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查報告>

我校大學生就業形勢調查報告

學問君 人氣:1.27W

中國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30年,在這期間大學生的數量更是突飛猛進。大學生也有過去的“天之驕子”成爲今日的“無人問津”!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情況,怎樣才能讓大學生更好的就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呢?下面是我校大學生就業形勢調查報告,歡迎參考閱讀!

我校大學生就業形勢調查報告

篇一:大學生就業形勢調研報告

 前言:“就業”是大學畢業生面對市場進行自我定位,從而自主選擇職業的過程。

在中國,隨着“嬰兒潮”和“大學擴招”導致的大學畢業生數量激增,使該羣體面臨的就業壓力逐年增加,並被賦予了多層次的社會意義。 透過宏觀層面的分析不難看出,經濟的快速收展和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對人才需求產生髮化;新職位的涌現對人才的渴望和需求在不斷增加;高校雖然在擴招,但學科的重複建設,以及擴招過程中與市場需求的錯位,都在客觀上增加了就業難度。

就業市場供求雙方的資訊具有不對稱性。高校因自身體制限制而對行業發化和市場要求的反應遲緩,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學生就業的難度和壓力。就此,我們小組對大學生就業形勢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具體情況如下:

一、 調查目的

掌握湖在校大學生對大學生就業形勢的瞭解和看法,更好的瞭解當今大學生的就業形勢。

二、調查對象與手段

1、調查對象:鄭州華信學院大四學生

2、調查手段:本次調查採取的是網上調查。透過同學相互通知。瞭解大家的就業形式。參加調查的同學有100人

三、調查時間:20xx年1月15至1月25日

四、調查內容

大學生多當今就業形勢的看法,根據當今的就業形勢大學生的擇業方向等。薪酬待遇,在校期間的表現對就業的影響。

五、調查結果

1、普遍大學生認爲就業形勢嚴峻,擔心就業。

調查發現,100%的大學生對當今就業形勢都存在一定的瞭解。其中認爲當今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大學生高達67%。另外,普遍大學生都關注就業資訊,且出現對就業過憂現象。從大一就開始關注就業資訊的大學生高達45%,還有22%的學生在大學前就已經開始關注就業資訊,只有3%的學生在大四時纔對就業資訊進行關注。

2、大學生對就業的期望值過高

從調查發現,普遍大學生對就業城市期望都較高。在調查的人羣中,希望到發達的大城市工作的人佔65%,願意到中部城市工作的人只有8%,願意到西部工作的人更加少,只有4%。而且他們對就業的收入期望也較高。對於到小城鎮工作,大部分大學生都不願意,只把其作爲後不選擇。調查人羣中,52%的人心目中可接受的工資都在2000元左右,而對於1000元以下的收入沒有人能接受。

3、就業依賴性大

從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學生認爲最有效的找工作方法是依靠他人推薦,而並非自己的自薦與介紹。其中認爲透過熟人介紹是最有效方法的大學生高達85%,透過學校推薦是最有效方法的有39%。

六、調查結果思考

1、對就業資訊關注

在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學生對就業資訊的關注程度都很高。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當今社會的就業形勢較爲嚴峻,大部分大學生都處於失業狀態。而當今的資訊媒體較爲廣泛,在校大學生對社會的接觸較多,對社會就業形勢的瞭解較深入。另一方面,可能是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較完善,是學生能較清晰的瞭解當今形勢。

2、對職業的期望狀況

影響職業期望因素大致可分爲三個方面,聲望地位穩定性因素(城市位置與社會地位),內在價值因素(發展空間和興趣愛好),外在價值因素(薪水高低)。其中在職業選擇中考慮的首要因素的選擇情況,薪水高低成了大多數被調查者的首選,接下來依次纔是發展空間、興趣愛好、城市位置、社會地位。導致這結果可能是由於當今社會過多的追求拜金主義,而缺乏了對工作內在價值的思考,對自身價值實現的思考。就業觀滯後。

3、就業依賴性

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對求職都存在一定的依賴性,普遍認爲靠人際關係是找到工作的最有效方法。導致此結果的可能原因是:當今社會由於人才市場較爲飽和,就業形勢較爲嚴峻,各用人單位對應聘者有多重選擇。在這過程中存在暗箱操作行爲,形成了一種靠人際關係上崗的潛規則。

