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研報告>

留守兒童調研報告2000字

學問君 人氣:2.83W

在現在社會,報告的使用成爲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成爲了一種新興產業。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留守兒童調研報告20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留守兒童調研報告2000字

留守兒童調研報告1

當今社會,經濟建設飛速發展,產業結構加快調整,推動了城市化進程,沿海及各大城市紛紛崛起,這就促使農村剩餘勞動力逐漸向城市轉移;與此同時,開放的城市拉大了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農村生產力水平低、經濟落後,使得年輕的勞動力難以在農村生存,因此誘發了農民工外出務工的熱潮。

但這些農民工在帶來經濟收益的同時,付出的卻是遠離子女的代價。在農民工之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有能力和條件將自己的子女安置在自己所在的城市,於此形成了新的特殊羣體——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基本屬於需要其他親人或委託人照料並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據此,啓東市婦聯以匯龍鎮愛新村爲例,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進行了調研,情況如下;

一、概況

擁有3000多人口的愛新村,兒童約佔總人口的30%左右,留守兒童約佔兒童總數的20%,約有180人左右。在這些留守兒童中,與母親住一起的25.6%,與父親住一起的有15.8%,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住一起的有35.6%,與叔伯嬸姨住一起的有12.9%,其餘寄託在其他人那的有10.1%;在這些留守兒童中,一年之內見過父母1-2次的佔56%,見過3次以上的佔15%,一年內未見父母的有29%,目前,農村留守兒童人數呈繼續增長趨勢。

二、存在問題

以上數據說明了農村親情的缺失、家庭教育出現真空對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1.健康與成長方面:在生活中,留守兒童們缺少父母的關愛和教育,在成長的最好階段容易形成不良習慣,生活作息不規律,缺乏營養,很容易造成抵抗能力差,身體體質偏低等問題。

2.學習與認知方面:現代社會的發展,社會上的各種誘惑逐漸增多,網吧等娛樂場所對留守兒童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使得他們上課不專心,下課沉溺於網吧,自控能力差,容易形成不良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心理與品行方面:父母的行爲往往是孩子的座標,留守兒童常年遠離父母,生活中缺乏及時的指點和幫助,又缺少正確的是非觀念,極易養成冷漠、自私、孤僻、偏激等不良性格和習慣。

4.人身安全方面:少年兒童處於身心發展的轉折期,生理和心理不成熟,缺少適當的約束和引導,他們極其容易受到不良誘惑影響,遇到突發事件自救能力差,甚至容易成爲不法分子的侵害對象,人身安全受到威脅。

三、建議對策

留守兒童羣體是當今社會飛速發展時期的特殊產物,他們的健康成長與家庭、社會和學校有着密切的關係。兒童是祖國的花朵,針對他們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戰略性工作,需要全社會來關注。爲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建議從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着手:

1.家庭。要慎重做出每個選擇,家長要正確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慎重選擇外出務工,要把家庭教育擺在當前最突出的位置上,家長要明白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愛而不是金錢;引導外出父母切實負起養育責任,儘量改善家長的外出務工方式和教育溝通方式。積極引導家長處理好外出務工和關心孩子健康成長的關係,提高自身素質,注重溝通方式擔負責任,要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家長要認清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爲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環境,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能力,切實轉變教育方式方法,增加親子間的良性互動。

2.學校。定期召開家長會,有的放矢地教育學生,給留守兒童和家長更全面的輔導和幫助,鼓勵他們積極融入團體中,形成良好的心態;開展教師幫扶留守學生活動,定期家訪,開展談心談話活動,及時發現留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閃光點,瞭解家庭生活環境,消除不利因素;提供心理諮詢,幫助家長和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態;學校應開展留守學生普查登記,建立留守學生個人檔案,針對個人特點和需要,建立專門的教育管理措施。

3.社會。政府建立完善的農村教育和監護體系,加大對農村娛樂場所的管理,努力整治學校周邊環境,加大危害學生安全和學校工作秩序的打擊力度;制定方便入學政策,爲留守兒童到父母打工地入學提供方便。在城市農民工集中地開辦農民工子女學校,提供優質的入學條件,讓留守兒童受到更多的監督、照顧和關愛;村婦女兒童之家要爲留守兒童提供學習、生活、勞動知識培訓,讓留守兒童的課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社會各界多關注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完善家庭教育志願隊伍,成立留守兒童義務輔導站,從生活、學習、思想、安全上關心留守兒童。村幹部實行包片負責,組織老教師做好代理家長工作。

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是我們當前的一項艱鉅任務,他們的健康成長與我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息息相關。希望各級組織、社會各界都能關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共同努力,讓祖國的花朵更加燦爛,讓祖國的未來更加強大。

