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查報告>

關於環保調查報告彙編八篇

學問君 人氣:2.02W

隨着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環保調查報告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環保調查報告彙編八篇

環保調查報告 篇1

摘要:文章以南京高校爲例,論述了調查的背景、目的及方法,指出調查結果對其進行分析,最後總結出經驗,並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大衆傳媒;大學生;環保觀念

1 調查的背景、目的及方法

自我國環境保護法頒佈實施,至今已20年。正在走向利益多元化和價值多元化的中國,環境問題已上升爲全民性的社會問題。這不僅影響到我國的農業、工業等生產活動的經濟效益,生存環境的惡化對每一個公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威脅。對此,我國已經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等硬性要求,但最終解決此問題的根本途徑,是全民綜合素質的提高。尤其是將環保觀念融入每一個公民的價值體系,使自覺地保護環境成爲一種習慣。

大衆傳媒在對環保觀念的宣傳上扮演了“話語權威”的角色,它影響人們的社會心理趨向和價值取向,尤其對於強化主流意識形態和文化表現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大衆傳媒透過不同級別、不同類型的媒介進行各種形式的宣傳,對環保觀念的宣傳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

本次調查選取大學生作爲調查對象,一方面是由於大學生處於從家庭和學校過度到社會的年齡段,在不久的將來,他們將投身於社會實踐活動當中擔當重任,對國家的方方面面產生重大的影響,他們是決定一個國家未來發展方向的砥柱中流。另一方面,大衆傳媒已經成爲大學生獲取資訊的重要途徑,他們是大衆傳媒的主動受衆,報紙、電視,電影、雜誌和互聯網等各種媒介形式無不在各個方面深刻而廣泛地影響着大學生的環保觀念。

對於“大衆傳媒對大學生環保觀念的影響”進行的實證研究,將是我國最重要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中重要的一方面——環保課題,與國家未來發展方向的決策者和實踐者大學生聯繫起來,探求大衆傳媒對他們環保觀念的影響,以期從中發現值得借鑑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並切實提供一定的建議。爲此,本課題組組織力量於20xx年4月-20xx年6月在江蘇省南京市進行了一次比較詳細的“關於大衆傳媒對大學生環保觀念的影響調查”的定量研究。

2 調查結果與分析

2.1 調查對象的媒介接觸情況

調查中發現,廣播是這幾項媒體中使用頻率最低的,42.8%的被調查大學生從不使用廣播,89.8%的每天使用廣播時間少於30min;由於絕大部分高校學生宿舍內並沒有配備電視,有26.6%的被調查者在校從不使用電視,報紙雜誌和網絡成爲了他們獲取資訊和娛樂的最主要手段,對報紙雜誌的使用時間基本在2h以下;由於網絡集合了傳統媒體的諸多優勢,在大學生中應用極爲廣泛,有97.6%的被調查者每天使用網絡;而手機由於隨身攜帶,並且可隨時隨地上網,加之手機報等形式的資訊平臺的開通,更使其頗受歡迎,使用頻率也較高。見表1。

2.2 大學生接受環保觀念宣傳的現狀

2.2.1 接受環保宣傳的途徑

在對“您透過哪種途徑接受到的環保宣傳最多”問題的回答時,42.3%的人選擇了“學校教育”,40.3%的人選擇了“大衆傳媒”,10.1%的人選擇了“家人及朋友”,7.3%的人選擇了“其他”。由此,學校教育和大衆傳媒是大學生接受環保宣傳的最主要途徑。

2.3 大衆傳媒對大學生環保觀念具體的影響作用

2.3.1 大衆傳媒較其他影響因素而言作用較小

此外,對於大衆傳媒的影響,有22.7%被調查者表示“有很大影響”。72.0%的認爲“有一定影響,但影響不大”,5.2%的認爲“沒什麼影響”。

而在對問題“在逐漸接受過大衆傳媒對環保觀念的宣傳之後,您會”的回答中,36.8%的人回答“做什麼事一定要環保”,60.4%的人選擇“想起來的時候環保一下”。2.8%的則承認自己仍“想不起來環保”。2.3.2 大衆傳媒中電視的影響作用最大

在各類媒體對環保宣傳作用大小的調查中,電視、網絡、報紙名列前三名:78%的被調查者認爲電視在環保觀念宣傳的方面所起的作用最大,34.9%的人認爲網絡所起的作用排第二,30.2%的人認爲報紙作用排第三,而手機作爲最靈活的媒體,卻有49.1%的人認爲手機對環保宣傳所起的作用最小,見圖3。

