","佳佳,彆着急,你瞧,就剩下這麼一點點了,來,我幫你!"佳佳在我們的耐心幫助下,終於把飯吃完了,儘管她是最後一個吃完飯的,但是我們沒有批評她,反而給她以鼓勵,以信心,幫助她逐步克服緊張、自卑的心理,逐漸培養她進餐的良好習慣。

第二天,佳佳和姥姥一早就來到幼兒園,姥姥手裏還拿着幾本書,她對我說:"李老師,太謝謝你們了,佳佳以前不願意上幼兒園,可今天一早說,姥姥,我要上幼兒園,快,咱們別遲到了,我要講故事給小朋友們聽呢!老師還誇我故事講得好呢。"望着佳佳姥姥高興的樣子,我也會心地笑了。這一切對於一位幼兒教師來說,雖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說,卻是多麼重要。

透過這件事,我深深體會到,孩子們都有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靈,教師善於發現孩子閃光點,尊重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成功地表現自己,就會使幼兒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與快樂,從而促使幼兒健康發展。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6

在《幼兒園教育的50個細節》這本書中的第一編中,作者針對教師的語言運用方面給我們列舉了八個細節,對於我們每一位老師或許都不陌生,這些細節或許曾經發生在我們的身上,或許正發生在我們的教育實踐中,但希望閱讀和思考之後再也不會發生。

類似在這一細節描述中所提到的王梓錫這樣的孩子,或許在我們每個班級中都存在,當幼兒違反規則或頑皮淘氣時,很多保教人員就會用“把你送到小班去”這句話來警告幼兒,期望幼兒不再犯錯誤,當幼兒再次犯錯“忍無可忍”時就真的把幼兒送到小班作爲一種懲罰。對於老師,可能是因爲氣急了做出這樣一種懲罰的選擇,覺得送到小班就清淨了,就可以以此警示其他幼兒了,似乎可以很快地解決了問題。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正如書中所分析的,“把你送到小班去”這句話可以造成幼兒強烈的內心衝突,並可引發幼兒強烈的反感、牴觸乃至怨恨等負面情緒與消極心理。這樣的一句話說的輕鬆,但卻給幼兒造成了嚴重的不安全感,損害了保教人員在幼兒心目中的形象,而同時也並沒有完全解決幼兒的行爲問題,那爲什麼要說這樣的話呢?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何不尋找其他更好的辦法去解決呢?當幼兒出現搗亂行爲時,教師應慎用“行爲改變技術”,尤其是不能以他喜歡的活動作爲條件來“制止”他的行爲,相反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爲時成人忽視他,或在他自己出現良好行爲時再讓他玩喜歡的遊戲,慢慢會鞏固、強化他的良好行爲。這將比“把你送到小班去”的懲罰顯得明智而有效。我們給孩子的教育不能採用簡單而粗暴的做法,只要老師耐心加用心地引導,相信每個孩子都會養成良好的習慣。

對“正話反說”的思考。

正話反說在語言運用中其實是一種強調的作用,是爲了增加話語的力度和效果而表達的一種口語形式。對於幼兒來說,他們還不具備反語的認知能力,但是,他們會從老師的表情、語調、手勢、動作中感知到一些消極負面的資訊。如果老師經常把這種語言運用在與幼兒對話中,無疑會對幼兒身心發展造成諸多消極負面的影響。細節七中的王老師隨着調皮軍軍的表現不斷地說出了一些挖苦、諷刺的反語,不但沒有收到預想的效果,反而造成了整個班級的混亂,給師幼關係造成了緊張的氣氛,可想而知,教師的語言修養是多麼的重要。當遇到幼兒問題行爲時,我們需要堅持正面引導的原則,要用幼兒能聽懂的語言表達形式,讓幼兒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裏,到底應該怎麼做,正確的做法是什麼,透過一些鼓勵的、激勵的話語幫助幼兒明確努力的方向,還可以輔助一些動作去提醒幼兒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

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們需要不斷地修養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努力追求一種積極向上、文雅適宜的語言風格,一定不能養成“正話反說”的語言習慣。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7

今年我帶的是大班,爲了能更好地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我認真閱讀了《幼兒園大班班級管理》一書。幼兒園的工作是複雜而具體的。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就包括:專門的教育教學活動、遊戲活動還有生活常規活動等多種多樣的活動。其中的生活常規活動又包括:用餐、就寢、入廁等很多小的細節和工作。這些活動雖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視,但卻是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幼兒園一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因此,認真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讓班級工作井然有序就顯得尤爲重要了。那麼,教師在面對繁瑣而緊張的教育學活動時,要怎樣做才能二者兼顧呢?看了這本書後就自己的觀點談幾點思考:

