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對聯>

有關對聯的故事

學問君 人氣:2.52W

有關對聯的故事1

一、一個才主,是一個有文學的人,因爲他平時是個吸血蟲,惹怒全村的老百姓,都恨他,每年過年貼對聯第二天準是提前就給他撕了。這一年他想了個辦法,上聯寫:福無雙至,下聯寫:禍不單行。臘月三十深夜,有人去撕他的對聯,去了一看,哎呀!這對不可撕,留着。大年初一人們都去看好看的對聯。可當去了之後,啊!變了;上聯福無雙至今日至,下聯;禍不單行昨日行白天了,也無人在撕去。才主高興地過了一個年。

有關對聯的故事

二、一個屠夫,過年寫對,因爲無有文化,也無錢財,過去寫對用錢才能寫對聯,左思右想,這該怎麼辦?哎呀,有了,用了一個吃飯碗的坐坨兒,在紅紙上一個圈套一個圈往下用嚜印。這邊用毛筆沾嚜亂寫一起。貼在了強上。大年初一,村裏人一看,哎呀!這寫是什麼?屠夫解說:“上聯是,左攀腸右攀腸腸腸不斷,下聯是,豬脊粱摻板骨一通相連。”人們聽了也無可對答,覺的是乎也有道理。

三、有一戶人家,一個男子,四十歲,父母健在,前妻留有孩子,這個男子一心想說本村的一個小女子二十歲,太不像話,父母極力反對,可無耐他們雙方都願,領了結婚證書。找了一個良辰吉日嫁娶。帳房先生寫婚對聯,那男子卻早以編好了讓帳房先生照他的編寫:上聯,早上棗糕中午面,下聯,不管老倆願不願。門頭,天生一對。結婚以後,生了兩個雙生女孩,妻子卻因爲產後風而亡。倆女兒,一個就叫,天生,一個叫,一對。這個天生一對,卻在這兩個孩子身上應對了。

有關對聯的故事2

那時我上初一。初中時代的我,語文成績還算可圈可點吧。業餘時間喜歡收集一些好玩的文字:像名人名言,格言警句,詩詞佳句,都會蒐羅一些。

適逢03年春節前後,我心血來潮、突發奇想:找同學作伴,挨家挨戶抄對聯去吧?要不閒着幹嘛?

於是,拿着期末考試得年級第二名獎的大筆記本,叫上山哥(一個關係不錯的發小),走家串戶去抄別人家門口貼的對聯了(而且還能揀到一些沒有燃燒的炮,用來收集火藥)。因爲手拿着本子,寫字不方便,所以

每到一家,他就彎腰,讓我在他背上寫,引得過路人非常好奇地駐足觀望。三四天的時間裏,就抄了300多副對聯,收穫頗豐。

12年過去了,時間把記憶這杯茶都沖淡了,那個本子早就不知所蹤,對聯也早就隨着茶水被潑得乾乾淨淨,但是,跟山哥一塊串門抄對聯的樂趣以及對對聯的興趣沒有遺忘和減少。現在,仍然記得一些對聯以及和對聯有關的的故事。

比如,明朝大學士解縉小時候與父親到長江邊游泳,父親把衣服掛在江邊的一顆老樹上,然後對解縉說道:縉兒,爲父給你出一上聯,你來對下聯。聽好:千年老樹當衣架!聰穎的解縉遠望開闊的江面和與父親沐浴長江的情景,很快作答:萬里長江作浴盆!引得老父擊節讚賞。

又如,清朝乾隆皇帝曾到過在一座名叫八方橋的小橋上,隨口賦聯:八方橋,橋八方,站在八方橋上瞧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他讓隨行的大臣對。反應敏捷的和珅於是見機逢迎地對道:萬歲爺,爺萬歲,跪在爺前呼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引得乾隆皇帝哈哈大笑,同時也看到了一個媚態十足的和珅。