2.3.3 大衆傳媒中環保主題的公益廣告認可度高 在調查中,被調查者填寫了印象最深刻的環保公益廣告。“地球上最後一滴水是人類的眼淚”的廣告在所有被調查者中的提及次數爲12次,“超級瑪麗”遊戲主題的公益廣告“你能過兒關”、南京市公交車移動電視播出的倡導“綠色地球”的公益廣告在各大省級衛視播出的,女孩幫助沒有將易拉罐投進的男生放進垃圾箱等等都被提及了多次。主題上,24人提及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方面的公益廣告,10人提及保護森林資源、少用一次性筷子的公益廣告,5人提及垃圾分類回收的公益廣告;而在所有被調查者有印象的公益廣告中,央視的公益廣告被7次提及,而沒有任何地方媒體被提及。

但有87.8%的被調查者認爲在大衆傳媒中,現有的公益廣告很少。

3 總結及建議

綜上所述,我們總結出部分經驗,並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一定建議:

3.1 環保主題的公益廣告成就突出,但仍需提升其影響的深度和廣度

環保主題的公益廣告是大衆傳媒宣傳環保觀念最常見的一種方式,本次調查顯示,它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不少優秀的公益廣告已經在大學生受衆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這些廣告在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時,對環保的宣傳也產生了較好的效果。央視作爲國家的領軍媒體,對環保的宣傳力度更居於各媒體之首。但不可否認的是,大衆傳媒中環保主題的公益廣告宣傳在一些方面仍有待提高。

首先,由於大衆傳媒對於某些主題的強調和突出,受衆對於一些提及率高的環保問題,接受程度和記憶程度很高。但對於現狀同樣堪憂但媒體宣傳力度小的環境問題,則缺乏認知和關注。因而,在今後的環保公益廣告製作時。可依據我國當時最嚴重的環境問題或針對最嚴重的不文明行爲來設計,使其更符合時代特點,以此來增強受衆對一些現狀嚴重的環保問題的重視。

其次,今後可以以央視爲領軍,各級媒體可在保障媒體收支平衡的條件下,製作大量符合當地實際環境狀況的高質量公益廣告,最終達到公益廣告獨具創新性、受衆樂意接受、宣傳效果好的目的。只有透過這樣的努力,才能進一步挖掘公益廣告的潛力,擴大公益廣告的宣傳效力,爲形成良好的社會價值觀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3.2 進一步加強環保宣傳力度,提升大衆傳媒的影響力

根據本次調查,在所有宣傳環保問題的傳播途徑中,學校教育的接受程度最高,大衆傳媒其次。而對於大學生環保觀念影響作用最大的,既不是“學校教育”也不是“大衆傳媒”,而是“公民自身”。對於目前“大衆傳媒在環保宣傳上的努力如何”的調查結果顯示,95.1%的認爲媒體宣傳有所缺乏,媒體作用的發揮仍然很不充分。因此,大衆媒介需要進一步加強對環保的宣傳,充分挖掘媒體的社會功能,幫助實現倡導環保的社會氛圍的營造。

此外,媒體的公信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影響了價值觀傳播的效果。調查顯示。只有9%的被調查者認爲媒體值得信賴,而83%的大學生受衆對於大衆傳媒持“有時可信,有時不可信”的態度,另有8%的人認爲媒體是虛假不可信的。

若提高媒體資訊的接受和認可程度,需從媒體自身出發。確保資訊傳播的各環節的真實和高效,樹立良好的媒介形象或許是當前的重要任務。因爲在任何事業都強調“可持續發展”的今天,只有強大的公信力纔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也只有以堅實的公信力做後盾,才能產生更大的媒體影響力。

3.3 網絡媒體在環保宣傳作用上的缺失現象不容忽視

根據中國互聯網資訊中心的統計報告,截止到20xx年6月,30日,中國上網用戶總人數達到103億,僅次於美國。而大學生作爲進入互聯網世界最早的人羣之一,互聯網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媒體,更融入了他們的生活。對於價值觀尚未完全成型的大學生來說,如何利用網絡對他們進行正面積極的引導,應當得到足夠的重視。

在本次調查中,92%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每天使用網絡30min以上,但只有5.2%的被調查者認爲網絡在環保宣傳方面的宣傳足夠多。網絡這一越來越強大的媒體在環保方面的宣傳卻產生了不小的缺失。因而,最大限度地利用網絡媒體的力量,利用網絡的新優勢,將環保觀念宣傳到位,這促進了我國國民素質的提高。

環保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原因

我們生活在城市裏,經常有很多噪音,這些噪音影響着我們的生活。於是,我們針對城市噪音污染作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向身邊的`人詢問是否經常受噪音的影響,有沒有干擾正常生活。

