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查報告>

初中生輟學調查報告

學問君 人氣:2.71W

長期以來,部分初中學生輟學影響了九年義務教育的全面普及,困擾着基層廣大教育工作者,重慶市某區採取了強有力的“防流控輟”措施,初中學生的輟學率從2003年的2.3%下降到了2008年的1.15%,但距離“雙高普九”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要求仍有差距。

初中生輟學調查報告

一、數據調查

該區2008年9月統計,有普通中學19所(高完中5所),九年制學校6所,有初中教學班466個,在校學生30383人。2007—2008學年初中學生異動情況爲增加12529人(其中轉入782人,招生11628人,復學等119人),減少8790人(其中轉出1710人,休學96人,死亡4人,輟學312人),輟學率爲1.15%。

針對初中學生的輟學情況,該區抽樣調查了部分酒樓、茶樓、理髮店、洗腳城等場所,對20名服務員進行了詢問,發現有3人是輟學初中生,佔抽樣調查的15% 。

二、輟學原因

(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厭學”是各地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導致學生“厭學”主要有四個原因:一是由於有些學生自身基礎較差,沒有吃苦精神,對學習失去信心,進而從逃學導致輟學;二是有的老師教書育人的水平低,對一些學習成績不佳又難以管理的學生往往不理、不管,態度冷漠,甚至排擠厭棄差生,導致了學生輟學;三是由於部分學校和教師千方百計地爲了提高升學率,大打題海戰術,致使學生不堪重負而棄學;四是家庭的變故,如家長的吵嘴、打架以至離異,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致使孩子灰心沮喪,敏感自卑,精力難以集中,對學習失去興趣而輟學。

(二)受“讀書無用論”的影響。目前,社會上存在“讀書無用”,就算是大學生也找不到工作,嚴重影響了人們對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正確認識。受這種社會環境的影響,一些家長不但不反對孩子輟學,反而勸孩子不要學了。有的家長說:“念也考不上,考得上也供不起,供得起也找不到工作”,“好多有錢的大老闆文化都不高”。

(三)受經濟大潮的衝擊。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經濟不斷髮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這股經濟大潮也同時過早地把中學生推向了市場經濟,透過耳聞目睹,使他們的幼小心靈中過早地產生了發財致富的念頭。與此同時,社會分配就業制度的急劇轉變,一方面我國各行各業大量缺少人才,而另一方面大批剛剛畢業的大中專生又很難就業,直接影響了中學生對個人前途的取捨,部分學生看到一些大哥大姐們沒有讀多少書,但是他們也能從工廠裏商海中賺回不少的錢財,爲此,學生認爲再在學校裏呆着讀書是浪費時間,不如儘早走向社會,早賺錢,早致富。

(四)受社會上新興的事物和不良環境的刺激和誘惑。目前,隨着鄉鎮網吧的出現,以及街頭巷尾帶賭博色彩的遊戲,不健康的光盤、書籍的泛濫,對一些無所事事的少年來講無疑是一種極大的誘惑。透過走訪調查,輟學初中生流向社會後,雖然多數的學生外出打工或在田裏勞動,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整天上網、打牌、閒逛或看不健康錄像和書刊消磨時光,其中有少數的學生染上賭博、鬥毆等惡習,甚至是偷竊、搶劫,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五)留守少兒多,社會各方對留守少兒缺乏比較完善的管理機制。由於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很多農村家長受經濟大潮的衝擊,丟下兒女背井離鄉外出務工,這樣就出現了不少的留守少兒,而其中部分平時在家裏要風得風要雨有雨 “自由”散漫慣了的留守少兒適應不了學校的嚴格管理,總認爲在學校外比在學校內“自由”得多,自然就會由逃學變成了輟學。  初中教育的瓶頸問題在2004年再次成爲教育界關注的焦點,浙江省教科院、中央教科所將其列入重點研究領域,金華市教育局在2003年就提出了“用三年時間解決初中教育的瓶頸問題”的目標。爲此,在查閱了先行者的一些初中教育調查及上海、杭州等地初中改革的材料的基礎上,我們從初中生的生存體驗的角度切入,設計了112道題目,對1458位初中或剛進入高中的學生進行現場問卷,深度訪談了100多位學生及相關人員,積累了1400多分鐘的錄音材料,整理成的文字近20萬。本次調查歷時8個月,結果成爲市教育局、市政府督導室決策的參考,協助地市行政部門出臺有關政策實現關切、改善初中學生的生存狀況。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一)本次調查的前期考察

前期考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國內及本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就初中教育改革問題上所開展的一些創造性的實踐,使我們的調查研究工作處於一個較高的平臺,避免低水平的重複,同時,還將使我們所提出的建議能面向未來而又承接過去,使政策保持較好的連續性和前沿性。

1、國內行政部門開展的初中教育改革情況。國內的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門都較爲關注初中教育的改革,上海、杭州尤爲重視,均出臺有關政策加強初中教育。

2002年9月,上海市教委做出了實施“加強初中建設工程”的決定,把“推進教育事業均衡發展,辦好每一所初中,全面提高初中教育質量,加快實現基礎教育的現代化”作爲總目標,還提出了“區縣政府擔負加強初中建設的主要責任、硬件建設與軟件建設並舉以軟件建設爲主、注重社會評價與認可程度”等基本原則,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使本市初中辦學的均衡程度基本得到社會認可。力求使佔全市初中學校數約三分之一左右的相對薄弱學校透過重點建設使其辦學水平有顯著提高;同時,形成一批主要透過內涵發展提升辦學水平的初中先進學校新的羣體,出思想、出經驗、出人才、出成效;使廣大市民對居住區內對口的公辦初中的滿意程度有顯著提高。決定提出了七項政策與措施:①加大投入力度,確保初中教育的優先發展;②採取切實措施,整體提高初中學校的幹部與師資隊伍水平;③加強教育科學和教學研究,積極探索辦好初中的規律;④建立工作責任制,加強對初中建設工作的領導;⑤加強教育督導,促進學校自主發展。⑥實行表彰制度,獎勵“初中工程”先進單位;⑦加強輿論宣傳,推廣先進典型。

2004年3月杭州市政府同意並轉發了杭州市教育局的加強和促進初中教育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目前,我市初中教育的辦學條件、辦學水平、師資隊伍、教育科研尚處於弱勢,成爲制約杭州基礎教育發展的瓶頸”,加強和促進初中教育是爲了“高標準、高質量地在杭州實施義務教育,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初中教育質量,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並從“高度重視初中教育工作確保初中教育的優先發展、優化教育結構和資源改善初中學校的辦學條件、加強教育科研和教學研究全面提高初中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幹部和教師的整體水平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進一步健全組織和協調機制營造教育發展的良好環境”等五個方面提出了20條具體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