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烏合之衆》讀書筆記

學問君 人氣:1.09W

我們始終有一種錯覺,以爲我們的感情源於我們的內心。我們以爲自己是理性的——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有着我們自己的道理。而對於世上的大多數人來說,正義不過數量。

《烏合之衆》讀書筆記

《烏合之衆》這本書,作者從書名開始就已對世人警示:謹慎從衆,否則烏合之衆便是下場。仔細想想,作者說的很有道理。人這種動物太缺乏安全感了。爲了獲得認同,願意拋棄是非,僅爲了換取讓其倍感安全的歸屬感。

事事都有兩面性。從衆與否亦然。

人從衆,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我們就要進入的時代,千真萬確將是一個羣體的時代。”舉例來說,編報紙的人對羣衆意見的影響。他們先是迎合羣衆的感情,然後把這些感情引入特定的行爲渠道。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後,對於新聞媒體的報道應加以自我理性的判斷,而並非欣然接受思維的同化。另一方面,對於媒體人應清醒的意識到,他們對於羣衆的感情引導,羣衆意見的形成,將會撥動時代的冰弦。也就是說,當有人牽動的時候,羣體很容易被集體帶動,這也就引出從衆的弊端——“羣體中的人日益被大衆文化所湮沒,這種文化把平庸低俗當作最有價值的東西。”與過去的社會相比,羣衆更易於接受自己周圍的人的判斷和愛好,也讓我們想到今天人們對所謂當代人失去自我判斷能力的`關切。

人不從衆,首先要忍受的便是孤獨和孤立,因爲你與我們不一樣——“數量及正義。”這也是作者痛斥也無奈的一點。作爲獨立個體的人能能好的將個體文化展現,但人總是嚮往羣體的,而一旦進入羣體,個體文化便很容易泯滅。這要求我們對事物的思考應有自我辨別的能力,在大衆文化的環境下形成個體文化的昇華,突破和創新產生新的文化價值,纔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人寰處處有爭執,總是紛紜難解,何況是人內心所想要歸屬,更難抉擇。事無絕對,從衆的好與不好無人能給出答案。就比如《烏合之衆》這本書。人人都說它寫的精彩,直至內心,那你是否要從衆地看它一看,再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