後來又受電視劇《九歲縣太爺》(曹駿主演)影響,對對聯興趣愈加濃厚。興趣歸興趣,只可惜不會作對聯,有時候明明有感覺,但是因爲沒有合適的詞彙而不能成言,很堵心。

慢慢地,隨着詞彙量的積累,對對偶手法有了一點感覺。同學好友有知道我瞭解點文學常識,有的會給我出對子考我。

比如,上個月,中學同學、當電力工程師的通哥給我出了個問題:我給你出上聯: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簫默。你來對下聯。

左思右想,感覺理屈詞窮,索性就問度娘吧。結果,度娘沒有現成的答案。雖然沒有找到答案,但是發現有何以笙簫默這個百科詞條,說是一部小說,已經拍成了電視劇,仍然叫《何以笙簫默》。

我回復通哥:你給我出的,是一部電視劇的名字呀?他說:你才發現啊,out了考考你,看你能對出下聯來嗎?

於是開始仔細觀察這10個字:既然,是連詞,下聯的這個位置也得是連詞;何以,是疑問詞,下聯的這個位置也得是疑問詞;琴、瑟、笙、簫,分別是古代的四種樂器,下聯的對應位置也得是樂器吧?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簫默,這到底什麼意思呢?

思來想去,湊合着對道:倘若絲竹去,但願鐘磬來。告訴通哥後,他問道:怎麼對的?於是我就具體地告訴他,詞性怎麼對應,樂器怎麼對應,道理怎麼對應,主要是道理的對應。

我還專門看了看熱播劇《何以笙簫默》的劇情簡介。關於故事情節,網上多的是,沒必要在這裏贅述了,需要贅述的是劇情所說明的道理:幸福來了(琴瑟起),爲什麼還要沉默(笙簫默)?要奮起直追,勇敢抓住幸福。(不知道我感悟得對不對?)這是我感悟出來的上聯要表達的道理。

我的下聯倘若絲竹去,但願鐘磬來,則表達了一個很通俗的道理:如果舊愛離去了(絲竹去),希望新愛到來(鐘磬來)。上聯中,琴、瑟、笙、簫都是樂器;下聯中,絲、竹、鍾、磬,仍然是樂器。

通哥回覆了一個字:善!

曾把自己對的對聯發到博客裏,受到了博友的好評。不過,再怎麼受好評,畢竟是業餘水平。雖然如此,倒也滿心歡喜,希望能接受點兒更實際的測驗或挑戰,以求在鍛鍊中提高。

有關對聯的故事3

北宋大學士蘇軾,少時在父親蘇洵的教導下,博覽羣書,知識豐富,常常受到父親的詩朋詞友的稱讚。因此有些飄飄然。

一日,年少氣盛的蘇軾,驕傲地寫了副對聯貼於自己的書房門口。

聯雲:

識遍天下字,

讀盡人間書。

老父親一日得閒,來到大兒子的書房檢查他的學業,擡頭看見對聯,連連搖頭暗歎。兒子如此不謙虛,他很生氣。於是,找來幾本文辭深奧的古書喊道:“軾兒,你細細讀之吧!”說罷嘆息而去。

蘇軾看了一本又一本,書上的字、詞、句他有很多不認得、不理解,心中十分慚愧。於是,他趕緊提筆將門上聯語各加了兩個字。

從此以後,蘇軾虛心學習,日夜攻讀,終於以他的勤奮努力,成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詩詞造詣也達到了驚人的地步。

你知道他在上下聯的頭上各加了那兩個字。

謎底:加“發憤”,和“立志”。

有關對聯的故事4

郭沫若從小聰明過人,6歲時就能吟詩作對。他的私塾老師,嗜好垂釣,即便是嚴冬季節也不間歇,時常吟詠“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詩句以自樂。

一天,老師釣魚歸來,餘興未盡,就在黑板上寫下“釣魚”二字,對學生說: “你們看這‘釣魚’二字,前一字是動詞,後一字是名詞,組成了動賓結構的詞組,也是一句話,又是一副對聯的上聯。現在我要求你們按照同樣的格式,再配上一句話,組成一副對聯,誰能對出來?”

