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推薦】讀書筆記作文合集十篇

學問君 人氣:2.23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那麼讀書筆記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書筆記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讀書筆記作文合集十篇

讀書筆記作文 篇1

《格林童話》該書是透過“寓教於故事”的形式,讓讀者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懂得道理,汲取到健康成長的豐富“營養” 。並且,透過寓言故事,教懂讀者一些課本上未能學到的道理。教會讀者分辨善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做人不能懶散、智慧是進步的階梯、遇到危險要冷靜……等做人、待人的道理。

在這本書中翱翔,猶如採擷最豐碩的花果,吮吸最甜美的甘露,來滋養自己,豐富自己,提高自己。

這本書教會我很多道理,每個道理讓我銘記在心。格林童話有好多冊,每冊都很好看。雖然我們書本上的知識重要。可是,讀最有價值的書,做最有用的人。每本書都有它的道理。

在茫茫書海中,你可能不知如何選擇。往往選擇童話、名著更好。只是在開始讀的時候,你看不懂或者沒興趣再讀下去,就不要勉強,一定要選擇自己口味。

我不能預知未來,但想到只要活着,只要眼睛還足夠視力,只要心靈充滿還期待,那無數好書奇書等着你看過來,它們隨時可能讓你的世界爲之煥然一新,這就是足夠幸福的事情。

讀書筆記作文 篇2

狠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釋義是:“兇惡、殘忍、堅決、嚴厲、厲害”,而“狼”字,僅在“狠”字上多了一點。在我看來,這一點真是太妙了,因爲它使得狼狠,狼的有智慧,狼的有原則。

翻開《狼圖騰》,我所看到的是遊牧民族最真實的生活寫照,我所感受到的是草原人民的淳樸、智慧,而真正觸及我靈魂的是狼性。這是一頓狼的精神盛宴。

我們可以這樣說,是狼造就草原人民的性格,是狼塑造了草原民族的靈魂,是狼書寫了遊牧民族的歷史。在草原上,想要生存下去,就得和狼戰鬥,而狼是強大的。在書中講述了幾次狼與人之間的大戰,曾對狼羣的進攻有着這樣描述:“在草原中嗖嗖飛奔的狼羣,像幾十枚破浪高速潛行的魚雷運載這最鋒利、最刺心、刺膽的狼牙和狼的目光,向羊羣衝去”。狼是戰神,狼的狡黠和智慧,狼的軍事才能和頑強不屈,狼的團隊精神和家族責任感,狼的頑強和尊嚴,狼的視死如歸、不屈不撓。令人倍受震撼。爲了生存,草原人民與狼戰鬥,在不斷的戰鬥過程中,草原人民進化了。爲什麼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竟用區區幾十萬就能橫掃歐亞?消滅西夏幾十萬鐵騎,大金國百萬大軍,南宋百多萬水師和步騎,俄羅斯欽察聯軍,羅馬條頓騎士團,攻佔中亞匈牙利、波蘭、整個俄羅斯,並打垮波斯、伊朗、中國、印度等文明大國?還迫使東羅皇帝採取和親政策,將瑪麗公主嫁給了成吉思汗的曾孫。蒙古人創造了人類有史以來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帝國。這個一開始連自己的文字和鐵箭頭都還沒有,用獸骨做箭頭的原始落後的遊牧小民族,怎麼會有那麼強大的軍事能量和軍事智慧?我想成吉思汗的軍事奇蹟就在狼的身上。戰爭是羣體與羣體的武力行爲,戰爭與打獵有着本質的區別。所以,打獵不是戰爭,人人從打獵中並不能學到真正的實戰技能。教科書上說,遊牧民族的實戰技能來源於打獵,現在看來,結論並非如此,更準確的結論應該是遊牧民族卓越的軍事才能來源與草原民族與草原狼長期的殘酷的不間斷的生存鬥爭。蒙古的草原民族絕對比世界上任何一個農業民族或其他遊牧民族更善戰、更懂戰、更具有先天的軍事優勢。