七、結經驗體會

針對本次調查結果的分析,我們小組經討論,就關於緩解大學生就業嚴峻形勢,提出以下建議:

1、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

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我國的就業形勢是不少就業崗位並非人滿爲患,既存在着“人找崗位”的現象,也存在着“崗位找人”的現象。針對此,我們應鼓勵和引導大學生到城鄉基層就業,到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就業。改變他們只選擇在大城市就業的思想。讓大學生重視人生價值的實現,不能只把職業活動當成謀生的方式和手段。

2、重視個人素質的培養

就業與擇業需要以自身的能力和素質爲基礎。大學生要實現順利就業,就應當樹立獨立生活意識,克服消極依賴思想,充分利用大學的美好時光,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打牢專業基礎,鍛鍊能力,提高素質,完善自我。一個人有了真才實學,能夠適應多種崗位,就更有利自己的就業。

3、提供完善的就業指導

就業指導能使學生對當前的就業形勢具有更深的瞭解,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和就業觀。對此,學校應多對學生開展開展就業指導。

篇二:關於大學生就業形勢的調查報告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一度成爲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大學生就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社會、用人單位、高校及大學生本身都是其中的因素。作爲大學畢業生,應該增加對當前就業形式的瞭解,轉變就業觀念。調整就業心態,培養自身素質、提高就業競爭能力並以低姿態進入就業市場。

隨着全國各地高校連年不斷擴招,畢業生的數量也日益增長,大學生就業形勢愈發嚴峻,現如今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爲衆人關注的話題。雖然政府也在不斷擴大社會市場的就業面,爲大學畢業生增加了許多就業機會,然而面對日益增加的就業人羣,這些機會只能說是九牛一毛。在這種形勢下,大學畢業生要與形形色色的就業人羣進行激烈的競爭,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談到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歸根結底,大學生的就業與當今社會的就業形勢密切相關。說到這裏,就談談我對於大學生就業形勢調查的結果,這裏分爲三個方面:

一、 大學生就業的現狀

(一) 待就業人數增長

我國自1999年大學開始擴招以來,招生人數增速很快。最近,據中國媒體援引人力和社會保障部的最新統計數據,20xx年畢業生611萬,20xx年高校畢業生總人數超675萬創歷史新高。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就業形勢變得越來越嚴峻。尤其是這幾年來,人們普遍感到找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了,加上往屆未能就業的,需要就業的畢業生數量很大。

(二) 畢業生向大中城市流動趨勢加強

隨着我國沿海及周邊城市的快速發展,這些發達城市與發展相對緩慢的一些中小城市及鄉鎮的差距逐漸拉大,高薪高待遇的工作吸引着大學畢業生流向經濟發達城市尋求發展方向和發展機會,逐漸形成了向大中城市流動的趨勢,造成了人才集中超過了就業市場的需求。

(三) 畢業生的期望值過高

由於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高校學生的專業素質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因此他們對於就業方面的期望值也很高。很多畢業生對自己理想的工作薪資的期望值過高,他們一直在尋找符合自己理想條件的工作,沒有關注其他本應適合自己的工,從而喪失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二、 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一) 畢業生自身的原因

大學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總是期望找到一份輕鬆且高薪的工作。既不願從事高付出的工作,(比如一些比較辛苦、傷身傷神的工作)又想獲得豐厚的薪資,在此過程中卻忽略了對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合理評估。部分學生對對自己的求職過程和結果抱有想當然的想法,認定了高薪高待遇高福利的工作且未曾考慮到求職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對自身的評價過高,但理想狀態畢竟和社會現實相去甚遠,正是由於這種對自身能力不合理的評估,導致部分學生找不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工作,在求職過程中也與一些好機會擦肩而過。

(二) 高校擴招的原因

近年來高校的不斷擴招爲社會創造了大量的知識型人才,同時也爲畢業生就業造成了嚴重影響。待就業的畢業生人數遠遠超過了社會市場的需求,“供過於求”的現狀使得原本的“賣方市場”變成了“買方市場”。其次,當今社會需要的是綜合型人才,而我國的教育體制還不夠健全,我國高校培養的人才在綜合能力方面還有所欠缺,專業技能的掌握水平也不夠高,且因日常學習過

程中理論知識佔的比例比較大,而實際操作卻比較少,導致部分學生很難熟練地將所學的專業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在實踐過程中,無法將專業知識合理的運用,導致這些學生在求職過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問題,影響其順利就業。