郭沫若剛看過《楊香打虎》這本書,想到“打虎”二字與“釣魚”的句式差不多少,於是站起身,脫口而出: “打虎。”

“對得好!”老師沒想到6歲的孩子竟然有如此敏銳的才思,當即肯定了郭沫若的回答。 “釣魚”和“打虎”是十分工整的短聯。

還有一次,一些學生趁着老師去釣魚,偷偷地跑到學校後面的寺廟裏,偷吃老和尚種的桃子,郭沫若也參與了此次行動。和尚發現後,找到老師反映情況。老師非常生氣,想狠狠地教訓一下偷桃的學生不可。於是,他拿着戒尺,板着面孔,訓斥道: “昨天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他冷眼巡視學生的表情,看大家緊張得不行。他又緩緩地說: “我上面出的是一副對聯的上聯,誰能對出下聯,誰就可以免罰。”

郭沫若站起身,大膽地問: “若是對得工整呢?”老師揮着戒尺,眯着眼睛說: “可以全免,一個也不處罰。”

郭沫若一聽,高興地走向黑板,在老師的上聯旁寫道:“他年攀桂步蟾官,必定有我。”

老師看後,驚喜萬分,一邊用戒尺輕輕拍打着自己的手,一邊連聲說好,他讓郭沫若回到座位上去,鄭重地對所有學生宣佈: “由於郭鼎堂(郭沫若字鼎堂)下聯對得好,偷桃子的事情不予追究,但是今後不準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郭沫若的文學才華初顯端倪。此後,同學們對他倍加欽佩。

有關對聯的故事5

從前有個老進士,他的兒子也中了進士,於是他好得意,準備第二天大宴賓客,進行慶祝,並親自撰寫了一副對聯,貼於大門外。上聯是“父進士,子進士,父子進士”,下聯爲“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由於這老進士平時爲富不仁,仗着自家有財有勢,經常欺男霸女、魚肉鄉里,百姓對他無不恨之入骨。其中有個秀才見了這副對聯頓時計上心來,決定要捉弄一下老進士以解心中惡氣。於是,他趁黑夜把這副對聯的“士”字下面一橫加長,把“夫”家添了一撇,“人”字加了兩橫。

第二天,老進士請來的賓客都來了,大家一見這副對聯,都交頭接耳,偷偷暗笑。老進士聞訊出來一看,只見對聯變成了“父進土,子進土,父子進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那老進士在衆人面前出了醜,不由得大叫一聲,昏了過去,百姓們則拍手稱快。

有關對聯的故事6

明代江西吉水出了一個著名學者,名叫解縉。他通曉琴棋書畫,諳熟詩詞曲賦,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幽默風趣,尤其善對對聯,留下了許多佳話。

解縉,出身在一個貧寒家庭,從小就立志刻苦讀書,欲大濟天下。

解縉九歲那年,塾師帶他到江中去洗澡。塾師脫下衣服掛在樹叉上,隨口出對:

千年古樹當衣架

解縉望着滔滔江水,應聲答對:

萬里長江作浴盆

洗完了澡,他們走在回家的路上,迎面遇見一位過客,向他們打聽一戶人家的住處。過客話音剛落,解縉用手朝街心一指,吟道:“楊柳東西擺,石獅左右蹲,紅杏牆頭出,綠蔭有家門。”過客見他小小年紀才思敏捷,十分稱讚,就問他是誰家的孩子,父母做什麼營生。解縉笑盈盈地說出一副對聯:

父親肩挑日月

母親手轉乾坤

過客想了半天,莫名究竟。塾師笑着告訴他:“先生有所不知,他家以賣豆腐爲生,母親終日推磨磨豆腐,父親挑着豆腐沿街叫賣,不正是‘肩挑日月、手轉乾坤’麼?”過客一聽,讚歎不已。