讀書筆記作文 篇3

“在漫長的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會有許多事不能如願以償,幼兒教師 讀書筆記。心理素質好的豁達開朗,沉着應對,於是成功了;心理素質差,煩惱纏繞,難以自拔,於是倒下了。就像一個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智商),而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情商)。”好有哲理的一句話,從這句話中我明白孩子的任何一個小改變在你眼中都要看成是珍寶,對他的改變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那麼驚喜。孩子年紀小人生的路還很漫長,我們不要給以孩子過高的期望。其實,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沒有必要總去和別人的孩子比。任何比較都是有害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在他實際的基礎上發展,而不是作別的孩子的複製品。所以當他學會寫第一個字.講第一個故事的時候,我們應該從孩子自身的角度出發,把他的過去和現在拿來進行比較,哪怕是有了小小的進步和改變我們都要真誠地給孩子鼓勵和支援。不要吝嗇你的那句“你真棒”雖然他寫的這個字在你的眼裏寫得不是很好,遠遠達不到你所要求的。但是作爲愛他關心他養育他的父母,更不應該有這樣消極的想法。應該用你的溫暖去呵護他成長,讀書筆記大全《幼兒教師 讀書筆記》。

其實,孩子們每天都在尋找別人的理解,盼望公正的評價。人對生存價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強烈。當孩子被貶損得一無是處時,就會表現出明顯的抑鬱,既影響健康,還會產生厭世情緒,甚至會做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極端舉動。就像那些常被列在調皮鬼一類裏的孩子,爲什麼他們總是在犯錯之後還是改不過來?其實他們的心並不是真的很壞!一直想和老師作對!而是我們給了他們認爲不平等的“待遇”。他是這麼想的:大家都不喜歡我,連老師都說我不聽話。乾脆壞到底吧誰也不敢來惹我!這樣總比悶着好。這樣的例子我身邊也有發生:我班有一個小孩很好動,跟人家接觸的時候動作特別粗魯,常傷害到別人,他的力氣也比較大,常喜歡起腳踢向別的小朋友。他的行爲在我看來是一種無奈的發泄,因爲大家都不跟他玩所以心裏很難受。其他老師對他的態度都是很嚴厲的。有一次,我上課我故意點他起來回答問題時,發現他的答案是最好的,我在全班小孩的面前誇張地表揚他“哇噻!你真了不起!真是太棒了!”接下來他像變了一個人很安靜專心地做每一件事。我讓讓他把教室裏的油畫棒盒疊好,他一個人忙得滿土大汗直到把所有的盒子疊整齊!之後還問我“老師,還有什麼事需要我幫忙的嗎?”當時我對他的舉動感到無比的震驚!確實,我給他的信任讓他感到很自信和驕傲,因爲老師已經認可他是個能幹的孩子了!

我相信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會常告訴孩子們,你真棒!!

讀書筆記作文 篇4

文/姜徐寧

我在寒假裏讀了《童年》這本書,它的作者大家都不陌生,是享譽世界的高爾基。這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爲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中的第一部,講述了圍繞主人公阿廖沙展開的一系列故事。

在描寫父親時,作者用了這麼一段話來形容——“他穿着白衣,身子顯得特別長。光着腳的腳趾古怪地交叉着;往常愛撫我的雙手安詳地擱在胸口,手指也是彎曲的??和善的面容上臉色一片晦暗,兩排難看地齜着的牙齒使我覺得怪可怕的”這段話中的“古怪地”、“顯得”、“怪可怕的”等形容讓我感受到阿廖沙的童真、好奇,阿廖沙那時是多麼小,根本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麼。之後,他的母親瓦爾瓦拉和外婆帶他一起來到了外公家,阿廖沙在那個家裏受了許多的委屈,發現了許多新事物,認識了形形色色的人,他能幹慈祥的外婆講給他許多動聽的故事,給高爾基帶來極大鼓舞,高爾基在書中描寫道:“在她沒有來之前,我彷彿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

從外祖父家打架時場面的描寫中作者把吵架時那種眼紅脖子粗、激烈的爭吵、大聲地喊叫寫得惟妙惟肖,使我有身臨其境之感。《童年》中阿廖沙的各種遭遇也讓我感悟到那個時代的黑暗和混亂,阿廖沙在樂觀的小茨岡、正直的格里戈裏、獻身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的支援下,阿廖沙變得堅強,這使我感動。