(三) 社會用人單位需求的原因

隨着社會經濟和科技的不斷髮展,當今社會市場對求職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如今的用人條件主要集中在知識和技能兩個方面,對求職者的篩選也相當嚴格,且吸納的人員有限。另一方面,從工作要求方面來講,與科技掛鉤的工作主要吸納的是知識型人才,且都是知識高精者,大部分大學生的知識水平與此類工作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做此類工作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困難。而另一大部分工作主要集中在技能操作方面。大學生在校期間,大部分時間主要集中於理論知識的學習,實踐的機會相對比較少,且除了課外閒暇時間和假期的兼職工作和實習外,工作經驗少之又少,因此在實際操作中難免不甚熟練。而就社會用人單位來講,在對求職者進行層層篩選時很大程度上會選擇技能水平相對較高者,這對於大學畢業生而言是個普遍存在的難題。

(四)國家目前的高增長、低就業增長模式的原因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最近做了一份研究表明,中國每增加一個百分點的GDP只增加就業0.12%個百分點,這是在亞洲裏最低的國家。這是因爲我們的增長模式中過多的強調大企業、高新技術等,而沒有把扶植中小企業真正的做好。我們的銀行僅給大企業貸款,而不願意給中小企業貸款,這些都是造成我們高增長、低就業的根本原因。

三、 大學生應如何面對就業難問題

(一)樹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就業觀和職業觀

所謂市場經濟,就是商品經濟的實現形式,就是透過市場調節社會經濟活動,配製社會資源的一種經濟組織形式。它的原則是等價交換和物質利益原則,它是一種經濟組織方式,屬於物質文明範疇。建立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就是透過市場經濟不斷達到社會資源最優配置,深化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大學生作爲社會勞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成爲其中一個環節。我們要想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必須透過從事一個或多個職業來完成。我們必須透過職業生涯來滿足自己的人格需求、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大學生只有在科學人生觀的指導下,全身心地投入市場經濟,勇於變革社會,變革自然的實踐,才能體驗到人生的真正意義,從中獲得向前奮進的力量。只有透過參與市場經濟下的社會分工,才能逐漸明白人活着是爲了什麼,懂得做人的道理,在真善美的求索中不斷完善人生,把握人生的真諦。市場經濟下的職業就是,參與社會分工,利用專門的知識和技能,創造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獲得合理報酬,滿足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因此,我們一定要投身到市場經濟中去積極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二)增加對當前就業政策的瞭解

大學生應在學習之餘,主動了解當前的就業政策,調查瞭解當前就業形勢的變化,再依此及時調整自身發展方向,對個人素質進行重點培養,以符合用人單位的標準;同時根據個人需求和社會要求做出合理的選擇和決策,以便順利就業。

(三)轉變就業觀念,調整就業心態

大學生擇業應注重現實:一是外部職業環境的現實性,二是個人能力素質的現實性。大部分學生不願意去較爲偏遠或是經濟欠發達地區,而寧願留在大中型城市做最基層的工作,忽略了社會需求,在此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影響到個人發展前途。大學生初入社會,不應過分注重利益,而應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儘可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面對“就業難”現狀,大學生應從自身出發,積極尋找應對措施。調整就業心態,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養成堅韌的性格和謙虛謹慎、認真自律的良好品德。

(四)培養自身素質,提高就業競爭能力

1. 培養良好的職業素質

大學生應培養良好的職業素質,培養廣泛的職業興趣,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強烈的責任意識。其中職業道德至關重要,因此大學生應加強自身道德修養,不斷進行自我完善,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

2. 堅持學習,努力完善自我

大學生在求職或是工作中總會遇到許多棘手的問題,爲了以後的工作能相對得心應手,首先應該堅持學習,以知識和技能來彌補自身的不足,進而完善自我。因此,大學生應做到以下幾點:

(1)不斷學習新知識

大學生應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努力學習新知識,開拓視野。當今社會發展迅速,很多知識都在推陳出新,大學生應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不斷學習新知識。因爲大學畢業後若不經過繼續學習就很難成爲一個高水平的人才。當前面臨知識急劇增加和迅速老化的雙重壓力,只有不斷地接受大學後的繼續教育和學習,儲備更多的能量,補充新理論、新知識、新方法、新資訊,才能適應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