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查報告>

小學生端午節調查報告

學問君 人氣:2.66W
小學生端午節調查報告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並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下面有本站小編整理的小學生端午節調查報告,歡迎閱讀!
  小學生端午節調查報告
  端午節到了,不少人家中都會有糉子。慶祝端午節不僅吃糉子,還會賽龍舟,放河燈等等。那端午節的來歷和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你們知道嗎?不知道?那就讓我告訴你們吧!
  下午,我到街上去問了一些公公婆婆,一些婆婆說:“端午節的來歷是紀念一個叫屈原的人,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爲蛟龍所困,世人十分傷心,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糉子於水中,以驅蚊龍,以免讓蛟龍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一些公公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爲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我問起公公婆婆們關於一些端午節的食品和賽龍舟的時候,他們說得更起勁兒了,他們說:“端午節的食品和賽龍舟到現在已經成爲人們過端午節必不可少的東西了,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衆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衆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糉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爲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人們總會思念起屈原,在微微的月光下,訴說着對世間的美好願望……
  小學生端午節調查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端午節到了,大家都開開心心吃着糉子。一個同學開玩笑說:“這麼好吃的糉子,肯定每個人都喜歡吃。”有一次聽爸爸說,端午節其實是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我很好奇,於是,我對端午節的來歷和糉子的由來做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在網上了解。
  2、訪問家人,同學。
  3、在書或報紙上看有關新聞、資料。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資訊渠道訪問對象涉及的方面具體內容備註
查閱教材課本調查報告的寫法參照五年級語文課本下冊,P128關於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格式。 
網絡查詢及查閱報刊百度一搜、瀟湘晨報端午節的來歷及傳說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傳說端午節吃糉子和賽龍舟,也是爲了紀念屈原。 
諮詢請教爸爸媽媽糉子的種類和包法1、主要原料:糉葉、糯米。
2、不同味道的糉子:白糉子、臘肉糉子、鮮肉糉子、桂圓糉、水晶糉、蓮蓉糉、蜜餞糉、板栗糉、辣糉、酸菜糉、火腿糉、鹹蛋糉、紅棗、綠豆、紅豆、花生糉子等等。
3、製作和包紮方法:略
 
  四、結論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爲端五。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
  據說,春秋戰國時期,秦軍攻破楚國京都,楚國快要滅亡時,愛國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農曆五月五日這天屈原含恨投汨羅江自殺。屈原投江後,楚國人民爲了不讓江裏的魚蝦鱉蟹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裏投好吃的食物。這樣年復一年,人民爲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每逢端午節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裏祭祀屈原。爲了不讓那些魚蝦鱉蟹吃掉送給屈原的食物,人們就用竹葉把飯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糉子,並把送糉子的船打扮成龍的樣子(因爲魚蝦鱉蟹屬龍管轄,它們不敢吃龍王的東西)。從那以後,年年端午節那天,人們划着龍船到汨羅江送糉子。這就是端午節吃糉子、划龍舟的來歷。
  爲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爲“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爲了壓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