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影響力讀書筆記範文(精選6篇)

學問君 人氣:1.94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影響力讀書筆記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影響力讀書筆記範文(精選6篇)

影響力讀書筆記1

《影響力》的四章內容分別是:社會認同、喜好、權威、稀缺以及不能稱之爲一章的尾聲即時的影響力,第四章的主題是社會認同,一章我覺得整本書最不好理解的內容。

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地方,沒人會想得更多—沃爾特·李普曼,社會認同原理大概就是我們在對事件作出迴應的時候,只是遵循社會依據,並沒有附加自己的思考。

電視臺引導鼓掌的聲音和笑聲,這甚至已經發展成一項職業。隨着年齡的增長,人對同一個事情也會有不同的看法。芒果臺的快樂大本營可以說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當然我小時候也是一枚忠實的粉絲,但最近陪着老媽看的時候,總是感覺到一種迷之尷尬,談話或者遊戲與嘉賓的化學反應都是由主持人非常生硬地帶動觀衆。

以前的食物都是靠味道取勝的,現在開家店,你不找個百十個人或者美食博主po個照片啥的,你還想火,怕是想去雷峯山。砸錢在宣傳上當然是可以理解的,但凡事過猶不及。

不管是電視的收視率還是網紅食物的高利潤都說明了社會認同原理得到了非常普遍的應用並且作用力還很大。

如果人所處的當前環境不明,不知事情的發展趨勢,自身判斷力有限的情況下,是很容易參照別人的做法的。舉個例子就是,之前在公交車上碰到羣剛下課的小學生,就一直在說着weare伐木累。大多數小學生在小學階段纔剛剛開始接觸英語,很容易模仿節目裏的口音,這其實是一種錯誤引導。鄧超出於對節目的綜藝效果考慮這樣做其實也沒有錯。這個時候父母就需要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

類似的還有發生事故時,在一定程度上,人越多,旁觀者越多。在文中叫做“多元無知”。電視上總是報道這樣的事件爲人性的冷漠。處於這樣的環境中,人們會看別人的“眼色”,他不去救,我爲什麼要去救,等會那個人反過來敲詐我怎麼辦。這樣的想法數不勝數,無解。我們也左右不了別人的想法,當有一天你是當事人發出求救信號的時候,一定要抓住其中一個人,比較詳細的描述他的特徵。

在這章,文中提出了“模仿自殺”這個概念。這個需要特別講一下,因爲涉及到這個的次數較少。根據數據統計,在自殺的事件被新聞報道之後,事故(包括自殺)的發生概率也隨着上升了,這說明死亡事件出現之後,一部分有相同想法想要結束自己生命的或者殺害他們生命的人覺得自己的想法突然變得合理起來了。並不是我一個人這樣做的,我也不是第一個,我殺了自己或者殺了別人應該也是合理的,那麼多人和我一樣呢。所以新聞報道了這樣的事件之後,我們更要注意自己的安全,領事館告知廣大遊客短時間不要去有飛機失事航班的國家是有理由的。

影響力讀書筆記2

《影響力》裏介紹的第一個原理就是“互惠原理”,所謂互惠原理,就是人會盡量以相同的方式回報他人爲我們所做的一切。即我們在接受別人給予的好處時,會覺得有義務在將來回報。

互惠原理是人類能進化得比其它物種快的一大因素,因爲互惠原理的存在,使得援助、送禮、防禦和貿易體系成爲可能。互惠原理及與之形影相隨的負債感在人類文明中無處不在,在這個世界上恐怕找不到一個不認同這條原理的社會組織。

互惠原理如此廣泛又堅挺,是因爲遵守它合乎社會規範,而違背它則會被唾棄、嘲弄,而根據進化的原理,可能大多數違背它的基因都無法延續下去了吧。

文中舉了大量的例子來說明互惠原理的功效:在“順便”給被實驗者帶了一瓶可樂之後再向其推銷彩票的成功率比未主動帶可樂的情況高得多;黑爾?克里希納會社在向路人募捐之前先贈送路人一朵花,結果募集的資金直線上升;1985年幾乎是世界最貧窮的國家埃塞俄比亞的紅十字會給墨西哥地震受害者捐了5000美元,原因是在1935年其被意大利侵略時,墨西哥給其提供了援助。