《童年》這本書讓我如癡如醉,很多細節都十分精彩。

讀書筆記作文 篇5

暑假裏我閱讀了一本好書——《感恩老師》這本書中介紹了41個的感恩老師小故事,看完後我深受感動。 日記

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艾拉的三位老師》。三位老師所教育的方法各不同,而所得到的結果也有很大的差別。它給我的啓示是:好的老師,不僅教給學生知識及學習方法,同時在施教的過程中將理解與愛心一併施與。他們無言的關愛像溫流流過,溫暖了學生的心,讓學生銘記一生。

記得有一次我上一年級的時候起牀晚了,當我回到教室不敢進去,那時我膽小害羞,只管抱着門櫃不放。老師不但不打我不罵我,還幽默地說:“嘉茵,是不是最喜歡教室的門櫃?”回家也讓媽媽叫人做一樣的門櫃。我一聽笑嘻嘻地放手進去上課了。

在我的記憶裏,老師的愛心有很多。我漸漸的成長,全是老師用愛心呵護,用汗水澆灌的。

老師用語言播種,用彩色筆耕田,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在我的內心深處將永這感謝老師

讀書筆記作文 篇6

書名:她是我姐姐

內容:

這是一本關於身心障礙者的六個真實故事,縱使身體有了缺陷,他們卻未因此放棄人生。其中,有被人欺負的悲慘故事,也有拿工作掙的錢請全家的感人故事。雖然他們什麼都不懂,但都有顆善良的心,而他們最大的支柱就是家人,家人指引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心得:

在社會上還有更多的身心障礙者,有的放棄自己,也有的堅持夢想,勇敢做自己。或許我不是殘障者,或許我生在幸福家庭中,實在不懂爲何有的人要爲了自身的身體缺陷,而輕易放棄生命。不論是否因爲何種原因導致身體缺陷,我們都應該積極努力的活着,好好閱世界,纔不會白白成爲人,走世界這一遭。

從這本書中,我學會了用不同角度看殘障者,他們就和我們一樣都有自己的優點。不能無視他們的存在,被人遺忘的痛苦是“人在福中不知福”的人所無法體會的。珍惜現在的一切,纔不會嚐到苦頭!

學校在身心障礙周,除了讓我們體驗身障者的困境,老師還讓我們看了一段因車禍而導致下半身永久癱瘓的真實案例。影片中的女孩不但沒有因爲身體有了缺陷就放棄自己,還因着夢想,而努力復健,克服重重難關與痛苦。最後,奇蹟般的躍上阿密特演唱會的舞臺,實現了她夢寐的舞者夢想。讓我們相信,只要肯付出,終有收穫!

身心障礙者,雖然有的外觀不怎麼好看,也不擅表達,但他們都有顆善良的心。你只要對他們好一點點,她們都會加倍回報你,我們又怎忍心欺負、不理他們呢!曾有位身心障礙者說過,“謝謝你們看到的是我,而不是我的殘障,有你們的扶持,讓我的人生走得更穩了!”所以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像對待一般人般關懷彼此,讓這社會更和諧。

讀書筆記作文 篇7

最近讀了《教師行爲的50個細節》,透過讀書讓我覺得,讀書是一種幸福,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讀這些教育專著時,我邊看邊與自己平時的教育實際相比較,不禁有了感觸,有了共鳴。這些書在教我將來如何成爲一個好老師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

一、教師教育行爲細節。育人是教師工作的重要內容。教師的教育行爲要發揮理想的效果,必須擺脫枯燥與乏味的單一說教,關注自身行爲的細節,從細小之處來影響學生。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片段,常常源自與不經意間的一個細節。一句平常不過的話,一個細小不過的動作,都有可能給學生的心靈烙下痕跡。一次無意的非言語行爲失誤,一句脫口而出的傷人之語,則有可能疏遠師生之間的關係,使教育產生的真實影響與預期的目標背道而馳。