2.感受城市噪音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

3、透過網絡瞭解城市噪音給我們的健康帶來的危害。

三、資料整理

資訊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訪問同學

噪音對生活的影響

影響睡眠質量、正常學習

到商場裏、馬路邊親身體驗

噪音對人體的影響

輕微的噪音會讓人覺得心煩,噪音較大,比如商場裏播放的強勁音樂,讓人耳朵痛、頭昏腦漲。馬路上的各種噪音不但影響聽力,而且影響注意力的集中。

查找資料

噪音對視力的損害

噪聲達到90分貝,眼球識別弱光反應時間延長;噪聲達到95分貝時,有40%的人瞳孔放大,視模糊;而噪聲達到115分貝時,多數人的眼球對光亮度的適應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弱。時間處於噪聲環境中的人對噪聲紅白三色視野縮小80%。

四、結論

1、透過親身調查,發現我們生活中到處存在着噪音,家裏的各種電器,如洗衣機、電視機、空調機等發出噪音。樓下襬賣的小販、商場裏不停地放音樂、汽車經過、工地施工……噪音無處不在。

2.噪聲污染對人體健康的損害:噪音污染早已成爲城市環境的一大公害。國外早就有“噪音病”一詞。科學研究表明,噪音會損害健康,人長時間工作、生活在噪聲大的環境中,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刺激大,嚴重者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噪音長期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會使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的平衡失調,導致條件反射異常、腦血管張力受損害,使人頭疼、頭暈、耳鳴、失眠多夢全身疲乏無力,還會引起消化不良、胃潰瘍及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噪音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最容易受到關注的是它對聽力的損害,噪音會引起耳部不適,導致聽力下降。

3、透過對班內同學的調查,發現噪音對某些同學的生活也造成了影響,如影響睡眠,干擾正常學習等。

五、建議

1、靠近馬路的樓房可以安裝隔音玻璃,使從外界傳入的噪音減少。

2、我們建議有關部門盡力整治城市噪音污染的現象。加強綠化,在嘈雜的公路兩旁植樹造林,形成屏障或給添置隔音設施。整治路邊的“小市場”、各種娛樂場所等等,還我們一個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

3、共同創造安靜的環境,減少噪音污染,從每一個人做起,不大聲喧譁,商場不長時間播放強勁的音樂,司機不亂按喇叭……大家都來減少噪音,營造舒適的環境。

環保調查報告 篇3

一、調查人員:xx

二、調查的時間和對象

20xx年8月11日上午,陽光明媚,天氣不錯。我對小區旁的草坪、垃圾箱實地調查。在調查的過程中,我增長了不少見識,同時也發現了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三. 調查的發現:

在調查的過程中,我收穫了許多,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

(一)、草坪上的垃圾越來越多,影響小草的生長,原本生氣勃勃的小草變得奄奄一息。同時,垃圾散發的難聞氣味把我們那平靜的生活被攪得不得安寧,人們不再在它周圍乘涼,而是避而遠之;蜻蜓、蝴蝶很難再看到它們的影子了。這嚴重破壞了小區的生態環境。更糟糕的是,在小區範圍內,這樣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我們少先隊員怎能眼睜睜地看着草坪逐漸被垃圾吞噬?我們是不是該拿出實際學行習動網呢?

(二)、由於人們環保意識薄弱,經常是垃圾到處亂扔。所以草坪上垃圾箱周圍各種生活垃圾隨處可見。在草坪上,你可以看見被丟棄的快餐盒、塑料袋、酒瓶、泡沫……甚至是一些家禽家畜的屍體也能看見,原先美麗整潔的草坪變得慘不忍睹,垃圾的臭味越來越大。人們在清潔了自身的同時,卻把所有的污垢留給了草坪,這是多麼不道德啊!我們彷彿聽見了它在悲哀地哭泣。

四、調查後的建議:

透過調查,我發現了許多的問題,我想提出以下的幾個建議:

有關部門可以透過分發傳單到各戶、牆報宣傳、環保知識講座等方法來增強大家的環保意識,教育大家不要再往草坪中亂扔垃圾,傾倒廢水、廢渣等,垃圾一定要扔在指定地點,儘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污染。並自覺維護小區的衛生。多學習和宣傳有關環保的法律,積極向環保部門舉報破壞環境的行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重新回到原來的美麗。我們真的希望能在再次看見清潔的草坪,看見蝴蝶、蜻蜓在飛舞,看見我們的笑臉。

相信透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的家園會變得越來越美好。讓我們以**市爭創國家環保模範城市這一活動爲新的起點,爲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家園而行動起來吧!