別人給的好處使得受惠者有種負債感,而這種負債感使得受惠者會做出與恩惠不存在時截然不同的決定。而且其力量十分強大,強大到可以完全掩蓋受惠者對施惠者的喜惡。

影響力讀書筆記3

由於對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比較感興趣,所以讀了一本有關心理學的書籍《影響力》,作者是羅伯特?B?西奧迪尼(dini)。這本書主要分析了心理學原理在社會營銷活動和社會事件中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力,作者透過很多例子將原理闡述得清晰易懂,書中提出的現象和觀點與實際生活聯繫緊密,讓我產生很多共鳴。

作者先介紹了影響力的武器,之後揭示了六種順從策略,即:互惠原理、承諾和一致原理、社會認同原理、喜好原理、權威原理、稀缺原理,下面就這六個原理談一談自己的感悟。

首先是互惠原理。作者在書中舉了墨西哥與克利須那協會“先施恩再乞討”的例子,其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遇到類似的情況,比如微信羣裏幫填問卷可以領紅包的現象。問題是:是什麼讓我們願意犧牲寶貴的時間而只是因爲區區幾分錢的紅包呢?其實我們無形中陷入了對方給我們的一個看似“恩惠”的圈套裏,它利用我們內心的負債感“迫使”我們主動花時間填完問卷,讓我們以“涌泉”來回報對方開始給予的“滴水”。書中將互惠原理總結爲:給予,索取,再索取。商業社會的本質是交換,人與人之間能夠保持一種長期的關係,肯定是基於禮尚往來,雙方都能夠從這段關係當中得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個人認爲在中國這個講究“人情”的社會裏,互惠原理可謂是所向披靡。因爲互惠原理允許了這樣的情況發生:一個人靠硬塞給我們一些好處,就能觸發我們的虧欠感。法國人類學家馬塞爾·莫斯在描述人類文化圍繞贈禮過程產生的社會壓力時說:“人有送禮的義務、接受的義務,更有償還的義務。”由此可見,互惠原理很容易遭到利用,可以觸發不對等交換,畢竟,虧欠感讓人覺得並不舒服,並且人們都不願被貼上“忘恩負義”的標籤。

當今社會我們都要在“互惠原理”下生活,按原則辦事,以善意回報善意。但我們也要擦亮眼睛,對於別人強加過來的恩惠,超出原則底線的要堅決抵制,正如作者建議,一旦我們確定最初的恩惠並非出於善意而是另有所圖,就是一個順從的伎倆,那麼我們也不必受它影響,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第二是承諾和一致原理,它利用的武器便是:人人都有一種言行一致(同時也顯得言行一致)的願望。事實上,我們所有人都會一次次地欺騙自己,堅信自己做得選擇沒錯。心理學家很早就認識到承諾和一致原理對人的行爲有着強大的指引力量,它經常令我們做出明顯有違自己最佳利益的行爲。

爲什麼人的一致性動機如此強大?在我們的文化裏,言行高度一致展現了一個人個性堅強、穩定和誠實的'優秀特質。因此,許多營銷高手就會利用這些引我們入“歧途”。書中舉了冥想術的例子,很明顯是騙人的把戲,卻有人願意追隨,其實是他們在付出金錢的那一刻便做出承諾,願意相信這件事,之後也就矢志不渝地追隨了。我們可以看到,承諾在這一過程中是關鍵,它相當於播放鍵,激活了難以抵擋的一致性磁帶。這也就提醒我們:在接受瑣碎請求時務必謹慎小心,因爲一旦同意了,它就有可能影響我們的認知。它不僅能提高我們對分量更大的類似請求的順從度,還能使我我們更樂意去做一些跟先前答應的小要求毫不相關的事前。尤其是你在衆目睽睽下選擇了一種立場,你便不得不去努力維持,顯得前後一致。