解縉家的對門住着的是一個良田千頃、家財萬貫的縉紳趙員外。

有一年臘月三十,趙員外府上張燈結綵,殺雞宰鵝,準備歡度春節。解縉家卻是家徒四壁,鐵鍋冷竈。解縉心想,過年了,也該帖副春聯慶賀一番。他望了一眼對門趙員外家那片青翠蔥蘢的竹園,取出筆墨紙硯,提筆寫了一副春聯:

門對千棵竹

家藏萬卷書

大年初一,趙員外出門看見這副春聯,大爲惱火,窮人過年,還窮快樂。他叫來奴僕,下令把滿園翠竹砍得精光。解縉看到這個情景,明白這是趙員外陰暗心理使然,心中既十分痛恨又十分痛快,他又在對聯的末尾各加上一個字,變成:

門對千棵竹短

家藏萬卷書長

趙員外一見,怒氣沖天,下令把竹蔸連根統統拔掉。解縉一見,又在對聯的末尾各添加了一個字,變成:

門對千棵竹短無

家藏萬卷書長有

趙員外見了氣得說不出話來,把自己的鬍鬚拔下了一大把。

從此,解縉的名聲傳遍了吉水一帶。

吉水有位賦閒在家的尚書,聽說解縉對聯好生了得,卻不相信,故意派人請來解縉,準備出幾個上聯要他答對,要他當衆出醜。

尚書派人請來解縉,卻不讓他從大門進府,而是從一條低窄的夾道里進去。解縉拒而不入。尚書聞訊後走出府門,吟出上聯:

小犬無知嫌路窄

解縉昂首挺胸,應聲對答下聯:

大鵬有志恨天低

尚書只得邀他從大門走進官邸。

走進客廳,剛一落座,尚書一位幕僚已經吟出一則上聯: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能下

解縉應聲對答下聯:

地爲琵琶路爲弦,哪個敢彈

尚書見解縉身穿綠袍,又出一則上聯:

出井蛤蟆穿綠襖

解縉朝尚書望了一眼,只見他身穿大紅官袍,順口吟出下聯:

落鍋螃蟹着紅袍

尚書十分氣惱,但強作鎮靜,又出了一則上聯:

二猿斷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對鋸(句)

解縉毫不客氣,立即反擊:

一馬陷足污泥內,老畜生怎能出蹄(題)

在座的人無不掩面而笑,唯有尚書老爺張口結舌,滿面羞愧,只好藉口身體不適而退。

吉水有位頗出名的秀才,人稱紅秀才,聽說解縉詩詞屬對精通,很想與他比試比試。一天,紅秀才找到解縉說:“我昨天來親戚家做客,先乘牛車,後乘驢子,最後乘馬,還是馬跑得快;來到主人門前,馬一叫,雞鴨受驚亂飛,被天空中的老鷹抓去一隻。於是我想到一副對聯,特寫出來,向世兄請教。對聯是:

牛跑、驢跑,跑不過馬

雞飛、鴨飛,飛不過鷹

解縉一看就知道:這上聯隱含着他文思敏捷,行文來得快的意思;這下聯暗喻他是老鷹,是會抓小雞的。意思是將要把解縉當作小雞一樣抓住。解縉治學嚴謹,向來就看不慣那些徒具虛名而無真才實學卻又喜歡賣弄才華的人,他哈哈一笑說:“我也送先生一副對聯。”於是提筆寫道: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紅秀才看罷,頓時滿臉羞愧,氣得渾身發抖,可又無言以對,於是拂袖而去。