透過這次自我組織活動,我深入瞭解了環保知識,增長了社會見識,鍛鍊了社會實踐的能力。

我相信,只要大家以身作則,都來爭做環保小公民,就一定能使我們小區草坪重新找回清潔,找回美麗。

環保調查報告 篇4

一、“限塑令”的目的

塑料袋回收價值較低,在使用過程中除了散落在城市街道、旅遊區、水體中、公路和鐵路兩側造成“視覺污染”污染外,它還存在着潛在的危害。塑料結構穩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環境中長期不分離。國家自20xx年6月1日起實行“限塑令”,是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市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最終達到減少連卷塑料袋等各種塑料袋使用的目的,以遏制其對環境的危害。

二、“限塑令”的意義

塑料袋實實在在地危害着環境,被丟棄的塑料袋不僅有礙觀瞻,還會導致野生動物和家畜的死亡,以及堵塞城市下水管道等。對超薄塑料袋實施禁令、鼓勵使用塑料袋替代產品和鼓勵回收利用等措施將可加強公衆的環保意識。出售塑料袋所得可用於支援市政回收項目,還可用於降低環保產業勞動力成本,包括廢品回收業和使用天然纖維製造塑料袋替代產品的行業都將受益。

三、環保袋的好處

使用環保袋有很多好處有很多,使用環保袋,即減少塑料袋的使用可以大大減少白色污

染;而且環保袋的使用壽命比塑料袋長,最重要的是環保袋可以循環使用。相比塑料袋使用壽命短而且不易被降解,環保袋好處多多。

四、購買塑料袋的原因

超市有償提供的塑料袋價格在0.1~0.3元之間,環保袋的價格則

在3~5元之間。一次購物,人們所需用塑料袋的個數在2~5個之間,用環保袋一般是一個就夠了,少數買的多的顧客,需要2~3個。由於“限塑令”實施不久,人們購物還未養成自帶的習慣,如果去購物時沒有自帶環保袋或塑料袋,使用塑料袋的價格在1元左右,而再購買一個環保袋需要花3~5元。這是少數人依舊使用塑料袋的主要原因,因爲忘了帶而買環保袋,反而提高了購物成本。而且環保袋不方便對購買的商品進行分類,往往是把所有商品都混雜的放在一起,如果購買的商品較多,很容易造成一些商品的變形。

以前塑料袋不流行的時候,人們習慣於用籃子、布袋購物,也沒覺得不方便。但也要確實認識到以前商品的種類不如現在的繁多,人們的購物需求不同。現在的人,往往習慣於把幾天內所需的商品一次性買齊,所以環保袋的設計上也需要改善,並不是越大越好。

五、環保意識的強化

相較於“限塑令”實施之前,超市中人手塑料袋的情況,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從我們調查的情況來看,57個被調查者中有38個使用自帶的購物袋,即,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消費者羣體至少下降了6成。有些沒有攜帶環保購物袋的市民在購買小件物品或少量物品時,也都已經不再用塑料袋盛裝,他們會選擇手捧,或懷抱的方式 從這些現象來看,人們已經意識到塑料袋帶來的危害,雖然長久以來的習慣不能一下子改變,但是會有意識的去減少使用塑料袋改用環保袋就已是一個好的開始,我們有理由相信塑料袋會漸漸退出人們的視線,也會有更好的代替品出現。

六、“限塑令”施行中的阻力

和超市嚴格執行“限塑令”相比,菜場執行情況要差得多。根據一則新聞報道,記者在一家農貿市場問一名攤販:“今天不是不讓送免費塑料袋了嗎?”該攤販回答:“我這是方便老百姓啊,不給塑料袋他怎麼買菜呢?” 一名菜場經營人員說,每個塑料袋兩毛錢,但爲了這兩毛錢,他們往往要向消費者解釋半天,仍有人不理解。還有消費者聽說塑料袋要另外收費,竟扔下已經稱好的菜揚長而去。 由此可見,在超市商場以外的農貿市場以及水果攤位,“限塑令”並沒有起到很強大的“限塑”作用。

“限塑令”不“限塑”並不能夠說明“限塑令”不適合現實情況的需要,反而更能夠體現出環境對“限塑”的需要以及“限塑”從硬性規定到人們自覺執行之間的距離。

七、減少施行阻力的措施

解決問題的方法總是與問題同時產生。要使“限塑令”施行過程中的阻力減少,我們透過這次調查,總結出了幾點。

1.繼續加強對“限塑令”的宣傳,使限塑成爲一種生活習慣;

2.從總體上加強環保意識,不僅僅是在使用塑料袋上;