第三是社會認同原理。美劇中經常會有“罐頭笑聲”,很多人都非常討厭,但電視臺進階主管卻十分喜歡,因爲實驗發現用“罐頭笑聲”會讓觀衆在看到滑稽節目時笑得更久更頻繁,尤其對“糟糕的笑話”最爲有效。這便是另一種強大的影響力在起作用:社會認同原理。通俗一點就是“別人都在做的事前肯定錯不了”,它爲我們判斷如何行事提供了一條方便的捷徑。人們對社會認同的方式完全是無意識、條件反射式的,這樣以來,偏頗甚至僞造的證據也能愚弄我們。正如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衆》中所說,人一到羣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爲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書中展示了“看客袖手旁觀”的經典例子,與國內老人摔倒無人扶的情景是類似的。在人們自己不確定或意外性太大的時候,最有可能等待看別人怎麼做,也就形成了:我們和大多目擊者一樣,因等待其他人採取行動而顯得“冷漠”。所以當我們需要緊急救助的時候,最佳策略是減少不確定性,讓周圍人注意到你的情況,最好指定一個人告訴他你需要什麼幫助。反過來,當我們作爲旁觀者時,我們需要謹慎判斷情況,若明確是自己有責任插手的緊急事件,應義不容辭提供幫助。我們生活在羣體中,而羣體通常是“無意識”的,個體很容易被引誘,放棄了自主的思考投身於領袖思想的懷抱裏,人云亦云。因此,我們在羣體中要有意識地減少由於社會認同造成的影響,面對明顯是僞造的社會證據,保持警惕。

第四是喜好原理。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不管是在觀點、個性、背景還是生活方式上。所以我們更容易答應自己認識或喜歡的人的要求。相似性、接觸與合作、條件反射和關聯都能增強我們對某種事物或人的喜好。這也解釋了爲什麼製造商總是急着把自己的產品與當前的文化熱潮、與流行藝人聯繫起來。生活中,我們不需要識別出所有導致好感的因素,將注意力放在效果而非成因上,這是作者提出的拒絕方法。將交易與交易者區分開來,防禦感性偏見對我們理性決策造成的影響。

第五是權威。書中開篇舉了著名心理學家米爾格拉姆的電擊實驗,我在閱讀完之後感到十分心寒。受試者面對權威還是選擇將電壓加到最大,儘管他們內心是惶恐的,但仍不敵權威的壓力。驚人的實驗結果強有力證明了:人們對權威根深蒂固的責任心在很多情況下使我們喪失理性的獨立思考,選擇不假思索地服從。儘管服從權威大多數能做出適當行爲,但盲目服從產生的例外情況也不在少數。避免受到權威地位的誤導,有效的方法就是先發問:這個權威是真正的專家嗎?這些權威及資格是否與眼前的問題相關?最近紅黃藍幼兒園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單從權威角度看,年幼的孩子們受到來自老師的權威壓力下,加之缺乏相關自我保護的意識,最後釀成悲劇。因此,拒絕權威下的順從,除了對權威資格的質疑,更重要的是相關知識的瞭解。

最後是稀缺原理。物以稀爲貴,機會越少見,價值似乎越高,這是大家普遍認同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渴望擁有一件衆人爭搶的東西,幾乎是處於本能的身體反應。這也解釋了爲什麼拍賣場裏,人們會不由自主地不停舉牌。很多企業就是利用所謂“限量版”、“飢餓營銷”的方式吸引大衆,營造一種產品稀缺而珍貴的現象。

總體來看書中列舉的六種順從策略,本質上都利用了人們懶惰、走捷徑、貪婪、無知的特點,但也正是這些糟糕的特質證明了人類的進化——融入社會、作爲社會的個體活下去。《影響力》的初衷是幫助人們辨清社會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陷阱,個人覺得,作者提供的幾種方法還可以教人自布陷阱。當然我們需要明白的是:順從技巧,既可爲善也可作惡,關鍵在於使用人的動機。

影響力讀書筆記4

這篇文字是用來描述自己看完書單上的《影響力》的感受的,一方面是爲了完成自己的承諾和計劃——凡走過必留痕跡;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讀過的東西能慢慢的忘掉,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在這本書中,著名的心理學家羅伯特。西奧迪尼博士爲我們解釋了爲什麼有些人極具說服力,而我們總是容易上當受騙。隱藏在衝動地順從他人行爲背後的6大心理祕笈,正是這一切的根源。那些勸說高手們,總是熟練地運用它們,讓我們就範。