留守兒童調研報告2

××是個農業縣,青壯年勞力外流量大,留守兒童多,據統計(以父母雙雙外流爲統計對象),全縣5——16週歲少年兒童55314名,其中留守兒童約17816名,佔這個年齡段總數的32.2%。個別村莊的兒童留守現象尤爲嚴重。例如楊溪鄉墩上村第二村小組,5——16週歲的22名兒童中有20名留守,留守率達91%。兒童留守,尤其是農村兒童留守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一、主要問題與原因分析

農村留守兒童的監護主要是:隔代監護——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看管;委託監護——借居在親友家;無人監護——獨立面對生活。從調查的情況看,隔代監護的留守兒童比例佔到91.6%。這些留守兒童的親情教養和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缺憾,在學習、生活和思想品德方面問題日益凸顯。

1、學習成績差強人意

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後不用心溫習,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成績不理想是留守兒童中較普遍的現象。抽樣調查顯示:留守兒童中學習成績較好的佔1%,中上的佔18%,中下的佔81%。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父母期望值過低。部分農村家長認爲,農村孩子學業有成的少,因而將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一些家長認爲讀書並不重要,自己不讀書,外出經商照樣賺大錢,因此不重視子女的學習。二是監護人無力輔導學業。隔代監護的老人普遍年齡大、文化程度低,有的還要農作,在時間和精力上,難以給留守兒童進行學習上的幫助和輔導。三是監護人教育意識淡薄。據許多教師反映,有的監護人認爲把孩子送進了學校就歸學校管,與自己無關,自己不知道怎麼管,也管教不了。

2、心理健康問題衆多

義務教育階段的少年兒童還處於他律階段,自律能力很弱。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對孩子大都採取“只要不犯大錯就行”的放任態度,導致部分留守兒童養成自私任性、孤僻頑劣等極端性格。究其原因,一是價值導向有偏差。父母常年在外,對孩子採取“物質+放任”的方式進行,使得孩子養成好逸惡勞、奢侈浪費的陋習,而在學習中又缺乏進取心和刻苦鑽研精神。二是心理疏導不到位。少年兒童正處於情感、性格變化的轉折期,成長過程中產生的許多煩惱與衝突,需要暢通的傾訴渠道,需要正確的引導。但由於遠離父母,缺少了起碼的交流,而監護人又難以察覺他們的情緒情感變化,進而產生衆多的心理問題。三是教育方式不得當。在留守兒童中,放縱溺愛型家長和“棍棒教育”型家長的比例高。監護人管不了、不敢管、不知如何管,父母在外又管不着,無形中助長了孩子極端個性的發展。

3、情感乾涸呼喚親情

父母在外打工對留守兒童生活的影響較爲複雜,其中情感缺乏是最嚴重也是最現實的問題。研究表明,親情關係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爲習慣、心理健康、人格與智力發展。留守兒童長期缺乏親情的撫慰與關懷,往往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從調查的情況看,許多留守兒童表現出對家庭經濟、父母健康和安全的憂慮,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二、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幾點建議

兒童留守是當前一個不可小視的社會問題,也將在一定時期內存在。解決好留守兒童問題,是事關下一代青少年成才的一件大事。

1、學校應成爲留守兒童溫暖的家

學校應擔負起留守兒童的教育責任,成爲留守兒童溫馨的家。××縣韜奮學校於去年9月開辦留守兒童託管班,創建了留守兒童教育管理“一三四”育人模式,即,一個重心:以寄宿制管理爲中心,從行爲習慣、學習生活、課外活動等多方面對留守學生進行引導和管理;三個立足點:從學生、教師、家長三個方面突出要求,優化教育和管理,加強了與留守學生家長的溝通,定時、及時向他們反映孩子的`在校情況和表現;四個建立:建立留守兒童個人檔案,建立留守兒童成長記錄袋,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建立結對幫扶制度,全方位關愛留守學生。可以說,韜奮學校爲留守兒童再創了一個溫暖的家。

韜奮學校的做法,對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成才起到了積極作用,其中的經驗值得一些學校借鑑學習。

2、要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縣關工委組織“五老報告團”進校開展思想道德、家庭教育、法制教育等活動和鄧埠鎮倪桂村關工委正在實施的對村裏部分留守兒童進行義務監護等措施,對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起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建議政府和社會各界對留守兒童給予更多的關愛:

(1)爲學校、留守家庭捐贈親情電話,方便孩子與父母的親情溝通;

(2)努力創建良好的社會風氣,爲留守兒童的成長營造良好的氛圍,社會各界多關注一些身邊的留守孩子,給他們更多的關愛和溫暖。

(3)創辦家長學校,提高家長素質,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

3、家庭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家長要提高教育素養,改進教育方式,幫助孩子逐步自律、自主,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保持與學校、老師的聯繫,關注孩子的學習生活心理變化。家長應儘可能在本地務工或一方在本地務工,並常回家看看孩子,加強親情溝通。