3.要依法治國,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3.從生活習慣的各個方面出發,製造更便利時尚的環保購物袋;

5.鼓勵各個事業單位施行不違背於“限塑令”的實際措施,等等。 總結:

我國每天對塑料袋的使用量超過三十億個。其中,超市塑料袋用量達

40萬噸,是一次性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最多的場所之一,雖然商務部規定: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從6月1日開始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也不得銷售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塑料購物袋。但是超市以外的百貨商店、菜市場、水果攤的塑料袋用量是超市的三倍,而生產這些塑料袋平均每天需要消耗的石油至少13000噸。這些塑料袋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成爲“白色污染”的禍首,嚴重危害了自然環境衛生。有償使用塑料購物袋是提高公衆環保意識的手段之一。 根據有關專家測算,“限塑令”的實施將使塑料袋的使用量減少至少三分之二。有專家表示,我國實行“限塑”,是利用經濟手段治療人們的白色污染“依賴症”,最終實現由“限塑”到“禁塑”。

而現在需要做的,一方面是透過宣傳教育,讓老百姓把自覺摒棄塑料袋變成習慣。另一方面,還是要找到既能兼顧百姓生活便利,又環保的塑料購物袋替代品。對於老百姓來說,改變原來的生活習慣也非常重要。雖然眼下的“限塑令”給市民帶來了些許不便,但從長遠考慮,合理的使用塑料購物袋,逐步減少塑料購物袋的使用總量,可以從根源上遏制“白色污染”,促進資源的綜合利用,最終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但是,“限塑令”是國家行政機關透過行政法規來達到“限塑”的目的,要從“限塑”到自覺的摒棄塑料袋,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需要每個人去自覺地執行。

環保調查報告 篇5

大連高新區中心小學 六年三班李鑫賀

一、調查主題:低碳環保

二、調查原因:

近幾年,關於全球氣候異常的報道比比皆是:冰山融解導致海平面上升,威尼斯成爲真正的水中城市,大量建築物浸泡在海水中;美國曆年來最嚴重的冰雪災害導致城市癱瘓,居民寸步難行,城市供電暫停;中國南方出現罕見的雨雪天氣導致部分交通樞紐中斷,數千萬農民工受困在火車站等待救援;全球氣候變暖,酸雨頻繁,赤潮常現,嚴重影響生態,使農民、果農、漁民等深受損失;城市裏空氣裏大量揮散不去的粉塵嚴重威脅着人類的健康。而我們生活中,冬至本來應該是全年最冷的一天,可我們剛剛度過一個高達27度的冬至。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地球現在這麼多異常呢?透過網絡調查和專家詢問,我瞭解到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過多。而在二氧化碳的排放中,除了工業排放外,家庭碳排放量過多也佔重要的因素,尤其是發達城市裏的家庭。

三、調查過程

爲此,我對城市的家庭碳排放量做了一番調查。

資料顯示了參與活動的中小學生家庭年碳排放量,並分析了不同碳排放量水平下家庭能源使用分佈情況,結果表明:有46%家庭年碳排放量超標見,而超出碳排放正常範圍的家庭,地面交通碳排放量佔的比重最大,其次是家用能源,最後是資源浪費。

透過查找,我找到一個計算家庭碳排放量的計算公式,按照公式我把我們家的相關費用歸納在以下幾個項目中,粗略算出我們家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

家庭二氧化碳排放量計算公式:單位×排放量計算係數=二氧化碳月排放量

二氧化碳月排放量(公斤)

1)我家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從多到少的順序是:用電——煤氣——公共交通——汽油——搭乘的士——用水——直飲水。

2)家裏冰箱一臺、空調四臺、風扇三臺、電視兩臺、電腦兩臺、光管幾十根、電飯煲、電磁爐、電熱壺各一個,這些電器消耗了我們家最多的能源,所以也佔二氧化碳最多排放量。

3)每天煮三餐飯,還有兩部熱水器,老人家怕冷,一年四季要衝熱水澡,每天要喝熱熱的湯,所以煤氣消耗量佔第二位。

4)早上要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上學和上班,有地鐵、有公車、有私家車,所以交通消耗能源佔很大的比例。

5)家庭還有很多家居用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很大,比如一次性用品、家庭洗滌用品、清潔用品、服裝等等。這些都很難用公式計算出來,但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絕對不低,也要算爲家庭的第八消耗。

6)據調查,中國普通城市家庭的碳排放量平均爲2.7噸/月,從計算中(>3.3噸)看出我們家7)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要節約能源;要節約能源,就要從生活的小事做起;要從生活的小事做起,就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只有有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儘量在生活小節上減少能源的消耗,才能做到節能減排。