在這本書中,羅伯特。西奧迪尼博士爲我們一一拆解他們的招術,學會保護自己以及讓這6大祕笈爲我們所用。

讀過此書之後,定能使你做到以下兩件事:一是當你真正的意圖是要說“不”時,你不會再說“是”,二是可以令你自己變得比以前更具影響力。

讀這本書的時候,常常有種“原來如此”、“我又被套路了”的感覺。很多人運用足夠的技巧成爲順從大師,讓人不自主的認同他們的觀點,達到他們的意願。當然,如果可能的話,這會是極爲成功的“共贏”。而要提防這些技巧,違背“大師”的意願,常常是在跟這麼久以來,整個社會的界限進行對抗。

技巧本身無可厚非,甚至在我讀來,偶有撥雲見日的感覺。如果不把其作爲技巧來理解,當成爲人處世的一種方式,想來會少不少內心的抵抗。那如果把他作爲和《菜根譚》一類的書來理解,想來更容易在固有的知識體系當中構建連接點。只是對於我這樣的“小白”來說,這樣尤爲直白的書籍,或許更加有價值。

不說廢話,對我從這本書裏獲得的有效知識,我想用三個詞和一句話來概括,三個詞分別是“共贏”、“冷靜”和“底線”;一句話則是:讓自己獲得舒適。

“共贏”這詞在這本書中出現多次,很多時候,共贏不是一個目的。是的,我必須再次重申自己的觀點,沒有標準的評判是沒有意義的——正如沒有標準的制度是沒有價值的。這裏的共贏只是讓人產生“共贏”的感覺。簡單來說,順從大師們從某些角度,讓你覺得獲得了好處(這種好處可能是贏得什麼便宜,或是避免的什麼損失甚至是咬牙維護了自己的形象),然後依從他們的建議,達到對方的目的,實現“共贏”。那麼你說,如果你看到這裏,你會怎麼想,是的,這只是你自己覺得你獲得了好處。

事實上,當每個人在足夠冷靜和獨立思考的前提下,很有可能,這位美麗的女士,你櫃子裏買來卻從未穿過的衣服要少上一大半還多。那麼,應對這種“共贏”的最好的方式,自然是“冷靜”。

“冷靜”,有時候戲稱,深夜十點之後,人類開始有了靈魂。我相信,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開始思考白天怎麼都不可能花心思去思考的問題,比如人生的終極意義,比如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來……雖然更多的情況是,在沒有思索出任何意義的迷糊中,明天就意外的到來了。所以,可能,對於更多的人來說,更迫切的是認識“現在”。但這並不是代表“冷靜”就沒有價值。很多人在選擇之後,爲了證明我沒錯,我不會錯。不斷的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和情感,試圖讓事情向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前進,甚至不斷的說服自己,我是對的,世界不一樣了。那麼,你只需要在“冷靜”的時候想一想,如果當初我知道現在的情況,我會不會做同樣的選擇,如果答案是“不,我絕不會明知道是個坑我還往裏跳”,那麼,現在趕緊出坑吧,這是止損。如果不需要自己說服自己,答案還是堅定的“是”。那麼不妨多付出點什麼,這叫投資。

可是,我們知道,不是時時刻刻我們都能冷靜。甚至有些人一年也冷靜不了幾次去反思自己。是不是這些人就註定被大師們“牽着鼻子走”呢?如果我說是呢?比如你明明很不願意答應朋友的請求,比如你明明不需要別人推銷給你的按摩器,比如你根本不想吃超市裏導購請你品嚐的試吃甜點……

那麼第三個詞或許有點用,“底線”。

“底線”,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詞也是非常主觀的。而一旦說到這個詞,就會讓我不由得再次想當《金瓶梅》裏的潘金蓮。從某種意義上說,她反而是全書中最真實最有底線的人,尤其是在愛情上。只是她的底線,更多的也許是出於無力改變事實的“我和我最後的倔強”。而在本文中,如果你向這位女性學習,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你必須設定你的底線,你必須瞭解你的底線,你也必須在別人觸及它時還擊——或是保護自己的底線。人性的可悲在於他有極強極強的可塑性,而且,在從惡方面不需要人教導。因爲我們社會道德中,惡是獲得利益和部分需求滿足的最簡單的方式。所以,在你認爲自己該說不的時候,堅決說不。不然,你可能會失去說不的機會。