有關對聯的故事7

“爲了一個承諾,要用幾年、幾十年乃至一輩子來兌現”,這樣的事也許我們已經見過很多,但其中所經歷的艱難困苦和對一個人意志和毅力的考驗,卻是一般人難以體會到的。

王平凡,這個讓我感動、讓我懷念的名字,向我詮釋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王平凡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和我一起在市委組織部工作的老戰友。他身高不及1.6米,體重不過百斤,但幹起事來卻堅定執着,一往無前。記得當時他在市郊一個村子蹲點,經過調查認定支部書記有經濟問題,由此得罪了鄉村領導,遭到一些人的圍攻誣告,並要求市委給他處分。可他堅持己見,仗義執言,寧肯背處分也決不屈服。後經市上派人調查,他的意見屬實,才撤銷了那個村書記的職務,還給他了一個清白。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他遠在農村的妻子因病去世,留下了一雙兒女,他從此開始了又當爹又當孃的生活。同事們看他困難,給他介紹了市中醫醫院一位喪偶的女醫生,希望他們組成一個新的家庭。女方叫苗素娥,也有一個兒子。可是談的並不順利,開始女方嫌他兒女多,後又嫌他個子低,繼而又嫌他收入少,談談停停,時冷時熱。但在談了九個月之後,在大家的撮合下,還是成功了。組織部同志高興地說:“好事多磨,談得越困難,以後會越幸福”。大家囑我以此爲題擬一幅對聯,以表祝賀。

我鑽在房內冥思苦索,擬出了一幅超長對聯:上聯爲“艱苦談婚九個月,數次翻波浪,有道是好事多磨”;下聯是“眉開眼笑一輩子,情深似河海,真乃算瓜熟蒂落”。至於橫額,我們的老部長調侃似地說:“就叫‘水到渠成’吧!”大家哈哈一笑,予以認可。

婚禮在市委大院的一間單身宿舍內舉行。婚禮前一天,我們當着他兩人的面,將對聯宣讀了一遍,幹部科長田希哲說:“聽清楚了嗎?‘眉開眼笑一輩子’,做得到嗎?”苗素娥笑着看王平凡,平凡沒有笑,反而昂起頭認真地說:“做得到,一定能做得到。素娥你說哪!”苗素娥點了點頭。田希哲拍掌說:“好!有承諾就要兌現,我們大家作證。”

婚後生活也很幸福,三個孩子在他們的呵護中長大,他們又有了一個小女兒。可是到了七十年代,在開挖防空洞義務勞動時的一個事故中,苗素娥頭部受重傷,起居困難,瞬時把這個家庭推向痛苦的深淵。雖然經多次交涉,醫院按工傷對待,但所有的家務勞動,包括照顧幼小的孩子,都落在平凡一個人身上。他當時在區上擔任着科協主席,上班工作任務繁重,下班還得急急忙忙回家照顧妻兒。妻子在病中,脾氣又不好,時常對他發脾氣,可他體諒她,默默地忍受着,時常以笑臉相迎。有一段,素娥的額頭長了一個瘊子,平凡爲了讓她高興,提出:“你長得那麼漂亮,咱把這個瘊子動手術切掉行嗎?”沒想到素娥竟勃然大怒:“你嫌我長得醜,難看?我偏不切,你愛看不看。”平凡趕忙賠笑:“我哪裏嫌你難看,我天天看你還看不夠呢。不切就不切。”平凡在實踐中學會了做飯、洗衣、熬藥、看孩子,把家庭管理的倒也像個樣子。

可是,沉重的生活壓力也有讓他難以承受的時候。有些話不能給妻子說,也不敢給兒子說,只能藏在心裏。實在憋得難受,就找老戰友聊一聊。有一年春節,他到我家來說:“素娥對我發脾氣了,我到你這兒避一避。”我說:“老戰友,你結婚時那副對聯,還記得嗎?‘眉開眼笑一輩子’,現在你才五十餘歲,頂多算半輩子啊!”他趕忙笑着說:“那還會忘!就是到你這兒透透氣兒。”在我家整整兩個小時,他從妻子說到兒子,從做飯說到熬藥,從在單位受的氣說到在家裏的苦和累,幾乎無我插嘴的時候。最後我說:“你這樁婚姻是我們促成的,你後悔嗎?”他說:“你說啥呀!從來沒有後悔過,我什麼時候都會感謝你們這些老戰友的。我這個遇事一根筋的牛脾氣,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我認定了苗素娥,這輩子是不會變的。”說着站起來,“沒事了,我回家啊!”