全球變暖、氣候異常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地球,正面臨巨大的挑戰。現在我們的環境越來越糟糕了,大家不要再隨意破壞環境。節能減排關係到大家,關係到每一個家庭。大家必須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參與到節能減排的行動中來。

所以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1) 注意隨手關燈,節能燈最好不要短時間內開關,有資料說節能燈其實在開關時是最耗電的。

白天可以幹完的事不留着晚上做,洗衣服、寫作業在天黑之前做完。早睡早起有利於身體健康,又環保節能。

2)注意節約用水洗臉.洗菜.淘米的水可以衝衛生間.澆花。

3)注意節省健身能源,儘量不要用跑步機.可以到戶外跑步。

環保調查報告 篇6

隨着着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創新已成爲陝西經濟發展的助推器,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一個良好的創新環境,對於鼓勵創新,激發社會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我省在營造良好創新環境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各地透過制定政策檔案、簡政放權、財政資金髮力,完善服務平臺建設等,激發了企業創新動力和市場活力,但同時也存在金融支撐力度不足、人才激勵機制有待完善等問題。

一、政策支援營造良好創新環境

(一)實施頂層設計,提供政策支援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步驟,就是加強頂層設計,近年來,全省各地爲鼓勵創新、推動發展,相繼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檔案,從頂層設計上,爲營造良好創新環境提供實實在在的政策支撐。例如,寶雞市圍繞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先後出臺了《關於加大科技資源統籌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決定》、《鼓勵和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檔案,初步形成了較爲完善的創新政策體系。銅川市出臺了《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銅川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積極構建以企業爲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安康市印發了《關於推進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意見》,從企業創新主體培育、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平臺搭建、人才隊伍建設、科技投入渠道、創新組織保障等六個方面,爲營造良好創新環境提供全面支援。

(二)推進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

營造良好創新環境,首先必須打破政策瓶頸,透過簡政放權,最大限度給市場主體鬆綁,激發企業創新動力和市場活力。例如,20xx年,咸陽市48個市級部門的行政審批事項取消76項,下放35項,精簡率爲36。6%。20xx年,延安市清理下放行政審批事項66項,精簡率33。9%。十二五期間,漢中市行政審批事項由520項精簡到221項,精簡率達57。5%。20xx年,彬縣34個部門單位268項行政審批事項,經精簡保留30個部門單位141項行政審批事項,精簡率達47。4%。

隨着簡政放權、商事制度改革等政策措施深入實施,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市場主體數量大幅增加,企業專利擁有量不斷提升。20xx年上半年,榆林市榆陽區新增各類市場主體4436個,其中新註冊企業736戶,非公經濟增加值達到107億元,佔到全區GDP的50。7%,各類市場主體累計申報專利178個,完成授權121件;延安市20xx年共申請專利1011件,完成授權611件,分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36。6%和235%,實現了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的雙提升咸陽市20xx年新增市場主體2。65萬戶,增長22。9%,非公經濟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達到50。8%,創新環境得到較大改善。

(三)保護知識產權,激勵企業創新

知識產權是人才創新智力成果最科學、最完整、最核心的體現,知識產權制度是保障創新者權益、激發創新創造活力、促進創新人才成長和發展的基本制度。爲激勵創新,強化知識產權管理,各地政府積極開展專利行政執法檢查活動。例如,20xx年,渭南市多部門聯合開展專利執法護航專項行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製售假冒僞劣商品專項行動,對網絡知識產權侵權行爲進行全面排查,1—5月共開展聯合專利行政執法4次,查處假冒專利案件16件,專利侵權案件2起。20xx年,延安市共開展專利行政執法檢查20餘次,出動執法人員50多人次,檢查商品7大類4000多件,發現專利標註不規範商品60餘件,累計查處涉嫌假冒專利商品30件。

(四)整合社會資源,完善平臺建設

全省各地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方式,依託產業基地、科技園區和科研院所,鼓勵社會各方充分利用各類資源以多種形式,建設創新服務平臺和創業孵化基地。例如,渭南市透過盤活閒置廠房、商務樓宇,新建衆創空間7家,共有孵化面積2。34萬平方米,常駐團隊193家,常駐初創企業67家,同時,建成2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總面積5萬平方米,在孵企業21家;寶雞市建成各類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專利申報、科技人才培訓、產業研發檢測檢驗、科技金融結合等服務平臺83家,其中在全省率先新建的寶雞市科技創新服務中心,現入駐服務機構40餘家,已成爲全市科技資源聚集區和爲中小企業提供科技支撐綜合性服務場所。