讓保護自己的底線成爲潛意識中的東西,這樣會輕鬆許多。

前幾日看別人的公衆號,看到一段很勵志的故事,說誰來着我忘了,大致的意思就是撇開細枝末節,做你認爲最重要的事,然後儘量避免接觸你認爲“也挺重要”的事。也就是說,如果你接觸到了“也挺重要的”,就會影響到“最重要的”。是的,精力有限,想做的事情,要麼全心去做,要麼不去做。對於我來說,某種東西,如果它“不得不去做”,那麼,給自己一個程度。比如說書法,天可憐見,我是真的對其無愛,但是字卻實在太醜,覺得會影響到別人對我的印象,那麼自然而然,讓字“工整、整潔、乾淨”就是我練字的目的。是不是挺簡單的呢?看完這本書呢,好像學到了挺多,可是又好像什麼都沒學到。所以,最後的那句話,就是讓自己獲得舒適。

人和人的交往,說到底是有目的和需求的。或許是出於利益,或許是出於情感,甚至或許是出於百無聊賴和生理需求……人的意識可能會一再的說服自己去接受“我不太樂意”的事物,但是身體可能更誠實。就像張愛玲的名句,也只是告訴你,身體更誠實。當我們“不得不”答應什麼或是捨棄什麼的時候,你的腸胃會告訴你,不,我不樂意。或者是,你的雙腳會想“逃跑”。親愛的們,這時候,你真的是非常不樂意了,你身體的所有細胞都在叫囂,好可怕,他在套路我。那麼,就逃吧,不要怕。偶爾的成爲“弱者”或者“不那麼好的人”,很有必要,因爲他會讓你在其他的,你樂意的“好”上更加熱情。畢竟,你我一樣,都是普通人啊。

《聖經》上有一句話,我常常對自己誦讀,“凡事都可做,只是不都有益。”這是上帝之子對於信他的人的應許:因爲有了他的救贖,信者做什麼就都可以,只是,不一定是好的。如果作爲人生哲學,那麼,請告訴自己,在道德的範圍裏,甚至是在法律的框架內,我做什麼都是被允許的。只是,對我,不一定有益。判斷有益的標準,請你們自己制定,比如讓你的“最重要的”事更容易完成、讓你“最在意的人”更加快樂。至少,我說的是至少,也請別忘了讓自己“獲得舒適”。

最後的話,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做,對未來很迷茫。也許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對現在缺乏認知,對自己缺少接納,對理想缺少熱愛——低估了自己,高估了“束縛”。然後告訴自己,我也很無奈啊……你真的竭力之後再說“無奈”好麼,或許,你力竭之後,反而不會覺得“無奈”呢?

影響力讀書筆記5

《影響力》讀完之後,確實有一種茅塞頓開、醍醐灌頂的感覺。原來,很多時候我們不是被別人算計了,而是被自己的思維侷限或者是來自社會的強大影響力操作而做出了違背內心真實想法的決定。

一直對心理學和社會學感興趣,這本書用一種簡單平實的語言和生動又有說明力的故事或者實驗向我們證明了這些被我們所忽略的或者壓根兒沒意識到的原理在生活中有着多麼巨大的影響力。

順從原理——機械反應與固定思維模式:當我們請別人幫忙時,如果能夠講出一個理由,那我們得到別人幫助的可能性就更大。

對比原理——經常看嘔吐劇的人總是覺得生活中的人長得都難看。當你買下一大件昂貴的東西時,總覺得原本比較貴的配件顯得不那麼貴了,有時候衝動消費就是這樣產生的。

互惠——給別人一點好處,別人也會幫你。社會中的人大多在仁義道德、正人君子的束縛中會不知不覺的做些自己原本不想做的事。互惠是一把雙刃劍,被好心的人用了是福祉,被心黑的人利用則會讓很多人成爲冤大頭。我向來屬於被人騙了還不覺察的那種人,只有用吃虧是福這種阿q精神來平衡自己了。這個原理可以很好的運用於買東西跟人砍價的情況,尤其是金五星那種漫天亂要價的地方。先使勁兒砍,再適當讓步,買東西的人一定算不過賣東西的,但至少不會損失太多。