留守兒童調研報告3

隨着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由於各種原因,年輕的父母把孩子留在家鄉,交給爺爺奶奶代養,使這些孩子成爲“留守兒童”。留守兒童正處於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由於家庭教育和監護的不到位,他們成長中極易產生價值上的偏離和心理髮展的異常,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並進一步影響到家庭的和諧,社會的穩定。解決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培養問題,不僅關係到未來人口的素質,也關係到社會的和諧和可持續發展。

一、xxxx區留守兒童現狀。

據統計,目前xxxx市xxxx區共有留守兒童347人,分佈在全區的各個小學,以農村的村小尤爲突出。針對這一現狀,xxxx年6月區婦聯向湯山城鎮太河小學的68名學生每人贈送了一套校服,及圖書、文具、排球等物品,成立了留守兒童之家。

二、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

(一)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存在欠缺。留守兒童中有近90%是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由於是隔代撫養,祖輩們只能給予孫輩物質生活上全方位的滿足,而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引導。祖輩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無論是從體力還是智力上都很難承擔起對孫輩的監護和教育的責任。

(二)留守兒童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儘管有90%的外出務工父母經常與孩子聯繫,但有的半年與孩子聯繫一次,有的一年纔回家探親一次;有的常年在外,孩子與父母之間相處的時間很少,親子之間缺乏溝通交流的機會。XX年6月,區婦聯籌集到50張面值50元的固定電話卡,免費贈送給湯山城鎮的留守兒童們,讓孩子們在休息日給外出的父母打電話,報平安,溝通親情,增加感情。

(三)留守兒童心理問題開始顯現。留守兒童大多年齡在1–12歲之間,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長期與父母分離,使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由於長期與父母分離,當遇到問題時多數會自己解決,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鍛鍊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是由於孩子正處在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沒有家長的正確引導,很可能產生不良後果。

(四)留守兒童學習狀況不容樂觀。一方面,打工父母對子女期望值過低,將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對孩子的學習缺乏約束;另一方面,打工父母對子女期望值過高,他們因自己文化少,就希望子女出人頭地,不切實際地向孩子提出只要成績好要什麼給什麼,導致一些留守兒童花錢大手大腳。留守兒童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這些老人普遍年齡大,身體差,知識水平偏低,不但在學習上無法給留守兒童有效的輔導,而且與留守兒童思想觀念差異極大,存在明顯的溝通障礙。

(五)行爲失範,甚至出現道德滑坡。由於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只要不犯大錯,監護人對孩子的行爲一般都採取認可態度,由於缺乏約束管教,部分留守兒童紀律散漫,存在行爲偏差。許多留守孩子在家裏不聽祖輩教導,在學校不遵守規章制度,常有遲到、曠課、逃學、說謊、打架、欺負同學、偷盜等行爲,有的甚至與社會上一些有不良習氣的成人混在一起。

三、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城市化進程是不可扭轉的,留守兒童問題必然會出現,如果不引起學校、家庭、社會各界廣泛地關注,這一代留守兒童勢必影響着國家未來的發展及和諧社會的構建。透過調查,對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提出如下對策與建議:

(一)強化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責任。一是加快我區的第二、第三產業發展,增加就業崗位,讓農村富餘勞動力就近解決就業問題,從而減少留守兒童數量。二是加強輿論宣傳。特別要加大對《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強化外出務工家長對子女成長的監護責任和教育責任,引導他們正確處理打工緻富與子女教育的關係。

(二)完善學校教育。對於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羣體,學校除了知識的傳授外,要更多地瞭解學生的生活和思想狀況,關注他們的成長變化。加強與留守兒童監護人的聯繫,多開展家訪,引導和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健康成長。組織豐富多彩的課餘文化活動,吸引留守兒童參加,讓他們在健康有益的活動中幸福成長。

(三)突出家庭教育。家長要樹立孩子的健康發展需要家長全面關懷的理念,孩子在幼兒時期,父母尤其是母親不應該離開孩子,外出務工要儘量帶孩子隨身就讀或把孩子寄養在有教育能力的人家。同時,做到在外地期間多聯繫孩子,多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儘可能多地回家與孩子見面,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關愛。

(四)注重社會教育。強化社會關愛,充分發揮婦聯的作用,組織機關幹部、老師和社會愛心人士與留守兒童結對子,開展“愛心媽媽”、“家教志願者”、“代理家長”等結對幫扶活動,從不同方面給留守兒童精神關愛,彌補家庭親情缺失,讓他們享受“家”的溫暖。

留守兒童問題,是涉及一代農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農村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事。我們深信:在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下,在社會、家庭支援配合下,留守兒童會在不斷優化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留守兒童調研報告4