二、教師教學行爲細節。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教師的基本教學工作。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行爲,能夠對學生產生教育影響,這些行爲也體現了教師個人的基本素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表現出來的行爲細節,不管是言語行爲,還是非言語行爲,不管是有意表現出來的行爲,還是無意流露出來的行爲,都可能對學生的課堂學習,乃至日常生活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以教師在課堂上的言語行爲爲例,假如教師表現出得當的言語行爲,那麼就能夠感染學生,引導學生的情緒變化,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和熱情;假如教師表現出失當的言語行爲,那麼就有可能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疏遠師生之間的情感,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

三、教師管理行爲細節。在學校教育世界裏,教師經常承擔着管理者的角色。在課堂教學中,要進行課堂管理或者教學管理;在課餘與學生的互動中,要進行學生管理。教師在管理課堂、管理學生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爲細節,努力從細節之處做好管理工作。教師與學生打交道比較多,尤其要注意管理自己的管理行爲細節。

四、教師學習行爲細節。古人云,“活到老,學到老”。在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知識激增的當代,作爲以“傳道、授業、解惑”爲己任的教師,需要抓住各種學習的機會,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素養,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因而,不管參加有組織的學習活動還是自我學習,教師都要管理好自己的行爲細節,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五、教師日常行爲細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爲人師表,在校園之中的日常行爲,也要時時注意細節,以免給學生傳遞不良資訊。在很多時候,教師日常的行爲細節,就是對學生的一次次“身教”,而且這種教育比“”言教更具影響力。

教師的行爲往往會對學生有非常深遠的影響,所以作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要規範自己的行爲,時刻對自己進行檢討。做受學生愛戴,讓家長信任的好教師。

讀書筆記作文 篇8

童年每個人都經歷過。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樂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值得回憶的……而高爾基的童年卻那麼的恐怖,悲慘,令人不敢去回想。

可憐的高爾基3歲喪父,失去了親切的.父愛,跟着母親和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的一個小染坊。從此,黑暗的生活降臨到高爾基的頭上。外祖父的脾氣十分的暴躁,經常打外祖母和高爾基,使高爾基幼小的心靈出現了陰影。

後來高爾基又結識了知心朋友小茨岡,兩人無話不談,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可是,好景不常,可憐的小茨岡就被兩個兇狠的舅舅給害死了。高爾基就這樣失去了好友。雅可夫和米哈依爾是魔鬼,歐打自己的老婆,還天天鬧着要分家產,兄弟之間一點也不團結,兩個兒子薩沙也被教壞,處處捉弄高爾基。此後,高爾基又認識了木匠“好事情”,成了好友。結果被外祖父趕走,高爾基得了個繼父,十分兇常打人,幾年後,最疼愛他的外婆死了,母親也死了,就被外祖父趕出門靠撿垃圾爲生。 這“一家子蠢貨”外祖父卡什林性情暴躁、乖戾、貪婪、自私;倆個舅舅米哈伊爾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儈,連小孩也與他們一起熱烈地參加了一份。只有善良、和藹,富有感情的外祖母讓他生活在這種環境下有一絲絲的安慰。我喜歡文中的外祖母,她似乎有種特殊的親和力,她有講不完的故事。而且她是那麼愛她的子女。即使是米哈伊爾和雅科夫這兩個大壞蛋,她也並沒有請求外祖父怎樣嚴厲得處罰他們。一個善良的人,又怎會喜歡在家裏發生戰爭呢?面對外祖父毫無人情的打罵,她也是一忍再忍。 高爾基的童年除了一些教育和友誼,沒有什麼再值得回憶!

在歡樂中,在悲傷中,在愛與恨的交織中,他的童年就這樣匆匆而過。在閱讀中,我發現他的愛,尋思他的恨,品味着冥冥之中黑暗的光明。 我們現在豐衣足食,要什麼有什麼,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寶貝”哪能和高爾基那悲慘的童年相提並論,年代的不同就是這差別,一個是天堂,一個是地獄;一個充滿陽光,一個到處黑暗。我們現在的童年來之不易啊! 童年充滿着歡樂,童年到處是溫暖,童年是值得回憶的相機,童年愛滿心窩,老師熱心地傳授知識,同學們互相探討,我們像一棵棵小樹苗,在接受春風雨露的滋潤--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識,茁壯成長。在這知識的海洋中,我們結束了快樂的童年,開始走向成熟。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人道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中,這裏沒有抽人的鞭子,沒有毆打的拳腳,沒有仇恨,沒有貪婪,沒有乖戾,更沒有層出不窮的暴行和醜事。這裏的人是善良,純潔,樂觀的,因而我們的童年是充滿了幸福和快樂的。高爾基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都能成爲一代名家,我們也一定要好好學習,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讀書筆記作文 篇9