承諾和一致原理——一旦我們做出了某個決定,或選擇了某種立場,就會面對來自個人和外部的壓力迫使我們的言行與它保持一致。和社會認同原理一樣,我們常常會由此做一些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情。這個原理讓我最爲之一驚,回想過去和現在的一些選擇,我明白了命運的推手其實是自己不理性的大腦和有限的閱歷和知識。高中老師曾說應該改命運爲運命,但多少人又有如此的能力和資源呢?一旦我們在內心不堅定的情況下選擇了某種東西,就會形成一套自我的支援系統,每個人都免不了有社會稱許性,於是總是執着的要自己相信,我的選擇是對的,哪怕我自己也不確定。真正可怕的可能不是外部的壓力,而是來自自我內心的支援系統,自己欺騙自己的人是最無可救藥的。

看完這一章之後,我開始懷疑自己的很多選擇和想法了,不知道這是一種收穫還是一種干擾,總之,認清內心的想法是最重要的。

影響力讀書筆記6

大家好,我是來自夢想晨讀會六年級的陳榮花,今天的文章先從一則生活實例開始,老練的賣瓜子售貨員一開始不會抓足稱的瓜子,而是會稱一下後發現不足,再抓一把瓜子放稱上去,讓顧客前後對比產生實惠感。

不知道你們在買東西的時候有沒遇到類似的情形,仔細一想,生活中這種例子真的很多,每當此時我們的心理會發現一種微妙的改變,在這一前一後對比之中,我們對售貨員開始產生一種好感,覺得自己賺到了實惠,並自我暗示下次還來光顧該店家。

讀了《影響力》這本書後,我頓時明白銷售員不過是利用了簡單的對比原理。書中說的對比原理在生活中和工作中百試不爽,跟老公提要求,可以提一個大要求,接下來再提一個小要求會更容易被滿足,其實小要求就是自己的目的;跟領導或同事提要求,可以提一個全面的方案,可以提一個簡單的方案,其實簡單的方案透過了就萬事大吉了。所謂對比,就是兩個事情、兩種請求進行對比,然後達到自己目的的一種心理學運用。所謂“對比原理”,就是基於先前發生事件的性質,相同的東西會顯的不同,即對比物不同,我們的感受不同。

只要我們留心生活可以發現,對比原理處處皆有,你會發現日常與人溝通中,隱隱感覺到的一些道理,背後是有大量的心理學依據的。比如,你去商店買套裝和毛衣,營業員先給你套裝,買完價高的套裝,你再也不會覺得一件毛衣的價格有多高。房產銷售員先帶客戶看一兩套很破卻昂貴的房子,等你看到漂亮而沒有那麼昂貴的房子時,你不會猶豫的。如果你現在路上走着,有人向你推薦一個價值5000元的音響,大部分的人都不會去買這樣的音響,都會覺得5000元的音響太貴,並且也不能顯著地改善自己的生活。

現在你花10萬買下了一輛車,汽車銷售會對你說,有套5000元的音響很適合你這款車,和已經掏出去的10萬元相比,5000元太便宜了,於是你很有可能就買下了這套音響。如果有朋友找你借錢,最開始向你借1千被拒絕,而後說500,你可能就借了,因爲你以爲對方已經從借1千降低到借500了,還不同意真的就說不過去了,其實很有可能500纔是對方想借的數目,這就是對比形成的退讓接受,影響力這本書中給這個現象取了個名字叫“拒絕—撤退”。因此,在營銷中我們要使我們的顧客很容易地做出購買決定,不能讓顧客在兩個商品糾結,患得患失。例如:把A、B兩個功能相似的產品陳列在一起,可以把A打造成主攻產品,B打造成助攻產品,在B的對比下,就很容易把A賣出去。

精明的賣玩具老闆會把一模一樣大小的玩具標價一樣,促使大玩具暢銷,實際上只是把小玩具價格故意虛標高到大玩具的價格,以小玩具做對比,讓顧客購買不糾結;促銷活動時,商家們必定會把原價標在旁邊,做對比。

以上種種案例銷售員得以成功銷售和業績飆升,其實是利用了對比原理,而普通大衆總是一不小心就會掉入了賣家的對比陷阱裏。

影響力簡單來說可以理解爲說服力,是關於如何說服別人和自己爲什麼會被說服的。《影響力》是防騙防營銷的好書,當然更是一本市場營銷的好案例,每一個做市場營銷的人應該懂得心理學和社會學。在生活工作中我們學會善於利用對比原理的影響力,我們就會讓別人喜歡上自己,從而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和目的,同時學會拒絕不懷好意的說服,防止自己陷入他人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