又過了幾年,又一個不幸落在了平凡身上,他患了心腦血管病,高血壓,腦梗塞。原來靈活的身子突然變得遲鈍起來,連走路的力氣也沒有了。可是他告誡自己:“平凡,你不能倒下。素娥需要你照顧,她那個兒子神經也不正常,還要你關心。”

有一次,平凡給我說了這樣一件事,讓我至今難忘。那是一個春天,他到北坡的金頂寺下散步,剛過了渭河渠突然犯病,頭昏目眩,四肢無力。他勉強趴伏在橋欄杆上,期望有所緩解,可是心臟又開始劇烈疼痛。他望着橋下奔騰的渠水,真想一頭栽下去一了百了。可是他想到家裏的素娥,還眼巴巴地盼望着他回來熬藥,那一副中藥還放在飯桌上……一股強大的毅力開始支撐着他,他一步一步地往家挪動。這裏離他家只有一里多路程,可是他卻走了整整一個小時。進了家門,苗素娥看他臉色煞白,問她出了什麼事?他說:“沒事,有點累。”然後又支撐着身子熬藥去了。就這樣,平凡一直管着這個家,一年,兩年,三年……八年過去了,他就這麼堅持着,不但沒有倒下,身子反而慢慢好起來。直到上世紀末,終於陪苗素娥走完了她最後的日子

當我們幾個老戰友到家裏看望時,個個驚呆了。他和素娥的兒子一起,仍然住着四五十平方米的小房子,家裏物什堆得亂七八糟,幾無插腳之地。我說:“這麼多年了,你就沒有想到換一個大一點的房子?”他苦笑着說:“想過,可是哪來的錢啊!按說我們兩人工資也不少,可是都吃了藥了。”我說:“素娥走了,你也可以輕鬆一些,安排一下你今後的生活了。”他頓了頓說:“難呀,素娥的兒子還在家住着,我不能不管啊!”

20xx年春,一個消息傳來,說平凡病危。我們急忙趕到醫院看望,是食道癌晚期。他那本來疲弱的身體已經只剩下一副瘦小的骨架了。他眼望着我們,似乎想要說什麼,可是已經無力說出了。我們安慰說:“你不要難受,你這輩子活得不虧。你一諾千鈞,以超常的意志和毅力,走完了完美的一生,給孩子們做出了榜樣。”又過了一個星期,平凡永遠離開了我們。

有關對聯的故事8

一、楊繼盛巧對趣話

楊繼盛是明代一位以“巧對”著稱的名人。出生於河北容城,嘉靖進土。相傳他“每作對,人輒稱善”。至今,民間還流傳着很多他的巧對佳話。

傳說,楊繼盛剛剛入私塾讀書的時候,有一天,來了一個年紀較大的學生,私塾先生,看見這麼大年紀的人,也來求學,就出了一個對子相嘲:老學生

誰知話一說完,就被坐在一旁的楊繼盛不假思索地接過來:小進士

那位嘲笑“老學生”的先生聽後,大吃一驚,說:“此兒小小年紀,竟聰穎如此,將來必有出息!”

