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關於《論語》讀書筆記範文1000字(精選3篇)

學問君 人氣:2.49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筆記了。那麼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論語》讀書筆記範文10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論語》讀書筆記範文1000字(精選3篇)

《論語》讀書筆記1

對於《論語》,我們並不陌生,可是真真正正坐下來閱讀它還真的是第一次,可能我們對於《論語》中有很多經典名句很熟悉,但是你從深處挖掘一下,就會發現其實這些最簡單的句子裏面蘊藏着最深刻的道理。

《論語》是一本記錄聖人孔子言行的書。在讀了之後,其實我們可以感受到孔子的理想和抱負,而且書裏面也記載了很多他教人的道理,並且他也十分嚴謹的規範自己,以自己實際行動來做出表率。我想:他之所以被後人稱爲聖人,就是因爲他把平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累積起來,成了我們現在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孔子的言論很多,而我在這裏只是把讀到的一些我自己很有感觸的話想要拿出來分享一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自己不喜歡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比如說:飢寒是自己不喜歡的,不要把它強加給別人;恥辱是自己不喜歡的,也不要把它強加給別人。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從自己的利與害想到對別人的利與害,多替別人着想,這是終生應該奉行的原則。這句話其實說着很簡單,但是在我們做起來總有一些困難,可能我們現在強加給別人的不是有形的物體,很多時候,我們總會在無形中把一些情緒強加給別人,就像我們經常說的: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我想這個是不可取的,所以這句話依然是我們要學習的一種態度。

 欲速則不達。——《論語子路》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想要快反而達不到目的。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們幹出政績不要急於求成。任何事物發展有它的規律性,在學習上我們要循序漸進,打好基礎,在工作上我們同樣要這樣,很多人都想着我們做到怎麼怎麼樣的業績,可是光想着怎麼樣能夠快點的完成目標,做出成績,卻忘記了很多事情基礎很重要,過程也很重要,只想着快點到終點,而忽略了旅途中的風景,我想這並不是成功。很多時候,我們要放平心態,規劃好,腳踏實地地一步一步實現,這樣纔會看到更美更長久的風景。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子罕》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現在我們很多人都喜歡享受生活,把時間浪費在一些吃喝玩樂上面,等到年齡大了,才發現很多事情並沒有實現,心裏就有很多後悔,可是時間卻在也回不去了。看着孔子說的這句話,在當時的社會,孔子都有如此感觸,說明無論世界怎麼樣發展變化,真理的東西還是永恆不變的,而我們也要時刻謹記這句話,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爲自己的理想而奮鬥,不要等到失去了纔來後悔。

我讀了《論語》後,知道里面很多道理放在我們現今社會還是經典,而且也是我們要做到的,就像于丹老師說得:《論語》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裏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它就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

《論語》讀書筆記2

讀了《論語》,儒家思想讓我倍受感觸。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我剛讀時就能領悟其中的含義: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書上記載:有一次,孔子在東遊途中,被一位小孩攔住了去路。孔子從車中探出頭來,問這位小孩的姓名,並告訴他自己的身份。小孩聽到後便得知他就是那博學的人——孔子。問道:“夫子可知道,天上有多少顆星星,地上有多少五穀,人有多少根眉毛?”孔子聽後大驚,羞愧得搖搖頭。小孩洋洋得意起來:“告訴你吧,天上有一夜星辰,地上有一薦五穀,人有黑白兩根眉毛。”孔子聽後不得不佩服,連忙下車行禮,對小孩說:“知識是無止境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可見,一個人不論學問有多高,都要謙虛,知識是無止境的,世界上哪兒都是一種學問,千萬不可因爲對方閱歷淺而嫌棄。因爲孔子謙虛好學,所以他的學問不斷增大,尊敬他的人越來越多。

《論語》中也有這樣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一句話充分地表達了孔子好學、知趣與豁達大度的胸懷。對於我們來說,光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就足夠讓我們去刻苦學習。孔子的品德一直處於世人所說的“最高境界”,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事父母幾諫”可謂是個經典,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句話的意思是:侍奉父母,如果他們有不對的地方,得輕微婉轉地勸阻。我們何嘗做到?我們遇到這種情況,通常都是大大咧咧地喊叫父母這您們做錯了。這不僅損害了和父母的關係,還會使家庭氛圍緊張。我覺得這是孝敬父母的常規知識。

還有一句“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句話易懂,意思是:父母在世,不出遠門,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必須有一定的去處。當今社會,“孝”的本義是好好侍奉父母,晚輩侍奉長輩。每個當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學有所成,過上繁榮的生活,但他們的內心更需要的是自己的孩子能陪伴在自己的身邊。我在電視上看到過這樣一則廣告:一位年邁的父親與女兒的對話,父親都說在家鄉過得很不錯,不用女兒回家陪他,其實,他的雙腿已經不靈便了,他的老伴患了重病,醫藥費都壓在了他的身上,而女兒卻渾然不知。這則廣告看哭了多少人。陪伴,是孝敬父母的基本要求。

人都會逝去,但是人的一生不在於活的時間是否長久,而是在於這活的時間裏自己所做的一切有沒有價值,有沒有讓自己後悔。做一個道德的人,展放出人生的生命力,讓自己活出精彩,活出價值,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論語》讀書筆記3

《論語》作爲儒家的經典,已經傳承了幾千年,儒家思想也成爲歷代統治者統治國家的思想。《論語》及其意義不是我們所能評價的。而我看論語,體會到得就是《論語》中的忠君、愛國、孝敬父母長輩、義氣對待朋友,講誠信,對個人的要求,還有對學習方法的說法等等。

第一章的第一篇《學而》的開頭就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了又時常溫習,又能從已經學過的知識裏得到新的知識。這也說別把學過的知識給丟掉了,經常拿出來溫習,那纔是正確的學習方法。有朋友來請教他,他不倦的給人講解,就算朋友不理解,他也不會覺得厭煩,這就體現了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更注重個人的品德修養的主張,對我們也是有很大的教育意義的。

孔子認爲一個人要忠於國家,首先得學會孝順父母,尊敬兄長。他認爲一個人只有孝順父母,尊敬兄長他才能做到不犯上作亂,如果連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都做不到,又怎麼能做到服從統治者呢?《論語》中孔子強調的最多的就是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師長。“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等等。而這是他所認爲的治國之道,用人之本,而這體現的正海他得“仁”的思想。

孝順長輩,他指出,父母在家就不要遠遊,“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侍奉父母要竭盡全力,他說:“對父母,要特別爲他們的疾病擔憂,這樣纔算盡了孝道。”還有:“(當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僅僅是有了事情,兒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飯,讓父母吃,難道能認爲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這些都是他對孝道的理解和闡釋,而這些,也是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也是值得我們很多人去反省的,當今社會,這個問題已越來越多的被人忽略了。

對於朋友,首先要講誠信,他說:“一個人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它靠什麼行走呢?” “講信用要符合於義,(符合於義的)話才能實行;恭敬要符合於禮,這樣才能遠離恥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義氣、誠信成了與人相處的基本,這與現在的“要別人尊重你,你就得先尊重別人”也是同樣的道理。

孔子的思想,認識和見解到現在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實在很多,值得我們反省的也很多,在現在的社會裏,我們缺失的東西實在太多,而現在提倡文化治國,就是復歸我們的傳統文化,而儒家的“仁”的思想正是我們需要重新找回,並學習,繼續傳承的東西,我想這對我們國民素質的提高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我現在看到的只是《論語》裏面最表層的東西,甚至連表層的東西都還沒看到。我對自己的知識體系,也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論語》裏的思想更使我需要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