這是一本關於成長的書,講述的是一個生活在貧窮地區的小女孩是如何成長起來的。在生活中,總有這麼一些人:他們的身世或許很不幸,他們的父母或許不寵愛他們或者過早去世,他們總是受到別人的嘲笑……

弗蘭西就是一個這樣的女孩,她的童年如同打翻了的五味瓶:母親偏愛弟弟,深愛他的父親過早去世,家境貧寒,在學校受人輕視。她就如那棵長得鬱鬱蔥蔥的天堂樹,頑強地在貧民區生長着。她是一個堅強的人。整本書就如同一首歌,一首古老而又婉轉的民謠飄蕩在夜空裏,在心中的湖面上平添幾分漣漪。它不是陽春白雪,只能在華麗的宮廷中歌唱;它或許是下里巴人,在貧民窟骯髒的街道上、破爛的衣衫旁,高亢地唱着生命的歌。

弗蘭西是一個孩子,但是她飽嘗了大人們爲生計奔波的艱辛:賣垃圾、購物、打工……是這些讓她成長起來的。她養成了堅韌的性格,同時這種性格使她受益終生。其中有一段令我記憶猶新:弗蘭西和弟弟尼雷在上學前要去打天花疫苗,但是因爲他們玩泥巴餡餅而忘了洗手,手臂上十分骯髒、沾滿泥巴的弗蘭西受到了醫生和護士的鄙夷:“這些人這麼骯髒的活着,實在不應該。”但弗蘭西勇敢地反抗着:“我弟弟是下一個。他的胳膊和我一樣髒,請不要吃驚。你不用跟他說。跟我說好了。”護士很吃驚:“我真不知道我們說的這些話她居然都懂。”爲什麼弗蘭西應該不懂?難道窮人家的孩子就沒有“知書達理”、“有文化”的權利嗎?這個護士出身於布魯克林,可是當她飛黃騰達以後,她選擇了忘本——這也是人性的一大悲哀所在。我在思考着:“布魯克林有棵樹”,這裏的“樹”指的是什麼呢?是那棵天堂樹嗎?不是的!這棵“樹”代表的是一種精神,一種自強不息、奮勇拼搏的精神,一種滋長在窮困孩子心中的精神,一種在貧民區中也可以頂天立地的精神!這種精神不需要有多麼優越的條件,只要你的心中有這樣的一方土地,書就會茁壯成長,抵達天堂——這就是天堂樹。

我們的心中,是否有這樣的一棵樹?

讀書筆記作文 篇10

文章開頭簡而得當,透過環境描寫來襯托人物心情,十分藝術化。雜而不亂,能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結尾恰到好處地點明中心,語言樸實而含義深刻,耐人尋味。

以感受開頭,以感受結尾。這樣便使文章前後照應,首尾連貫,同時又使文章主題迴環復沓,感染力極強。

以飽滿的激情,描寫了……,開頭簡明扼要,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內容具體。

文章對……的氣氛渲染充分而恰到好處,對文章重點…作了細膩而傳神的刻畫。立意高遠,令人讚歎。

…切合實際,蘊含着樸素而深刻的哲理,讀來令人精神振奮,情緒激昂。

…特寫鏡頭別開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滿童心童趣,讀來倍感親切。

這篇文章充滿了激情,從字裏行間能體會到小作者對…的喜愛之情。全文層次清晰,語句流暢。

事例敘述生動,具體,趣味性強,且與前面的比喻…一脈相承。最後,作者用寥寥數語,表現出了自已對…的情感,令人感動。

文章語言清新活潑,描寫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讀。

文章語言通俗易懂,貼近生活實際,讀來令人倍感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