有一次,私塾先生外出,學生們,學生們作陣交戰的遊戲玩耍。正玩在興頭上,不料先生突然回來,大家慌忙四處藏匿。先生大怒,挨個地罰跪,並出對;藏形匿影;

叫學生對,先對出者免罰,對不出的繼續罰跪。只見楊繼盛微微一笑,答對:顯姓揚名。

先生臉上的怒氣,頓時一掃而光,驚呼:“此乃絕對也!”伸手將楊繼盛拉起來。從此,楊繼盛擅對出了名。在私塾從師十年間,楊繼盛還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對聯。如有一次,他的表叔辛體元來做客。剛好家裏沒有酒,到酒店去買,湊巧酒也賣完了。

辛體元出了上聯戲道:無酒是窮主;

只聽見一個略帶稚氣的聲音回答:有兒爲名臣。

辛體元眼光一掃,原來應對竟是小繼盛,不禁嘖嘖稱讚。楊繼盛長大後,果然成爲明代名臣,官至兵部員外郎。當時奸相嚴嵩專政,楊繼盛因爲忠苜敢言,一年之內四次被貶。最後一次,被貶途中,他草疏“十罪五奸”彈劾嚴嵩,結果被陷害入獄,受盡酷刑後,慘遭殺害。

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

這副傳頌千古的名聯,就是楊繼盛在獄中寫下的。對聯鏗鏘有力,表現出他那蕩蕩襟懷,錚錚鐵骨。

二、賣柴童妙對進家塾

明朝時,江蘇省吳縣,出了一位“神童”,姓施名盤。施盤家裏很窮,上不起學,他五歲開始,就上山砍柴、割草賣錢!同時,利用時間,偷偷地,向村裏的一位老秀才,學習認字、讀書、吟詩、作對。施盤九歲那年,他進城賣柴,路過一傢俬塾,聽著裏面傳出來的朗朗書聲,他好想進私塾當一名學生。恰好此時,私塾的主人張都憲坐轎回家,發現了小施盤,張都憲問他,站在這裏幹什麼,小施盤囁嚅地,說出了自己想進私塾讀書的願望。張合憲一聽,哈哈大笑說:“窮小子也想進我傢俬塾唸書,也不想想自己的身份。”經小施盤再三懇求,張都憲這才說:“這樣吧,我出一上聯,只要你能對上,我可以破例讓私塾老師收你。”

張合憲出的上聯是:新月如弓,殘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這上聯連用四個“弓”字,兩個“月”、“弦”字。張都憲認爲這下子,一定難倒這個賣柴童。沒想到,小施盤聽了上聯,笑嘻嘻地說“學費我出不起,對對子,可難不倒我。”

他略加思忖,便對出下聯:朝霞似錦,暮霞似錦,東川錦,西川錦。

施盤對出的下聯,連用四個“錦”字,兩個“霞”、“川”字,完全符合張都憲上聯的要求,而且用“朝”、“暮”對“新”、“殘”,用“東”、“西”對“上”、“下”,十分工整,張都憲只好讓他進私塾唸書了。

三、切瓜分客

明代年輕文學家蔣燾,小的時候,才思敏捷,對答如流,蜚聲鄉里。

有一天,他的爺爺,帶他到一座廟裏去玩。蔣燾從高高的臺階上往下跳,三蹦兩跳地到了下邊。

爺爺見了,笑着說:三跳,跳下地;

蔣燾在下邊一擡頭,正好看見樹上;有隻小鳥“撲哧”一聲,飛上天去了,

他馬上對了一句:一飛,飛上天。

爺爺聽了很高興,連連贊好。

有一次,他父親的朋友來訪,他們圍坐在客廳吟詩、聯對,忽然烏雲密佈,接著,括起大風,一會兒,就下起大雨,雨點“劈哩拍啦”地打在窗戶上。客人中,有一人看見窗戶紙上的雨點印兒,觸景生情,出一上聯求對:

凍雨灑窗,東兩點西三點;