班級管理是班級教師透過組織、計劃、實施、調整等環節,把幼兒園的人、財、物、時間、空間、資訊等資源充分運用起來,以便達到預定的目的。

我們每天都和那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們在一起。只要和幼兒打交道,最能開啟局面的就是“情”,而班級的管理中,情更應是始終貫穿其中的主線。

我認爲對幼兒要做到:關愛、友愛、慈愛。

教師與幼兒是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兩個最主要的因素。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幼兒之間只有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纔能有助於開發幼兒的智力,培養其能力;有助於培養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有助於教師與幼兒的身心健康。而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教師必須要做到“熱愛”二字。贊可夫說:“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兒童。”前國家教育部長柳斌同志在貫徹幼兒園兩個法規座談會上明確指出“要愛孩子,不愛孩子的人不能當幼兒教師,這是一個最基本的條件。”因此,“愛”是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必不可少的生長素。作爲教師要做到熱愛每個孩子。首先要主動親近幼兒。課上,從教態到語氣都要十分真摯而親切,使幼兒感受到母愛般的溫暖,課下,要主動接近幼兒,愛撫幼兒,給他們講故事。其次,要真心體貼幼兒,既要關心幼兒的教育問題,還要注重幼兒的養護問題。從睡眠、起牀到用餐、喝水,都要事事關注,事事細心,還要隨時觀察幼兒的身體健康狀況。這些看似婆婆媽媽的小事,正能夠體現出幼兒園教師母愛般的師愛,要正確引導幼兒,教師要透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幫助幼兒認識善惡美醜,以科學的教育思想塑造幼兒美好的心靈。

總之,班級的管理工作要求教師要有一顆敏銳而細緻的心,洞察一切事,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係,切實爲爲幼兒,爲家長營造一個寬鬆、和諧、安全、衛生、舒適的精神環境和物質環境。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8

藉着假期時間,我讀了一本關於區域活動方面的書——《幼兒園自主性學習區域活動指導》,這本書從區域遊戲入手,圍繞教師在開展自主性學習區域活動中最關心的五大方面,即區域活動內容與關鍵經驗、區域活動的一般流程、評價要點、問題與對策以及活動案例,進行了理論結合大量實踐案例的闡述。區域活動是幼兒透過參與遊戲達到教師預期的教學目標,從某中意義上說,是一種幼兒的主體活動,它具有自由、自選、獨立而主動的特點,區域活動賦予了幼兒極大的自由度,使幼兒能夠按自己的意願,獨立自主地進行活動,爲幼兒自主習慣和能力養成發展提供了條件。

我班幼兒是大班孩子,每當他們玩完區域活動後,總會有一些材料被破壞,比如說搭建區的紙箱,孩子們就很隨意的坐在上面或用腳踢來踢去,通常遇到這樣的事件後,我都會批評不愛惜的孩子,然後自己把箱子修整一下或扔掉,可是,孩子仍舊不愛惜箱子,導致搭建區的紙箱越來越少。看了這本書以後,我才發現我的做法都是錯的。我們製作材料時首先要考慮材料的實用性、耐用性、這樣可以減少幼兒在使用材料的過程中不小心導致的破損;擺放材料的位置也要適合幼兒的取放,防止幼兒在取放過程中的自然破損;每當投放新的材料時,我們要有目的的引導幼兒討論這種材料是什麼做成的,使用時要注意什麼問題,瞭解材料的製作過程,使幼兒產生愛惜材料的責任感,培養幼兒愛惜材料的良好習慣。我們還要制定遊戲規則,和幼兒一起商討,每個區域應有什麼樣的規則,比如:輕拿輕放、擺放整齊、材料分類,放在固定位置、按正確方法使用材料、及時整理清潔等;對不愛惜材料的幼兒要及時提醒勸告制止。在材料破損後要指導幼兒及時修補破損材料,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既能體會到愛惜材料的重要性,又能掌握一些基本的修理辦法。

看完這本書後,我認爲我班幼兒之所以不愛惜材料道具,教育過後又屢教不改,就只因爲我沒有把他們放在主導的位置,當發生不愛惜材料的情況發生時,我批評他們幾句後,剩下的“爛攤子”就我收拾了,孩子們並不能深刻了解、體會到愛惜材料的重要性,在以後的日子裏,如果再遇到不愛惜材料的的情況發生,我會用以上的方法採取措施,我相信我班幼兒不愛惜材料的情況一定會越來越少,會越來越好。

讀了這本書後,我學到了很多,爲我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切實有效的指導,我會努力成爲幼兒遊戲的發現者、支援者,角色扮演的引導者、矛盾衝突的協調者,在孩子的區域活動中定位好自己的角色,讓更多的孩子在遊戲中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