調查時間:20××年4月

調查地點:日照

調查內容:關於日照留守兒童的調查

調查方式:摸底造冊

日照市東港區三莊鎮轄62個行政村,7.1萬口人,全鎮現有中學3所,小學11所.根據愛心聯盟的初步統計,僅鎮兩所中學兩所小學,就共有留守兒童130餘名。若是按照全國共有留守兒童5800萬的比例來計算,三莊鎮有留守兒童300餘名,還不包括單親家庭和父母雙雙不在身邊的。

農村勞動力涌向城市的,出現了數目巨大的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和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的問題最爲突出,最急需解決,對社會穩定的影響最大。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關心和幫組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家庭、學校、社會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北京“兩會”期間,有46位農民工兄弟參加了問卷調查。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農民工朋友的心聲和願望。在46位參與者中,有67%的農民工兄弟兩年及兩年以上時間才能和孩子見一次面。他們中間85%以上都是因爲條件不允許所以沒能把孩子帶在身邊,而條件不允許到底指什麼呢?其中選擇收入低,在城市撫養孩子壓力大的佔到42%;選擇工作時間長的佔到7%,而30%的農民工兄弟選擇了孩子上學有困難,18%選擇了住房條件不允許,還有3%選擇了其它因素。而離開孩子,他們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的安全和教育,選擇這兩個選項的分別佔到28%和46%。當被問到希望孩子簡單的學一些知識就外出打工還是希望他們一直上學時?參與調查的所有農民工兄弟都選擇了後者。從這些調查結果都能看得出來,這些外出打工的農民工兄弟,對孩子的牽掛以及對子女教育的重視。

農民工兄弟希望政府能把教育辦得更好,讓更多農村孩子能夠成才。

日照愛心聯盟作爲民間公益力量,一直在關心着留守兒童,尋找突破口,和三莊鎮學校協商溝通,爲解決留守兒童問題不懈的努力。

父母外出務工,留守兒童多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隔代培養導致留守兒童營養健康狀況、心理狀況、人身安全等三大問題比較突出。

“早上醒來,爸爸、媽媽就不見了。”

“爺爺奶奶對我很好,每天都給我做飯,洗衣服,放學時去學校接我。”孩子們遺憾的是,有許多心裏話和爺爺奶奶說時,他們聽不懂,只能等到見爸爸媽媽時再說。

雖然爺爺奶奶很疼愛孩子,但營養健康狀況不佳和性格內向是留守兒童突出表現的兩大問題。隔代培養,提供給孩子的僅僅是吃得飽、穿得暖。而孩子們需要的是營養豐富的飲食和父母在平時生活中的親情關愛。

事實上,在精神層面,除性格內向外,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況尤其令人擔憂。由於缺乏父母關愛,再加上經濟條件差、生活環境不好等方面的影響,留守兒童承受着幾倍於同齡人的心理壓力。他們普遍存在孤僻、膽小等性格特點,容易出現偏執、冷漠、自私等不良人格特徵,並易發一些心理和情感問題。

“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厭學情緒。”學校的老師多這樣說,學校裏差生多爲留守兒童,中途輟學的也以留守兒童居多。“留守兒童正處於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沒有父母的正確引導,自我約束力差的孩子很容易放棄學業,走上人生歧路。”

由於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的人身安全問題也普遍存在。留守兒童出現安全問題的概率是其他兒童的數倍。

“留守兒童已經成爲社會弱勢羣體,他們的健康成長關係到社會的安定和諧和祖國的未來發展。”

愛心聯盟和三莊鎮的主要學校對留守兒童進行了摸底造冊,基本摸清了三莊鎮留守兒童的情況。學校和老師已經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倡導關愛-----走進學生家”的活動早已開展。豎旗中心小學已經做了很好的工作,許多老師在放學後沒有回家,而是走進學生家裏,進行了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與家長進行面對面的溝通,進一步的瞭解學生在家裏的學習狀況和生活環境。學校的老師和許多留守兒童結成了“一幫一”固定關愛對子,範豐路老師代管的跟隨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張寶華,趙慶祝老師代管孔東雲,校政教主任平傳亮代管單親學生—孟豔紅------。問題在於老師的數量遠遠不能和留守兒童的數量成爲比例,僅僅依靠學校和老師,顯然是不能完成這項工作的,杯水車薪。

留守兒童的問題,已經到了迫不及緩的程度,僅僅依靠民間公益組織和學校的力量,是完成不了的。必須由政府出面,統籌安排,動員各方面的力量,全社會都行動起來,就能夠做好這項工作。

在和豎旗中心小學負責人交流中,有一個很好的建議,由社區提供場所,組織志願者隊伍,每逢週末進駐到社區,和留守兒童近距離密切接觸,不失爲一個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