這上聯的意思是說,這會兒,冰涼的雨點,打在窗戶上,東邊窗戶上有雨點,西邊窗戶上也有雨點。從文字上講,巧就巧在“凍雨”的“凍”字,是由“東”和兩點組成,“灑窗”的“灑”字是由“西”和三點組成。這樣,聯意既說明了當時雨打窗戶的情景,又說明了“凍”“灑”兩字的組成。這樣,下聯就不大好對。要求後半句說的事,與前半句說的事,互有關聯,還得拼成前半句的第一、三兩個字,可真夠難的。在座客人苦思冥想,絞盡腦汁,難以應對,客廳一時沉默。

這時,僕人送上瓜來,蔣燾的父親,連忙切瓜分片,請客人吃瓜。站在一旁看父親切瓜,客人們吃瓜的蔣燾,即景生情,高聲說:“我來對下聯”。接着吟道:

切瓜分客,橫七刀豎八刀。

一語既出,滿座驚歎。蔣燾對下聯的前半句“切瓜分客”,說的是當時吃瓜的事。後半句“橫七刀”、“豎八刀”既是指切瓜,又跟前半句有直接關係。同時“七”、“刀”左右橫看,合起來,是前半句的第一個字“切”;“八”“刀”上下豎着,合起來是第三個字“分”。真是妙語雙關,興趣盎然。客人們皆讚歎不已。

有關對聯的故事9

李白中秋對年尾

天寶元年, 唐玄宗連下三道詔書徵李白入京。自此李白常伴玄宗左右, 起草文誥詔令, 引起一些朝中權貴嫉妒萬分, 總想找機會令李白出醜。某日, 正值十五。 一班權貴同朝中文武重臣, 陪玄宗賞月之時, 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出了一條上聯, 要李白即時應對:

天上月圓, 人間月半, 月月月圓逢月半;

對一兩條對子, 當然難不到李白, 他不假思索地說道:

今夕年尾, 明朝年頭, 年年年尾接年頭。

滿朝文武無不滿口稱讚。

有關對聯的故事10

七歲李沁妙聯對張說

唐玄宗開元十六年, 在京城長安舉行了一次選拔人才活動, 在神童比試中, 人才輩出。特別是其中九歲的員滕, 口齒伶俐, 聰敏過人, 所向披靡。玄宗大喜, 問及左右大臣, 還有沒有這樣的神童, 一位大臣說道:員滕的表弟李沁, 年方七歲, 才學不在員滕之下。玄宗聞言, 便命人快馬帶李沁入宮。李沁到達後, 玄宗正和張說下棋。玄宗見李沁稚氣未脫, 有些失望, 便命張說出一上聯, 要李沁當場應對:

方若棋盤, 圓若棋子, 動若棋生, 靜若棋死;

張說說完, 便命李沁對出下聯, 並且要在下聯避開"棋子"二字。李沁聽完上聯, 專心想了片刻, 緩緩地道:

有關對聯的故事11

諸葛亮對聯反譏周瑜

諸葛亮十七八歲時已經風度翩翩, 聰明絕頂, 黃承彥想將女兒許配給他, 但諸葛亮因黃小姐傳聞貌醜而拒絕。一日, 諸葛亮登門拜訪黃承彥, 見一些用木頭做成, 裝了機關的狗, 老虎及驢, 正在如同真的一樣在幹活。諸葛亮一問之下, 方知是黃小姐所製。諸葛亮立時走到黃承彥面前施禮說:學生今天特來拜見岳父大人, 就此成就了姻緣。周瑜聞得此事, 在江東會同諸葛亮商議破曹大計時, 出聯譏諷諸葛亮:

有目也是"目醜", 無目也是醜, 去掉"目醜"邊目, 加女便成妞,

隆中女子生得醜, 百里難挑一個妞。

諸葛亮聽罷, 心中有氣, 但仍然不動聲色。在周瑜意氣風發之時, 才吟道:

有木也是橋, 無木也是喬, 去掉橋邊木, 加女便成嬌,

江東美女數二喬, 難保銅雀不鎖嬌。

注:銅雀乃曹操所建銅雀臺, 是他的妃嬪瞭望他的陵墓之用。

TAGS: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