(五)財政資金髮力,推進創新創業

調查顯示,各地政府充分發揮出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設立創新專項資金或以獎代補,投資創新型企業,分擔創新風險,增強創新投資者的信心,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促進創新型經濟加快成長。寶雞市從20xx年開始,設立3000萬元創新專項資金,着力支援企業關鍵技術研發、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產學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轉化及科技創新人才引進培育等科技創新活動。漢中市以獎代補鼓勵企業加快創新研發,對獲得國家級、省級新產品認定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5萬元,對透過國家級、省級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研發中心)、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30萬元。截止6月份,合陽縣共發放創新創業貸款2318萬元,扶持351戶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進行創新創業。

二、當前營造創新環境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政策、檔案缺乏系統性

寶雞、安康等地反映,各地政府爲鼓勵創新、推動發展,相繼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檔案,但這些政策、檔案的關注點、側重點各有不同,缺乏系統性,對創新的促進作用有限。例如,寶雞市作爲老工業基地,工業企業衆多,具有一定的人才、技術、研發、製造和銷售基礎,但這些科技資源比較分散,沒能較好地形成創新合力,同時,政府部門相互溝通協調不夠,齊抓共管的合力不強,創新扶持資金零散,扶持項目重複,政策資訊封閉,導致主導終端產品的企業創新動力不足,創新成效較低。

(二)金融支撐力度不足

創新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資金需求量大,但由於財政資金對企業創新的支援力度有限,金融機構尚未出臺針對企業創新的融資優惠政策,資金投入不足,融資渠道不暢已成爲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瓶頸。大多數企業科技創新都缺乏有效的資金支撐,尤其是中小企業,資金缺乏更爲嚴重,已嚴重地制約中小企業科技創新。例如,渭南市規模以下工業企業的資金來源,主要是自有資金和民間借貸,金融機構從風險與收益考慮,大都偏愛大中型企業,忽視小企業;偏愛技術成熟企業,忽視創新起步企業。

(三)人才激勵機制有待完善

科技人才短缺,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專家型、領軍型、複合型人才短缺問題突出,已經成爲制約企業提升創新能力的短板。與東部發達省份相比,我省企業缺乏有效的激勵政策和完善配套服務,對人才吸引力不強,外地人才不願來,本土人才迴流少,現有人才留住難。例如科技型企業的工資水平,外資企業工資水平高於國內企業,東部發達省份的工資水平高於西部不發達省份,導致優秀人才從西部流向東部,從國內企業流到外資企業。

三、對策建議

(一)精準制定創新環境專項規劃

推動創新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必須加強頂層設計,有重點、有計劃的推進。建議借鑑國內外及東部發達省份成功經驗,結合我省特點,制定推動創新的專項規劃。在所制定的專項規劃中,既要有短期計劃,也要有中長期規劃;既要有總體目標,也要有具體的實施辦法;既要有綜合性的政策方案,也要有具體的政策執行部門,從而確保已有的各項政策能夠得到切實的執行,取得有效合力和最佳成效。

(二)多措並舉拓寬融資渠道

一是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企業融資擔保體系,鼓勵金融機構對有發展潛力的科技型企業提供知識產權質押等融資服務,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能力。二是積極嘗試新的融資方式,積極拓展與國內外優質創投資本和天使基金合作,建立健全科技型企業申報天使投資、VC投資的流程。三是儘快出臺民間資本進入創新平臺的優惠措施,鼓勵民間資本積極參與企業創新投資,建立資訊發佈服務平臺,爲民間資本和創新企業間搭建起溝通橋樑。

(三)積極完善人才激勵機制

一是積極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深度合作,完善人才引進激勵機制,藉助優質人力資源平臺大力引進優秀創新人才。二是深化財政科技項目和經費管理改革,提高人員激勵支出比例,賦予創新人才和團隊更大人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線決策權。三是鼓勵實行科技成果技術入股、期權、股權獎勵和分紅權等多種激勵制度,讓各類主體、不同崗位的創新人才都能在科技成果產業化過程中得到合理回報。

環保調查報告 篇7

前言:

一、調查目的:爲了創建“綠色校園”,進一步提高環保意識,宣傳環保知識,共建綠色家園,特此開展這項調查。

二、調查對象:我校所有的學生。

三、調查的方法:採用隨機抽樣方法來調查我校的學生,共調查的人數爲525人。

三、調查地點和時間:在我校的圖書館前、飯堂前、學生宿舍等等場地開展調查活動。20xx年6月6號下午4點半至6點鐘。

爲了瞭解我校大學生對環保意識的深淺,從而提高我校學生的環保意識。

在這次調查中,我們調查小組研究發現我校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我們校的學生知道一些環保知識,但他們沒有做自己該做的事。比如過度使用一次性筷子、飯盒和塑料袋打包。導致我校學生過度使用塑料袋打包主要原因是我們校學生的環保意識還是不夠深。其我校還沒有開展過環保知識的講座 、課程。從調查中,他們的環保知識主要來源,有38%的學生來源電視、廣播、電影 ;有 28%來源於報刊雜誌、不到8%的學生說來源於學校課程。在調查我們學校存在哪些環境問題中,有68%學生都知道一次性筷子、飯盒和塑料袋使用過度,其次浪費水電資源、破壞花草樹木,各佔16%。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學校的重大的環境問題。在浪費水電資源和破壞花草樹木的問題上,各有16%學生說在環境問題上也是很嚴重的。隨着,我們國家的能源不斷地減小和樹木的亂砍伐,造成沙塵暴的惡化。我們還有一部分學生還在浪費水電資源和破壞花草樹木。從我們每月水電費超資上就可以看出我們校學生還在浪費水電資源。用塑料袋打包是我們校很嚴重的環境問題。我們使有過度,製造很多塑料垃圾,這些垃圾都對我們健康有害。塑料袋是很難分解的,對我們的環境造成破壞。我們要意識到塑料袋打包對自身的健康有害。有些壞物質會隨着你吃飯時帶進胃裏,造成中毒或疾病的出現。我們學校的環境還算好,但如果我們不注意環保、衛生,到處製造垃圾,那我們校的環境就越來越差了!我們就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了!所以,我們要從三個做起:一從自己身邊做起,二一點滴小事做起,三、從小養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環保意識和良好的行爲習慣。

我校存在的環境問題都是我們養成壞習慣造成的了。比如我們校學生打包、水電浪費的習慣。如果還是這樣下去,我們就成了環境破壞者,造成我國不能持續發展了。在調查中,有70%的學生都認同可以使有一次筷子、塑料袋打包,但減小使用。爲了解決我們校的環境問題,不光是學校的事,還要我們學校每個人的事。

希望,大家的環保意識有所增強,有所行動,來保護我們的校園;還有我們校多開展一些環保事業的活動,來喚醒他們的環保意識。在今後我院會努力宣傳環保,搞好環保工作。

環保調查報告 篇8

在環境科學中,一般認爲環境是指圍繞人羣的空間及其中可以直接影響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各種自然因素的總稱。在人類幾百萬年的歷史進程中,環境對開創人類文明和進步發揮着巨大作用。大氣、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讓人類得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而森林、礦藏等資源又爲人類的不斷髮展提供物質,創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類文明。但是,人類在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同時,也對自己的自下生存環境產生了一系列環境問題。爲此,我作了調查。

調查時間:20xx年**月**日晚。地點:家庭網絡。調查對象:全球自然生態環境情況。調查結果:

1。臭氧層被破壞。臭氧層佔平流層總量的十萬分之一,雖然含量極低,卻能吸收紫外線的功能,但是由於人類破壞,臭氧層迅速耗減,被極度破壞。如南極的臭氧層空洞。1994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被破壞的面積達2400萬平方公里。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是在20億年裏形成的,可是在上個世紀裏就被破壞了60%。歐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層平均減少了10%——15%,西伯利亞上空甚至減少了35%,因此科學家警告說地球上空臭氧層被破壞的程度遠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2。淡水資源危機。地球地面雖然2/3爲水覆蓋,但是97%爲無法飲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爲淡水,但其中2%封存於極地冰川之中。在僅有的1%淡水中,25%爲工業用水,70%爲農業用水,只有5%可供飲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目前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缺水,其中28個國家被列爲嚴重缺水的國家和地區。據統計我國北方缺水區總面積達58萬平方公里,我國500多個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達58億立方米。由於人類的破壞使得地球水資源有限,不少大河如美國的科羅拉多河,中國的黃河都已雄風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壯麗景象已成爲歷史的記憶了。

3。土地荒漠化。當前世界荒漠化現象仍在加劇。全球現有12億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脅,其中有1。35億人在短期內有失去土地的危險。到1996年爲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達到3600萬平方公里,佔到整個地球陸地面積的1/4,相當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國土面積的總和,全球愛荒漠化影響的國家有100多個,荒漠化以每年5——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大,相當於愛爾蘭的面積。對於受荒漠化威脅的人們來說,荒漠化意味着他們將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礎——有生產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後記:人們將面臨的危機有很多,如果人類一如既往地破壞環境,那麼人類將會滅絕,地球也將會成爲宇宙中一個遙遠的歷史。